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治 第15页
-
顽固性水肿 中医治方
程某,女,35岁。患尿少浮肿,服利水药,尿利肿消,继而眩晕、乏力、身软如泥,继之小便频数,再服固涩剂,复又尿少而浮,病延1年,治疗无效。 刻诊:面目浮肿,小便短少,腰脊酸楚,月经准,白带少,纳可,二便调。查:舌淡苔薄,脉沉无力。证属肾阳衰微,治法:温补肾阳为主。 处方:熟地24 克,山药、山萸肉各12克,肉桂、附子各 10克,柴胡、丹皮、茯苓、泽泻各9克。每天1剂,共服百余天,小便正常,浮肿、酸软未再出现。 点评:本案为顽固性水肿。前医用利水药而肿消,但小便数,用固涩剂小便数控制而肿复起,说明机体自身调节水液代谢功...
-
北京名医治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方
北京名医治隐匿性肾小球肾炎(风邪内侵)方 处方:荆芥、防风、蝉蜕、川芎、茯苓、独活、柴胡、陈皮、桔梗、杏仁各10克,白茅根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偏于风寒加麻黄、桂枝各5克,紫苏叶10 克;偏于风热加金银花、连翘、黄芩各10克;血尿明显加小蓟15克,紫草10克;蛋白尿明显加石韦、浮萍、牛蒡子各10克。 功效主治:疏风散邪,宣通肺气。用于治疗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中医辨证属风邪内侵型。此型见于本病合并外感症状者,症见恶风寒,鼻塞,咳嗽,苔薄白,脉浮紧。偏于风热者,多伴咽喉红肿...
-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方
四川名医治无菌性尿频(肝郁气滞)方: 处方:柴胡9克,枳壳、川芎各10克,白术、陈皮、香附各12克,车前子、白芍各15克,茯苓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无菌性尿频即排尿不适综合征,属尿道综合征的一部份,特点为无细菌性因素出现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且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轻微。小便常规检查及小便培养均呈阴性。本病病因未明,可能与焦虑性精神状态、尿路局部过敏或尿路动力学功能异常有关。 本方用于治疗无菌性尿频,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情志不畅则小便频数加重,胁肋不适,舌质红,...
-
中医治疗高尿酸血症
现代社会,生活的高节奏、高效率,饮食的高营养、高蛋白、高嘌呤,导致很多人出现关节疼痛等痛风症。人体内每天都会有尿酸产生,同时也有等量尿酸排出体外,以保持平衡状态。一旦体内酸碱失衡,尿酸浓度就会增加形成高尿酸血症,增加痛风发作的危险。 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它有两个来源:一是从富含嘌呤或核蛋白的食物中来的属外源性;二是由体内物质分解代谢而来的为内源性,占总量的80%。内源性来源较外源性来源更为重要,少部分的尿酸通过肠道排出或降解,大部分经尿液排泄。痛风患者中80%~90%为尿酸排泄下降。 血清尿酸浓度...
-
辽宁名医治肾盂肾炎方
处方:黄芪30克,茯苓、泽泻各15克,党参、IU 药、炒白术各12克,枸杞子18克,石韦15克,土茯苓、蒲公英各2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加减:若偏阳虚加肉桂6克,仙茅,淫羊藿各8 克;腰痛甚加狗脊18克,续断、杜仲各12克;恶心呕吐加半夏lO克,藿香、佩兰各12克。 功效主治:补肾健脾,利湿通淋。用于治疗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脾肾两虚型。多见于慢性肾盂肾炎经久不愈者。症见小便不畅,淋漓不已,时作时止,腰酸膝软,面浮肢肿,困倦乏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 创方者:黄兆民...
-
小便点滴 中医治癃闭
小便点滴地解出来,或完全不能解出来,叫做癃闭。这 个病有的是因为肾气虚弱,有的是因为膀胱有湿热,这两种 情况要分别处理。 肾虚证 病来得缓慢,多出现在大病以后,或者是老年 气虚的人,总是想尿,但又解不出来,肚脐下冷,脚冷, 口 不干。苔薄白,脉很细,没有力。治宜温肾行水。 处方 (1)肉桂6克 茯苓皮12克 水煎服。 (2)升麻3克 车前草10克 水煎服。 (3)桂附八味丸(成药) 每次服3克,日服2次, (4)食盐250克(炒热) 布包熨小腹。 (5)大蒜土头 剥去皮,捣烂敷脐上。 湿热证 病发得...
-
黑龙江名医治慢性肾盂肾炎方
黑龙江名医治慢性肾盂肾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金银花、瞿麦、篇蓄、车前草、紫花地丁各15克,滑石18克,黄柏、黄芩、连翘各10克,通草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寒热往来者,加柴胡;发热数日不退或午后热甚者,加青蒿、地骨皮;血尿者,加白茅根、小蓟、栀子。 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用于治疗慢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症见尿频、尿急、尿痛,尿道有灼热感,尿黄或混浊或血尿,口干喜凉饮,小腹拘急胀痛或腰痛。肾区有叩击痛,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 黑龙江名医治慢性肾...
