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燥热 第3页

燥热 第3页

  • 清热润燥治燥热咳嗽方

    清热润燥治燥热咳嗽方

    处方:桑叶、枇杷叶各15克,浙 贝母、知母各10克,杏仁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清热润燥。 主治:燥热咳嗽,症见咳嗽新起, 咳声嘶哑,干咳少痰,鼻咽干燥,便 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而干,脉略 数。 田愈...

  • 解除“心脾燥热”

    解除“心脾燥热”

    又是一个节假日,友君打手机,问:“老兄,节假日期间准备安排什么?”我笑曰:“如果不上门诊,那么,就享受‘宁静’!”“享受‘宁静’?”友君仿佛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的生活也真是宁静,上次约你出来吃饭,你说你要‘宁静’,怎么,现在又要躲在家里‘爬格子’了?”我说:“是啊,几十年了,积习难改!”&ldq...

  • 鸭肉治肺虚干咳 治肺燥热咳

    鸭肉治肺虚干咳 治肺燥热咳

    川贝炖鸭肉治肺虚干咳 川贝母10克,母鸭胸脯肉0.12公 斤。将鸭肉清炖至八成熟时,入贝母、食 盐少许,再炖至熟,饮汤食肉,日1次。本 方适用于肺阴虚干咳无痰、咽喉不适。 杜蕊 吃盐蒸橙子治肺燥热咳 把橙子洗净后用盐水浸泡20分钟; 在橙子顶部平切一刀,形成一个盅;在露 出的果肉上撒少许盐,再用筷子戳几个 洞,然后将切下来的盖子重新盖回去;将 橙子放进碗里蒸,水沸后再蒸15分钟, 蒸好后去橙皮吃果肉,碗底的汁水也一 起喝掉。 这个方法适用于因肺燥引起的热 咳,主要症状为痰发黄、较黏稠,咽喉红 肿发痛,口...

  • 糖尿病2型 开郁清热治“脾瘅”阴虚燥热用甘寒

    糖尿病2型 开郁清热治“脾瘅”阴虚燥热用甘寒

    目前 2 型糖尿病处于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阶段, 2015 年全球糖尿病在 20 ~79 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 9. 09%,而中国作为糖尿病大国,2015 年有 1. 1 亿人患病,2. 67 亿人糖耐量异常,其防治已成为 医学界共同面临的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1 ] 。 《黄帝内经》曰 :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 为消渴。 ”故中医学认为 2 型糖尿病的前期和早期 阶段应属于...

  • 自制四鲜饮祛燥热 防治流鼻血

    自制四鲜饮祛燥热 防治流鼻血

    空气比较干燥时,不少老人流鼻血。 自制四鲜饮可以有效祛除燥热,预防流鼻血。 方法是:取鲜莲藕250克,鲜鸭梨、鲜马蹄(去皮)、鲜百合(超市有售)各125 克,一同榨出汁液,每次饮1/2,每日2次,空腹饮用。 具有凉血、滋阴、清热之功效,可有效防治鼻出血。 韦春芝...

  • 咳嗽(燥热犯肺)处方

    咳嗽(燥热犯肺)处方

    赖某某,男,40岁,2015年10月12日,因“睡前咳嗽3周余”就诊。 患者1个月前外出务工回乡后,始有流涕、咳嗽、咽喉不适等症状,到当地乡村医生处诊治,给予输液治疗(具体用药不祥),余症消失,唯咳嗽加重,并逐渐转为睡前咽痒、咳嗽,每次至少咳嗽近半小时,极为难受。经胸部X摄片显示,双肺纹理稍增粗,余未见异常。经县级综合医院口服药物治疗1周后,疗效不显,前来就诊中医。 诊见:白天偶尔咳嗽,睡前咽痒,咳嗽加剧,或咳吐泡沫痰,或咳吐黄痰,持续半小时左右,逐渐减轻而睡着,晨起痰多...

  • 凉肺润肺 吴金莲治疗燥热感冒方

    凉肺润肺 吴金莲治疗燥热感冒方

    名医治燥热感冒方 处方:桑叶、杏仁、北沙参、川贝母、梨皮各9克, 栀子皮6克。 加减:如干咳厉害,可加枇杷叶、前胡、款冬花各 9克;如目赤肿痛,可加杭菊花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宣燥热,凉肺润肺。用于治疗燥热 感冒。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微恶风寒,少汗,口渴心 烦,鼻干咽燥,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咳嗽不爽,舌 红,苔薄黄干,脉浮数。 创方者:吴金莲 名医治凉燥感冒方 处方:苏叶、杏仁、桔梗、前胡、茯苓各9克,枳 壳、橘皮、法半夏、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3枚。 用法:...

