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血压病 第3页

高血压病 第3页

  • 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 中医养生专家推荐

    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 中医养生专家推荐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是卒中高发地区,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在24%~27%之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心梗发病比例为5:1,因此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卒中。那么,民间有什么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了几个单验方,可供高血压病患者选用。推荐验方如下: 食疗首选:芹菜根汁 芹菜根200克,将芹菜根洗净榨汁,每次100毫升左右,每日服2~3次。 评 芹菜,甘,苦,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

  •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平肝潜阳、益气化痰法治疗高血压病眩晕

    中医学认为,眩晕病机为肝阳上亢、痰浊中 阻、肝肾阴虚,因而多从肝、脾、肾三脏论治 [1 ] 。 有研究通过聚类分析法总结高血压病眩晕患者的证 候规律,发现主要以肝阳上亢、气虚、肾虚为主, 可兼夹痰浊、痰热、血瘀因素,其中兼痰浊与瘀血 证候临床多见 [2 ] 。眩晕常呈虚实夹杂之象,且病 性以虚为多,气虚血亏、髓海空虚、肝肾不足属 虚,而痰浊中阻、瘀血阻络、肝阳上亢则属实。根 据五脏相关、五行相生相克理论,眩晕虽病位在 肝,但关乎他脏。早期以风阳上扰多见,中期主要 为痰浊上蒙、气血亏虚,晚期则多以虚损为主,阴 阳两虚...

  • 高血压病中医学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高血压病中医学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 性心血管损伤疾病, 是人类最常见慢性病、 难治病, 是心脏病、 脑血管病、 肾脏病等发生和致死的最主 要危险因素。 笔者立足中医学经典, 衷中参西, 积累 20年高血压病防治经验经历, 建立三焦辨证论治体 系, 疗效独特。 高血压病及中医学病症名之建立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正常成人收缩压应≤ 140mmHg(18.6kPa) , 舒张压≤90mmHg(12kPa) 。 成人收缩压≥160mmHg(21.3kPa), 舒张压≥ 95mmHg(1...

  • 高血压病处方 杭菊花羚羊角

    高血压病处方 杭菊花羚羊角

    高血压 吴某,男,75岁。因头晕头痛反复发作8年,今日加重,于l999年8月25日就诊。有高血压病史8年,平素血压波动较剧烈,常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症状,就诊前晚饮酒。症见头痛,头晕,胸烦闷,呕吐,心悸,口苦,口干,舌尖边红,舌边有瘀斑,苔黄厚,脉弦。血压208/120毫米汞柱。 诊为高血压病。处方: ①葛根素注射液250毫升,静脉滴注,日1次。 ②杭菊花20克,羚羊角5克,玄参15克,法半夏l0克,黄连6克,丹参20克,每日1剂,水煎服。2剂后头痛、呕吐消失,轻度头晕、乏力,血压l6...

  •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思路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思路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是引发心脑血 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当今, 随着社会的发 展, 人们生活工作节律的改变, 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 来, 高血压病正在呈蔓延及攀升之势。 由于西药药 物依赖性及长期应用对脾胃、 肝肾的不良反应等特 点, 使得人们越来越依从于中医药的防护与治疗。 事 实证明, 中医辨证论治高血压具有独到的优势和可 靠的临床效果。 对高血压病进行证候规范化整理研 究, 是中医自身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意义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华, 中医学灵活...

  • 中医高血压病辨证治疗现况

    中医高血压病辨证治疗现况

    五脏生克制化辨证模式与高血压病的治疗 高血压病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心血管综合征, 通常简称为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指由于某些确切的疾病引起的血压升高, 约占所有高血压的5%。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是收缩压≥140mmHg和 (或) 舒张压≥90mmHg。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变, 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发病群体趋于年轻化。若控制不佳, 可引起心、脑、肾等多系统并发症。尤其是在美国心脏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 高血压病“毒损心络”新观点诠释

