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第88页
-
什么是瘙痒症,瘙痒症病因病机中药治疗
张志礼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皮肤科专家,师从于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全面继承了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并与自己的西医经验相结合应用于临床,成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的开拓者。他曾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皮肤科学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是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潜心皮肤病研究数十载,最擅长治疗重症及疑难皮肤病,在治疗皮肤瘙痒症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创立止痒合剂名方,临床疗效显著。 什么是瘙痒症 瘙...
-
洪灾中引发的皮肤病,湿疮,瘙痒性皮肤病
洪灾中引发的皮肤病有很多种,其中较常见的就是湿疮,是一种具有渗出倾向的瘙痒性皮肤病,其特点是皮疹多形、对称分布、倾向渗出、剧烈瘙痒、反复发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湿疹。那么如何进行识别和防治呢? 常见分类 江苏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主任杜长明介绍,湿疮主要分为三类。 急性湿疮 起病急,皮损广泛,呈多形性,如红斑、丘疹、水疱、糜烂、渗出、痂皮、脱屑,常数种形态同时存在。 亚急性湿疮 皮损渗出较少,以丘疹、丘疱疹、结痂、鳞屑为主。有轻度糜烂面,颜色较暗红。亦可见轻度浸润。...
-
中医“阴疮”生殖器疱疹治疗方
生殖器疱疹是一一种 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在 我国,随着现代社会的 日益开放,其发病率亦呈快速上升 趋势。本病极易复发,难以根治。生 殖器疱疹属于中医“阴疮”范畴,初 发者为下焦感染湿毒火毒所致,反 复发作久病不愈者,因正虚邪恋、毒 邪内伏。复发性生殖器疱疹属于一 种难治之症,西医用抗病毒和免疫 调节剂治疗可以取到一定临床效 果,改善症状,但本病容易反复发 作,给患者带来痛苦。尤其是对女陛 患者,还容易引起不孕,流产和导致 宫颈癌。用中药治疗可明显减少其 复发率,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
生殖器疱疹中药外洗方
生殖器疱疹即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单纯疱疹.绝大多数通过性关系传染。生殖器疱疹的基本特点是一旦染病.缠绵不愈.疼痛剧烈。本病属于中医“热疮”范畴,应用清热、燥湿、解毒的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常用的一些中药外洗方或外治方.可以减轻生殖器疱疹的疼痛和症状:以下为中老年患者推荐几则外治验方 方一:半边莲、黄柏各30克.加清水1000 毫升.煮沸并浓缩至 200毫升,洗敷患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连用1周。本方解毒燥湿,对生殖器疱疹红肿疼痛、破溃流水者效果很好。 方二:木贼草、板蓝根各30 克,...
-
尖锐湿疣自制中药软膏配制
尖锐湿疣又称生殖器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好发于外阴及肛门的性传播疾病。患者大多为处于性活跃期的中青年。发病前多有不洁性接触史或配偶有感染史。潜伏期1~8个月不等,平均3个月。 软膏配制:①鸦胆子、八角莲各100克研末后浸泡于75%酒精中2周。②取10毫升酒精药液、50粒六神丸研粉、青黛适量、硫软膏2支,调匀后涂搽疣体,每日搽药3次,连搽4~6天,疣体会自行脱落。如果防止复发可以配合口服大败毒胶囊。 方解:六神丸由人工牛黄、麝香、蟾酥、冰片、珍珠粉、百草霜等药组成,对治疗咽喉肿痛、...
-
男性性病的中药治疗
1.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发生在龟头部,是由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泌尿道疾病,主要表现为龟头部疼痛,伴下腹部灼痛、尿道刺激症状。中医归纳为肝经湿热下注,治宜清热利湿解毒,方选龙胆泻肝汤合二妙散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9克,黄柏6克,苍术9克,生地15克,车前草15克,板蓝根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0克,泽泻9克。 2.单纯疱疹:单纯疱疹与带状疱疹同一病毒,除好发于鼻口唇部外,也常好发于男性的龟头、包皮、冠状沟、阴茎等,表现为上述部位族集绿豆大水疱,可有糜烂、流脓;伴感染者可有脓水。治疗与带状疱疹相同,反复发作者可用知柏...
-
老年瘙痒症 通过中医调理长期有效
气温下降,天气变干燥,医院皮肤科的诊室多了些中老年人的身影。他们普遍觉得皮肤发痒,而且是阵发性瘙痒,晚上尤为明显。刚开始的时候皮肤没有什么皮疹,瘙痒可能局限在一个小范围,以后慢慢向全身发展。瘙痒的程度根据不同人的感觉也会不同。那么瘙痒以后会怎样?抓!抓了以后可能会出现抓痕、血痂,有些患者就诊时经常可以看到抓破出血的痕迹。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殷新表示,像这种原来没有皮肤损伤,没有皮疹,只有瘙痒感觉,抓后才留有痕迹的皮肤病,就叫做皮肤瘙痒症。瘙痒症多见于中老年人,又叫老年瘙痒症,...
