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胃肠 第3页

胃肠 第3页

  • 麦门冬汤治疗抗抑郁药胃肠道副反应属肺胃阴虚型32例疗效观察

    麦门冬汤治疗抗抑郁药胃肠道副反应属肺胃阴虚型32例疗效观察

    抗抑郁药物是一类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各种抑 郁障碍的药, 适应范围还扩大到焦虑症, 强迫症, 恐怖 症和惊恐障碍等疾患, 是临床常用的精神药物, 抗抑 郁药的种类一般分为三环类抗抑郁 (TCsA) , 四环类 抗抑郁药, 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SSRIs) , 单 胺氧化酶抑制剂 (MAOIs) , 五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 再摄取抑制剂 (SNRIS) , 多巴胺重摄取抑制剂 (DA) , 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定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等 [1] , 这 些类型的抗抑郁药对抑郁症的治疗是肯定有效的, 在 短期内即可缓...

  • 枳壳入药治胃肠病

    枳壳入药治胃肠病

    枳壳别名枸橘、枳、铁篱笆、铁篱寨、野橙子等。为芸香科植物酸橙或香圆的干燥成熟果实,味苦、酸,性微寒。具有行气破积、泻痰除痞的功能。 胃下垂: 1.取枳壳60克,加2倍量的水,浸泡24小时,待发胀变软时取出,剪成细块,再放回原液中煮1.5小时,过滤,滤渣加水再煎,共煎3次,去渣取汁。将3次滤液摇匀,用文火浓缩成66%的煎汁。每日口服3次,每次10-20毫升,饭前半小时服用。2.枳壳、当归各15克,山楂、升麻各9克,柴胡、陈皮各6克,人参3克(另炖),另水浓煎,分4次服。每日1剂,连服15剂,未愈则继续服。 胃扩张:...

  • 炒米盐茶治疗急性胃肠炎

    炒米盐茶治疗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用炒米盐茶的方法治疗,疗效较好。 大米100克、茶叶 15克、生姜5片、食盐 5克,混匀放入铁锅内用文火炒至米色微黄,加冷水适量文火煎至 500毫升,温度适中后取汁频服。服用次数根据腹泻、呕吐次数及脱水程度而定,一日可服 1~2剂。方中茶叶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可杀灭消化道中的致病菌,同时又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生姜能止呕止吐;大米炒黄后不但可提供营养,还可起到黏膜保护作用;食盐补充电解质,调节电解质平衡。 (程怀孟)·急性胃肠炎脐疗方·急性胃肠炎·...

  • 急性胃肠炎 中医根据症状辨证用药

    急性胃肠炎 中医根据症状辨证用药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多发病,属于中医“泄泻”、“呕吐”、“腹痛”等范畴,中医根据症状辨证用药,疗效不错。 湿热泄泻 因感受暑湿热邪,或饮食不洁引起,症见腹痛阵作,大便稀薄或如水样,臭秽异常,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热乏力、口渴欲饮、尿少黄赤等症状,舌苔黄腻,脉滑略数。 治宜清暑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葛根芩连汤加味:葛根、鲜荷叶各30克,黄芩、黄连、白芍、白扁豆、姜半夏、金银花、茯苓各15克,木香、生甘草各10克,车前子12克,水...

  • “苦夏”之“苦”始于胃肠

    “苦夏”之“苦”始于胃肠

      每年夏天你都免不了……   吃不下饭、肚子胀,肚子疼,恶心、呕吐,拉肚子……甚至见到或闻到食物气味后即会恶心。这是因为炎热潮湿的天气是各种细菌和病毒们最喜欢的环境,它们的繁殖使食物特别容易腐坏变质,急性细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肠道感染的发病率很高。   每到夏天,我们总会感觉没食欲,除了不停吃冷饮和不停喝水,几乎没有什么能引起我们的兴趣。然而,这样做的结局是,肠胃时不时地闹意见。   专家说法:这是由于进入夏季后,我们体内各种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加上人体为了散热...