  • 消渴病阴虚燥热 中药方加减运用

    消渴病阴虚燥热 中药方加减运用

    南征,男,1942年出生,朝鲜族,吉林龙井人,中共党员,国医大师,长春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提出“滋阴清热、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三法合一治疗消渴,提出“毒损肾络”病机学说并创立“解毒通络益肾导邪法”治疗消渴肾衰。 组成:生地15g,知母15g,黄连10g,葛根20g,地骨皮20g,玉竹20g,枸杞子30g,黄芪50g,黄精50g,佩兰10g,厚朴10g,丹参10g,人参10...

  • 夏秋多燥热 掐掐行间穴

    夏秋多燥热 掐掐行间穴

    夏秋之际多燥热,如何应战“燥热”,可以多掐掐行间穴。 行间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掐行间穴有清热降火、平肝熄风等功效,对于中暑、秋季“焚风病”(即季节性情绪烦躁易激惹或抑郁等)、头痛、目赤痛、眩晕、高血压病、失眠、肝胃气痛等病症均有不错的效果。既可自己操作,也可由他人操作。 掐法是以指端(多以拇指端)甲缘重按一定的部位或穴位,并用力作持续性按压或一紧一松的顿挫性按压,而不刺破皮肤的方法,又称切法、爪法。掐法是属于强刺激手法,主要...

  • 小雪节气养生要外防湿冷 内防燥热

    小雪节气养生要外防湿冷 内防燥热

      小雪天气由冷转寒,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而南方地区虽然此时“地寒未甚”,基本不会下雪,但由于雨水与寒气交织,湿冷天气也开始增多。养生专家提醒,小雪节气养生要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预防冻疮戴薄手套   小雪前后,不少地方都下起小雨,虽不是下雪,但因气候逐渐由冷转寒,湿冷的感觉让人不舒服。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提醒大家,预防冻疮这个时候就要开始。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为湿冷的天气还会加速体表...

  • 茶饮驱暑气解燥热

    茶饮驱暑气解燥热

      时序已入秋,但炎热感仍让人吃不消,人们可在家中自行做养生和消暑食物,利用食物或水果来达到清热作用,茶饮药膳也能改善大餐后产生的油腻燥热感。以下两款茶饮可驱暑气、消油腻燥热:   洛神花茶冻   材料:洛神花1两、乌梅2~3钱、甘草3~4钱、仙楂1~2钱、蒟蒻粉和蜂蜜适量;   做法:将上述材料加水2000毫升,大火煮沸,转小火炖煮一小时,加入蒟蒻粉,盛入容器,放入冰箱中,成型后扣出,食用前淋上适量蜂蜜。   功效:为夏日解暑良品,既可促进食欲又可消除高油食物产生油腻感,做成果冻对于儿童更具吸...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燥热
  • 燥热尿少饮黄花汤

    燥热尿少饮黄花汤

    干燥的季节特别容易耗损人体的津液,使得小便短少,严重者可伴有小便时疼痛。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家自制一碗黄花菜汤来治疗。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具有清热、利湿、消炎、通便的功效,熬汤饮用,可以祛燥热,利小便。 制法:取黄化菜干品20克,白糖适量。黄化菜提前浸泡1小时,洗干净,切碎,人锅加适量水煎煮20分钟,出锅时加白糖,吃黄花菜喝汤,连续服用3天。...

  • 冬季养生需防暖气燥热

    冬季养生需防暖气燥热

      冬季供暖后室内空气干燥,人们会出现嘴唇干裂,咽干声嘶,口苦干咳,肌肤干燥,鼻出血等“暖气燥”症状。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调节暖气,保持低流量,将室温控制在20℃左右,多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花卉勤洒水,暖气片上放盆水,让水慢慢蒸发,或使用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多饮水。研究发现,缺水会阻碍新陈代谢,加速衰老,因此,每天最好饮用2000毫升的水。   到河边、公园、湖旁去锻炼,那里蒸发出大量水分,可使空气湿润度提高10%。   多吃水果,如苹果、梨、香蕉、橘子等。这...