-
中医治老年术后排尿障碍
临床运用验方治疗老年术后自主排尿障碍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方药:党参、黄芪各15克,当归12克,白术、茯苓、午前子、竹叶、-黄柏、金银.花、甘草各10克。每人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所治4例,服药4剂,均恢复自主排尿。 病案举例:姜某,女,70岁。因阑尾切除术后,不能自主排尿2周来诊,,检查:下腹部胀满,右下腹可见6厘米手术疤痕,无红肿、压痛及反跳痛,可触及胀大膀胱,叩诊浊音。外阴及尿道外口无异常,肛道通畅。插尿管导出尿液300毫升、色清。尿检LEU(++),ERY(+),PRO(+)。保留导尿管接无菌...
-
肾炎水肿消退后的中医治疗
肾炎,是以肾脏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医认为本病是肺、脾、肾三脏受病,三脏之中,重点在肾,须及时治疗,当水肿消退后,尚须抓紧时机,善自调治,才能巩固疗效,免除后患。笔者根据临床体会,肾炎由于脾肾两虚。水湿泛滥者为多,水肿消退后,余邪未清,脾肾阳虚一时难以恢复,而蛋白尿长期不易消失,多数患者尚有腰部酸痛,食欲不振,面黄体倦等诸多症状。在治疗用药上。应着重培补脾肾为主,兼清余邪。 健脾益气肾炎经过治疗,水肿消退后,邪去正虚,脾气受损,临床常表现四肢倦怠、食欲不振、腹胀便溏、面黄少华、苔白、脉细缓、尿检异常。...
-
辽宁名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方
辽宁名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湿热瘀阻)方 处方:黄柏、藕节、丹参各8克,薏苡仁15兜,石韦、地榆各12克,土茯苓20克,m余炭、白茅根、益母草、小蓟、茜草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中医辨证属湿热瘀阻型。临床表现:病势缠绵,尿血,尿蛋白阳性,口苦口黏,口下不欲饮,胸闷呕恶痞满,或有紫癜伴关节肿痛,舌质黯红或瘀点,苔黄腻,脉滑数。 创方者:许晓艳赵历军 辽宁名医治小儿过敏性紫癜肾炎(气虚血瘀)方 处方:黄芪、益母草各15克,小...
-
中医治疗血尿症
血尿根据肉眼的分别,可以分为巨观血尿与显微血尿。巨观血尿肉眼可以看到尿液偏红、褐色、淡粉红色或血丝血块,检查出来有大量红血球;而显微血尿肉眼看到尿液并无异状,但是检查时有超过3个以上的红血球。 血尿症常见成因包括:尿道、膀胱、肾脏发炎、尿路结石以及泌尿系统肿瘤。尿道、膀胱发炎会有频尿、尿急、解尿疼痛现象;肾脏发炎可能出现腰痛、发烧现象;尿路结石+视部位不同而可能出现腰痛或下腹痛尿路结石。多发于中老年人,通常没有疼痛感。 血尿症常见热象明显。中医对于血尿症的描述都是巨观性血尿症,如溺血、溲血、小便出血等,病机有热...
-
民间老中医治骨质增生秘方
本秘方从一女老中医处获得。当时,我 母亲膝盖骨质增生,走起路来时不时刺辣 辣地痛,遍用医院各药不济,遂求中医。 一乡间中医开方,我自去取药,因有几 味药独特,全市各大小药店无一能供,最后 在该乡间中医的指点下,到一家百年老字 号药铺中求得。药铺老板娘是一位五十多 岁的中年妇女,精明强干,两眼飕飕有神, 世代为医,乃是中医世家。 她得知我老母年近八旬,我为除母病 痛奔走全城,感我孝心可嘉,为我提供了一 条秘方。 回来后,我先用乡间中医药方敷之,多 日不见起效,只得弃而改用此秘方。谁知, 不两日,母亲病情明显好转...
-
老年人腰痛中医治
许多老年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腰部疼痛不适的症状。中医认为,腰痛是指腰部因感受外邪,或者劳伤,或者肾虚而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脉络拘急、腰府失养所致的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腰痛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其发病率较高,在中医内科门诊较为常见,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有较好的保守治疗方法。 腰痛患者若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一般治疗效果良好,但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则会导致痛久入络,气血郁阻于络脉,腰部筋肉骨节失去荣养,可能转归、合并腰部强直、痿弱,瘫痪于床榻,带来不必要的后果。 中医将腰痛分虚实论治,虚者...
