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 第6页
-
中医概述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中医基本治法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Recurrent?Respiratory?Tract? Infections, RRTI) 亦叫复感儿, 是指小儿 1 年之内上、 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频次较多, 达到 7 ~ 10 次以上, 已超常规范围, 常见于 6 月~ 6 岁的儿童, 尤以 1 ~ 3 岁的幼儿最多见 [1] 。现代医学通常认为小儿 RRTI 发 病与年龄、 遗传、 免疫功能紊乱、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缺 乏、 营养不良、 饮食不当、 被动吸烟、 治疗不当、 环境污 染等因素有关 [2] 。治疗方案现代国内外儿科医生还未...
-
应用寒疫理论治疗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反复发热验案举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具有普遍人群易感性的一类新型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腹泻、流涕、鼻塞等症状[1]。笔者在参加抗击COVID-19的工作中,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认为该疾病可归属中医“寒疫”范畴,应用经方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根据COVID-19临床表现及“民皆病”的传染性,可将其归属于中医“疫...
-
秋季防治反复外感 急慢性支气管炎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策划编辑/秦丹 责任编辑/张梦培) 下面为常见病症: 1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 改善体质的方法一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
-
防感散香袋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法预防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独特优势,香佩疗法是典型代表,患儿佩戴防感散香袋于天突穴,操作简单,无痛苦,患儿依从性好,能够预防临床常见的肺脾气虚型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可靠,值得推荐。 反复呼吸道感染(RRTI)是儿童时期的常见现象,以6个月~6岁最为多见。小儿频繁发生上、下呼吸道感染,在单位时间内超过一定次数者,即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若预防不当,容易发生咳喘、心悸、水肿、痹证等病证,影响小儿健康。中医外治法具有“简、便、效、廉”的特点,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领...
-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二陈汤的加味方
苏某,男,70 岁,1993年 12月17日初诊。 反复咳嗽、咯痰、气促10年,再发1月。患者 每年冬春季节发病,时重时轻。1月前因受凉后又出 现咳嗽、气促、喉中痰鸣、咯白色泡沫痰,经中西药 治疗,症状无明显改善。诊见:咳嗽、气促、咯白色泡沫样痰,量多,伴胸胁作痛,乏力,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腻,脉弦滑。查:BP22.7/12.7Kpa,胸部X 线摄片示:双肺纹理增粗,肺气肿。血常规检查正常。中医诊断为咳嗽,证属痰湿蕴肺型。治宜健脾燥湿,止咳化痰。处方:茯苓、麦冬各12g,陈皮、法半夏、钩藤(后下)各10g,...
-
反复咳嗽 艾灸列缺尺泽肺俞穴位
入冬天气渐凉,温度降低容易使人感冒。一些人感冒后出现反复咳嗽的现象,打针、输液、吃药效果不明显,这时不妨试试艾灸。 免疫力较低的人感冒后常常出现反复咳嗽,这类患者多属虚寒体质,空调冷气、初秋早晚间的凉气即可使感冒后咳嗽反复发作,这类咳嗽多数是轻咳,程度不剧烈,但反复发作持续时间长。 有的患者吐少量清稀痰;有的没有痰;有的患者大便稀或较软;有的患者早晨起床咽喉不适。一般认为抗生素属寒性药物,所以虚寒体质者不宜长时间使用抗生素。 针灸、拔罐、穴位红外线照射综合疗法治疗效果比较好,不妨一试。...
-
小儿反复感冒 辨证用中药
孩子养育得好,感冒就会少。有的孩子抵抗力差,总是反复感冒,家长只能不断抱着宝宝跑医院。感冒虽常见,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根本办法,东汉时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研究感冒该怎么防治,感冒怎么演变成其他毛病的。 感冒尽可能用中药 小儿感冒一般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大部分孩子是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喉咙发干,流鼻涕,咳嗽等,一般没并发症,四五天就好了。也有比较厉害的,称之谓流感。高热、寒战、浑身酸痛,传染性很强。国外一般主张感冒不吃药,就是休息喝水。国内有种说法,感冒应尽快治疗,早日康复。...
-
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方药小半夏加茯苓白术汤合桂枝汤
患者,女,7岁。哮喘反复发作多年,近日因外感牵动哮喘发作,入夜尤甚。现发热38.7℃,恶寒,咳嗽,头晕,食少,汗出较少,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咽喉梗阻感较明显,口渴不欲饮,咳喘剧烈时牵扯腹痛与呕吐,2日未大便。舌质淡,苔白腻,中间有2条裂纹,腹直肌挛急,脉沉细紧,心率112次/分,因近2日哮喘发作,患儿精神状态不佳,白天较萎靡。 诊断:小儿哮喘反复发作。 辨证:本病具有哮喘的病理基础,内外感召(外感引动夙疾),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与哮鸣音等,故患儿处于哮喘发作期,隶属于太阴病水毒表证;腹直肌...
-
反复发热6年余 治拟化湿清热三仁汤加减
颜某,女,18岁,2013年10月13日初诊。 患者反复发热6年余,加重5天。病史:6年前暑假期间无诱因发热,体温未超37.8℃,当地医院未确诊而转某省级医院住院,多方检查后考虑鼻窦炎所致,遂行手术,术后抗感染治疗亦无效,持续约2月后自愈。6年来夏秋间必发热,体温多在37.2℃~37.4℃,无明显规律,持续2~3个月,天凉自愈,曾在当地寻求中医治疗,无明显效果。5天前再次发热,体温最高未超37.5℃,发热时乏力、头沉。刻诊:乏力身困,口干喜饮,冷热均可,纳差,大便不干,2日一行,小便可,舌淡齿痕,苔白厚腻...
