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 第191页
-
类银屑病(秘方数:4)
本病是原因不明而少见,临床以红斑、丘疹、浸润、鳞屑性皮损,无自觉症状或伴轻微瘙痒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与银屑病无任何联系。根据类银屑病的临床表现,一般可分为四型:(1)点滴型类银屑病。此型较常见,表现为针头至指甲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红斑或斑丘疹,表面附有细薄鳞屑,无银屑病中所见的点状出血现象,多见于躯干及四肢等处,不发生于头面,掌蹠及粘膜。病程缓慢,一般约半年左右可逐渐消退,也有数年不愈者,不并发内脏器官疾病。(2)斑块型类银屑病。此型较少见,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斑块,硬币至掌大,或相互融合,色淡红或紫褐,上覆细薄鳞屑,无...
-
红皮病(秘方数:3)
本病又称剥脱性皮炎,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起病急,皮损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常有渗液、结痂,眼、口腔等粘膜亦可累及,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历时一个月左右,皮损红肿消退,继以大量片状、手足套式或糠秕状脱屑,并可反复脱屑几次才逐渐恢复正常,此时瘙痒较为明显,愈后可有暂时性色素沉着。后者起病较缓慢,皮损表现为全身弥漫潮红、干燥、粗糙、发亮,常伴糠秕状脱屑。自觉局部瘙痒、干痛或绷紧感,全身症状较轻,病程可迁延数月至数年。病久者可伴毛发脱落,指(趾)甲异常,浅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等。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减...
-
手足口病(秘方数:4)
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发热、手足与口腔发疤疹为特征的流行性传染病。发病年龄多在5岁以内,2岁以下的小儿尤为多见。患儿发病后多有发热,体温常在38℃左右;见流涕.流涎,食欲不振,甚至拒食(因为口舌疼痛),少数病儿伴咳嗽或腹泻。本病最主要的特点是手足和口腔的皮疹和粘膜疹。皮疹多在手足心、手指背面、指甲周围、足跟边缘、肘、膝等,臂部也可出现。皮疹且充血性红斑,或呈红色丘疹或疤疹、边缘清楚,小如粟米,大如豆粒,圆形或椭圆形,或扁平,其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皮疹有痒感。口腔、舌及咽部粘膜充血,有散在的小疱疹。破溃后形成溃疡,...
-
治一病而诸症愈
李某某,女,36岁。初诊时诉盗汗,舌正、脉缓而偏沉弱,辨为虚证。还有腹凉、经前腹胀、双肩恶风冷、夜里腿有抽筋、呃逆(饥饿时明显)等症状。 处方以黄芪桂枝汤合加味导气汤治疗。 方药:桂枝20g,白芍20g,炙甘草10g,生姜15g,大枣30g,小茴香10g,木香10g,吴茱萸10g,木瓜15g,槟榔10g,黄芪30g。7服药吃了半个多月。二诊时腹胀已除,盗汗明显减少。正在诊脉时却发生头晕、心慌症状,过一会儿就基本恢复了正常,经详细询问,才知道这样的症状时有发生,在睡眠时都有发作,经期似乎较为明显。曾做过各...
-
重叠胶原病(秘方数:3)
本病又称重叠综合征,是指各种胶原病、胶原病的近缘病相互间重叠发生的一组独立疾病。根据发病情况,习惯上将重叠胶原病分成四种类型。Ⅰ型:六种传统胶原病中明确并发两种以上胶原病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进行性系统性硬化症、进行性系性统性硬化症和皮肌炎(或多发性肌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重叠发病。Ⅱ型:几种胶原病表现互相融合而构成的新的独立疾病,并具有各自的特定的诊断标准,如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硬化性皮肌炎等病。Ⅲ型:一种胶原病和胶原病的近缘病以及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叠,如...