  • 胃肠疾病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胃肠疾病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猪肚治老胃病 取生猪肚250克,洗净切片,加白胡椒粒、老生姜块各25克,油盐少许,下锅加适量水煮烂即可食用(胡椒、生姜不吃),1日2次,饭前食用,连吃1星期,可治多年老胃病。服药期间忌饮酒,食辛辣及冰冷食物。 鲫鱼糯米粥治慢性胃炎 取鲫鱼1条,糯米50克,调料适量,将鲫鱼去肠杂,清洗干净后与糯米一同入锅中,加水煮粥。粥熟后去掉鱼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对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有疗效。 龙眼鸡蛋治疗胃下垂 取龙眼肉(即桂圆)15克,鸡蛋1个。将鸡蛋打入碗内,不要搅散,蒸至蛋白凝固、蛋...

  • 治胃肠溃疡验方

    治胃肠溃疡验方

    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的剧烈疼痛可用此法:取元胡、浙贝、白及各25克,乌贼骨60克。上药共研细末,每次用1.5—3克,每日服2—3次。该方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经中医辨证属于瘀血胃痛者)治疗,可活血止血、止痛止酸、生肌愈疡。 说明:消化性溃疡主要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见于饮食、起居不规律的人群。除药物治疗外,在生活中还应注意日常保健。相关研究证实,营养不良的人更容易发生消化性溃疡;而持续的精神紧张,忧虑沮丧的情绪以及长期过度的脑力劳动,...

  • 治热结血瘀胃肠腹痛案

    治热结血瘀胃肠腹痛案

    胡某某,男,27岁,已婚,农民。1992年7 月17日诊。述7月11 日,患者因岳父病危,逐冒暑急行而探之。次日返家;平安无恙。 13日吃完中午饭后;即开始脘部及脐两侧阵阵作痛。两小时后,其痛加剧,表现为持续性绞痛,但不拒按,腹部喜冷恶热,口中发灼,虽欲食,但怕疼痛6口重,故不敢食之。曾在当地用藿香正气散和香连丸加减治之,未效;改用土霉素、十滴水及阿托晶皮下注射,也未见好转。 7月16 日,先至本院外科,经检查,认为非外科病,逐转西医内科。经查三大常规及B型超声波探察腹内肝、胆、脾、胰及胃肠,均未发现异常,并诊断为...

  • 揉肘窝治疗胃肠炎

    揉肘窝治疗胃肠炎

    夏季是胃肠炎高发季节,点揉肘窝可治疗该症。炎热天气使人出汗较多,老人免疫功能下降,若贪食凉饮或吃了不洁食物易诱发急性胃肠炎,引起呕吐、腹痛、腹泻。 夏季胃肠炎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该病多由湿热侵袭脾胃所致,治疗以清热化湿、和中止泻为主。肘窝处曲泽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合穴,刺激该穴能清热祛湿治疗胃肠炎。屈肘,用力点揉肘窝中大筋之间凹陷处,力量以感到酸痛为好,边揉动边深呼吸,每次3—5分钟,每日3次以上。...

  • 急性胃肠炎的中医辨治

    急性胃肠炎的中医辨治

      1.寒湿泄泻 证见泄泻清稀,或如水样,肠鸣腹痛,胸膈痞闷,头晕纳呆,或伴恶寒发热,头痛身楚,舌苔白腻,脉象濡弱。治宜芳香化浊、散寒燥湿。方用藿香正气散。药用紫苏叶、藿香、茯苓、苍术、法半夏、陈皮各10克,桔梗、厚朴、白芷各6克,甘草3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分两次服。功效:解表散寒、芳香化湿。   2.湿热泄泻:证见吐泻频作,吐物酸腐,便时暴注下迫,肛门灼热,大便泻后不畅,可伴有发热、口渴心烦、腹痛、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调整肠胃。方用葛根芩连汤。药用黄芩、扁豆花、车前子(布包)...

  • 胃肠溃疡云南白药治

    胃肠溃疡云南白药治

    消化性溃疡一股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发病时主要是慢性上腹痛,且伴有反酸、嗳气、食欲减退等症状。胃溃疡多在饭后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则于空腹时痛。中医认为,云南白药具有止血化瘀、生肌愈疮之功用。新近的药理研究发现,它还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生成,从而加速血管生长及上皮组织修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使受伤面愈合加速。该药还可治疗消化性溃疡。 治法:云南白药(粉剂)0.5克,每日3次,于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在治疗期间,消化性溃疡患者应忌食蚕豆、鱼类及酸冷食物。注意劳逸结合,节制烟酒,避免焦虑;还要起居规...