-
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三期辨治各有侧重 小儿复感灵补中有散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病因复杂,可见先天因素、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缺乏、喂养不当及遗传、护理和居住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其中以免疫功能低下与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密切相关。 该病病情反复迁延,可造成恶性循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西医主张以免疫调节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中药具有免疫调节作用,既能抑制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损伤,又能促进清除外来物的激活反应,起到双向免疫调节的作用。 分三期辨治各有侧重 首届全国名中医、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医师贾六金强调,小儿肺脏尤娇,脾...
-
反复发热一个月忽高忽低 温阳清热法
彭某,女,27岁,2014年1月24日初诊。 主诉 反复发热一个月,忽高忽低,在当地小诊所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予抗生素、鱼腥草等药物输液治疗,发热不减,反而出现四肢末端发冷、汗多畏风、身热欲近衣被、倦怠无力、口淡乏味、大便溏稀,平素血压偏低,腰膝怕凉,有痛经史,末次月经量少、色暗,二天经尽。观其面色白光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无力。依据舌脉症候,结合考虑患者素体阳虚,此次发热正值寒冷季节,又输注大量液体,内寒外寒如雪上加霜,寒在内而格阳于外,故出现身热反欲近衣被之真寒假热症。治宜温阳散寒,调和营卫。方...
-
反复外感 急慢性支气管炎治方
由于秋季的自然特点一方面是阳气开始收敛于内,体表阳气偏少,因此,素有体质虚弱之人,常易在此季节反复感冒;另一方面,燥邪较盛,秋季的病症往往会出现燥邪伤人的征象。 下面为常见病症: 1反复外感 素体阳虚之人,在秋冬季节最易不断感冒,可见鼻塞、流涕、咳嗽等,因阳气不足,即使感受外邪,也常无发热。 预防措施: 对这类患者来说,改善体质重于预防外邪。 改善体质的方法一是服用中药玉屏风散.玉屏风散的制作方法:将黄芪、白术、防风三味中药,按2:2:1的比例共研细粉,成人每次3克,日2次;小...
-
宣上调中法的临床治外感发热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孔光一宣上调中法在温病临床中的应用 孔光一老师是首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全国中医药师承博士后合作导师。宣上调中法是孔老师在温病临床中常用的治疗方法。温病是感受温邪引起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感染性和传染性疾病。宣上调中法根据病邪侵犯路径及疾病传变规律,在调节机体脏腑功能的基础上,达到祛邪外出、邪退正安的目的。此法对于指导发热性疾病、肺系疾病、儿科疾病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笔者根据跟诊学习经历结合相关文献及医案,对该治法内涵、作用机理以及具体临床应用进行梳理和总结...
-
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1例
芦少敏主任,全国名老中医师承教育指导老师,甘肃省名中医,师从全国名老中医王自立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及科研30余年。芦少敏主任崇尚经典,善用经方治疗内分泌代谢疾病,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期芦少敏主任临床应用经方治疗1型糖尿病伴反复角膜溃疡疗效显著,现将其报道如下。 1 医案报道 患者,男,29岁,2019年2月21日初诊。反复角膜溃疡发作1年余,外用眼膏及口服中药(具体不详)未见明显缓解。患者既往有1型糖尿病病史10年,以“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早25U晚15U&rdqu...
-
儿童反复外感 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临床之经验
易感儿童是指禀赋不实,反复外感,低热不已者。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根据仲景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之旨,集多年临床之经验,选用《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汤用之,取其调和营卫、透邪达外、和解表里之法,不失攻中有补,常常收效喜人。今整理一案,以供赏析。 罗某,男,3岁半,2016年3月6日初诊。家长述患儿反复外感,三五天就要就诊一次,常见背部汗出受凉后,轻则鼻流清涕,重则当晚发热40°C,找西医对症治疗后,见汗出肢凉症缓。患儿家长因工作忙无法顾及,在患儿症状改善以后,往往不当一回事,患儿下次发作时如前一...
-
支气管炎反复感染肺痈成痈期 方用化湿败毒方合清金化痰汤加减
慢性支气管炎是支气管黏膜、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且伴有喘息为主要症状。由于老年人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下降,容易造成呼吸道的反复感染,致使病情加重,因此予以积极治疗尤为重要。 慢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咳嗽”范畴,该病多由外感六淫如风、寒、燥、热之邪侵犯机体或内伤所致。如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咳嗽》载:“则咳嗽之要,止惟二证,何谓二证?一曰外感,一曰内伤而尽之矣。”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大多由于外感咳嗽未及时治疗,久而化热,...
-
反复胃脘部疼痛食后呕吐予以大承气汤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全国名中医袁今奇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对冠心病、慢性肝病及各种疑难病症诊治多有独到之处。他提出精锐直击、综观合围、培元固本的学术见解,重视中医处方思维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实效性。 袁今奇学贯古今,善于继承创新、博采众长,尤善运用经方治疗疑难病症,笔者有幸随袁今奇学习,亲聆教诲,受益匪浅,感悟深刻。今列举典型验案两则,以飨同道。 医案一 患者,女,18岁,因反复胃脘部疼痛,食后呕吐,曾于2003年4月在郑州市中心医院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