大 第47页
-
大把大把地掉头发 减少洗头次数保持心情舒畅
秋天到了,有些人大把大把地掉头发,尤其是女性。近来,不少人因秋天脱发而前往医院中医科和皮肤科就诊、咨询。专家介绍说,秋季气候比较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相较春夏头发脱落会多一些,不必过于担心。进入秋天,气候变得干燥,容易产生脱发。这主要是因为头发的发根深入到皮肤的毛囊里,而秋季皮肤较干燥,导致皮脂腺分泌减少,毛囊萎缩,再加上秋季气温有所下降,毛囊收缩加快,引起脱发。应对秋日脱发,平日生活应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心情舒畅 对于这个季节的脱发,首先要保持心情舒畅,保证充足睡眠。精神压力是造成脱发的重要原因。精神压...
-
老年掉发头屑 教授来为大家支招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老年人会为自己的三千发丝而烦恼,掉发、头屑也成为了老年人次于面子上的困扰。今天,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查旭山教授来为大家支招,摆脱头皮困扰! 避开过碱洗发水 保持头皮舒爽 常常有老年人抱怨自己的头发越来越少,虽然明白自己因为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头发掉落,但爱美之心,每个人都有。当皮脂腺逐渐萎缩,皮脂分泌量逐渐减少,所以老年人皮肤会越来越干燥,一般的皮脂腺和毛囊相联系,在头皮上则表现为掉发。而当老年人的抵抗力低下,受到糠秕孢子菌感染时,头屑就会增多并掉落。当老年人的头皮在如...
-
淋为小便淋沥涩痛 国医大师李济仁治验
首届国医大师李济仁是全国首 批500名老中医、中国百年百名中 医l临床家、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 贴获得者。李老临床经验丰富,尤其 对淋证诊治独具匠心。现将李老治 淋证经验介绍如下。 李老认为,淋为小便淋沥涩痛, 因其症状不同,故有热淋、气淋、血 淋、石淋、劳淋、膏淋之分。 一、诊治经验 1.热淋 热淋治疗首选八正散,同时根 据辨证适当增减,以。肾阴虚膀胱热 为其辨证要点。急性期治疗时应以 祛邪为主,正所谓“祛邪即可安正” 也。慢性阶段若出现。肾阴虚,症见腰 痛时作,眩晕,低热,排尿不...
-
张雪亮辨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张雪亮从事中医临床、科研、科普工作30余载,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深厚,同时博采众家,思路广阔,提倡标本辨证、名方合用,擅用经方治疗各种内科常见疾病及疑难杂症。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匪浅,现将张雪亮辨治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验案一则整理分析如下。 闫某,男,10岁,2018年12月8日初诊。主诉:小便不畅10年。患者出生后不久出现小便涩痛,渐至小便不通,靠尿管排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曾予数种西药内服、外用,效不显著。现尿道黏膜糜烂,反复...
-
大补肝汤治疗老年瘙痒症
宋某,男,1935年出生,2020年9月2日就诊。 主诉:周身瘙痒半年,加重1月余,尤以四肢痒甚。现病史: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瘙痒,近1月余晚上睡前瘙痒加重,难以入眠,白天稍轻。平素餐后2小时左右自觉胃内有气上冲感,易受惊吓。近两天,每天上午10点心中悸动不安,服速效救心丸后可缓解。舌淡红,苔白厚腻,中有裂纹,双寸关沉弦。 处方:桂枝15克,干姜10克,五味子10克,旋覆花10克(包煎),代赭石10克(包煎),丹皮15克,竹叶10克,麦冬30克,大枣10克(擘)。3剂。 20...
