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阴 第40页

阴 第40页

  • 糖尿病2型 开郁清热治“脾瘅”阴虚燥热用甘寒

    糖尿病2型 开郁清热治“脾瘅”阴虚燥热用甘寒

    目前 2 型糖尿病处于发病率不断上升的阶段, 2015 年全球糖尿病在 20 ~79 岁成人中的患病率为 9. 09%,而中国作为糖尿病大国,2015 年有 1. 1 亿人患病,2. 67 亿人糖耐量异常,其防治已成为 医学界共同面临的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 [1 ] 。 《黄帝内经》曰 : “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 ……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 为消渴。 ”故中医学认为 2 型糖尿病的前期和早期 阶段应属于...

  • “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论治糖尿病

    “首辨阴阳,再辨六经”论治糖尿病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消渴病人血糖高,代谢混乱,精气神非常差,阴阳错乱,需用干姜、附子、麻黄、细辛、吴茱萸、红参、北芪这些重要的药物,这就像只有各将军在主帅的领导下,才可以发生翻天覆地的阴阳变化。消渴病有阳证的三个证型,阴证的四个证型,寒热错杂的三个证型,总的分为十个证型,分阳证、阴证、寒热错杂。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总结,糖尿病热证、实证,都是昙花一现,是暂时的现象,三阴证才是关键所在,其中少阴阳虚、寒热证是主要的证型。在临床上也运用较多的是干姜、附子偏温的药物。阳气的升降浮沉是很重要的。现在糖尿...

  • 燥邪伤阴型眼干病人 食疗外敷方

    燥邪伤阴型眼干病人 食疗外敷方

      干眼症好发于老年人,如今再加上雾霾、风沙、紫外线、空气湿度不足,眼干的病人越来越多。   干眼症患者容易感觉眼睛干燥、有异物、畏光、瘙痒、视疲劳、视物不清等。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肝脏阴血不足,不能涵养双目,是干眼症发生的根本原因。作为整体生理功能的一个链条,肝的功能又依赖肾的滋养及心肺的宣发、推动。因此,当肺、肝、肾受损时,就易患眼病。眼睛干涩常见的证型有燥邪伤阴型、肝血亏虚型两种。   燥邪伤阴型多由外邪引起,因燥邪侵袭人体,机体阴精受损,不能滋养眼目;或者用眼过度,光线过强或不足,津液耗损过度...

  •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滋阴明目

    干眼症的中医治疗:滋阴明目

    干眼症是指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或泪液液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痒感、畏光、眼纤、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目前,治疗干眼症的方法有人工泪液滴眼,配戴亲水性软角膜接触镜,用硅栓等小塞阻塞泪小点,以手术封闭泪点,使用药物刺激泪液分泌等。但多是治标之法,无助于干眼症的根本好转,且有各种弊端和不便。本病属中医“白涩症”范畴,《灵枢》云:五脏六腑之津液,尽上渗于目。五脏充和,化生有源,津液在目润泽眼睛,濡养眼球。阴...

  • 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方

    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方

    经验方:鲜荠菜、鲜白茅根各100克,牛膝 15克,地榆、丹参各20克,蒲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阴虚火旺型眼底出血患者 148例171只眼,治愈68眼,显效55眼,有效 32眼.无效16眼。...

  • 老花眼:阳光有余损阴精

    老花眼:阳光有余损阴精

      中医古籍《眼科心法要诀》里,有一首“能远怯近歌”:“近视昏蒙远视明,阳光有余损阴精。”说的是老花眼的症状,是因为阳气有余阴精不足所致。中医认为,了解了老花眼形成的机制,可以适当做些预防,以延缓老花眼的到来。      老花眼是衰老生理过程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眼科的杨洁副主任医师表示,老花眼是没有治疗方法的,只能说延缓或控制其发展。   老花眼产生的时间与个人身体素质和用眼状况有关,杨洁说,有一些60岁都没有老花眼,有的是因为身体素质好,有的人则因...

  • 眼睛干涩养阴血

    眼睛干涩养阴血

    血虚 表现为视物模糊,眼目干涩,头晕心悸,失眠多梦,以养血补肝为治。可选用羊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当归养血膏,每次15 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口服阿胶补血膏,每次20毫升,早晚各1次,温开水冲服;桑葚蜜膏每次15~30克,每日2 次,温开水冲服。 阴虚 表现视物模糊,眼目干涩,耳鸣健忘,失眠多梦,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腰膝酸软 以滋补肝肾阴精为治。可选用六味地黄浓缩丸,每次8粒,每日3次口服;杞菊地黄口服液,每次10毫升,每日3次口服;明目地黄丸,每次9 克,每日3次;精乌冲剂,每次 10克,每日2次。...