-
肋软骨炎 中医治疗方
中医认为,肋软骨炎疼痛窜及胸胁, 上臂乃气滞; 局部隆起,压痛明显,痛点固定不移乃血瘀。气滞血瘀,风热入侵经络,毒热交炽,气血壅遏不通. 不通则痛。 组方:柴胡10克,川栋子10克,元胡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熟地10克,川芎10克,板蓝根30克,地丁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煎2次,饭后服。 加减:疼痛不明显者可减元胡;肿痛较显者可加三棱、莪术各8克。一般服药4剂即有效,大多数病人可获得痊愈或好转。 肋软骨炎唯一症状是局部疼痛,有时向肩部或背部放散。以第2、3肋软骨多见。咳...
-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法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其发病率高,病情迁延难愈,临床表现十分复杂,近年来采用中药治疗颈椎病的效方验方广泛地得到了临床验证。 颈椎病中医根据辩证施治,多采用散风祛湿、活血化瘀、舒筋止痛等法,对减轻疼痛,麻木,头晕等症状有一定疗效。常用的成药有:木瓜丸、风湿痹痛片、换骨丹、养血荣筋丸、桐丸、颈复康颗粒等。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止痛汤、独活寄生汤、桃红四物汤、骨刺汤、伸筋活血汤等。 运用成方治疗颈椎病。中医药对本病的认识有较为悠久的历史,并留下很多行之有效的...
-
中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妙方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 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滑 膜炎持久反复发作,可导致关节内软骨和 骨的破坏,关节功能障碍,甚至残废。所以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早期治疗非常关键。用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患者56例, 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共观察56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男17例,女39例;年龄2l一50岁,平均31.6 岁;病程l~5年,平均2-3年。 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肝郁血虚,风湿 痹阻型,症见关节肿胀疼痛或酸痛,关节屈 伸不利,晨僵,关节畸形,情志不畅,头晕目 眩,神...
-
足跟痛的中医治疗:花椒药垫
足跟痛足老年人的常见病,多与受寒有关,有个简单的方法,就址自制花椒药垫垫在鞋底,能有效地缓解症状。 具体方法:取花椒、吴茱萸、五-味子各10克,研细末。按足跟大小缝制小布袋,将药末装入布袋内封口,放人患足鞋内,保证足跟踩在药袋上。每5天更换药袋内药末1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晚用热水泡脚。 点评:中医认为,花椒和吴茱萸性辛、苦、热,有温里散寒止痛的功效;五味子性酸温,具有舒扩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营养代谢的功效,同时松软的药垫能消除神经末梢的机械性刺激,可达到止痛的效果。...
-
江苏名医治强直性脊柱炎方
处方:黄芪、生地、青风藤、络石 藤、龙葵、白花蛇舌草、虎杖各10 克,知母、当归各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忌食牛冷鱼腥,油腻辛辣。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 毒,祛风通络。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中医辨证属肾虚湿热瘀滞型。症 见腰骶及背部反复疼痛,屈伸不利, 肢节疼痛,酸楚,伴有晨儒,苔薄白, 脉沉细。 创方者:龚正丰(原苏州市中医 院骨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国 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中 医,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中医治疗小方法
便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然而宝宝便秘需要妈妈特别的关注。因为宝宝一旦排便困难,往往不会像成人那样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本能地拒绝排便,这样势必会加重便秘,甚至引发肛裂、痔疮等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宝宝便秘往往比成人更难解决,需要妈妈特别的呵护。 便秘不是小问题 宝宝便秘是指大便坚硬,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或哭闹,排便的时间及周期延长等情况。大便性状与宝宝的年龄、饮食结构等有关。正常的排便次数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每天3次以内至隔日1次均属正常。 宝宝反复便秘常带来新的问题,例如...
-
涩肠止泻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方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方 处方:白芍20克,黄芩、红藤各15克,当归、木乔(后下)各10克,槟榔片6克,黄连4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清热化湿,调气行血。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辨证属大肠湿热型。临床以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为主要证候。 创方者:陈治水 名医治溃疡性结肠炎(脾胃气虚)方 处方:党参、黄芪、炒白术、茯苓、炒扁豆、葛根各 15克,莲子肉、木香(后下)、桔梗各lO克,炒薏苡仁 30克,大枣4枚,生姜5片,甘草、砂仁(后下)各5...
-
中医治肛门脱垂 中药内服和外洗法
脱肛又称肛门脱垂,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肛肠疾病之一,中医认为肛门脱垂者皆因中气下陷所致,可用中药内服和外洗法治疗。 内服法:炙黄芪80克,红参(另炖)、升麻各10克,乌梅3枚。将黄芪、升麻、乌梅加水600毫升,煎至250毫升,取汁。再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合并两次药液混合参汤,早晚两次分服。脱肛严重者将升麻量加至15克。治疗期间,避免负重,宜卧床休息。 外洗法:乌梅、五倍子各20克,金银花、黄柏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至2500毫升,置于盆内,待温,坐浴洗肛部,早晚各1次。 广西桂林监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