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药 第244页

药 第244页

  • 冠心病患者用药常识

    冠心病患者用药常识

    在生活中,很多人受到冠心病的困扰,想多了解一些关于冠心病用药方面的知识。为此,我们请心血管病方面的专家,从平时预防用药、介入术后用药、急性发作时用药三个方面,详细介绍冠心病的用药知识。 平时预防用药有哪些 预防用药适用于少数冠状动脉病变轻,狭窄程度不重,累及冠状动脉分支不多的患者。主要药物有: 1.扩张冠状动脉类药物,可以扩张冠状动脉,预防冠状动脉痉挛,防止或缓解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代表药物有硝酸甘油等。2.抗血小板凝集药物,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廉价易得,副反应小,便于长期应用。此外还有其他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如波利...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越发展纪实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跨越发展纪实

    古朴典雅的诊室,现代化的医疗仪器设备,井然有序的就医环境,郁郁葱葱的热带植物,加上空气中幽幽的中药香气,走进位于哈尔滨市和平路上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大楼,让人感觉到一种既古老又现代的文化气息,给人安静平和的信任感。当地百姓们亲切地称呼这所医院为“中医大一院”。 作为全省规模最大、设施齐全的中医医疗、教学、科研和康复中心、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该院近年来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为契机和引领,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弘扬&ld...

  • 中药质量公告 合办中医学院 植物资源

    中药质量公告 合办中医学院 植物资源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第6期药品质量公告。公告显示,近期国家食药总局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对21个药品品种进行了质量抽验,山西旺龙神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桂枝茯苓丸等中药药品不合格。 此次抽验分别从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抽取了阿昔洛韦滴眼液、紫杉醇注射液、桂枝茯苓丸、乳酸菌素分散片、复方鱼腥草片等21个品种的3200批产品。其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8个,共1218批。45批次不符合标准规定样品的不合格项目主要为溶出度、微生物限度、酸度、可见异物等。个别中药企业不合格产品上榜,分别为广东省惠州...

  • 中医药的未来 中西医的利弊

    中医药的未来 中西医的利弊

    “下一个60年,我们要聚精、聚神、聚力,攻坚克难,深化改革,创建一流中医药大学,努力实现中医学到中国医学的跨越。”“未来医学发展,中医药是大股东,西医药是不错的合伙人。”“中医药能包容西医药,但西医药不能包容中医药。” 这些观点如果出自一个中医药专家之口,不足为奇,偏偏这是在西医院校工作多年、刚到南京中医药大学上任4个月的胡刚校长所言,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对高等中医药教育的走向,对中医药前景的展望,对未来医学的憧憬,作为学者、教育者、...

  • 记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梦源公益”志愿者队

    记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梦源公益”志愿者队

    梦源公益志愿者队成立背景 2012年5月,甘肃岷县遭遇特大泥石流灾害,当地居民受灾严重,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中药学院学子在第一时间发起为灾区募捐活动,当天共募集善款1240元。同年暑假期间,在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由2010级中药资源与开发班的杨美霞同学牵头组织筹建了梦源公益志愿者队,亲赴甘肃岷县灾区,将所筹集的物资送到高岸小学,为该小学的师生送去来自天津中医药大学的温暖,并由此开启了我院三年来始终坚持的义务支教活动。此举在岷县当地和天津中医药大学引起强烈反响,组织者杨美霞同学同年被评为“感...

  • 中医住院医师培训 中药民族药 中医药网络联盟年会

    中医住院医师培训 中药民族药 中医药网络联盟年会

    12月11~12日,2014年世界中医药网络联盟年会暨互联网与中医药发展研讨会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召开,世界中联主席、世界中医药网络联盟名誉理事长佘靖,联盟理事会秘书长陈贵廷出席并讲话。 佘靖要求,加强世界中医药网络联盟建设,通过网络平台,增强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介中医药单位特别是联盟成员单位的中医优势病种、特色疗法等,设立中医药科技、教育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加强与世界其他医药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整合资源,把世界中医药网办成世界中医药的大型门户网站和信息交汇中心,重视和加强新媒体中医药信息...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年

    50年的奋斗与求索,50年的改革与创新,50年的跨越式发展。201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50华诞。 举目四望,位于岭南地域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是国内中医界知名的医疗机构;回首历史,经历半个世纪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已经从50年前一个小诊所,发展到今天拥有占地面积50940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拥有1400张病床的大型综合性中医院。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观察审视中医药这所医院,她都有值得慢慢体会的中医底蕴和人文内涵。 医院冼绍祥院长感慨地告诉记者:回顾历史,医院发展道路曲折而...