    高血压病“毒损心络”新观点诠释

    高血压病患者苔腻多见,而血液循环不畅的舌质紫暗、舌下静脉显露的瘀证亦并非罕见,痰和瘀的致病,在高血压病中日趋增多。痰和瘀系病因,又为病理产品,乃为毒邪。高血压病是心络受邪所形成的。故上海沈氏女科提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观是中医诊治高血压病的新思路。 络脉是保证脏腑气血灌注,晓畅气血津液输布的纽带,维持机体内稳态的重要组成。其道细微,其布广泛,其支很多,其功重要,也可称作立体多能网络系统。 《灵枢·经脉》最早提出络脉之称:“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

  • 张学文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

    张学文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

    难治性高血压是指: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础上应用了可耐受的足够剂量且合理的3种降压药物(包括一种噻嗪类利尿剂)至少治疗4周后,诊室和诊室外(包括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监测)血压值仍在目标水平之上,或至少需要4种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时。 中医古医籍中尚未见到难治性高血压这个病名,只有与其常见临床表现相类同的证候及其相应治疗的记载。现代中医根据临床表现、疾病的转归及并发症多将其归属于“眩晕”“头痛”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情志、饮食、年龄、内伤积损及他病耗伤肝肾有关;并对其...

  • 头痛,高血压病,补中益气汤加减

    头痛,高血压病,补中益气汤加减

    张某某 男 65岁 衡阳市人 患者自述5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目眩,头空痛,挤按觉舒。经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高血压病”予以对症治疗,病情好转。自此常反复发作,每于劳累活动后加重,休息后稍缓。一月前患者又因劳累后复发加重,经当地医院就诊,予以对症处理,病情无明显好转,遂来我院治疗。现仍见:头晕目眩,头空痛,挤按觉舒,精神欠佳,神疲肢软,少气懒言,易汗出,纳呆,面色恍白,大便溏薄,小便调。 查:舌质淡红,苔薄白边有齿痕,脉细弦,BP155/100mmHg, 中医诊断:头痛 辩...

  • 失眠合并高血压病 自制肉桂吴茱萸散

    失眠合并高血压病 自制肉桂吴茱萸散

    案例 失眠合并高血压病 黄某某,男,52岁。2017年3月15日初诊。患者诉夜寐不安、多梦、易醒、睡眠浅、时有头胀、口干口苦、脾气急、腰膝酸软、双足易冷、舌红苔黄腻、脉弦。患者有高血压病史,平素服用络活喜5毫克,每天4次,血压近期时有波动,服药后血压有时高到150/90毫米汞柱左右。 处方 自制肉桂吴茱萸散。共14剂,每晚1次,睡前半小时敷贴双侧涌泉穴,至次日清晨取下。 复诊 患者睡眠做梦现象改善,夜间醒的次数减少,睡眠质量较前提高,血压亦平稳。 按 此例患者失眠多...

  • 新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点

    新疆高血压病中医证候特点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心脑血管病重要的危险因素。目前我国人群高血压病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2002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18.8%,估计全国有高血压患者1.6亿。高血压病是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复杂性状疾病,在人类遗传易感性的基础上,在环境危险因素的作用下发病。人类遗传易感性是内因,而环境危险因素是外因。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邪正消长密切相关,而正气与人体体质、先天禀赋有关,邪气由外感、内伤所生。其中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的产生与地域因素、环境地理、...

  • 从“木郁达之”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探析

    从“木郁达之”论治高血压病的理论探析

    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常见疾病之一,也是各种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据调查,我国人群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呈升高趋势[1]。西医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主要是控制血压,患者需长期用药。中医并无高血压病病名,多将其归于“眩晕”“头痛”“风眩”等范畴。中医多从风、火、痰、瘀、虚等方面对高血压病进行辨治,更重视对脏腑、气血、阴阳的整体调节,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降压效果平稳持久、缓解高血压临床症状等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朱丹溪《丹溪心法》言:“气血...