-
何为脂溢性皮炎 中医健脾利湿清热
在冬季,很多人都会因为气候干燥而产生皮肤瘙痒,对付这种季节性皮肤病,通常涂点润肤露,再吃一些比较润燥的食品就可以缓解。而有些人的皮肤病症状却很奇怪,虽然油光满面,但仍然伴有瘙痒、脱屑等情况。到底这是怎么回事呢? 专家指出,如果皮肤在油脂分泌旺盛的情况下,仍然伴有瘙痒、脱屑的话,通常是脂溢性皮炎在作怪,这是一种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的慢性皮肤炎症。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查旭山 记者陈晓琨通讯员张秋霞 何为脂溢性皮炎 脂溢性皮炎是一种发生在皮...
-
治带状疱疹方 方中取效的关键药是瓜蒌
明代医家孙一奎《医旨绪余·下卷·肋痛》载:“余弟于六月赴邑,途经受热,且过劳,性多躁暴,忽左肋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泡疮三五点,脉七至而弦,夜重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以黄连、杏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进一服,其夜痛极,且增热。次早看之,其皮肤上红大如盘,水泡疮又加至三十余粒。医教以白矾研末,并水调敷,仍于前药加青黛、龙胆草进之。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郐,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色已及半身矣,水泡疮又增至百数。予心甚不怿,乃载归以询先师黄古潭先生,先生...
-
中药熏洗防治尖锐湿疣复发效果好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 的增生性疾病,是目前国内外发病率 较高的性传播疾病之一,治疗后容易 复发。临床采用中药熏蒸法防治尖锐 湿疣二氧化碳激光术后复发,取得了 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熏 蒸治疗。 处方:板蓝根、山豆根各50克,大 青叶、香附、木贼、桃仁、黄柏各30克。 用法:水煎取药液熏蒸患处,待水 温降至40℃~45qC时浸浴30分钟,而 后吹干,每日2次,每日1剂,手术后 第1日开始熏蒸,连用7剂。 二、体会 尖锐湿疣的病原体为人乳头瘤病 毒,至今尚...
-
皮肤红疹瘙痒风团 红色皮疹及抓痕 中药医案
近3年,笔者有幸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学习五运六气,通过参加学习班及临床跟诊、沙龙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略有心得。 笔者通过以下两则医案,浅谈学用顾植山老师五运六气理论及遣方用药经验的体会。这两则医案主要是通过抓病机,辨五运六气和六经欲解时,调和天人关系,最终达到见病不治病而病自愈的效果。 案一 杨某某,男,1958年12月16日出生。2021年9月7日初诊。皮肤出现红疹,瘙痒1月。患者平素怕冷,故行“长蛇灸”调理,在做完4次后出现皮肤...
-
何谓性病后综合征 中药治方
医学上把性病(特别是淋病、尖锐湿疣、非淋菌性尿道炎)患者,经正规治疗已达临床和实验室痊愈,但患者仍有诸多不适症状,如尿道口或阴茎疼痛、瘙痒,会阴部有坠胀感或腰酸、阳痿、早泄等均称为“性病后综合征”。 性病后综合征主要有以下临床表现。①精神症状:表现为焦虑、心烦、忧郁、失眠等。②心血管系统症状:由于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出现心悸、心前区不适、胸闷、手足发热或发冷、出汗等。③消化系统症状:呕吐、恶心、厌食、自觉吞咽困难、喉部有异物感,或腹胀腹痛等。④泌尿生殖系统症状:腰骶部、外阴部坠胀感,排尿...
-
慢性单纯性苔藓 中医四型辨治
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一种以皮肤苔藓样变及剧烈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以及局部刺激、消化不良、饮酒、进食辛辣等均可诱发或加重本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中医可将其分为以下四型辨治。 1、风湿热型皮损成片,呈淡褐色,粗糙肥厚,阵发性剧痒,夜间尤甚,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治宜清热祛湿、疏风止痒。 处方:当归、生地各20克,防风、蝉蜕、知母、荆芥、苍术、牛蒡子、甘草各10克,苦参、石膏、金银花各30克,水煎,每日l剂,早晚分服。 2、血虚风燥型皮损色淡或灰白,...
-
中医采用辨证分型治疗雀斑
雀斑是常见的一种面部斑点状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其颜色呈黄褐色或咖啡色,如同麻雀卵壳上的斑点,故名雀斑。本病多与遗传、内分泌系统失调、日晒等因素有关,好发部位多在眼眶及双颊。中医对本病多采用辨证分型治疗。 风火外袭型:本型皮损呈针尖至粟米大小黄褐色斑点,以颜面、前臂、手背暴露部位多见,在被日晒后色素加重,舌脉如常。治宜祛风泻火,方用犀角升麻汤加减:水牛角30克 (先煎),升麻10克,羌活 lO克,防风12克,绿豆衣 18克,白附子5克,川芎lO 克,红花10克,生地10克,黄芩10克,知母10克,冬仁瓜12克,甘草6...
