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用 第69页

用 第69页

  • 治风湿痛 用南瓜藤老蔸酒

    治风湿痛 用南瓜藤老蔸酒

    南瓜藤老蔸浸酒治风湿 我母亲70年代末因风湿导致四肢疼痛难忍,尤以双臂为甚,严重影响正常活动。后经人介绍,自制了南瓜藤老蔸酒,长期饮服,效果颇佳。现年近八旬,风湿全消。腰板硬实,天天下地劳动。制法:取上等纯米酒(20度左右)5000克,甘蔗红片糖1000克,秋后的南瓜藤老蔸(方言,指植物的根和靠近根的茎)5到7棵;先将藤蔸洗净,晾干,斩成段,然后与片糖一起浸在酒中,密封20天左右即可开封饮用。长期坚持,疗效渐显。每次用量,视患者的酒量而定,一般100克左右,每天1-2次,无需忌口。 关于《南瓜藤老蓖浸酒治风湿》答...

  • 肌肉抽搐 关节疼痛用热熨治

    肌肉抽搐 关节疼痛用热熨治

    【简介】风寒湿邪侵袭人体,首先自皮毛腠理而入,然后循经络内侵。肌肉、筋脉受邪后,很容易出现关节疼痛、肌肉抽搐的现象。 【治法】此时可以用食盐加醋来热熨治疗,利用盐的除湿止痛、醋的活血通络功效,加之热熨的温热作用,几种作用相互配合,即可达到温通经络,治疗抽搐的目的。 【方法】取食盐250克,在锅中翻炒加热之后,加入陈醋20毫升,边炒边加,均匀地拌匀即可。食盐炒热之后立即装入布袋,将袋口扎紧,放于疼痛抽搐的部位热熨。此法可缓解肌肉痉挛,治疗受寒之后所出现的疼痛、抽搐,以及胃腹疼痛、呕吐腹泻等症状。 【出处】医药养生保健...

  • 慢性肾功能不全方解加减运用

    慢性肾功能不全方解加减运用

    周富明,男,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肾脏病分会委员,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从事中医内科临床40年,致力于肾脏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善于辨治内科疾病,尤擅诊疗肾脏疾病,学验俱丰。 组成:生黄芪30克,生大黄6克(先浸后下),仙灵脾30克,紫丹参15克,制附片6克,煅牡蛎30克。 功效:益气温阳,化瘀解毒。 主治:脾肾气虚、瘀浊内蕴之...

  • 尿路结石排石汤 采用大剂冲击法

    尿路结石排石汤 采用大剂冲击法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殷世鹏 李永勤 赵鲲鹏 黎斌宁   周信有,男,汉族,1921年生,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组成:制附片15~30克(先煎1小时),干...

  • 尿频尿急慢性膀胱炎 用缩泉丸

    尿频尿急慢性膀胱炎 用缩泉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乐石旺   慢性膀胱炎以尿频尿急、夜尿多为主诉者颇多,用缩泉丸为主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病例一:祁某,女,17岁。2010年8月10日就诊,因1年前1节课5次小便而休学,于奇台县人民医院和农六师医院反复治疗无效而来诊治。刻诊:面色不华,形寒体瘦,纳差乏力,大便不畅,月经稀少,白天小便清淡频数、尿不尽,夜尿2~3次,舌淡薄白,脉细尺沉。   诊断:淋证(肝郁血虚、肾阳不足)。   治则:舒肝健脾,温肾固涩。   处方:柴胡10克,白术10克...

  • 探究五禽戏功法中虎戏和鹿戏的强腰固肾作用

    探究五禽戏功法中虎戏和鹿戏的强腰固肾作用

    在中医保健防病的发展历程中,强腰固肾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腰部是身体承受力量的主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大多都需要依靠腰部力量才可以完成,说明腰部强弱对人体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腰部也容易受到风寒湿邪的侵袭,导致腰痛、腰肌劳损等腰部疾病。腰为肾之府,肾精、肾气的充足与否也决定了腰部是否强健。五禽戏作为一项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创编的传统导引功法,其中的动作体现了躯干和四肢的全方位运动,包括前俯、后仰、侧屈、扭转、折叠等姿势,尤其是对腰部进行有效的锻炼,具有良好的强腰固肾作用。 1 五禽戏概述...