  • 外防湿冷 内防燥热

    外防湿冷 内防燥热

    11月22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小雪节气。由于这个时间段天气由冷转寒,北方地区的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而南方地区雨雪与寒气交织,湿冷天气增多。因此,小雪节气过后,养生要外防湿冷,内防燥热。 中医学认为冻疮的发生是由于阳气不足,外感寒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瘀血阻滞而发病。因此,预防冻疮,这个时候就要开始,要注意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注意全身及局部保暖,先从薄手套戴起,鞋袜要温暖宽松,平时应经常自己按摩手足及耳廓,促进手足血液循环。每年冻疮容易复发的患者可在皮肤科中医师指导下尝试食疗、中药外治来进行...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防湿燥热
  • 吞咽津液除燥热

    吞咽津液除燥热

    医学古籍《石室秘 录》介绍的“先秋养阴 法”,适用于秋季养生 锻炼,其基本方法就是 吞咽津液。具体作法 是:“每日闭目冥心而 坐,心注肺中,咽津送 下丹田者十二口,以双 手攀足心者三次,俟气 定,再如前咽津,送下 丹田者七口而后止,永 无燥热之病。”说明本 法有良好的祛除秋令 燥热的作用。 吞咽津液即气功 学上常说的咽津,就是 一口口不断地把口中 唾液咽下。古今养生家 非常强调口中津液的 作用,将其称之为玉 泉、玉池水、华池水、天 池之水、神水、离宫之 水,还有金浆...

  • 去腻养胃 去节后燥热

    去腻养胃 去节后燥热

      每逢过节胖三斤,现在已经不仅仅是调侃的话语了。过年过节大家都普遍充分改善了伙食,那么节后的饮食重点要放在哪里?不是单纯的刮油减肥,而是应该把重点放在养胃上。养胃喝粥是最好不过的选择,现在就给大家推荐一款酸酸甜甜的菜式,番茄椰菜花。   番茄椰菜花做法:椰菜花1小棵、西红柿2个、番茄酱30毫升、葱1段、白糖10克、食盐2克、植物油50毫升。椰菜花洗净用手剥成小朵,大葱切碎。番茄洗净,用开水烫一下剥去外皮,切成小丁。锅中放入适量清水,大火烧沸后将椰菜花放入,汆煮3分钟后捞出沥水待用。炒锅放入少许植物油烧热,...

  • 晨起喝杯水 少吃燥热物

    晨起喝杯水 少吃燥热物

      晨起喝杯水   暮春时大多数地区多风,此时人体就容易流失水分,抵抗力就会随之下降,容易诱发、加重感冒与很多慢性病。这个时候,“补”水就显得特别重要。一夜春眠之后,人体内水分消耗较多,晨起喝水不仅可补充因身体代谢失去的水分、洗涤已排空的肠胃,还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喝水量以250毫升为宜。   少吃燥热物   春季应选择吃些低脂肪、高维生素、高矿物质的食物,比如新鲜蔬菜,包括荠菜、菠菜、马兰头、香椿头、蒲公英等,这些可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明目,通利二便、醒脾开胃的作用...

  • 治秋季燥热三偏方

    治秋季燥热三偏方

    秋季养生贵在养阴防燥。秋季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故保养体内阴气成为首要任务,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这一原则应具体贯彻到生活的各个方面。现提供三偏方 1.雪梨粥:用雪梨2 只,洗净后连皮带核切碎,加粳米100克煮粥。祖国医学认为,雪梨可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可用于咽炎患者秋季出现的咽干、音哑、干咳等症。 2.双菊茶:菊花、野菊花各10克,煎汤,具有清肺热、散风热、除肝火、明眼目的作用,对秋季风热感冒,心烦咽燥,目赤肿痛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3.银耳百合饮:取银耳10克,百合12克,北沙参12 克,冰糖适量,水煎服或放于碗...

  • 中医燥热体质分型标准和应用建议

    中医燥热体质分型标准和应用建议

    2008年起, 在本地区使用《中医9种基本体质量 表》 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 [1] , 分别是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气郁质、 血瘀质、 痰湿质、 湿热质、 特禀质, 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养存在 局限性, 于是加入血虚质和燥热质, 对20 000多例体 检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和健康调养, 普遍满意。 根 据中医体质分型的依据 [2] 和量表构成的格式 [1] , 结合 临床实践、 16 292例体检者中医体质调查统计结果 [3] 和中医异法方宜理论, 阐述中医燥热质分型标准和 量表的运用。...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