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加减 第28页

加减 第28页

  •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螨病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螨病

    人蠕形螨病指人体蠕形螨感染人体后,寄生于毛囊和皮脂腺内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产生类似脂溢性皮炎、痤疮、酒糟鼻等皮损。本病多侵犯鼻、面部,局部皮肤潮红,毛细血管扩张,间有毛囊性丘疹、脓疱,紫红色浸润,自觉瘙痒、灼热或疼痛。祖国医学认为,该病多因肺胃积热,复遇风寒外束,湿热毒邪难以外泄,上熏于肺窍,血瘀凝结肺络而成;或因风湿热邪郁于皮肤所致。故临床常以宣肺清热、通窍活络、解毒利湿、活血化瘀为治则。笔者以多年的临床经验,应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基方为:当归12g、生地15g、川芎10g、赤芍10g、甘草1...

  • 应用经方加减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

    应用经方加减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

    李斌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思想探微 李斌教授师从 “顾氏外科” 传人唐汉钧教授及 “夏氏外科” 传人孙世道教授, 致力于中医皮肤病 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 坚持中医与现代医学结 合诊断, 辨证辨病相结合, 尤其重视六经辨证, 取 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仅就李斌教授运用六 经辨证治疗皮肤病的学术思想整理如下, 与同道 共榷。 太阳经辨治 太阳病篇于《伤寒论》中所述最多, 其主方为桂 枝汤、 麻黄汤等及其类方, 主要表现为恶寒、 恶风、 骨节疼痛等。 而荨麻疹、...

  • 葡萄疫证属血热证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葡萄疫证属血热证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减

    患者。女,16岁。患 者于10天前突然发现 双下肢有大小不等紫红 色瘀点,逐渐增多,遂来 就诊。刻诊:双下肢皮肤 可见密集成片分布的紫 红色瘀点、瘀斑,压之不 退色.皮损稍高出皮肤 表面.表面光滑,无腹痛 及关节红肿、疼痛等症 状.尿常规检查有微量 镜下血尿.口渴.二便如 常,眠差,舌质红绛.舌 苔薄黄,脉数。中医诊断 为葡萄疫,证属血热证。 治宜清热凉血.止血消 斑。 方用犀角地黄汤加 减:生地炭30克,赤芍、 丹皮各15克.水牛角10 克.玄参15克.紫草15 克,茜草15克.白茅根 30克.槐米30克,仙鹤...

  • 寒冷性荨麻疹临床以方药加减

    寒冷性荨麻疹临床以方药加减

    寒冷性荨麻疹属于中医“瘾疹”范畴,中医认为,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劳倦等因素导致机体营卫不和,风寒郁滞肌表,故而不胜外界风寒相侵,遇冷则产生风团,所以发病,在治疗上多采取固表护卫、辛温解表、活血祛风之剂治之,笔者临床多以玉屏风散合桂枝汤加减投之,但临床效果多喜忧参半。 笔者通过反复思考和临床验证,认为,“发汗法”对于一些运用常规辛温解表无效的患者,经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附笔者治疗的一则医案如下: 刘某,女,24岁,2014年1月10日初诊。 自...

  • 漆疮案遍身疮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漆疮案遍身疮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漆疮案 苏某,女,35岁,门诊病例,2010年10月8日初诊。 患者在新装修办公楼上班,当日即皮肤发痒,入夜更甚。来诊时遍身疮疹,色潮红,身发烦热,且延及面部;舌苔黄,脉细数。 辨证:风热邪毒。 治法:消风清热。 主方:消风散加减。 组方:金银花10克,连翘15克,黄柏10克,黄连4克,牛蒡子10克,蝉蜕10克,赤芍10克,知母10克,生石膏15克,紫草10克,浮萍10克,刺蒺藜15克,防风10克,苦参10克,生甘草10克。5剂,水煎服。 艾叶200克,煎水外洗患处,每日多次。 10...

  • 荨麻疹治疗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

    荨麻疹治疗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

      荨麻疹祖国医学称为“风疹”、“瘾疹”。临床表现:突然发病始觉瘙痒,迅即出现扁平隆起风团,大小不等,形态不一,肤色潮红、发白或无变化。发无定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搔抓后随即起条索状疹块,消退不留痕迹。甚则剧痒。部分伴有恶心、呕吐,咽喉肿痛,甚至胸闷气憋,腹痛,腹泻等全身症状。笔者运用经方桂枝汤随证加减,治疗一荨麻疹患者,疗效颇佳。   患者,女,22岁,有吹冷风后生荨麻疹病史数年。此次发疹斑块色淡红,瘙痒明显,局部有搔抓痕迹,自服氯雷他定后缓解不明显,诊其舌苔白滑,...