  • 中药中的促胃肠动力药

    中药中的促胃肠动力药

    西药胃复安、吗丁啉、西沙比利等促进胃肠动力的药物在临床中应用十分广泛.但其副作用又使人们望药却步。其实.许多中药与中药方剂也有促进胃肠动力作用.被誉为中药中的“吗丁啉”. 四磨汤 四磨汤能增强肠蠕动.是一种快速排除胃肠积滞.全面增强、调理消化功能.促进消化的有效验方。适用于腹胀、纳差、嗳气、便结、便秘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的功能恢复也有效。大人、小儿均可服用。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肠蠕动的效果亦佳。 六昧安消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

  • 谈睡眠与胃肠病的关系

    谈睡眠与胃肠病的关系

    临床常遇到一些患者因胃肠有病,或转辗难以入眠,或半夜痛醒,或夜间胃肠不适而醒来,再难入眠。对此《黄帝内经》说:“胃不和则卧不安。”意思是胃气不和,则可引起喘息不能平卧,或失眠而不得安卧的病证。中医学认为,足阳明胃经之脉从头走足自上而下,故经气上行为逆。脾胃居于中焦,脾主升而胃主降,为全身气机升降之枢纽。若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致使脾胃升降失调,胃气上逆,气逆迫肺,肺失肃降,故见喘息不能平卧。 现代临床上对此句引申理解为因脾胃(胃肠)不和引起失眠的病证,出现失眠、脘闷、嗳气、呕恶,或大...

  • 胃肠感冒喝紫苏茶

    胃肠感冒喝紫苏茶

      中老年人由于抵抗力下降,秋季易受冷暖变化影响而患胃肠感冒,可喝紫苏茶来治疗。胃肠感冒的症状大都表现在消化道上,如腹泻、腹胀、食欲不振和呕吐,另外还会表现为肌肉酸痛,伴随着低烧。中医治疗以散寒解表、温中止呕为原则。   紫苏味辛、性温,具有发汗解表、理气宽中、解毒的功效。生姜可发汗解表、温中止呕,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胃肠蠕动。两者合用治疗胃肠感冒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效果尤佳。取紫苏(药店有售)5克、生姜3片,放入300毫升开水中,泡5分钟后饮用,每日1次,连续3~5天。...

  • 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 白马散

    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 白马散

    金殿春,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务委员,扬州市中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临证善用经方,自创验方,集诸多名家之精华,疗效确切。临证擅长治疗肺系疾病和内科杂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多次获市优秀科技论文奖和科技进步奖。 组成:白及、马勃、乌贼骨、白术、仙鹤草等份,粉碎后研细末,过筛,备用。 功能:运脾化湿,生肌护胃,抗痨杀虫。 主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 用法:每次5克,每日3次,以温开水调服。 方解:抗结核...

  • 午时茶--胃肠型感冒良药

    午时茶--胃肠型感冒良药

    午时茶为中成药中的一种茶剂,处方来源于清朝恬素所著《拔萃良方》中的天中茶,加减化裁而成。主要成分为茶叶,再加上防风、藿香、羌活、六神曲、麦芽、山楂、陈皮、枳实等制成。 午时茶外观呈黄褐色,气微香,味甘苦,具有散风祛寒;消食健胃的功效。主治受风感冒、发烧怕冷、头痛鼻塞、胸满腹胀、消化不良、食积吐泻等症,是辛温解表药的代表成药。此药适用于外感风寒兼见脾胃失司所致食积吐泻、发烧怕冷等症,同时还适宜水土木服、饮食不下、脘腹不适者服用。午时茶服用方便,传统上每日使用1次,可用开水浸泡代茶饮, 也可以水煎去渣,取汁口服。风热感...

  • 腹痛、腹泻 胃肠型感冒

    腹痛、腹泻 胃肠型感冒

    前段时间,宋老师感觉胃有点不舒服,以为是老胃病又犯了,自己服了点胃药,可没想到的是,症状不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接着出现了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后来到医院经医生诊断后才得知,宋老师患的不是什么“胃病”,而是“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和普通感冒一样,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简单来说,当病毒侵袭上呼吸道就会出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即我们平时说的感冒;如果病毒侵袭到胃肠道,那就会导致“胃肠型感冒”。 与普通感冒不同的是,胃肠型感冒以胃肠道症...