-
治痤疮,攻冷积等等妙用 看“大黄、附子”外治应用
附子大辛大热,大黄大苦大寒,两药性味,有如冰炭。张仲景妙手遣方,创寒温并用之方剂附子泻心汤、大黄附子汤,将一者融于一方而建功,开附子大黄配伍之先河。后世医家更是在仲景基础上加以发挥,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将二者合用创温脾汤治疗阳虚冷积。许叔微在《普济本事方》中载附子、大黄、厚朴、干姜、甘草、桂枝合用,主治“冷在肠胃间,连年腹痛腹泻;清代医家徐灵胎更将附子泻心汤删为附子、大黄两味,指出“附子补火以温积寒,大黄通闭以除结热。寒热各制而合服之,是偶方中反佐之奇法也"。时至今日,大黄一附子作为寒温并...
-
大蒜生葱治疗鸡眼
鸡眼是由于皮肤角质层受摩擦增生变厚。尖端向内压迫真皮乳头层内的感觉神经末梢,就会发生疼痛。使用一般外科切除或单用外敷疗法,难以根治。现介绍一个简便的治疗方法:紫皮大蒜一只,葱头一个,酸醋适量。把大蒜和生葱压碎如泥,再加入酸醋调匀。必须在使用时临时配制。 操作方法:患处作常规消毒。用手术刀或普通利刀割除鸡眼表面粗糙角膜层,以不出血或刚出血为度,接着用盐水(温开水2000毫升加生盐5克),浸泡20余分钟,目的使真皮软化,以发挥药物的更大作用。用布抹干,取蒜葱泥塞满切口,用消毒纱布、绷带和胶布包好即可。每天或隔天换药一次...
-
治甲沟炎中药用大黄
所谓甲沟炎,是指甲一侧或两侧的甲沟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有啃手指、撕肉刺习惯,或者从事对手和脚伤害比较大的职业的人,都容易得甲沟炎。一般拇指更容易患病,多是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深等损伤引起的。脚趾的甲沟炎则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甲沟炎刚发生时,常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如果能及早治疗,炎症则会很快消退好转,迟了就有可能病变化脓。 中医认为,甲沟炎的发生是因外邪入侵甲沟,造成气血瘀滞、经络受阻、瘀热不去,热盛则肉腐成痈,属疮疡范畴。中医治疗甲沟炎有一味特效药,就是大黄。将大黄焙干...
-
艾叶大枣汤加醋外洗治疗湿疹
艾叶10g, 大枣3枚, 加水1 000mL, 大火烧开, 温火煎10min, 晾凉后加入醋50mL。分两份, 早晚擦洗。7d为1个疗程。 艾叶性味苦、辛、温, 入脾、肝、肾, 具有抗菌、抗病毒、镇静及抗过敏作用等。大枣乙醇提取物能抑制特异反应性疾病中抗体的产生, 具有抗变态反应作用。另外, 大枣含有三萜类化合物及环磷酸腺苷, 可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 有抗过敏作用。醋味酸苦, 温, 入肝、胃经。主治散瘀, 止血, 解毒, 杀虫, 阴部瘙痒, 痈疽疮肿。《别录》载其“消痈肿, 散水气, 杀邪毒。...
-
大量出汗汗出不止 自拟加味玉屏风丸
汗证是指阴阳不调,腠理不固而致汗液外泄的病症。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称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称为盗汗。余治疗自汗、盗汗,常用自拟加味玉屏风丸,对症加减,每收良效。汗证一般都比较顽固,很难取得速效,故用丸药以缓图之。 案例1 洪某,女,44岁。大量出汗,汗出不止,畏寒怕冷,容易感冒,食欲不振,容易泄泻,体倦乏力,面色无华,心悸失眠,舌质淡,脉细。诊为:气血不足,表虚自汗。用补益气血(治本),固表止汗(治标)之法治之。 方药:黄芪、白术、防风、紫河车、鹿角胶、龟板胶、五味子、红参、麦...