  •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虚”症状用肾四味加减治之

    “肾四味”是由“中药的春梁”李可老中医所创,由枸杞子、补骨脂、菟丝子、淫羊藿四味药组成,每味药的剂量可根据病情用至15-30克。 方中四味药均入肝肾,有益肾精、补肾气之功效,药性平和,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温阳无桂附之弊,滋阴无熟地之弊。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合乎张景岳“善补阳者,多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源泉不竭;善补阴者,多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生化无穷”之妙。 临床中,凡遇肾气亏损、肾阳虚衰而致的手足厥冷、腰痛如折(不能...

  • 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探讨

    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探讨

    [摘要]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探讨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与整理张鸣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门诊处方,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改进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遣方用药规律,并进一步归纳总结其辨治经验。结果:分析统计207首处方,药用频次≥10的药味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红花、大血藤、续断、金银花、葛根、羌活、鬼箭羽、两头尖、赤芍、虎杖。 形成核心组合18个,新处方9首。结论:张鸣鹤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 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

    中风后尿失禁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

    中风后尿失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 症,可导致尿路感染、皮肤损伤、压疮等,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进程,给患者 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中风后尿失禁多见 于虚证、寒证,由肾气不足,脾气亏虚,膀 胱不能约束,气化无权而开阖失司所致。 临床采用艾灸治疗本病93例,收到满意 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93例均为脑病科住院患者,均为中 风后尿失禁,其中男51例,女42例,年龄 6l~84周岁,病程6~21天。 二、治疗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患者仰卧位, 腹部放松,给予艾灸治疗。取神阙穴(脐中 央)、气海穴(下...

  • 高继宁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肾病验案1则

    高继宁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肾病验案1则

    朱丹溪言 :“仲景诸方, 实万世医门之规矩准绳也, 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 必于是而取则焉 。 ” 《伤寒论》 的 辨证方法是六经辨证, 其将疾病分为六种病理类型, 即 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病、 少阴病、 厥阴病、 太阴病。六 经则是对所有疾病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柯韵伯言: “原夫仲景之六经, 为百病立法, 不专为伤寒一科, 伤寒 杂病治无二理, 咸归六经之节制, 六经各有伤寒, 非伤 寒中独有六经也 。 ” “六病之外无奇疾, 方证之中有活 法&rdq...

  • 顽固性尿频中西医久治未愈 妙用验方

    顽固性尿频中西医久治未愈 妙用验方

    《伤寒论》29条: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误用桂枝汤解表之后,出现咽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伤寒用治伤寒误治伤阳,引起四肢厥逆,烦躁吐逆等证;《金匮》则以此方治疗虚寒型“肺痿”。本方以炙甘草12克,干姜6克组成。笔者临证遇一例顽固性尿频,而获显效,现举病案说明之。 案例:王某,男,39岁。患小便频数2年余。尿频不分四季,不分昼夜,平均每天达15~20次。无尿痛,颇为痛苦,四处求医。详询就诊治疗经过,曾在二甲、三甲医院就诊。每次查尿常规正常,B超未...

  • 治太阴法在肾脏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及运用探讨

    治太阴法在肾脏病治疗中的重要性及运用探讨

    临床中肾脏疾病病程长, 并发症多, 病情缠绵难愈, 治疗棘手。笔者试从六经辨证来认识、治疗肾脏病, 并积累了一些经验。肾脏病具有复杂性、阶段性及进展性之特征, 可涉及整个六经范畴, 但对此系统性的研究甚少。笔者曾研究了其中少阴病证的辨治[1], 然少阴病证许多由太阴病证传变而来。太阴为三阴之首, 是三阴病的初始阶段, 病在太阴宜早治防变。太阴病在证候上有“表证”“经脉气血不和证”“脾脏虚寒”之别[2];病理特征上又有“虚寒水饮&rd...