  • 绿豆汤治胃肠型感冒

    绿豆汤治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为夏季中老年人的常见病,除有鼻塞、流涕、低热、咳嗽等感冒症状外,还伴有腹胀、腹泻、食欲差等消化道症状。用绿豆红糖加陈皮熬汤饮用,胃肠型感冒多在一周左右自愈。绿豆清热解毒,能减轻消化道充血症状,但是绿豆性凉,所以加入温和暖胃的红糖和陈皮。 将200 克绿豆、10克陈皮放入 1000毫升水中,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放人红糖25克,每天早晚服用,连服3天。 (于菲)...

  • 《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辨治

    《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辨治

    有研究报道,寒热错杂证与脾胃病关系密切。现代关于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研究大多围绕《伤寒论》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类经方的运用展开,而对于《内经》首先提出胃肠寒热错杂证及其对后世影响的研究尚未见到,故本文对此进行专题研究,以冀为临床辨治胃肠寒热错杂证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一、《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证候的认识 胃肠寒热错杂是临床脾胃类病证常见病机变化。关于胃肠寒热错杂的论述,首见于《灵枢·师传》,其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脐以上皮热;肠中热则出黄如糜,脐以下皮寒。胃...

  •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验案1则

    疏肝和胃针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验案1则

    胃肠神经官能症 [1] 是一种复杂的消化系统疾病, 主要是由于高级神经活动障碍的原因造成植物神经 系统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精神因素 [2] 是本病发病的 主要诱因, 如焦虑、 情绪紧张、 生活工作的压力、 意外 不幸等, 均可干扰高级神经的正常活动, 进而引起胃 肠道的功能障碍。临床上常采用疏肝和胃针法治疗 此类疾病, 疗效甚佳, 现报道典型个案 1 例。 典型案例 孙某, 66 岁。就诊时间: 2015 年 11 月 12 日。主 诉: 胃痛 3 个月, 加重伴不能进食 1 月余。病史: 患者 于 8 月中旬无...

  • 江苏名医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方

    江苏名医治抗结核药物所致胃肠道反应方

    处方:白及、马勃、乌贼骨、白 术j仙鹤草各等分。 用法:诸药混匀研成细粉,每次 取5克,以温开水调服,每日3次。 如若口感欠佳,可加纯藕粉冲调口 服,更兼护膜之功。 功效主治:运脾化湿,生肌护 胃,抗痨杀虫。主治抗结核药物所致 胃肠道反应。临床症见患者脘腹痞 满,暖气泛酸,食欲不振,舌苔白腻 等。 创方者:金殿春(江苏省仪征市 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扬州市名中 医)。...

  • 香砂养胃丸缓解胃肠不适

    香砂养胃丸缓解胃肠不适

    香砂养胃丸是一种常见的中成 药,主要用于因寒湿阻滞、脾胃运化 无力,消化功能减弱所致的消化不 良,如食后腹胀、不思饮食、嘈杂不 适、呕吐酸水、肠鸣便溏、四肢倦怠 无力、气短懒言、面色萎黄等症。 香砂养胃丸在很多医书上均有 记载,主要由木香、砂仁、白术、茯苓 等中药组成,“香砂”指的是木香和 砂仁,木香理气调中止痛,砂仁化湿 行气温中,合用具有化湿调中、理气 止痛的作用。该药色黑,味辛、微苦, 每次9克,每日2次,用温开水送 服,亦可用姜汤送服,能增强降逆止 呕的功效。 需要注意的是,服药...

  • 肠胃舒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25例疗效观察

    肠胃舒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25例疗效观察

    脓毒症是目前重症监护病房常见的危重症, 其 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脓毒症患者体内出现的 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易导致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而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又预示着患者病情将进一步 的恶化。近年来, 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 中医药能够 有效改善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我们对 25 例脓 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 肠胃舒进行干预, 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结果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临床资料 收集 2013 年 10 月至 2015 年 6 月期间河北省 中医院急诊 ICU...

  • 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清热又理气适合秋季胃肠不适

    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清热又理气适合秋季胃肠不适

    藿香马齿苋煲瘦肉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丘振文主任中药师 材 料 藿香20g,马齿苋250g,瘦肉250g。 做 法 瘦肉洗净后切成小块,加水1500ml后煮1小时即可饮用。 功 效 清热除湿,理气止泻。 适宜人群 小儿秋季腹泻证属肠道湿热者比较适合。...

