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90页
-
杨柳运用中药色象理论治疗黄褐斑经验举隅
黄褐斑的治疗目前中医、西医治疗技术的效果都难说理想, 至今仍没有一种手段可以有效解决, 即便在利用各类当前最先进激光器解决色素问题十分盛行的情况下, 由于缺乏大样本的随机、双盲、临床对照激光能量参数的研究, 一般激光治疗后加重的风险让较多激光美容医师止步于此[1]。或经激光治疗后的色复发, 都还是不能回避的问题。大多数医家都会采用联合治疗方法, 包括中医辨证治疗, 激光联合口服中药、西药、外用药物及防晒手段等, 这些都是当前比较可行的选择。传统中医药在治疗黄褐斑及防治再复发方面积累有丰富经验, 其应用优势也受到越来...
-
多发跖疣的中医外治
一、治疗方法 1.硝跖汤浸泡。 处方:黄芪、薏苡仁、 板蓝根、连翘、山豆根、贯众、虎杖、山楂 各50克,紫草、红花、露蜂房、山慈姑各 30克。上药共煎3次,每次20分钟左右, 将药液混合,在能耐受的最高温度时浸 泡患处,当微温时又加热浸泡,如此反复 3次。之后用小剪刀修剪患处变白变软的 皮肤,修剪至微痛时用消跖膏涂擦按摩5 分钟左右。 2.消跖膏组成。 处方:三棱、莪术、郁 金、天南星各30克。诸药研成细粉,开水 调成糊状,加入适量宝宝霜调匀即成。 消跖汤2日1剂,浸泡后将药液煮 沸,第2日再用。2周1疗...
-
治甲沟炎中药用大黄
所谓甲沟炎,是指甲一侧或两侧的甲沟及其周围软组织的化脓性感染。有啃手指、撕肉刺习惯,或者从事对手和脚伤害比较大的职业的人,都容易得甲沟炎。一般拇指更容易患病,多是由于刺伤、撕剥肉刺或修剪指甲深等损伤引起的。脚趾的甲沟炎则多因嵌甲或鞋子过紧引起。甲沟炎刚发生时,常在一侧甲沟皮下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如果能及早治疗,炎症则会很快消退好转,迟了就有可能病变化脓。 中医认为,甲沟炎的发生是因外邪入侵甲沟,造成气血瘀滞、经络受阻、瘀热不去,热盛则肉腐成痈,属疮疡范畴。中医治疗甲沟炎有一味特效药,就是大黄。将大黄焙干...
-
白癜风应从寒辨治 中医临床治疗白癜风应用热法
中医皮肤科学重视皮损辨证,尤其是对于以斑、疹、渗出、水疱等,但对于白癜风相关论述较少。笔者深入研究皮损辨证理论,结合古代文献,提出白癜风属阴、属寒,当从寒论治,采用温药治疗等观点,不仅符合中医学阴阳、五行等辨证体系,契合临床实践,而且开方用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白癜风是由于原发性皮肤色素脱色而形成的局限性或泛发性白斑,病因不明,易诊难治。本病一般无自觉症状,不影响正常生理活动,但因影响美容,给病人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和精神上的痛苦。 中医学称白癜风为“白癜”“白...
-
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供选用。 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沾少许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续1-2周;对冻疮已破溃者,可将云南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便可结痂,1周内可愈。若冬至(12月22日前后)后每日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可预防冻疮。 风油精将冻疮处洗净,取风油精少许涂搽于患处,用手轻轻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1周,对预防冻疮和冻疮初起者有良效,但局部红肿硬痛,以及冻疮破溃者不宜。此外,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正...
-
防治冻疮中医艾条温和灸
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由于皮肤耐寒性差,加上寒冷的侵袭,使末梢的皮肤血管收缩或发生痉挛,导致局部血液循环障碍,使得氧和营养不足而发生的组织损伤。多发生在手脚的末端、鼻尖、面颊和耳部等处。以患处皮肤苍白、发红、水肿、发痒热痛伴有肿胀感,严重的可出现紫血疱引起患处坏死,溃烂流脓疼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中医学认为冻疮患者多因阳虚使气血运行不畅,一旦外感寒湿之邪凝滞于脉络,久而久之便会使肌肤失去正常的养分出现不通则痛、不通则肿的表现。采用中脘穴加患部艾条温和灸疗法治疗冻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令患者取舒适体位并将...
-
秋冬手足皲裂 中医紫云膏
35岁的张小姐足跟、脚底的皮肤表面粗糙,摸起来甚至还会扎手。更恼人的是,每到秋冬季节,足底甚至会出现裂口,走动时还可能牵扯出血、肿痛。 手足皲裂最常发生在手掌、指腹尖、足跟及其两侧,刚开始皮肤发紧、发硬,出现脱屑及浅的裂纹,接着皮肤粗糙、肥厚,同时裂纹加深,手足活动时常引起裂纹处疼痛或出血。这是因为手掌足掌皮肤没有毛囊和皮脂腺,缺乏皮脂的滋润和保护。同时,手足掌的角质层因劳动或行走摩擦,是全身皮肤中最厚的。虽然角质层有保护作用,但过厚的角质会使得皮肤弹性变差,容易皲裂。另外,若生活习惯或职业需要经常...