  • 治疗阳证疮疡的常用二方

    治疗阳证疮疡的常用二方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吕小琴   四妙勇安汤与五神汤都是外科治疗阳证疮疡的常用方,大剂金银花为主药,清热解毒力强,也被后世广泛用于多种疾病,但是两者的立方之意以及主治病症有很大区别,加减使用也不同,下面就从几个角度来探讨两方的异同点。   四妙勇安汤   多数医家认为本方出自《华佗神医秘传》,主治脱骨疽,原书描述“此症发于手指或足趾之端,先痒而后痛,甲现黑色,久则溃败,节节脱落”,而在清·鲍相璈收录的《验方新编·卷二》中对本方所治之...

  •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李堪印教授黄芪诊治痹症用药经验

    黄芪的中药学功效 黄芪,原名黄耆,又名膜荚黄芪,始载《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功用为: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肺二经,炙则温中,生则泻火,为补气固表之圣药。祖国医学中记载,黄芪的功效主要包括:温肌肉而实腠理;益元气而补三焦;内托阴证之疮疡;固表虚之盗汗;简言之,黄芪具有补中益气、养血活血、托脓生肌和利水消肿等功效。临床主要用于:脾肺气虚或中气下陷之症;卫气虚所致表虚自汗;气血不足所致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以及浮肿尿少和气虚血滞导致的肢体麻木,关节痹痛等。黄芪乃补气之司令,建脾之统帅,补血之精华,从古至今,在药...

  • 重用金毛狗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重用金毛狗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韦某,女,62岁,2018年8月20日初诊。 2个月前右季肋乳房部患带状疱疹。12天生气后,患处神经痛夜间随即又发,胁肋胀痛,常善太息,头痛目眩,晚间不能安眠。刻见口苦纳差、舌质淡、苔黄、脉弦数等。辨证: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化热,致使疱疹处疼痛症状现又复发。治宜:疏肝理气解郁,佐以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白芍20g,枳壳10g,香附10g,木香10g,青皮10g,夏枯草9g,黄芩9g,延胡索10g,水煎服,日1剂。 2诊:服药6剂后,患处疼痛症状大减。原方枳壳、香附、木香、青皮减为6g,复...

  • 重视阳气在防治筋伤病中的作用

    重视阳气在防治筋伤病中的作用

    筋伤病指由于各种外因或慢性劳损而导致筋之损伤的疾病,包括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工作性质的需要,筋伤病愈发普遍化及早龄化,长期以来带给人们极大苦痛,故此,笔者以“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理论为基础分析探讨,以期为筋伤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阳气的内涵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人体...

  • 史载祥运用真武汤治疗不自主运动验案

    史载祥运用真武汤治疗不自主运动验案

    不自主运动(involuntary movement, IM) , 为随 意肌的某一部分、 一块肌肉或某些肌群出现不自主 收缩。 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 痉挛、 震颤、 抽搐 等。 可因生理或精神因素引起, 但大多为器质性病变 所致 [1] 。 当下临床中, 相当部分IM的病因、 病机、 诊断不 明确, 缺乏特效治疗。 中医治疗若辨证得当, 往往可 见效果。 部分辨证为阳虚水泛者, 选用真武汤温阳利 水, 疗效明显, 现选择数案介绍如下。 验案举隅 1. 良性肌束颤动(muscular fasciculat...

  • 平衡整脊术 颈肩疼痛临床应用 任督并调理筋法

    平衡整脊术 颈肩疼痛临床应用 任督并调理筋法

    平衡整脊术,是湛江市第一中医医院骨科前辈总结和积累下来的运用手法治疗脊柱劳损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广东省名中医招仕富教授和湛江市名中医范纪钦教授对平衡整脊术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笔者师从范纪钦教授,对平衡整脊手法从理论上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发挥。 创立与发展 广东省名中医招仕富自1988年创立研究平衡整脊手法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于2003年整理总结出《平衡整脊三部十八法》(2003年湛江市科技攻关科研课题),获得湛江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湛江市名中医范纪钦在平衡整脊手法的基础上,进...