  •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葡萄膜炎又称色素膜炎,是眼科常见的、反复发作的严重致盲性免疫性眼病,祖国医学属“瞳神紧小”范畴。全世界葡萄膜炎的发病患者为1540万,我国就有约400万患者,致盲率高达17.9%,且85%为不可治盲。 目前,国内外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愈率低、复发率高、毒副作用大,易导致股骨头坏死、胃肠道穿孔、精神分裂症、青光眼、白内障等严重并发症。随着环境污染加重,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免疫紊乱为特征的疾病越来越多,葡萄膜炎的发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

  • 医院与医企合作加速中医药转化

    医院与医企合作加速中医药转化

    医药企业与医院不止于商品供销关系,两者科技合作有其必要性。日前,在中国中药协会搭建的企业与医院阳光交流平台上,专家建议,加强科技合作,唱响院企合作主旋律。 在中医药从临床向产业的转化中,扬子江药业集团的胃苏颗粒常被作为例子提及。扬子江药业挖掘中医宝藏,开发名医验方,胃苏颗粒依靠中医大家董建华教授的经典验方,成为自中国新药审批办法颁布后第一个治疗胃脘胀痛的纯中药新药,截至目前,面市20多年的该药品已累计销售70多亿元,居国内胃药产品前列。即便在胃药产品极为丰富的今天,它每年仍给扬子江药业带来4亿元左右的销售额。...

  • 中医医患双赢 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 改革试验区

    中医医患双赢 中医药产业发展研究院 改革试验区

    近日,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针灸医院与英国牛津国际康复基金会签订了《中英康复医疗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书》,将合作创办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中英国际康复中心。 根据协议,医院将引进英国牛津国际康复基金会、牛津大学附属医院及牛津布鲁克斯大学等先进的康复理念、优秀的学术团队及科学的评估系统,建立国际化、创新型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学术团队,加强优势病种的梳理和临床验证。 以“守护冬虫夏草道地文化”为主题的中国冬虫夏草文化论坛16日在上海举办。国医大师金世元呼吁,道地是冬虫夏草文化...

  • 揭膏药不疼窍门

    揭膏药不疼窍门

    膏药粘贴时间长了,因粘得紧故在揭膏药时会特别疼。特别是揭粘贴在汗毛较重部位的膏药更疼。只要用棉棒蘸点婴儿油轻轻探到膏药与皮肤接触的一面,这样膏药就会自然剥落了,而且还会很干净,不留痕迹。因为膏药有很多空隙,婴儿油可以使膏药与肌肤之间产生空间,这样揭膏药时就不疼了。...

  • 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业务增幅

    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业务增幅

    正在紧锣密鼓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的浙江省湖州市所辖德清县,近年来中医药服务量连年以两位数增长;2013年比上一年,该县中医院门急诊增至76.6万人次,增17.8% ;中药饮片从1300万元增加到1760万元,猛增32.4%。全县各乡镇卫生院中医药业务增幅每年达20%以上。今年头9个月统计表明,该县城乡中医药业务势头越来越旺,而中医药诊疗均次费用明显低于西医西药。 德清县卫生局副局长陆国强介绍,该县中医药业务成果不断扩大,为缓解看病难、看病贵起着重要作用,这得益于走中医特色医改之路。 做强&ldquo...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巡礼学术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巡礼学术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50年的变革和发展,现已成长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产业六位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教学工作和学术工作硕果累累。 教学篇 从无到有,“院院合一”优势显 广州中医药大学1984年成立中医系,这也是第一临床医学院的前身;1986年改名为中医医疗一系,并与第一附属医院合并,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1997年正式改名第一临床医学院。 其实,学院的教学工作可以追溯至1956年广州中医学院建...

  • 中医药适宜技术向农村推广

    中医药适宜技术向农村推广

    这几年来,浙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至2013年,该省创建了19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示范基地,14个单位被纳入全国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建设项目,培育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47项。 但据调查,近年来中医药适宜技术向农村推广的宣传、培训对象均为供方,即卫生专业人员,而忽视了需方即服务人群的因素,因而出现了农村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一厢情愿”的现象。 中医药适宜技术向农村推广应用工作的现状如何,存在着哪些影响因素以及如何应对?杭州市率先通过卫生软科学研究手段,以该市所辖桐...