  •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临床中釆用消风散加减治之

    胆碱能性荨麻疹 临床中釆用消风散加减治之

    胆碱能性荨麻疹是比较常见的皮肤病,以青年患者为多,对于此病,笔者在临床中釆用《医宗金鉴. 外科心法》中的消风散加减治之,效果较好。 如治孔某,男,23岁,2012年9月3日初诊。患者每于体育运动或一般活动后,以及身热出汗时,皮肤即忽然瘙痒,抓后迅速出现大小不等的红色丘疹团块,略高起于周围皮肤,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皮损持续1~2小时消退,平常上述症状遇冷则减,遇热则剧,反复发作半年余。其间曾服数种西药,如盐酸西替利嗪、赛庚定、息斯敏、氯雷他定等,疗效不著,仍痒难忍。述其口苦口渴,溲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滑数。...

  • 皮肤瘙痒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皮肤瘙痒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陈某,女,68岁,2005年12月19日初诊。   患者自诉皮肤瘙痒反复发作已有6年多,双下肢瘙痒最重,冬季加重,无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西医诊断为老年皮肤瘙痒症。经西医治疗多年,病情时好时坏,故前来求治。   患者就诊时症见皮肤瘙痒,尤以双下肢为重,可见抓痕、血痂及少许脱屑。舌质浅淡,舌苔薄白,脉沉细。此属气血亏虚。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药物组成:黄芪40克,当归30克,白蒺藜15克,白鲜皮15克,何首乌(制)15克,赤芍1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川芎10克,炙甘草6克。水煎,分早、...

  • 脂溢性脱发十余年 中药加减为膏剂

    脂溢性脱发十余年 中药加减为膏剂

    验案 脂溢性脱发 魏某,男,38岁,2012年12月9日初诊。 患者诉脱发十余年,以头顶为显,伴轻度耳鸣,皮肤油脂多,轻度瘙痒,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滑。 处方:生地300克,当归120克,川芎100克,白芍120克,制首乌300克,白蒺藜300克,羌活60克,藁本60克,白鲜皮150克,女贞子300克,旱莲草300克,菟丝子150克,枸杞子150克,侧柏叶150克,补骨脂150克,土茯苓300克,透骨草300克,桑椹子150克,麻子仁150克,桑叶150克,怀牛膝150克,炙甘草60克。 炼蜜为膏...

  • 荨麻疹临床以五皮饮加减治疗

    荨麻疹临床以五皮饮加减治疗

      荨麻疹俗称“风疙瘩”瘙痒难忍,遇寒热加重,常反复发作,患者痛苦难忍。笔者在临床中,以五皮饮加减治疗,疗效较好。   方药组成:云苓皮20克,陈皮15克,大腹皮12克,桑白皮10克,生姜皮6克,龙胆草10克,浮萍草15克。有热加丹皮10克,赤芍9克;遇寒发作加桂枝6克。水煎空心服,每日1剂。临床观察,患者常服3~5剂后即可收效。   按笔者认为,荨麻疹反复发作,时好时患,多因患者素日体虚,营卫失和,又多感风邪、风湿之邪郁于肌表。或因饮食不节,内蕴湿热,复感风邪、风湿之邪聚于皮毛...

  • 紫斑用消斑青黛汤加减治之

    紫斑用消斑青黛汤加减治之

      黄某,女,60岁,长沙人,门诊病例。   2008年10月4日初诊:诉前天四肢、腹部皮肤突发大量斑疹,兼牙龈出血、鼻出血。急往长沙市中心医院、湘雅医院医治,经各项检测,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给予口服、注射治疗(药名不详),自觉病症不减,反增水肿,故来诊。   刻诊:双上肢及腹部皮肤斑疹成片,色紫黑,大如扇,小如掌,伴口唇糜烂,大便秘结(每周一次),神疲乏力,纳呆,两胁下痛,无发热、无汗出,小便正常。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热入营血发斑。   治法:清营凉血化斑,以消斑青黛汤加...

  •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颜面痤疮五年 方以防风通圣散加减

    验案 痤疮 林某,女,20岁,2012年12月16日初诊。 患者颜面痤疮5年,多处服药效不甚理想,近5天突发鼻翼及两颊红色皮疹,伴鼻气热。舌尖边红苔薄白,脉细滑。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生地15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黄芩10克,炒栀子10克,连翘15克,薄荷6克,石膏30克(先煎),僵蚕10克,蝉衣6克,炒牛蒡子10克,白鲜皮15克,白蒺藜15克,怀牛膝15克,甘草6克,酒军6克,7剂,日1剂,水煎服3次。 2012年12月23日复诊,颜面痤疮减轻,口鼻气热略减,舌脉同...