  • 妙用苍耳子治老年风寒痹痛

    妙用苍耳子治老年风寒痹痛

    南方多雨湿,因受凉而得风寒 痹症的患者不少。有位老大爷早年 经常冒雨干活。人家叫他要避避,他 觉得没什么大不了,回家洗个澡就 好了。多年过后,他开始头痛,鼻塞, 腰背酸痛,膝盖痛,眼睛花,甚至耳 鸣,只要天气变化,这些老毛病就会 发作。 老大爷拄着拐杖,敲开了老中 医的门。他向爷孙俩诉苦,这些年头 痛腰痛,四肢也不利索,偶尔还抽 筋,鼻塞,眼花,耳朵还嗡嗡作响。小 徒弟边记边想对策。老大爷说完后, 中医爷爷问小徒弟:“这个病该如何 用药呢?”小徒弟说:“我看这病,既 有风寒束表...

  • 运用通痹开结调气之法治疗经筋痹痛

    运用通痹开结调气之法治疗经筋痹痛

    经筋痹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其以疼痛及功能障碍作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病情复杂、缠绵难愈等特点。笔者有幸作为深圳市第四批名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从冯军教授临证学习,深感其运用通痹开结调气之法治疗经筋痹痛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现将此法理、法、穴、术进行系统梳理。 理:溯源求本,从“结”立论 《灵枢·刺节真邪》曰:“一经上实下虚而不通者,此必有横络盛加于大经,令之不通,视而泻之,此所谓解结也。”也就是说经筋痹痛是因为经筋闭塞不通而形成了...

  • “去腐生肌”理念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去腐生肌”理念在慢性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去腐生肌” 理念源于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疮疡 学家, 中西医结合疡科奠基人李竞教授。李竞教授通 过多年临床及研究发现, 不论病因是什么, 凡是覆有坏 死组织的溃疡创面, 在这些坏死组织脱掉之前, 就没有 肉眼可见的肉芽组织, 即使在同一个溃疡中, 部分坏死 组织脱净, 肉芽组织就会从脱净的创面上迅速生长出 来; 另一部分坏死组织未脱净, 肉芽组织就看不到。而 在光镜下发现, 溃疡表面有坏死组织存在的地方, 创面 上无可见的肉芽组织。因此, 李竞教授指出, 一切皮肤 溃疡愈合的重要规律是&ld...

  • 颈椎病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经验

    颈椎病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经验

    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间盘萎缩退化等改变的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脊髓、血管而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属中医“痹证”“头痛”“眩晕”等范畴。颈椎病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肝肾二脏的关系最为密切。邪气则以风寒湿、瘀血、痰浊为主。商宪敏教授在长期临证过程中对颈椎病的认识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治疗思路和用药经验,现介绍如下: 辨证分型 肝肾亏虚: 症见眩晕,神疲健忘,腰膝酸软,双下肢无力,甚则...

  • 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为重要病机 治疗当以通为用

    风湿关节炎瘀血阻络为重要病机 治疗当以通为用

    •李济仁认为《内经》三痹、五痹之说,旨在阐明诊断痹证须从病因、病位及脏腑诸方面加以考虑。 •李济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以辨证与辨病共举、扶正与祛邪并用、外治与内治相结合、推崇固本培元法为主要特色。 国医大师李济仁继承了新安医学固本培元的治痹思想,首创“寒热疗法”,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活动期的“热痹”,采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寒性疗法,代表方剂为清络饮;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缓解期的“寒痹”,采用补益肝肾、温阳...