  • 过敏性鼻炎是咋回事?穴位埋线平阴阳

    过敏性鼻炎是咋回事?穴位埋线平阴阳

    金风送爽的秋天,本是一个收获和喜悦的季节,但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却是一个“灾难”性季节。中医认为,肺开窍于鼻,喜润恶燥,喜热恶寒。作为把守人类呼吸的第一道关口,鼻子在进行着24小时不休止的呼吸工作,空气中的灰尘、花粉、化学物质、汽车尾气等无法避免的各类过敏原,就伴随着呼吸进入了鼻腔。多风、干燥、早晚温差大且天气逐渐转冷的秋季,便成了过敏性鼻炎患者最难熬的季节。《景岳全书》中提到的“鼻病无他也,非风寒外感,则内火上炎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穴位埋线疗法对于医...

  • 内障眼病立足“阴阳和抟”调脏腑理气血

    内障眼病立足“阴阳和抟”调脏腑理气血

    内障眼病包含了现代眼科若干眼后段疾病。其中多种眼病,如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葡萄膜炎、视网膜脉络膜病变等。这些疾病病因病机复杂,西医治疗手段有限,而中医通过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等辨证论治优势明显。第三届国医大师廖品正在多年临证中积累了丰富的内障眼病治疗经验,临床疗效甚佳。 廖品正认为内障眼病尽管其病变部位、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其病因病机却万变不离其宗,往往都存在肝肾、气血失调、脉络不利等,因病因、病程及个体差异而有所侧重。内障眼病病变在内常由脏腑失调所致,在外则多因感受邪气。其证有虚有实...

  • 葡萄膜炎浊毒内蕴及浊毒伤阴 中医治之

    葡萄膜炎浊毒内蕴及浊毒伤阴 中医治之

    葡萄膜炎属于中医学“瞳神紧小”及“瞳神干缺”范畴,瞳神紧小是指黄仁受邪,以瞳神继续缩小,展缩不灵,多伴有抱轮红赤、黑睛内壁沉着物、神水混浊及视力下降为首要临床症状的眼病。本病若失治、误治,特别是不及时散瞳,极易造成黄仁后黏连,导致瞳神干缺或其他眼病,引起失明。瞳神干缺是指瞳神紧小症失治、误治,导致黄仁与这以后晶珠发作黏连,瞳神失掉正圆,边际良莠不齐,形如锯齿或花瓣,且伴有视力下降的内障眼病。 病因病机:结合现代日子水平的提高、日子压力的添加,恣食肥甘厚味、饮...

  • 眼葡萄膜炎方用养阴明目方

    眼葡萄膜炎方用养阴明目方

    葡萄膜炎是一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葡萄膜炎症,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不同年龄发病,常累及双眼,反复发作,并可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葡萄膜炎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由于外邪侵袭,或有内热;多与肝、肾、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肝为多气多血之脏,肝主疏泄,肝开窍于目,肝经风热或肝郁化火,热邪上扰,灼伤眼仁,或嗜好肥甘厚味,酿成脾胃湿热,热邪上蒸于目,熏灼瞳仁,或素体阴虚,病久伤阴,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目睛受损,或由眼部邻近组织病变波及眼内脉络致使气血瘀积。 关某,女,32岁,工人。门诊号:126474。因右...

  • 咽炎阴虚为本痰热郁结为标 化痰散结治之

    咽炎阴虚为本痰热郁结为标 化痰散结治之

    慢性咽炎是咽喉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形成的炎性症候群。临床症状有咽喉干痒,恶心干呕或有咳痰不利,声音嘶哑,睡觉打鼾,呼吸不畅,甚至胸闷气短、头痛耳鸣等。 病因复杂,迁延而至 感冒后细菌感染致扁桃体肿大,咳嗽咽痛,发热咯痰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治疗不及时,虽经治疗症状减轻,但遗留咽干口燥,咳痰不利等慢性炎症,长期羁留不去,每遇感冒或进食辛辣刺激食物便会发作;接触放射线、电焊等有害刺激亦可损伤咽喉,形成此病。 阴虚为本,痰热郁结为标 慢性咽炎多因咽喉慢性感染而诱发。肺阴亏虚,阴虚火旺,...