  • 加减治疗一慢性湿疹患者

    加减治疗一慢性湿疹患者

      湿疹是由多种复杂的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多形性皮损和易有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性反应。本病病因复杂,自觉瘙痒剧烈,病情易反复,可迁延多年不愈。笔者近日用桃红四物汤合桂枝汤加减治疗一慢性湿疹患者,疗效良好。   蒋某,女,55岁。2012年11月2日就诊。全身散发湿疹20年余,经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诊见:全身散在湿疹,双下肢和脚尤重,有液体渗出,痒,畏寒,舌黯苔薄,脉细弱。脉症合参,辨证属患者久病不愈而致营卫不和,久病多瘀,加之肾阳不足不能温养肌肤所致。治疗上予以温阳固肾,养血润燥,活血祛瘀,通调营卫。桃红...

  • 治丹毒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四妙丸加减

    治丹毒予中药五味消毒饮加四妙丸加减

    马某,男,72岁。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术后,双下肢踩棉感,扶杖勉强行走,经钩活术治疗下肢踩棉感明显好转,针口无红肿。治疗后第3天,患者自觉周身乏力,测体温38.5℃,无寒战,无自觉发热,予静点阿奇霉素抗感染治疗2天后体温无明显下降,继而出现右足及右臁骨部橡皮样肿胀,皮色红,皮温升高并伴有灼痛感。追问病史,患者足癣病史多年,查看其右足趾间足癣处存在皮肤破损,经科室会诊并结合相关检查诊断为“丹毒”。舌绛红,苔黄腻,脉沉数,属火盛湿热证,治当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治疗经过:明确诊断当天予中药...

  •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 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朱某,女性, 51岁,2014年6月1日首诊。 患者肛周瘙痒伴湿疹多年,入夏以来手部湿疹加重,腰膝酸痛无力,夜眠多梦,乏力明显,晨起为重,皮肤色斑增多,近发现头部斑秃一处,硬币大小,并有扩大之势,二便尚调。舌淡暗苔厚腻,脉沉细。清暑健脾除湿为法,予东垣清暑益气汤加减。 处方:野葛根20克(碎,先煎去沫),潞党参10克,上绵芪30克,炒苍术10克,炒白术10克,小青皮5克,广陈皮5克,西升麻5克,炒当归10克,剖麦冬15克,北五味10克,炒黄柏10克,建神曲15克(包),建泽泻15克,...

  • 干燥综合征 对燥痹辨证论治 蠲痹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干燥综合征 对燥痹辨证论治 蠲痹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唾液腺和泪腺等外分泌腺为主的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常以明显的口眼干燥为特征。该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口干、眼干,同时可累及肾、肺、甲状腺和肝等多种器官,出现间质性肺炎、肾小管酸中毒、胆汁性肝硬化、外周及中枢神经损伤等表现。 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不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称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者称为继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女性多发,发病年龄集中于30~55岁。 历代古籍中,无干燥综合征之病名的记载,但与该病相关的论述,...

  • 加减胃苓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举例

    加减胃苓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经验举例

    荨麻疹是由于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 临床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团伴瘙痒, 可伴有血管性水肿, 其中风团每周至少发作2次, 持续时间≥6周者称为慢性荨麻疹。 1 研究现状 目前荨麻疹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 现代医学认为其可能与感染、变态反应、假变态反应和自身反应等有关。肥大细胞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 其活化并脱颗粒, 导致组胺、白三烯、前列腺素等释放, 是影响荨麻疹发生、发展、预后和治疗的关键。临床中慢性荨麻疹病情反复发作, 迁延难愈, 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现代临床...

  •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验案1则

    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验案1则

    急性荨麻疹是临床常见且多发的一种皮肤过敏性疾病,以风团、瘙痒、局限性水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笔者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治疗急性荨麻疹1例,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病案举隅 患者,女,38岁,2019年10月15日初诊。患者1d前无明显诱因(当地气温骤降,考虑感受寒邪)出现散在大片红白色风团,肘关节屈侧及腹股沟多见,后背及腹部散在出现,瘙痒,略感发热,自测体温36.5℃,影响睡眠。刻诊:手足冷凉,舌质淡暗,苔白润,大便每日一行,偶有便溏,脉沉细。西医诊断:急性荨麻疹。中医诊断:瘾疹,证属阳虚感寒。治宜疏风...