-
双足白天大量汗出 汗证处方
汗证(一) 陈某,女,39岁。2013年3月16日就诊。双足白天大量汗出5年。诉每晚必须洗脚后,感觉舒适方可入睡,一醒来即开始出现双足汗出,整个白天不断,时间稍久则将鞋袜打湿,故白天必须多次洗脚,甚为不便和苦恼。刻诊:口干,便秘干结,寐欠安,舌红、苔薄,脉细弦。 处方:当归10 g,酸枣仁15 g,柏子仁15 g,天冬15 g,麦冬15 g,丹参30 g,玄参15 g,党参15 g,五味子10 g,生地黄20 g,茯苓15 g,桔梗10 g,远志10 g,桂枝15 g,白芍15 g,甘草6 g,大枣...
-
姜之炎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
姜之炎( 1960—) , 女,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儿科主任医师、 硕士生导师, 全国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 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联合学会儿科分会副会长, 上海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 会副主任委员, 龙华医院徐小圃儿科学术思想研究室主任, 龙华医院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 腺样体肥大、 慢性咳嗽、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肺炎、 支气管哮喘、 小儿肾脏病、 女童性早熟及婴幼儿胆道闭锁术后 肝胆疾病等临床与研究工作, 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儿童腺样...
-
宝宝蛲虫病 中医疗法大全
蛲虫病是由蠕形住肠线虫寄生于人体回肠、盲肠和结肠等处引起的肠道寄生虫病。多见于小儿,以肛周瘙痒、烦躁不安为主要表现。潜伏期2~6周。局部表现肛周与会阴部奇痒,以夜间为甚,常影响睡眠;腹部隐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肛门胀坠感;儿童可有烦躁不安、失眠、夜惊、惊厥或癔病发作。可出现蛲虫性阑尾炎、阴道炎、子宫内膜炎、膀胱炎、皮肤损害、前列腺炎、结肠炎等异位损害表现。患儿入睡1~3小时后在肛门皱襞、会阴等处可找到乳白色小线虫。清晨未大便前蛲虫卵检出率高。 主要治疗方法为驱虫治疗。并发蛲虫性阑尾炎者,在进行驱...
-
基于化痰祛瘀 固本通窍法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
腺样体肥大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影响呼吸道的通气功能时会引起张口呼吸、睡眠打鼾、鼻塞综合征三大症状,可并发分泌性中耳炎、慢性鼻窦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生长发育迟缓等。目前西医以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或手术手段治疗本病。中医辨证治疗不仅可保护患儿的免疫系统,避免药物不良反应,还具有增强患儿免疫力、调理体质等优势,受到患儿家长的推崇[1]。 袁雪晶老师师从江苏省名中医汪受传教授,从事儿科工作20年余,临床经验丰富,尤擅诊治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相关性疾病,诊疗疾病时有独...
-
小儿大便泄泻1周 消食和胃法
小儿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则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小儿常见病,其常年都可发生,以夏秋多见。小儿因气血未充,脏腑娇嫩,脾胃功能薄弱,饮食稍多,则易引起消化不良。脾胃一感邪气,如感寒、受暑或伤食,又易引起泄泻等。其病因病机,或因感受外邪,或因内伤乳食,或因脾肾虚寒,均可使脾胃受病,运化失职,水谷不化,精微不布,清浊不分,最后污秽下行而成泄泻。发病之后,易伤津耗液,如治疗不当,可出现伤阴、伤阳或阴阳两伤,甚则出现亡阴亡阳等危亡证候。但小儿泄泻,脾胃虚弱是其本,故治法应“扶正固本”为主,...
-
赵继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临床经验
全国名中医赵继福是吉林省长春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运用几十年积累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汤剂。现将赵继福治疗小儿腺样体肥大的宝贵经验整理如下。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小儿的生理特点为肺常不足,而肺开窍于鼻,肺的门户在咽喉部,所以当外邪来袭时,首先侵犯的是肺脏,并以鼻咽部为主。小儿本为稚阳之体,形气尚未充足,五脏六腑皆为娇嫩,由以肺脏尤娇,当肺卫失于固摄,治节功能失常,水津失于输布,最终导致痰液的生成。朱丹溪早在《丹溪心法·痰十三》中指出:“凡人身中有结核,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