-
如何治疗斑秃 中医偏方
如何治疗斑秃 秋季是斑秃的高发期,有很多人往往早晨洗脸刷牙时突然发现自己头上少了一块或者几块硬币大小的头发。也有的大片状脱发,重者可以半个头部或者全部头发脱落。中医认为斑秃的发病可由血热生风、肝肾阴虚所致,因此治疗应分清证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血热生风型 多见于体质偏热的人,平时爱上火,加上秋季气候干燥,体内的火气过旺,导致热入血分,血热生风,从而引起斑秃。此型斑秃患者常有斑秃面积迅速增加,头皮瘙痒,伴烦躁不安、失眠、牙龈出血等症状。 应用清热凉血、滋阴疏风的方法,给以凉血疏风汤:生地黄3...
-
肛门湿疣 蕴久成毒而生中药液熏
肛门湿疣是发生于 肛门及肛周皮肤黏膜交 界处的疣状赘生物,属性 传播疾病,多因接触带病 毒的物器或不洁性行为 所致。该病多由湿热邪 毒下注肛门皮肤黏膜,蕴 久成毒而生。用中药液熏洗疗效满意。 处方及用法:紫草、 苦参、三棱、莪术、牡蛎各 15克,板蓝根、地肤子、 鱼腥草各30克。上药加 水2500毫升,煎煮30分 钟,去渣取药液,药液内 撒入枯矾粉、芒硝粉各 10克,冰片粉3克,搅拌 均匀,待温,熏冼肛周患 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 日1剂,2周为1个疗 程。 方中紫草、板蓝根解 毒活血;地肤子、鱼腥草燥 湿,...
-
中医说长痘痘的原因 除湿祛痘美食
进入夏季,雨水多,湿气重,很多女性身体受湿邪困扰,会导致消化能力差、排便不正常,体内垃圾堆积从而诱发痘痘。 长痘痘?原来是因为湿气太重了! 长痘有两大根本原因:一是体内垃圾的产生,二是垃圾的排泄不畅。 很多人认为,常吃上火和热性食物是诱发痘痘的原因。但总有那么一群人,三餐规律、饮食清淡,却总是被痘痘纠缠,可见上火食物只是诱发痘痘的一个体外因素,而体内环境,才是长痘痘的决定因素。 中医说 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从而诱发痘痘...
-
毛囊炎的中医治疗
毛囊炎为毛囊部发生的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或非化脓性炎症,可分为浅部和深部毛囊炎。初发为与毛囊一致的炎性小丘疹,周围有红晕,迅速变为脓疱,中心常有毛发贯穿,脓疱如粟粒大小,不相融合。疱壁薄,破后有少量脓性分泌物,自觉瘙痒及微痛,数天后干燥结痂而愈,不留瘢痕。多见于成人,好发于头皮、项部,也见于臀部等处。局部淋巴结可肿大。性质顽固,倾向复发,常迁延多时。毛囊炎的中医治疗分为湿热型和气阴两虚型来治疗,同时加上局部治疗。 湿热型:法宜清热解毒利湿。方用银花15g,连翘15g,菊花12g,桑叶12g,地丁15g...
-
面部痤疮中医巧治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痤疮主要 是由于先天素体肾之阴阳平衡失 调、肾阴不足再加之后天饮食失理 而成,临床应用中药治疗寻常面部 痤疮的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25例面部寻常痤疮患者, 皮损主要分布在面部和胸背部;粉 刺为针头大的小结节,部分可触及 的小结节,可伴随红色小丘疹、小脓 疱、囊肿、脓肿、窦道和瘢痕等,暗疮 颜色鲜艳,病情缠绵,久治不愈,多 易外感风热,口燥咽干,小便黄,大 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二、治疗方法 处方:川芎、黄芩、桔梗、白芷、 连翘各5克,栀子、防风、枳壳、荆芥 各6...
-
中医对痤疮的认识与治疗 方法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某种基本需要得到了满足,就会提出更高层次和更高级的需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人的美容需要不仅是一种高级需求,同时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自我需求满足的过程,它不仅使人的精神快乐,生活充实,而且还使人心态健康,进一步到达美观。但是痤疮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面容。妨碍人们对美的追求,甚至导致自卑、抑郁等心里疾病,从外在及心里两方面影响人们的对美观的追求。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表现为散在发生针尖样或米粒样大小的皮疹,初起如细小粉...
-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处方:女贞子15克,夜交藤、枸杞子、生牡蛎各12克(先煎),白芍、珍珠母(先煎)各10克。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谈者加熟地10克,阿胶12克(烊化);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功效: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主治:小儿多动症。疗效:治疗15例,全部治愈。最少服15剂,最多服55剂,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林 杰 点评:小儿多动症是由于肝肾之阴不足,肝阳偏亢,阻亢则多动。故本方以女贞子、枸杞子、白芍或加熟地、阿胶以补肝肾之阴;用珍珠母、牡蛎...
-
斑秃 中药内服加外用治疗
斑秃 中医认为本病与气血双虚,肝肾不足,血瘀毛窍有关。发为血之余,气虚则血难生,毛根不得需养,故发落成片;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不足则发无生长之源;阻塞血路,新血不能养发,故发脱落。 取新鲜的红皮蒜剥皮后,在75%酒精消毒的容器里捣碎,取蒜汁放入无菌瓶内。按蒜汁、甘油之比为3:2搅拌后外用(重者3:1比例,配后不宜放置过火)。患部温热水洗净后,用棉签蘸药液擦脱发处。轻者一日二次,重者一日三次。涂擦时不宜涂过健康皮肤。外擦2-3周即可。 斑秃的治疗可内服药:黄芪当归针剂注射;乌须生发丸内服;金锁固精丸口服;七宝美髯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