  • 高血压病临床各证型归纳 中医辨证标准

    高血压病临床各证型归纳 中医辨证标准

    高血压病临床特征分型研究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具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 长期高血压会影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功能, 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本课题拟对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特征进行辨证分型研究, 探讨不同证型临床分布特点。 对象与方法 1.病例选择、分组 病例主要来源于2015年6月至2016年2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

  • 眩晕病分型论治 任继学治疗高血压病方剂

    眩晕病分型论治 任继学治疗高血压病方剂

    高血压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中医称之为眩晕、风头眩、头痛等。《黄帝内经》称为“眩仆”“掉眩”“眩冒”。其临床表现是:多数患者为隐约缓慢发病,虽也有急性发病者,但为数较少,本篇只描述缓者之表现。病发之始则见后头部疼痛,活动后可消失。久则头痛、头晕、头胀,项部较强,继而呈现耳鸣、目眩、心烦少寐、胸闷、心悸、口苦、肢麻、尿赤、颜面红赤、舌红多有疲斑,脉多沉弦有力之象。病程长,甚者终生为患,不易治愈。本病以肾、肝、心、脑失调为发病之本,气血逆乱、...

  • 高血压病治疗重视辨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概览

    高血压病治疗重视辨证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病机概览

    吴春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撷英 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原发性高血压是不继发于其他疾病,且难以找到确切病因,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由于血压对血管壁造成的压力长期高于正常压力,血管及心、脑、肾、眼等靶器官负荷过重,可形成各种损害[1]。根据心血管综合风险分层,原发性高血压可分为低、中、高及很高危4个层次[1],其中低危和中危高血压病患者的靶器官损害,可于早期观察评估,或改善生活方式,及时给予纠正治疗,可明显改善血压,甚至可以逆转亚临床靶器官损害情况。 吴春平教授...

  • 沈绍功诊疗高血压病经验

    沈绍功诊疗高血压病经验

    高血压病是当代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沈绍功教授是沈氏女科第19代传人,临证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治疗高血压病,并且不断创新总结形成了系统的诊疗思想。笔者自2001年起跟沈老侍诊学习,在沈老毫无保留、悉心教导下,步入临床工作,临证运用沈老诊疗思想治疗内科、妇科多种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尤其在治疗高血压病方面,有较多体会,现与同道分享。 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 沈老倡导“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先确立几个辨证的单元,然后根据临床出现的病变加以组合,作出证候分类(参看《沈绍...

  • 老年高血压病典型病例 益心健脑汤

    老年高血压病典型病例 益心健脑汤

    刘持年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高血压病临床经验 刘持年教授, 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 从事临床、 教学、 科研工作50余载, 师从我国著名中药方剂学家 周凤梧教授和临床名家周次清教授, 医理娴熟, 经验 丰富, 擅用古今名方治疗心脑血管疾病。 学生有幸跟 随刘持年教授学习, 受益匪浅。 本文总结和整理刘 持年教授应用益心健脑汤治疗气虚血瘀之老年高血 压病的临证经验, 以供同道参考。 益心健脑汤 益心健脑汤是全国名老中医周次清教授的临床 经验方 [1] , 该方由黄芪30-60g, 桑寄生15-30g...

  • 沈绍功教授针对高血压病 痰瘀互结诊疗思路

    沈绍功教授针对高血压病 痰瘀互结诊疗思路

    “痰瘀互结,毒损心络”是沈绍功教授针对高血压病提出的诊疗思路,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治疗路径。高血压病与冠心病往往是相伴相生的,其有共同的病机基础,然冠心病亦有特有的病机演变轨迹。冠心病所属的中医概念范畴,有胸痹、心痹、心痛、心病等诸多。有学者将胸痹病相当于冠心病,胸痹心痛相当于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悸相当于冠心病心律失常,胸痹心脱相当于心衰等,这种规范化的中医病名虽粗浅,然毕竟是创新的开端。其病因虽有六淫、七情、饮食与劳逸,但发病的前提是脏腑功能失调,特别是脏腑虚损的基础上各种致病因素的...

  •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止晕定眩主治高血压病颈椎病方

    梁宏正,1948年出生,主任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50余年,临床擅治内科杂病及妇科、儿科常见病,尤其在肾脏病、男科病、肿瘤、风湿病、癫痫等疑难杂病的辨治上经验独到,疗效显著。 组成:黄芪60~120g,怀牛膝、代赭石(先煎)、石决明(先煎)、葛根各30g,升麻10g,生地黄、山药各20g,白芍、丹参各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止晕定眩,益气濡脑,潜镇息风。 主治:原发性中、重度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症、...