-
小儿结核病(秘方数:1)
本病是由于感染结核杆菌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起病大多缓慢,一般患儿多出现长期低热,食欲不振,消瘦,盗汗等慢性结核中毒症状。如果结核病变在肺,可以出现咳嗽;病变在浅表淋巴结,则可见淋巴结慢性肿大,以颈项侧面的淋巴结成串肿大为多见,日久可清破成瘘管,流稀薄脓液,不易收口;如病变在脑膜,称为结核性脑膜炎,患儿除慢性中毒症状外,常见头痛,性格改变,有时喷射性呕吐,严重时可出现项强,抽痉,甚至角弓反张,神志朦胧,或见昏迷,婴儿常伴有囟门凸起;如结核病变在肠,则可见阵阵腹痛,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等。也有急性起病的,如急性粟粒性...
-
引火汤治颈椎病案 三叉神经痛案 高血压案
引火汤最早出处清代医家陈士铎所著《辨证奇闻》,书中云:“斯少阴肾火,下无可藏之地,直奔而上炎于咽喉也。治法宜大补肾水,而加入补火之味,以引火归藏。”原方为:熟地黄三两,麦冬一两,巴戟天一两,五味子二钱。同时期的名医傅青主调整药方药量为:熟地黄三两,麦冬、天冬、巴戟天各二两,茯苓一两,五味子二钱。用来治疗小儿乳蛾肿大证属阴虚火旺之病。近代名医李可用引火汤加减治疗顽固性疾病,效果显著,如顽固性口腔溃疡、神经性头疼、高血压等等脑系疾病。李可认为“水浅不养龙”“水...
-
怪病“头风”中医有方治
民间有一种怪病,中医称之为“头风”。其主要的症状是头部畏风;畏寒,病人常常躲在密不透风的房间内,发病时头上常用棉布缠裹,十分痛苦。以下药方治疗有效。 取荞麦,蔓荆子各等份研末,以烧酒市和面软硬进度。敷于痛处,外用纱布包裹,每两天换药一次,养麦药性轻扬,有逐风,止痛、消炎功能,蔓荆子有疏散风热,镇静止痛作用。两药合服直达病灶,效果不错。 【荞麦】性味 甘、平,寒。功能主治 茎叶: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种子:健胃,收敛。用于止虚汗。炒香研...
-
男性淋病鉴别与治疗方
非淋菌性尿道炎:虽亦有不洁性交史,但潜伏期长(1-3周),症状轻微,尿道分泌物量少,呈浆液性或黏液脓性。沙眼原体和解脲支原体为主要病原体,少数可由阴道毛滴虫、念珠菌或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大肠、杆菌见于男性同性恋的尿道炎患者。淋球菌检查阴性。 治疗方:取马齿苋15 0克 (鲜者加倍 )。每天 1剂,水煎早晚分服 ,连服 10天为 1个疗程,可服 1~ 3个疗程即可痊愈,经此方治疗淋病 12例 ,均痊愈。非特异性尿道炎:指与性病无关的细菌性尿道炎,如继发于包茎的尿路感染;或继发于尿道导管插入术和其他尿道器械操作引起的损伤...
-
孙浩用桂枝加黄芪汤治疗小儿肺系疾病验案三则
桂枝加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全方由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黄芪组成,具有调和营卫、通阳除湿之功,为张仲景治疗黄汗、黄疸兼有脉浮、表虚症状之主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临床运用桂枝黄芪汤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疗效显著。现摘录验案三则如下。 咳嗽案 田某,女,5岁。患儿自3岁入托以来反复罹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病后久咳不愈。一月前患支气管肺炎治疗后,每晚睡前及早晨起床后阵咳,时咯吐清痰,白天单声偶咳,时流清涕,咳时伴汗出,胃纳不...