  •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眼睑皮肤瘙痒红疹 主方消风散加减

    程某某,男,55岁,湖南人。2009年3月20日初诊。 患者诉双眼睑皮肤瘙痒、红疹,20余天,伴眼胀、视蒙、久视则疲劳1年多,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内服抗过敏片剂、霜剂,并涂消炎药膏,无效。舌红,舌苔白腻,脉细。查眼睑皮肤潮红、粗糙、有黄白色皮屑附着,无破损,无溃脓。 辨证:风热血燥。 治法:疏风散邪,清热养血。 主方:消风散加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苦参10克,苍术10克,当归12克,生地15克,知母10克,石膏20克,牛蒡子...

  • 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加减方

    疱疹神经痛的治疗方法 中药加减方

    病案:郭某,男,63岁。患者6年前曾患 带状疱疹,经治后皮疹消退,但左胁肋部常 有阵发性针刺样疼痛。食可。夜寐不安,大便 干燥,小便量少,舌质紫黯,苔薄,脉细涩。诊 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证属气虚血瘀。治 拟益气养血、活血化瘀,兼以理气止痛。用补阳还五汤加减, 处方:黄芪30克,当归、川 芎、莪术各10克,赤芍、白芍、元胡、香附各 12克,磁石(先煎)、珍珠母(先煎)各20克, 地龙、甘草各7克。7剂,水煎分3次服,每 日1剂。 药后复诊,诉疼痛较前有所好转,夜 寐改善,大便已调,原方加炒白术、茯苓各 10克。...

  • 带状疱疹局部红肿糜烂 处方加减用法

    带状疱疹局部红肿糜烂 处方加减用法

    带状疱疹神经痛 处方:当归15克,赤芍、生地、枳壳、 元胡、桃仁、红花、川芎、柴胡各10克,丹 参30克,甘草3克。 加减:气滞加川楝子、郁金、香附各 10克;血热加丹皮、栀子、黄芩各10克; 气虚加党参15克,白术10克,黄芪20 克;疼痛严重加乌梢蛇3克(焙干研为细 粉冲服),全蝎3克(焙干研为细粉冲 服)。每日1剂,水煎,分2次早晚服。 主治带状疱疹神经痛。 林卫志 带状疱疹,中医 称“缠腰火丹”,又叫 “缠腰蛇疮”。近年来用...

  • 升降散加减 治疗皮肤剧烈瘙痒

    升降散加减 治疗皮肤剧烈瘙痒

    升降散4味药寒温并用,一升一降,内外通达,气血调畅,共奏行气解郁、宣泄三焦火热之邪,升清降浊,散风清热,宣泄郁火。笔者在治疗一些慢性荨麻疹患者中不时采用升降散加减。尤其是对于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瘙痒剧烈甚至抓痕严重的患者属于湿热蕴结用之效佳。试举例如下。   张某,男性35岁。因工作地区湿热较重,于2年前开始出现肢体发红疹伴瘙痒,舌红苔薄黄腻,瘙痒在饮酒和遇热水时加重,心烦、失眠,大便不畅,小便黄,脉弦滑。考虑患者湿热蕴结于肌肤腠理,于是给升降散加减治疗。处方:蝉蜕9克,姜黄9克,炒僵蚕9克,大黄12克,石...

  • 全身皮肤瘙痒 治疗方药加减

    全身皮肤瘙痒 治疗方药加减

    【病案】   郭某,男,80岁。2017年2月10日初诊。   主诉 全身皮肤瘙痒2年。   刻下症 皮肤瘙痒夜间更加明显,皮肤干燥。头晕头昏,胸闷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舌质红,舌苔少有裂纹,脉弦细。血压为140/90毫米汞柱 。查体可见左下肢皮肤红斑色暗,皮质硬,20余年。   西医诊断 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支架术后,老年性皮肤瘙痒(湿疹),下肢红斑。   中医辨证 属于阴虚血燥,血虚生风,瘀血阻络。   治疗 滋阴息风,活血化瘀,祛风止痒。...

  • 青年脱发 拟方加减治法

    青年脱发 拟方加减治法

    如今社会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加大,青年期间即开始脱发的人数日渐趋多,本方来源于《医宗金鉴》神应养真丹,并加减化裁而成,内服加外用,疗效显著,各位在临床上可以辨证使用。 青年脱发为一常见病症。虽无大的痛苦,但却影响美观,给患者带来思想负担,影响学习和工作。笔者根据中医基本理论,参照《医宗金鉴》神应养真丹加减化裁,拟方“生发汤”治疗此症,十几年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方药组成 制首乌20~30克,生地黄、菟丝子各15~20克,当归、天麻各10克,白芍15克,川芎6克,...

