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第2184页
-
外洗的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8例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特点为: 起病急骤,多在夜间突发,以足大趾跖 趾关节多见,关节红肿热痛,疼痛剧烈, 发作均在1天内达到高峰。临床采用中 药外洗的方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患者12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 如下。 一、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128例患者全部为住院 和门诊患者。其中男122例,女6例;年 龄最大76岁,最小19岁;急性发作1 天一3天,病程1年~18年,其中首次发作 者37例。单侧跖趾关节肿痛36例,单侧 跗关节肿痛21例,单侧踝关节肿痛19 例,单侧膝关节肿痛7例,两个以上关节 肿痛45例...
-
夏季痛风发作饮食方面就尤显重要
相对其它季节来说,在夏季,痛风发作更易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及一些其它代谢异常,那么饮食方面就尤显重要。 食物嘌呤摄入要控制控制食物嘌呤的摄入是痛风饮食治疗中的关键,几乎所有食物都含嘌呤,正常人每天从膳食中摄取的嘌呤为600毫克-1000毫克。痛风病人应严格控制外源性嘌呤的摄入,急性期每天嘌呤摄入应控制在150毫克之内,故只能选择含嘌呤低的食物;缓解期病人食物嘌呤摄入也应低于正常人,只能少量选择一些含嘌呤中等的肉、鱼、禽类。 蛋白质摄入应适量痛风病人的蛋白质供给量应与正常人一样或稍低,一般每千克体重每天...
-
民间验方外治腰痛七法
腰痛为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民间有许多不同的外治法来治疗腰痛,其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1.握药法:用丁香、茴香、干姜、牡蛎各30克,烧成灰后混匀。用时取15克,以黄酒调成糊状,用双手各握一半药糊,握至汗出为度,隔日1次,7 次为1疗程,用于治疗寒湿腰痛。手是人体最为灵巧的器官,具有摄握外物、感应刺激等作用,手通过经络与人体十二经脉、五脏六腑相通联而发挥其重要作用,故用芳香、温里散寒、通络止痛之剂,握于手心而取效。 2.贴足法:制附子10克,研细末,用白酒调成糊状,敷贴于双足心涌泉穴,用伤湿止痛膏或胶布固定,...
-
风寒痹症 足趾麻木 中医方化裁
处方及用法: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 (先煎),北细辛3克,苍术10克,独活10 克,木瓜12克,穿山龙18克,威灵仙12 克,全当归12克,乳香、没药各3克。水煎 服,每日1剂,服时可滴人白酒数滴。 病例:李某,女,74岁。患者素有高血 压病,体型肥胖、行动不便,数聃百左腿痛 剧,牵连腰部,得暖痛减,遇冷痛增,脉沉 细弦,舌苔白,舌质淡。诊断为风寒痹症。 方用加减三消饮子治疗。制川乌、制草乌、 独活各10克,威灵仙12克,稀莶草20 克,木瓜、桑寄生、淮牛膝各15克,川断12 克,蜈蚣2条(炙酥研末分次冲服)。3...
-
久病不愈坐骨神经痛治方
坐骨神经痛久病不愈,分型难定者,也可试服下方: 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60克,当归尾30克,赤芍1 8克,地龙、桂枝各1 5克,川芎、鸡血藤各21克,桃仁、红花、甘草各9克,川牛膝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穿石通痹汤:穿山龙、丹参、薏苡仁各30克,石钻风、延胡索各15克,黄芪、熟地各1 8克,当归、地龙、川牛膝、炙甘草各10克,赤芍、白芍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蛇蝎散:蕲蛇、全蝎、蜈蚣各等分,研细末。每日3克,分3次服下,10天为1个疗程。 外敷方:麦麸粉1000克,食盐500克,花椒100克,食醋50克,黄...
-
舒筋止痛 主治腰腿痛方
处方:薏苡仁15克,牛膝、滑 石、宣木瓜各12克,连翘、白术、 元胡各9克,苍术、黄柏各7克,甘 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功效:清热利湿,舒筋止痛。 主治:腰腿痛,中医辨证属湿热 痹痛。症见腰部疼痛,痛处伴有热 感,或有红肿热痛,遇热痛甚,烦热 口干,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数。 黄媛呜 我有多年腰痛的毛病,每当劳累或 走路过久就疼痛加重。后经亲戚推荐一 方,照此配制,连用3天腰痛明显减轻, 以后每次腰痛复发,再用都能马上见效。 具体做法如下:艾叶、炒黄蟹壳各30克, 浸白...