-
白塞氏病(秘方数:7)
白塞氏病又称眼、口、皮肤、生殖器综合征,是一种累及多系统的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本病在临床上最常见的损害表现为舌、齿龈、腭或颊粘膜的痛性浅溃疡(偶见咽、鼻处的溃疡);其次是皮肤损害,以小腿的结节性红斑多见,也可呈痤疮样,毛囊炎样损害或多形性红斑样损害,而疾病的发作期针刺反应往往阳性;生殖器的病变以阴囊、阴唇上的溃疡常见,也可发生在宫颈、阴道、龟头、阴茎等处;眼部病变一般为虹膜炎、前房积脓、视网膜炎(出血)、视神经炎(萎缩)等。此外患者的舌蕈状乳头大多有明显萎缩,而丝状乳头不受影响,还可发生关节红、肿、痛(多见于膝、腕...
-
白血病(秘方数:13)
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其病理特征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组织中有广泛的某一类型幼稚白细胞的异常增生,这种异常增生的白细胞丧失正常功能,并有成熟障碍。在血液中有该类型白细胞量和质的异常表现(白细胞增多或减少,有异常的幼稚白细胞出现),并广泛浸润全身组织与脏器,导致该组织和脏器的结构与功能的损害。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以及肝、脾、淋巴结不同程度的肿大等表现。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有证据表明本病与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的刺激、遗传因素及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外周血象、骨髓穿刺血液学...
-
肺纤维化案膈下逐瘀汤 乳腺增生症案 冠心病案
国医大师陈绍宏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一线工作,善用成方、经方治疗急危重症和疑难杂症。现将陈绍宏临床运用膈下逐瘀汤的经验总结如下。 肺纤维化案 患者蒋某,男,49岁。以“喘促、胸闷8年,加重1月”为主诉就诊。症见动则胸闷、喘促,泡沫痰,桶状胸,肺部听诊双肺呼吸音低,肋间隙增宽,纳食少,大便不成形,疲倦乏力,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细,血压120/100mmHg,既往慢性支气管炎病史8年。 诊断:(痰湿蕴肺、肺气闭郁,兼肺脾...
-
张恩树用一阴煎治杂病验案解析
一阴煎源自《景岳全书》,由生地、熟地、白芍、麦冬、牛膝、丹参、甘草组成,具有养阴清热之功效,主治阴虚发热、吐血、衄血,或疟疾、伤寒屡汗之后阴亏津伤所致烦渴不止、潮热不退、脉虚者。 江苏省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恩树在辨证基础上,灵活使用一阴煎治疗中风后遗症、巅顶头痛、眩晕等杂病,收效满意。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部分典型医案整理分析如下。 中风后遗症案 顾某,男,53岁,1991年9月7日入院。患者因半身不灵活、口角流涎、说话不清入院,经CT检查,诊为右侧内囊腔隙性脑梗死。经...
-
外阴白色病变(秘方数:11)
外阴发痒,阴部皮肤和粘膜变白、变粗或萎缩的病变称为外阴白色病变。目前多称为外阴营养不良性疾病。外阴白色病变临床常见的有硬化性萎缩性苔藓、外阴皮炎、外阴白斑病、外阴非典型增生等。外阴白色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作痒,甚则奇痒难忍,时有的痛感,阴部皮肤变薄、变脆,有时皲裂,或皮肤变粗、肥厚,有时会发生溃疡。本病奇痒难忍,甚至影响工作学习,有个别者会发生癌变。本病的发生原因不明,推测局部神经血管营养失调是发病的主要原因,试验发现外阴表皮萎缩是由于真皮层硬化,使表皮抑素分泌过多之故,真皮层的硬化可能与过敏、营养缺乏、代高压...
-
维主素D缺乏佝偻病(秘方数:4)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婴儿较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障碍为特征,严重者产生骨骼畸形。在我国,此病北方比南方多见,尤以城乡缺乏户外活动的小儿为多。活动性病例在冬春季较常见,临床表现主要是生长中的骨骼改变及肌肉松弛,也可表现非特异性精神症状。骨骼改变主要有颅骨软化(乒乓头)、前囱闭合延迟(>18月者)、出牙延迟(>10月者)及佝偻腕、踝畸形、肋串珠、鸡胸、漏斗胸、哈里逊(沟),方颅、X形或O形腿,肌肉松弛可见腹部膨隆(蛙腹),学坐时脊柱形成猫背后凸。神经精神症状可有多汗、夜惊、多哭...