  • 从肝论治强直性脊柱炎应用探讨

    从肝论治强直性脊柱炎应用探讨

    强直性脊柱炎( a n k y l o s i n g   s p o n d y l i t i s , A S ) 是 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为主要病变部位的慢性炎 症性疾病,中医学将其归属 “ 痹病” “ 大偻”等范 畴 [ 1 ] ,通常认为其发病与先天肾虚、感受外邪及外 伤瘀血导致督脉病变相关 [ 2 ]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 的变迁,导致 A S 反复发作的致病因素较以往有所 变化,笔者在临床中发现,除上述因素外,肝在 A S 发病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 李堪印教授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经验浅议

    李堪印教授强直性脊柱炎用药经验浅议

    李堪印教授为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工作承指导老师,陕西省名老中医,曾任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伤科主任,陕西省中医药学会骨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生从医50余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骨伤科高级人才。在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先生认为本病的病位在“肝、筋”,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以“肝血亏虚、筋脉失养”为其本,风寒湿热等外邪为其标,并重视瘀血的存在。治疗上以“酸以养肝体、辛以助肝用,甘以缓筋急”疗其本,通络除痹祛其邪...

  • 虚邪瘀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虚邪瘀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中的运用

    虚邪瘀理论是娄多峰教授通过长期临床实践, 对风湿痹证本质内容的概括, 虚即正气虚, 邪即外邪, 瘀即痰浊瘀血[1]。虚邪瘀理论已在风湿痹证诊疗中广泛应用, 但是该理论在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方面鲜有报道。笔者运用虚邪瘀理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9例, 疗效较好,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新乡卢氏骨科医院脊柱科6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男31例, 女38例;年龄46~78岁, 平均62岁;病程最短7个月, 最长15年。 1.2 诊断标准...

  • 畲族医药 畲族骨伤科疾病用药情况

    畲族医药 畲族骨伤科疾病用药情况

    畲族骨伤科方药应用规律和特点分析 畲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少数民族,目前在全国约有七十余万人,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福建、江西、浙江和广东四省。受历史因素和地理环境的制约,畲族人民长期居住在山区地带,生活和医疗条件相对落后、恶劣。而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为治疗疾病所积累下来的宝贵民族医学经验和财富,其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理论体系。骨伤科疾病是畲族人民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在畲族医药中,关于骨伤科治疗的理论、方药是其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畲族医药学》《畲族医药学》所记载的骨伤科方药...

  • 中成药外用治骨伤科疾病

    中成药外用治骨伤科疾病

    中华跌打丸外敷治肩关节周围炎 取中华跌打丸适量,捣烂,参加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肩关节患处,部分包扎,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用药7~10天可愈。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七厘散外敷治跌打损伤 取七厘散1~2支,参加白酒适量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接连外敷5~7天可愈。可活血化瘀、通络、消肿止痛。 季德胜蛇药片外敷治肋软骨炎 取季德胜蛇药片5~10片,研为细末,参加60度白酒调为稀糊状,外敷于患处,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天换药3次,一般用药...

  • 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总结及临床应用

    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总结及临床应用

    这个范围相当的广啊,现代的风湿性关节痛当然属于这种,那么,像这个类风湿啊,骨质增生啊,都概括在内的。以至于这个神经发炎,骨节疼痛,古人啊分不开的,都叫做痹痛,现在呢,我们有几节书,要温习温习。 一、仲景关于痹症的条文 在金匮要略里头,在痉湿暍篇里头,专门提出了一个湿痹。 ①他说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桂枝去桂(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这节说是啊,他就指这风湿。所以他也当太阳病了,也有关节疼痛,发热而烦。那么这种病,要是太阳病呢...

  • 治疗手足综合征单味药外用

    治疗手足综合征单味药外用

    阿帕替尼是一种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因为高效、低毒、服用方便,临床已较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但是服用该药后最常见的副作用就是手足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手掌和足底皮肤粗糙、增厚、瘙痒、红斑、皲裂;指(趾)末端感觉迟钝、麻木或有疼痛感、紧绷感;还可能出现水泡、渗出,甚至溃烂,导致继发感染。以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影响后续治疗。 中医认为手足综合征属于“痹证”的范畴。因为服用阿帕替尼者多为复发性晚期肿瘤患者,前期的抗肿瘤治疗(中医把化疗药物看作大毒之品)及肿瘤本身对身体的损耗...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