  • 中医药铺、药店为何以 “堂”相称

    中医药铺、药店为何以 “堂”相称

    从古至今,我国许多行医者,多把自己的药铺、药店以 “堂”相称,以堂为荣,如“天益堂”、“同仁堂”、“济益堂”等。有些药店沿变到后来发展成制药厂,仍然保留着这些老字号。如北京的“同仁堂”、天津的“达仁堂”、杭州的“胡庆馀堂”、石家庄的“乐仁堂”、安阳的“明善堂”等,至今仍名扬四海内外。 据考证,这&ld...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14年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50周年。在几代广中医一院人的不懈努力下,医院已经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为表彰医院发展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杰出员工,进一步激励全院员工投身发展中医药的伟大事业,医院评选并授予邓铁涛等20位员工“杰出中医一院人”荣誉称号。 邓铁涛(1916- ) 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全国著名中医学家,973首席科学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16年10月出生,1956年...

  • 产学研结合推进中药现代化

    产学研结合推进中药现代化

    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12日,2010年成功上市,是专业从事现代化中药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凯宝深谙现代化是企业生存的根本。14年的春华秋实,几番风雨、几番沉浮,凯宝人励精图治、锐意进取,摸索出一条适合企业发展的现代化之路,公司先后被评为科技产业示范项目基地、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生物医药重点企业。2012年荣获中国制药百强、中国中药行业成长型优秀企业品牌十强、中国中药行业研发型优秀企业品牌十强。 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质量 药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确保用...

  • 当心药物损容颜

    当心药物损容颜

    1.可影响皮肤的药物:米帕林、硝基苯、奎宁、辛可芬、磺胺类、含氧化合物以及一些有毒的药物如磷化氢,还有一些中药或食品,如蓖麻子、相思子、蚕豆等,会使人面色和全身皮肤发黄。此外,碘可使皮肤变黑,硝酸银可使皮肤变成蓝黑色。 2.可影响头发的药物:头发浓密而有光泽,是健康的标志之一,而氮芥、白消安、放线菌素D、丙亚胺、丙米腙等药物,尤其是各种抗癌化疗药物,会引起严重的脱发;含铊、砷、硫的化合物,亦有脱发的毒副作用。必须使用时,可轮流交替使用各种药物,以减少脱发。 3.可影响体形的药物:酵母片、胰岛素等能导致人肥胖;女性长...

  • 中药制药企业的产业布局

    中药制药企业的产业布局

    一家传统的中药制药企业,开始坚定谋划和实施转型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构筑新的产业布局,将健康、文化、旅游、养生产业纳入企业发展战略。 最近,位于云南石林的昆明圣火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忙得不亦乐乎。这家在美国全美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制药企业,多年来一直以三七的深加工开发为赢利点。虽然化妆品、保健品项目也在发展中,但该企业90%的收入还是来自“理洫王”牌血塞通软胶囊等中药产品。 实施转型变革以推进企业发展,虽然时常在这家中药企业被提起,但直到近一两年,公司领导层才...

  • 四个角度创新发展理念中医药健康产业

    四个角度创新发展理念中医药健康产业

    创意中医药健康产业,是一种文化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中医药健康产业新业态,是一组相互关联的产业链、能够实现反复交易的知识产权,是一种与地域特色文化资源、城乡市场消费需求、科技服务、产品载体、人文环境、创意人才等有机衔接和融合的综合中医药健康产业复合体。 发展创意中医药健康产业,先要从四个角度创新发展理念。 一是从文化软实力的角度提升中医药健康产业附加值,拓展市场空间。在以科技创新提升中医药健康产业、中医药健康产品经济品质的同时,以文化创意来提升产业、产品的经济品位,即通过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的双重力量来创新中医药...

  • 休闲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休闲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今年“十一”黄金周,在吉林省唯一以中草药为主题的公园“百草园”首次开放便热闹不已,大批长春市民和游客纷纷前来观赏秋景、在休闲中感受中医药文化。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色的桑葚……”鲁迅先生笔下的百草园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其实百草园并不是只有鲁迅笔下有。目前已有不少中医院、中医药院校,中小学教育实践基地开辟了大大小小的“百草园”,陆续种植着芍药、南天竹、佛手、木芙蓉、麦...

  • 云南腾冲重视和发展中医药的优良传统

    云南腾冲重视和发展中医药的优良传统

    历史上的云南腾冲一直有重视和发展中医药的优良传统。明末清初腾冲县中医药就享誉海内外,“腾药”品牌中药产品有100多种,销售至全国各地及东南亚。2009年,腾冲县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 以下一组数字记录了腾冲县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水平。 全县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578人,其中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含助理医师)及能开展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595人,占比23%。 县中医院病床使用率(100张病床)2013年达到119.17%...