  • 阴虚咽痛 夏季降火小偏方

    阴虚咽痛 夏季降火小偏方

    夏季降火小偏方 菊花、槐花、绿茶各6克,龙胆草10克,用开水冲泡后代茶饮,每日1次。该茶具有降血压、清热散风的作用,对于高血压导致的头晕患者尤为适合。龙胆草有清热祛湿的功效,尤适合南方地区湿热体质之人。 脾胃虚弱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勿空腹服用,最好在午后服用。 阴虚咽痛饮玄梗茶 阴虚火旺引起的咽痛,表现为 咽痛已久,疼痛轻微,扁桃体或咽 壁颜色暗红,咽部干燥不适,或有 异物感,吞咽不利,午后咽干痛明 显,或心烦失眠,手足心热,咳嗽 痰多粘厚,口臭,舌红苔少,脉细...

  • 阴虚咽痛食糖海带 扁桃体炎服二地煎

    阴虚咽痛食糖海带 扁桃体炎服二地煎

    阴虚咽痛食糖海带 阴虚火旺型咽痛,表现为咽痛已久, 经常发作,但疼痛轻微,扁桃体或咽壁颜 色暗红,咽部干燥不适,或有异物感,吞 咽不利,午后咽干痛明显,或心烦失眠, 手足心热,咳嗽痰多粘厚,口臭,舌红苔 少,脉细数。多见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 咽炎,慢性喉炎。治宜滋阴降火。食用糖 渍海带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方法:取海带0.5公斤,白糖250 克。海带漂洗干净,切丝,放开水中煮 烫,捞出,用白糖腌渍一天后即可食用。 每次50克,每日2次。 程玉章 扁桃体炎服二地煎 慢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扁桃体炎反复发 作,扁桃...

  • 少阴咽痛证治心得

    少阴咽痛证治心得

      咽痛是临床常见病症,有时单独出现,有时可与咳嗽、发热等并见,临床常见并发阴虚兼夹脾虚、或痰浊阻闭、咽喉受损导致发声困难。笔者在研读《伤寒论》过程中发现张仲景在治疗咽痛一症时颇具卓识,现将学习心得略陈于下。   少阴经脉循喉咙,挟舌本,故仲景将咽部疾病常常归为少阴病范畴。若虚火上炎咽痛者,治宜润肺滋肾,清热利咽,方用猪肤汤。原文为“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本条下利阴伤,阴虚生热,虚热循经上扰,经气不利,故见咽痛、胸满、心烦,因此证既非实火,也非阳虚,故治疗既不宜苦寒,也不...

  • 咽喉炎热毒瘀互结 阴津亏损 中药方

    咽喉炎热毒瘀互结 阴津亏损 中药方

    吴某,男,今年33 岁,教师。患者自述近 两三年来,咽喉部常 反复出现干燥、烧灼 感,一遇感冒症状诱 发明显加剧,严重时 咽喉疼痛,说话困难 带有声音嘶哑。曾服 中、西药,尚未见明显 好转,遂到笔者处就 诊,证见咽喉部燥热 烧灼,言语时加剧,声 音重浊,带有嘶哑,舌 质偏红,舌苔少,脉 细。局部检查吴某可 见咽喉部充血,表面 干燥,咽壁滤泡增生, 喉部声带边缘轻度充 血增厚。遂诊断为慢 性咽喉炎,证属热毒 瘀互结,阴津亏损。 方 用:金银花8克,菊花 18克,桔梗、红花各6 克,玄参10克,甘草4 克,射干10克...

  • 景岳公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喉痹

    景岳公治阴虚于下格阳于上之喉痹

    余友王蓬雀,年出三旬,初未识面。因患喉痹十余日,延余诊视。见其头面浮大,喉颈粗极,气急声哑,咽肿口疮,痛楚之甚,一婢倚背,坐而不卧者,累日矣。及察其脉,则细数微弱之甚。问其言,则声微似不能振者。询其所服之药,则无非芩、连、栀、柏之属。此盖以伤阴而起,而复为寒凉所逼,以致寒盛于下,而格阳于上。即水饮之类俱已难入,而尤畏烦热。余曰∶危哉,再迟半日,必不救矣。遂与镇阴煎,以冷水顿冷,徐徐使咽之。用毕一煎,过宿而头项肿痛尽消如失。余次早见之,则癯然一瘦质耳,何昨日之巍然也。遂继用五福饮之类,数剂而起。疑者,始皆骇服。自...