  • 眩晕高血压病 中医组方原理

    眩晕高血压病 中医组方原理

    龙某,男,57岁,已婚,广西岑溪人,体育教师。 门诊号001351。于1984年11月12日初诊。主诉:头晕目眩,恶心欲吐反复发生19年,复发十天。现病史:患者1965年曾发作类似症状一次,持续时间长,此后曾反复发作,发作时颈腰不适。本月2日中午睡醒时,突发头晕脑胀,眼花目眩,视物转动,羞明畏光,胸闷心慌,恶心欲呕,不能起床,动则症状加重,胃纳不佳,腰部胀痛,双下肢酸软不能站立。曾在本院神经内科及耳鼻喉科门诊,诊为“眩晕待查”,给服“脑络通”等药,症状无改善...

  • 高血压病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高血压病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中国是卒中高发地区,近年来中国人群中的高血压发病率在24%~27%之间,高血压患者的卒中/心梗发病比例为5:1,因此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标是预防卒中。那么,民间有什么较好的治疗高血压病的简单验方呢?中医养生专家推荐了几个单验方,可供高血压病患者选用。 食疗首选 芹菜根汁 芹菜根200克。将芹菜根洗净榨汁,每次100毫升左右,每日服2~3次。 评 芹菜,甘苦,凉,归脾、胃、肝经。具有平肝清热,祛风利湿之功,...

  • 青年高血压病多与肝脾有关并与心神相互影响 中医治疗经验

    青年高血压病多与肝脾有关并与心神相互影响 中医治疗经验

    全国名中医郭维琴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郭维琴对心血管疾病见解颇深,疗效显著。郭维琴在总结高血压病辨证分型的基础上,认为青年高血压病多与肝脾有关,并与心神相互影响。其发病机制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神被扰密切相关,据此提出了“肝脾同调,心神并养”论治青年高血压病的思路,现将其临床经验做以下介绍。 病因病机 郭维琴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和中医经典古籍,认为高血压病中医属于“头痛”“眩晕”“肝火&rdq...

  • 孙浩运用育阴祛浊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浅析

    孙浩运用育阴祛浊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浅析

    孙浩,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国医名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中医儿科“臣”字门第5代传人,精通中医儿科、内科诸证的治疗。高血压病是现代临床常见病,对于高血压病所致临床诸证的治疗,孙老具有多种理论方法,其中育阴祛浊法最具特色。本文依据孙老手稿及其传人讲述内容,详细阐述孙老运用育阴祛浊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及遣方用药思路,并举病案1则。 1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认识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可无临床表现,患者多...

  • 气血之变血压升高 中医辨治高血压病

    气血之变血压升高 中医辨治高血压病

    •孙浩基于“血不利则为水”的理论,提出正常情况下机体内水与气是相互交融的状态,而水与气相互交融状态被打破是高血压病的直接病因。 •孙浩临证辨治高血压病审证求因,以育阴祛浊为法,养阴不留寇,利水不伤阳,补气不助火,顺应五脏生理特点,调和五脏生理功能,使津液调和,血压自平。 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运用育阴祛浊法治疗浊水内生型高血压病颇具特色,现将其辨治思路整理如下。 病因病机 气血之变,血压升高 孙浩认为...

  • 高血压病(秘方数:11)

    高血压病(秘方数:11)

    高血压病也称原发性高血压,系指动脉血压过高。舒张压经常超过90毫米汞柱以上,即作为血压升高。若按年龄计算,39岁以下者收缩压>140毫米汞柱,40一49岁者收缩压>150毫米汞柱,50-60岁者>16O毫升汞柱;6O岁以上者>17O毫米汞柱,即使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也属于高血压范畴。本病多发于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脑力劳动者。本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头痛、头晕、鼻出血、颈部发硬、记忆力减退、心悸、失眠等。尤以头痛为较常见,一般发生在前额或枕后部,呈搏动性疼痛。后期可有心脏、大脑和肾...

  •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保健

    高血压病人的饮食保健

    高血压病人除药物治疗外,自我保健非常重要.对稳定血压和疾病的康复具有很大的作用。所谓“民以食为天”,饮食清淡,营养平衡,经常食用药粥、药膳.对高血压的防治和康复均有很好的效果,其方法有以下几种。 淡食少盐:盐中的钠、氯离子是维持人体生命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钠可调节血量与血压,作用于神经兴奋传递及心肌的收缩;氯可维持体液平衡和血液的酸碱平衡。食盐过多,会使人体水与钾、钠离子电解质失去平衡,体液的酸碱度改变或失调,使高血压病人血压上升。正常人每日食盐的摄入量为6克,老年人以5克左右为宜。但在日常...