-
壮医外治法在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神经痛中的运用
带状疱疹多有局部疼痛,疼痛区域逐渐出现红斑、红疹,并迅速转变为水疱,状似珍珠,疱液透亮,数个或更多的水疱,组成簇集状,呈单侧带状分布,是带状疱疹的典型表现。多发于腰腹部、胸背部、额枕部、四肢等。发病前一周有疲劳、感冒、失眠等诱因。发病后一周左右,疮液变浑浊,或部分溃破、糜烂、渗液,最后干燥结痂,皮损脱落,后遗留瘢痕,大多患者遗留神经痛,可达数月、数年甚或伴随终生。部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因无法忍受长期持续剧烈的疼痛,而患上躁郁症,甚至自杀。 带状疱疹的治疗,目前现代医学多以抗病毒、营养神经、提高免疫力...
-
陈彤云:以中医整体观辨治皮科病
陈彤云继承了中医外科名家哈锐川和赵炳南重视皮外科疾病的内因、强调外病内治的临床诊治理论,始终坚持以中医整体观辨治皮外科疾病。她认为五脏六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与肢体、五官有着所主、所属、开窍的关系,因此皮肤病的发生、发展与五脏六腑的病理变化有密切联系。在坚持中医特色治疗的同时,陈彤云也关注西医的研究进展,并不断吸收、利用,来完善治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国医大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陈彤云从医70余年,对各种皮肤病及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有独到的见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痤疮、黄褐斑、神...
-
临床上治带状疱疹 中医用蚯蚓
地龙即蚯蚓,中医认为,地龙味咸性寒,入肝、胃、肺三经,《本草纲目》中记载:“地龙入药大解热毒、敷漆疮,涂丹毒,解射罔毒,主蛇伤痛,解蜘蛛毒。”临床上治带状疱疹效果显著。 方一干地龙5条,白草霜12克,研末,菜油调匀涂患处,每日2次,连涂1周。 方二鲜地龙20克,鲜韭菜根30克,共捣成泥状,调入少许芝麻油,贮瓶置阴凉处备用。用时以药糊涂患处,外用纱布包扎。每日2次,一般2-5日内可获愈。 方三鲜地龙10条,洗净擦去水分,置容器中,加入适量白糖(地龙与白糖用量比例为2∶1)。...
-
头疽的中医经验整理 遣方用药特点
金起凤应用清化和胃托毒法治疗有头疽经验 金起凤教授(1922年-2001年),上海宝山人,15岁拜师于嘉定黄墙名医朱咏豳先生门下学习中医,1941年悬壶于故里,擅长中医外科。嘉定黄墙朱氏外科起自清代中期的朱鸿宝,兼治内外证,尤擅内外合参治疗外科危急重症。《嘉定县志》有“百余年来,东南疡科首推黄墙朱氏”的记载[1]。传及五世朱阆仙以疡科闻名沪上,朱阆仙既是近代中医外科临床家,也是近代中医教育家,与其子朱维伟、弟子张山雷创办私立黄墙中医学校[2]。金起凤教授其先业师朱咏豳先生即为近代名...
-
中医陈彤云于痤疮的研究 辨证方药
全国名中医陈彤云多年来致力于痤疮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陈彤云早期专注于临床治疗慢性湿疹、银屑病(牛皮癣)、神经性皮炎、慢性荨麻疹、带状疱疹及其后遗症等,疗效显著;近期又潜心研究攻克寻常痤疮、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玫瑰痤疮(酒渣鼻)、激素皮炎、扁平疣等皮肤顽疾。 传承创新 1966年陈彤云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在皮外科跟随我国著名中医皮外科专家赵炳南老大夫学到了大量中医皮外科的治疗方法。 陈彤云在诊治疾病时重视人与自然、气候、环境、季节的协调统一,重视皮肤与脏腑、经络、气血的联系,强...
-
银屑病治法 宣散在表的寒湿 提高在里的运化 散掉中间层的郁热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英栋临证擅用经方,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近期张英栋用多首经方联合治疗一例银屑病,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医案整理分析如下。 马某,女,14岁,2022年1月16日初诊。自诉2年前无明显原因身上长出黄豆大小的鲜红色斑丘疹,伴瘙痒,被医院诊断为银屑病,后经口服中药(具体不详)、复方甘草酸苷,外用卡泊三醇等治疗,效果不佳,皮损反复、时轻时重。2周前天气转凉后感冒,服用感冒药(具体不详)后皮损加重,新发大量疹点,瘙痒加重。刻下:全身怕冷明显,腹部、腰臀部及双下肢凉,头部及上半身易出汗,...
-
中药“内服+熏洗”治愈足背湿疹
杨某,女,13岁,2023年9月17日就诊。主诉:双足背皮肤瘙痒5个月余,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近5个月以来双足背部皮肤瘙痒难忍,曾多次使用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时而好转,长期反复发作。1周前双足背部皮肤瘙痒再作,遇热则甚,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四处就医,但疗效欠佳,遂来诊。刻下:双足背皮肤瘙痒,右侧皮肤较红伴糜烂渗出,脚趾可见色素沉着,面部有多发性痤疮,口干、口苦,食欲尚可,多梦,小便黄赤,大便干结。舌红,苔薄黄,脉弦数有力。 诊断:湿疮(湿热内蕴,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除湿止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