  • 滋阴降火治咽喉痛方

    滋阴降火治咽喉痛方

    处方:连翘、黄芩、麦冬各15克,生地30克,玄参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阴降火。 主治:咽喉痛,中医辨证属阴虚火旺型,症见咽痛已久,经常发作,疼痛轻微,咽壁色暗,咽干不适,午后痛甚,口臭,舌红苔少,脉细数。叶淑华...

  • 口糜多因肺胃热盛引起 养阴丸加味治之

    口糜多因肺胃热盛引起 养阴丸加味治之

    口糜是指口腔黏膜糜烂成糜粥样,并有特殊气味的疾病。本病初起症状较轻,可见口干,不思饮食,食觉无味。若病情发展,可出现口内红肿作痛,灼热感,口有特殊臭味或口甜。本病可发生于口腔的任何部位,一般多发于舌、颊内、软腭及口底等处。初起患处稍红肿,出现白色凝乳状斑点,并逐渐融合成片,如糜粥样,局部红肿痛,白腐物不易拭除,拭去后易出血,随后又生。若病变蔓延到咽喉,可见咽喉红肿,表面覆盖有白腐膜。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素嗜炙烤肥腻,脾胃受伤,运化失职,湿热蕴积而成,治疗当以清热解毒,祛湿除腐为要。余常用《北京市药品标准》中的清...

  •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治口腔溃疡

    六味地黄丸滋阴补治口腔溃疡

    六味地黄丸具有滋阴补肾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盗汗等症。 近年的临床实践表明,此药对复发性口疮,又称口腔溃疡有疗效。此药可以使溃疡复发周期延长,溃疡个数减少,疼痛程度减轻,溃疡愈合时间缩短,明显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症状。 用法:每次服 6克,每日服3次。 韦广文...

  • 养阴祛风治牙痛、舌痛

    养阴祛风治牙痛、舌痛

      赵某,女,70岁。2011年4月10日就诊于山西中医学院第二中医院高建忠。持续性牙痛、舌痛10余天,口服抗生素、中草药及“齿痛消炎颗粒”等中成药,牙痛、舌痛不减,近5日反增干咳,自购“止咳立消丸”等药服用,也无效。刻诊:口干,入夜尤甚,不喜多饮,纳食欠佳,大便偏干。舌质暗红,少苔,脉细弦数。证属肺胃阴伤,风痰阻络。治以养阴祛风,化痰通络为法。方用增液汤合牵正散加减。处方:生地12克,玄参12克,麦冬12克,沙参12克,僵蚕12克,全蝎6克,白附子9克,桔梗12克,...

  • 口腔溃疡滋阴食疗逐个数

    口腔溃疡滋阴食疗逐个数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本文介绍口腔溃疡的滋阴食疗。      乌梅生地绿豆糕   配方:乌梅50克,生地30克,绿豆500克,豆沙250克。   制法:将乌梅用沸水浸泡3分钟左右,取出切成小丁或片。生地切细,与乌梅拌匀。绿豆用沸水烫后,放在淘箩里擦去外皮,并用清水漂去。将绿豆放在钵内,加清水上蒸笼蒸3小时,待酥透后取出,除去水分,在筛上擦成绿豆沙。将特制的木框放在案板上,衬以白纸一张,先放一...

  • 灼口综合征之病机 调节肾之阴阳为主

    灼口综合征之病机 调节肾之阴阳为主

    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 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 现的一组症状群,又称舌痛征、舌 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 此病多发生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女 性,常伴内分泌改变和心理紊乱, 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加。江苏省 名中医朱建华教授,学承国医大师 朱良春先生,从医40栽,在灼口综 合征的辨治中收到较好疗效。现介 绍如下。 朱教授提出,灼口综合征的主 要病因由“肾之阴阳失调所致”。肾 为先天之本,乃调节人体各脏腑功 能活动之中心,平衡机体矛盾统一 之主宰。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 脏腑功能减退...

  • 阴维脉病 胸痹案

    阴维脉病 胸痹案

    阴维脉病 胸痹案 卫某,男,68岁,退休干部,于1998年3月18日就诊。患冠心病数年,胸痛或胸闷,吃药缓解维持。近来胸闷气短,少纳腹胀,大便秘结。医以大黄泻之,下少许粪液而复结如故,然腹胀反而更重,并气逆而呃,心跳心慌,精神疲倦,四末清冷,舌质淡胖,脉结代细弦。心电图提示S-T段倒置,频发室性早搏。此系太阴脾阳虚衰,运化无力,并阳气无以上煦阴维所致。 处方:红参10克,黄芪15克,肉桂5克,附片10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炙甘草10克。2剂,水煎服。服完第1剂,大便通行、腹胀随减;服完第2剂,...