  • 痰湿瘀阻型高血压病的食疗

    痰湿瘀阻型高血压病的食疗

    主证与治法:头晕头重,困倦乏力,心胸烦闷,腹胀痞满,呕吐痰涎,少食多寐,手足麻木,舌淡苔腻,脉象弦滑。治法:健脾化湿,除痰熄风。 加味海蜇拌香芹:海蜇皮100克,芹菜50克,陈皮3克,半夏6克,盐、糖、麻油、醋适量。将海蜇皮切丝,芹菜洗净,水焯后切丝,陈皮、半夏煎汁浓缩成30毫升。将海蜇皮、芹菜放盘中,加入煎汁及麻油、醋、少量盐糖,拌匀即食。 竹沥姜汁粥:鲜竹沥50毫升,鲜姜汁10滴,大米50克。取1米左右的新鲜淡竹1段,架在柴火上,烧烤其中间部分。这时由两端流出的淡黄色液体,便是竹沥。取出50毫升备用。大米洗...

  • 高血压病肾阴亏损型药膳治方

    高血压病肾阴亏损型药膳治方

    高血压病。肾阴亏损型常见头痛、眩晕、耳鸣、头面烘热、五心烦热、腰膝酸软、心悸、失眠、舌质嫩红、苔薄、脉细数等。可见于高血压病I、Ⅱ、Ⅲ期。 常用于药膳的药物有:枸杞子、何首乌、麦冬、玉竹、玄参、生地、龙骨、牡蛎、牛膝、钩藤,远志、莲须等。 常用于药膳的食物有:海带、海藻、淡菜、海蜇、龟、甲鱼、鳗鱼、燕窝、洋葱、黄豆、豆芽、芹菜、荸荠、马兰头、花枝、玉米穗、植物油等。 玉米穗烧带子 【配方】玉竹15克,玉米穗50克,带子100克,料酒10毫升,葱10克,姜、盐各5克,鸡汤300毫升,植物油500毫升。...

  •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药膳

    阴阳两虚型高血压病药膳

    高血压病阴阳两虚型常见头晕眼花、耳鸣健忘、腰膝酸软、面色少华、问有烘热、神疲乏力、夜间多尿、肢清足冷、心悸、气急、舌质淡、脉沉细无力等,可见于南血压病m期。 常用于药膳的药物有:杜仲、附片、肉桂、仙茅、仙灵脾、党参、黄芪、山萸肉、莎苑子、枸杞子、桑葚子、菟丝子、龟板、鳖甲、五味子等。 常用于药膳的食物有:猪肉、羊肉、牛肉、鸽肉、鹌鹑、雀、海带、海参、墨鱼、鲍鱼、鱼翅、燕窝、虾、龙虾、动物鞭类、动物腰子、蔬菜、水果等。 仙茅煮猪腰子 【配方】仙茅12克,猪腰子2个,料酒10毫升,葱lo克,姜、盐各5...

  • 高血压吃什么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药膳

    高血压吃什么 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药膳

    高血压病肝肾阴虚型常见头晕、耳呜、脑中空痛、两目干涩、视物模糊、腰膝酸软、肢体麻木、两腿无跟、步履不稳、心悸、小便频而量少、大便干少、舌红、苔少、脉沉细数或虚大尤力等:可见于高血压病I、Ⅱ期。 常用的药膳药物有:枸杞子、桑葚子、女贞子、旱莲草、生地、牡蛎、龟板、牛膝、地龙、钩藤、莲须等。 常用于此类药膳的食物有:龟肉、甲鱼肉、花枝、鲍鱼、海参、燕窝、白鹅肉、白鸽内、紫菜、淡菜、豆芽、小白菜、白菜、苦瓜等。 淮山药炖白鹅 【配方】淮山药20克,白鹅内200克,葱10克,姜、盐各5 克,植物油50毫升...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