  • 跌打搽药酒加温助药效

    跌打搽药酒加温助药效

    一旦脚崴了或皮肤擦伤了,不少人会拿出药酒涂抹。医生建议在用外用药酒时一定不要匆忙,在涂擦伤口前最好加温一下药酒,这样更利于药性的渗透,涂抹时应保证一定的涂擦时间,一般以20分钟左右为宜。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明显红肿或局部出血的软组织部位,以及关节脱位、表皮明显破损、刚刚骨折的部位都不适宜使用药酒涂抹。...

  • 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

    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

    近年来,北京市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2011年北京旅游发展委员会与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联合成立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方案》。2011年11月由两个行业专家组成评审小组,评定出首批12家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2012年7月,评定出第二批9家示范基地、8家建设单位,涵盖了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药博物馆、中医药文化园、中药加工厂等多种业态。2013年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开展了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内涵建设项目遴选工作,评定了10家旅游基地分别开展设计制作系列旅游...

  • 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

    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是国家战略性资源

    《淮南子·原道》曰:“万物有所生,而独知守其根。”我国一批致力于中药与天然药物资源研究的专家学者深知守根护药、固本保脉的道理,他们在相关领域进行着不懈努力和实践,推动了该领域学科建设与产学研发展。 “2014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国际学术研讨会暨CSNR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召开之际,适逢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60周年校庆以及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成立20周年。来自国内外近400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代表在庆贺的同时,开展学术研...

  • 目前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

    目前中医药科技成果评价

    •我国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阶段。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科技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全球科技一体化的趋势等,无不对成果评价产生影响。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评价方法,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 适应需求的科技成果评价新体系尚未建立 科技成果评价正处在新旧体制交替阶段,旧的体系已经不适应需求,新的体系尚未建立起来。国家对科技成果评价的政策依据,可见于1994年10月26日国家科委颁布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该《办法》规定,鉴定的主体是科技行政管理机关...

  • 选饮药酒有讲究

    选饮药酒有讲究

    冬令补酒是历代民间常用的方法,因其制作简单,适合家庭自制。既能御寒,又能防病,冬至过后是进补的季节,药酒是进补的主要形式之一。 现代医学证实,适当饮酒,有驱寒暖身、通络祛风、舒筋活血、消积健脾和安神作用,适用于中老年人和体弱者,特别是对某些慢性病确有独特的疗效。 药酒虽然功效神奇、安全健康,但它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饮用的,也不是可以无限量、无期限地服用。人们在服用药酒的时候,必须注意一些禁忌。 质量合格、疗效可靠的药酒,首先必须有一个“酒度”要求:药酒必须具有保健作用,酒度应在35度以下,最好...

  • 自制药盒防漏服

    自制药盒防漏服

    老年患者每日服药种类杂、数量大、次数多,大多数患者又记忆力下降,常有漏服、重服现象。对此,医生为患者设计了一种家庭药盒,防漏服效果不错。 准备28个小药瓶,36厘米X22厘米X5厘米清洁纸盒(或塑料盒)1个,35厘米X5厘米的硬纸板3个,22厘米X5厘米的硬纸板6个。将硬纸板相互剪出卡口,把纸盒隔成28个方格,横向7格代表1周的7天,纵向4格代表早、中、晚和睡前。小药瓶放置其中,用粗记号笔在纸盒内面或瓶子盖上写上1234567,由家人每周1次核对、摆药。老人每天按时服药,看到瓶子中有药,说明还未服,瓶子中空了,代表...

  • 中医药信息化

    中医药信息化

    2010年,上海发布“云海计划”,之后在闸北区启动健康云建设,建立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信息网络,居民凭借一张身份识别卡,可实现从挂号、门诊到检查、付费、取药等全流程数字化。 深圳的健康云系统在全市58家公立医院及634家社区医疗机构应用,并在全国试点,纳入1600多万人的健康档案,全年门诊量7900多万人次。 北京市政府倡导、百度牵头的“北京健康云”发布,首个健康云体验中心即将在这个城市现身……...

  •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57年的黑龙江省祖国医药研究所,现已发展成为黑龙江省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和研究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药机构,先后荣获“全省小康建设先进集体”和“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该院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分3个院区,现有医疗床位1398张,人员1600多人,具有正、副高级职称专家255人,其中享受省政府和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等26人,并拥有国医大师张琪教...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