  •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予青蒿鳖甲汤加减

    系统性红斑狼疮 予青蒿鳖甲汤加减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机制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疾病,以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和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为主要临床特征。皮肤损害是SLE最主要的临床表现之一,80%~90%的SLE患者伴有皮肤损害。SLE皮肤损害的表现形式多样,包括红斑、丘疹、网状青斑、冻疮样皮损、血管炎、毛细血管扩张、瘀斑、光过敏、雷诺现象、紫癜、口腔溃疡及脱发等等,可一种或几种同时或先后发生,并可累及全身任何部位。皮肤损害往往发生在系统损害之前,且皮肤损害的状况可以直接反映SLE的活动情况,为明确诊断及判断病情提供重要线索,例如光敏...

  •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全身起风团 慢性荨麻疹 方用防风通圣散加减

    例一:徐某,男,24岁,1992年5月7日初诊。 半月前,遍体突然泛发风团,每日午前和夜晚则发。骤起骤消,瘙痒剧烈。发则伴有腹痛,曾在某医院诊为“胃肠型荨麻疹”经治无效。诊见:全身泛发稠密红色风团,瘙痒颇剧,伴有脘腹疼痛,咽干口燥,胃呆纳少,便秘溲黄,苔薄腻黄燥,舌质红,脉滑数。形瘦之体,质偏阴虚,阴虚生内热,又外感风邪,两邪相搏,郁久热盛,致邪热里结,营卫失调而发。本例阴虚是本,热结和风邪是标。现风团泛发,热结于里,腹痛便秘等标证甚急,当先治标病。治拟苦辛泄降,通腑泻热,佐以祛风...

  • 日光性皮炎用祛风活血汤汤加减

    日光性皮炎用祛风活血汤汤加减

    吕某,男,68岁,06年11月29日初诊,患者因眼睛浮肿,面部脱皮、皮屑瘙痒反复发作3年,加重3个月来诊。 04年9月因为外出日晒后发病,先于眼肿伴有流泪,面颈和双上肢皮肤出现红斑,脱皮伴瘙痒,经过皮肤医院治疗后好转,当时诊断为“日光性皮炎”。间断西药对症治疗,病情反复发作。现在证见眼睛浮肿,口唇肿胀,面部和颈部大片状红斑、伴有瘙痒,色鲜红,融合成大片状,中央可见正常皮肤,糠状皮屑较多,大便硬,小便正常。舌红苔白厚,脉弦细,诊断为“多形性日光性皮炎”,中医辨证属内有...

  • 面油风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

    面油风 荆芥连翘汤加减治脂溢性皮炎

    覃某,女,39岁,2014年11月22日初诊。因面部反复出现红斑、黄色鳞屑2年,加重2个月就诊。2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面颊部大片淡红斑,在红斑基础上被覆油腻性鳞屑,伴瘙痒,于多个三甲医院行口服抗组胺药、增强免疫药及中药治疗,未见缓解,近两个月皮疹加重。刻下症见:鼻翼、鼻唇沟及面颊部见大片界限清楚的潮红斑,油腻性鳞屑、黄痂,炽热、瘙痒剧烈,口渴,心烦易怒,纳可,失眠,小便调,大便秘结、臭秽,三五日一行。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西医诊断:脂溢性皮炎。中医诊断:面油风。 中医辨证:三焦...

  • 慢性荨麻疹药用赤小豆当归散加减

    慢性荨麻疹药用赤小豆当归散加减

    慢性荨麻疹 患者,女(年龄不详),全身起风团伴瘙痒1年,2017年12月11日就诊。刻诊:风团数小时自行消退,近2周服复方甘草酸苷片2片/次,3次/天,艾叶泡水外洗,诉可稍减轻。口干欲冷饮,身热遇热加重,嗳气,大便稍稀,胸闷心慌,夜尿0~1次,月经推迟量少,舌淡红苔黄腻,脉弦。 诊断:(寒热错杂之厥阴证并血虚水盛型)慢性荨麻疹。 治则:平调寒热,养血利水。 药用半夏泻心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减:姜半夏15g,党参10g,干姜6g,大枣10g,炙甘草6g,黄芩10g,黄连3g,生石...

  • 带状疱疹的辨治思路总结 方药青银解毒汤加减

    带状疱疹的辨治思路总结 方药青银解毒汤加减

    带状疱疹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中医学根据本病部位及形态等特点,将其称为“蛇串疮”“火丹”“缠腰火丹”“火带疮”等。国医大师刘祖贻擅长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疑难病,尤其对带状疱疹有独到见解,从伏气温病角度辨治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的疗效。兹将刘祖贻治疗带状疱疹的辨治思路总结如下,以传承其学术思想。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可受劳累过度、思虑过度、...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