-
银屑病(秘方数:9)
银屑病又名牛皮癣,是一种原因不明并易复发的慢性皮肤病。男女老幼皆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居多。本病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但好发于头皮、躯干和四肢伸侧。常伴不同程度瘙痒。一般夏季减轻或完全缓解,冬季加重或复发。临床可分为:(1)寻常型,基本损害为红色丘疹,可融合成斑片,边缘明显,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去鳞屑可见到发亮的薄膜,剥去薄膜有点状出血,皮损多为泛发,亦可局限于某一部位。皮损形态有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蛎壳状等,病情处于进行期时可有同形反应。指趾甲、粘膜可受累。(2)脓疱型,分掌跖脓疱型和泛发性脓疱型两种。基本损害为...
-
腺病毒肺炎(秘方数:3)
本病是腺病毒感染引起的肺炎,多见子6~24个月的婴幼儿,好发于冬春二季。起病常表现为急骤发热,伴有频咳或阵咳,咽部充血,鼻卡他症状不明显,呼吸困难及发甜多见于病程第3~6天,且逐渐加重;重症病凡出现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喘憋及口唇青紫。早期听诊呼吸音粗或干罗音,湿罗音常于发病3-4天后出现,日渐增多,常伴肺有气肿,甚至可出现胸腔积液。腺病毒肺炎病儿常伴腹泻、呕吐、腹胀的肠道症状,可能与腺病毒在肠道内繁殖有关。部分病儿可出现嗜睡、萎靡,病程中晚期可出现半昏迷及惊厥,心率增加轻症每分钟比160次,重症可在每分钟160~20...
-
自制药兜外治老年病
自制中药兜肚疗法是将一些中药研成细末,以柔软的棉布折成能覆盖腹部的兜肚,内铺少许药棉,把药末均匀地撒上,再覆以稍厚的普通棉花,经过纵横缝纫,使药末固定在网状小格中,戴在脐腹部即可。这种方法可减轻服药之痛苦,不用天天煎煮中药,节省时间;疗效显著,这种治疗方法很适合老年慢性病患者。 (一)治高血压病配方:天麻、地龙各10克、钩藤、生石决明、夏枯草、寄生各15克,芦荟 6克,白花蛇9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与麝香0.3克混匀,做成兜肚,佩戴在脐腹部10— 15天换药1次。(二)治糖尿病配方:黄芪 30克,黄精...
-
高血压病(秘方数:11)
高血压病也称原发性高血压,系指动脉血压过高。舒张压经常超过90毫米汞柱以上,即作为血压升高。若按年龄计算,39岁以下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40一49岁者收缩压>150毫米汞柱,50-60岁者>16O毫升汞柱;6O岁以上者>17O毫米汞柱,即使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也属于高血压范畴。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脑力劳动者。本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颈部发硬、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等。尤以头痛为较常见,一般发生在前额或枕后部,呈搏动性疼痛。后期可有心脏、大脑和肾...
-
梗阻性肾病(秘方数:3)
梗阻性肾病是指肾盂至尿道外口存在各种梗阻性病变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临床表现在急性梗阻常产生疼痛,症状与梗阻的病因和程度有关。结石等引起急性输尿管梗阻可出现典型肾绞痛;急性肾盂梗阻积水多产生严重、难忍的腰痛,间隙性梗阻有发作性绞痛。慢性部分性梗阻可无疼痛或仅腰背部钝痛,在大量饮水后可加剧。双侧完全性梗阻可无尿,单侧部分梗阻尿量可正常,部分性梗阻者常有多尿、夜尿及烦渴,部呈尿崩症症状,间隙性梗阻可交替出现无尿与多尿。梗阻可引起肾小管排泌氢离子障碍,出现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小管排钾障碍致高血钾。梗阻者可有高血压。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