  • 各种急慢性胃肠炎肛痔等疾病 方用调肠三合汤

    各种急慢性胃肠炎肛痔等疾病 方用调肠三合汤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在临床上,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强调四诊合参,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经验,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

  • 胃肠湿热夹滞 方药枳实导滞汤

    胃肠湿热夹滞 方药枳实导滞汤

    胃肠湿热夹滞   临床表现:身热,呕恶,脘痞,腹胀,大便溏臭不爽,色如黄酱,内夹不消化食物,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   病机分析:湿热内蕴,正邪相争,故身热。湿热阻滞气机,脾胃升降失司,故恶心呕吐,脘痞腹胀。湿热困阻脾胃,胃气呆钝,消磨功能障碍,脾之运化失司,则消磨与运化不利而食滞内停。湿热夹食滞黏滞于大肠,故大便溏臭而排出不爽,其色如黄酱,内夹不消化食物。舌苔腻,脉濡主湿浊内蕴;舌质红苔黄,脉数,则主热盛,是热重于湿之象。   治法:清化湿热,导滞通下。   方药:枳实导滞...

  • 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胃肠病举案

    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胃肠病举案

    朱文元为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导师。 陈平汤即二陈汤与平胃散之合方,由苍术、厚朴、陈皮、半夏、云苓、甘草、生姜、大枣组成,水煎二汁,作汤剂内服。方中苍术燥湿健脾;厚朴下气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和中降逆;云苓健脾燥湿,利水化痰;甘草、大枣、生姜补脾合中止呕,适用于脾胃不和,痰湿内阻、不思饮食,胸膈痞闷,脘腹胀满,肢体倦怠,恶心呕吐,嗳气泄泻,舌淡红,苔白腻而厚,脉缓或沉滑等症。朱文元以之加减治疗胃肠疾患,每获捷效。今将朱文元用陈平汤加减治疗胃肠病经验简要整理,供同道临证参考。...

  • 中西药联用治疗胃肠道疾病效更佳

    中西药联用治疗胃肠道疾病效更佳

    胃肠道疾病主要指一般炎症性胃肠道疾病(急、慢性胃炎,急、慢性阑尾炎等)、消化性溃疡、胃癌、食道癌、大肠癌及肠易激综合征等。现如今,胃肠道疾病发病率高,在我国有“十人九胃病”的说法,其病程较长、治疗较难、反复发作等均是胃肠道疾病的特点。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胃肠道疾病产生的原因是胃黏膜的防护因子及攻击因子失衡,造成胃肠道黏膜内的防护因子弱于攻击因子而产生胃肠道疾病。胃黏膜的攻击因子常见胃酸、胆酸、蛋白酶及烟酒、药物等刺激性物质,而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应尽可能针对病因,遵循个体化原则。治疗的...

  • 胃肠病用药特点举要 辨证用药不拘成方

    胃肠病用药特点举要 辨证用药不拘成方

    国医大师吕景山曾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及祝谌予教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忝列门墙,鉴于吕景山对于胃肠病的治疗见解颇多,尤擅长对药的临床应用,随师学习,深受启发,现将其治疗脾胃病用药经验简介如下。 胃肠病具有发病易、收效速、根除难的特点。脾胃相为表里,胃受谷而脾磨之,二气平调,则谷化而能食,若虚若实,水谷不消,故令腹内虚胀或泄,不能饮食。饮食不节与不洁则胃病,胃病则精神少而生大热,元气虚而阴火乘,胃既病,则脾无所禀受,亦从而病。形体劳役、思虑过度则脾病,脾病则怠惰嗜卧...

  • 王庆其“脾主黏膜”学术观点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王庆其“脾主黏膜”学术观点及其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王庆其 ( 1944—) ,男,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 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 脾胃病) 40 余年,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食管反流病、胃癌 前病变、消化性溃疡、慢性结肠炎等脾胃病及心身疾病。 黏膜广泛分布于身体内各组织器官,黏膜相关 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王庆其教授在多年的 临床实践中提出了 “脾主黏膜” 理论,兹论述如下。 1 “脾主黏膜”认识的提出 研究证实,人...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