  • 心阴不足之心悸 安养心神方解

    心阴不足之心悸 安养心神方解

    张恩树,1944年出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扬州任氏“然”字门中医内科第十二代传人。师从全国名中医任达然,临证善用经方,自创时方,擅长治疗内妇科杂病。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任达然老中医临床经验录》,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   组成:生甘草5克,麦冬10克,酸枣仁10克,茯神10克,玉竹10克,煅龙齿15克(先煎),炙远志6克。   功能:滋养心阴,安养心神。   主治:心...

  • 太阴中风的概念与病机 太阴中风之主治方药探讨

    太阴中风的概念与病机 太阴中风之主治方药探讨

    试论太阴中风证及主治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为汉代医家张仲景所 著, 两书都是以三阴三阳为理论基础 [1] , 同属张仲景 经方医学体系 [2] , 故常互参共研。 在《伤寒论》中, 张 仲景对太阴中风的论述详于脉症而略于方药, 因此, 本文基于《伤寒论》 《金匮要略》原文, 探讨其所论 脉症的病机及与之相对应的方药。 太阴病的核心病机 六经之为病的提纲证, 是 《伤寒论》 辨证的纲领 [3] 。 六经病各有一条纲领。 古人比之以大将建旗鼓, 使士 卒望而知趋, 方能压住阵脚, 而能指挥...

  • 阴维脉病胸痹案

    阴维脉病胸痹案

    汪某,男,70岁。1988年4月13日初诊,素有胸闷怔忡之疾,近因家事烦劳而发胸痛,其症胸前偏左肋内牵掣作疼、终日不减,伴胸闷、心内烧热感、口苦咽干喜冷饮、手足心濈然汗出、纳食可、夜尿3次、大便日行1次,舌下瘀点多。舌质红、苔薄白、脉数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率,正常心电图。此为少阴阴虚、阴维无贮、痰气痹塞上焦所致,状类胸痹。拟养阴以溉阴维,佐以祛痰通痹。 处方 龟板12克,麦冬10克,柏子仁10克,丹参10克,远志10克,全瓜蒌10克,薤白10克,枳实10克,生龙骨10克,炙甘草5克。4剂。 二...

  • 从少阴病论治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从少阴病论治心肌致密化不全1例

    心肌致密化不全是胚胎期心肌致密化过程失败 所导致的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肌病,其临床表现缺 乏特异性,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血栓形成为 主,误诊及漏诊率较高。西医以对症处理为主,缺 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中医药在此方面有独特的 优势。本文报告 1 例明确诊断为心肌致密化不全的 患者,经西药治疗效果欠佳,从中医少阴病进行论 治取得了显著疗效。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9 岁,2016 年 9 月 2 日初诊。主 诉: 胸闷、气短 4 年,加重半个月。患者于 2012 年无明显诱因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以上症状逐 渐...

  • 周仲瑛证治六辨高血压 辨别泻火与滋阴应用

    周仲瑛证治六辨高血压 辨别泻火与滋阴应用

    □ 郭灵龙 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若肝肾不足,阴虚及阳,仍当阴阳并调,温清并用,在温阳药中加入滋阴药物,阴中求阳,滋阴济阳,并佐以苦泄之品,以防温药助阳伤阴之弊,同时还寓有“从治”之意,有利于诱导虚阳的潜降。通过温清并用,达到阴阳并调的目的。 肝主疏泄,又主藏血,与气血关系最密,且为本病的主病之脏,故调气以平降、疏利肝气为要,和血亦多选入肝之品。由于气血失调是多种因素所导致的病理变化,且每与风阳痰火相因为患,故调气和血常与熄风、潜阳、清火、化痰诸法配合使用,但须按其主次选方...

  • 秋冬季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

    秋冬季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病多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或者波动,促使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高血压病人在秋冬季节会出现血压不稳定,有时会突然眩晕、剧烈头痛等;而一些冠心病患者也会在秋冬季较平时症状加重,甚至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发生呢?对于心血管疾病高风险的患者,比如“三高”患者、冠心病患者等,除了平时要注意的以外,在秋冬季节应该进行相应适当的养生,使他们能够安全度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