-
补气方剂“六君子汤”治化疗后便秘
六君子汤 【功用】补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虚兼有疾湿内阻的病证,见饮食减少,四肢无力,胸满腹胀,大便溏薄,或咳嗽痰多,或兼有嗳气、呕吐等。 【组成药物】人参15克、白术12克、半夏12克、茯苓9克、陈皮9克、甘草6克 【用量用法】上药制为细末。每次9~12克,加生姜3片,大枣2个,水煎服。亦可取饮片直接用水煎服。如用丸剂,每次6~9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 【现代研究】本方具有调节胃肠运动,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之功,对寒热因素引起的肠管运动失常有调整作用。还有抗胃...
-
治腰椎问盘突出症 中药处方加减用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 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有 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 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破裂,髓核组 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 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 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 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 列临床症状。在临床中运用中药汤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疗效好, 现介绍如下。 选取医院门诊及住院80例腰 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年龄20~52 岁;病程0.5~5年。 一、诊断标准 疼痛好发于下腰,且向下肢放 射,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腰扭伤发 作期、有局限性压...
-
便秘中医粥疗方 介绍几则供选用
便秘,是指大便经常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者。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肠道积热,肠道津亏、气血不足所为,当以泻热通腑,生津润肠,理气导滞,益气养血为治,中医粥疗方,可顺气通腑,治疗便秘。介绍几则,供选用。 香蕉粥:香蕉2个,大米50克,白糖适量。将香蕉去皮,择净,捣泥备用。取大米淘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待熟时调入香蕉、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可泻热导滞,润肠通便。适用于肠胃积热便秘。 大黄粥:大黄10克,大米100克。将大黄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
-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易感便秘方 小儿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伴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 治宜攻补兼施,扶正固本,健脾行气,养阴润燥,导滞通下。方用小儿易感便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防风3克,生白术5克,玉竹5克,大黄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燥,导滞通下。 调护: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按时上厕所,增加运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
-
江苏名医治强直性脊柱炎方
处方:黄芪、生地、青风藤、络石 藤、龙葵、白花蛇舌草、虎杖各10 克,知母、当归各7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忌食牛冷鱼腥,油腻辛辣。 功效主治:益气养血,清热解 毒,祛风通络。用于治疗强直性脊柱 炎,中医辨证属肾虚湿热瘀滞型。症 见腰骶及背部反复疼痛,屈伸不利, 肢节疼痛,酸楚,伴有晨儒,苔薄白, 脉沉细。 创方者:龚正丰(原苏州市中医 院骨伤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国 家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全国名中 医,第三、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 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
危北海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方
危北海,男,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特聘专家,北京中医医院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生、硕士生导师,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40余年,是北京市脾胃研究重点学科的负责人,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肝病做出了开创性的研究工作,提出的针对“脾虚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是对消化学科的突出贡献,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将危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用药特点 溃疡性结肠炎表现为反复腹泻,下...
-
便秘伴腹胀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
陈某,女,35岁,长沙人。2009年09月25日初诊:便秘,2天1次,约5个月,伴腹胀,痔疮下血,口疮,舌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肠胃积热。 治法:泻热导滞,润肠通便。 主方:麻子仁丸合赤小豆当归散。麻仁20克,枳壳10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白芍15克,生大黄4克,赤小豆15克,当归10克,银花10克,连翘10克,槐花15克,甘草6克。15剂,水煎服。 二诊(2009年10月10日):大便已通,血止,口疮减轻,轻度腹胀,舌红,苔薄黄,脉细略数。...
-
宝宝便秘怎么调理 中医治疗小方法
便秘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问题,然而宝宝便秘需要妈妈特别的关注。因为宝宝一旦排便困难,往往不会像成人那样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反而本能地拒绝排便,这样势必会加重便秘,甚至引发肛裂、痔疮等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宝宝便秘往往比成人更难解决,需要妈妈特别的呵护。 便秘不是小问题 宝宝便秘是指大便坚硬,排便困难,排便时疼痛或哭闹,排便的时间及周期延长等情况。大便性状与宝宝的年龄、饮食结构等有关。正常的排便次数因人而异,一般认为,每天3次以内至隔日1次均属正常。 宝宝反复便秘常带来新的问题,例如...
-
洗治外痔 便秘方
处方:饱满大豆1公斤,食盐 0.1公厅。取适量水加热,将盐化开后泡豆子;然后将豆子晾干,炒熟,每日饭前和临睡前嚼食60 粒,牙齿不好者可研粉服用。主治:便秘。蒋嘉琳。治男子女性型乳房方处方:炒麦芽30克。水煎内服,每习2剂;一般5-10天可治愈。 主治: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所致男子女性型乳房。赵盛军 治外痔经验 方法:取鲜桃叶100克,水煎先熏洗肛门后坐浴,每日 2~3次。 主治:外痔。 许清月 取新鲜仙人掌500克,去根去刺,削去外皮约3毫米,切成条块状,放入铁锅中加水煎煮,煎出药液2000毫升后...
-
老人便秘食疗方推荐
1、红薯粥 材料:红薯150克,白米适量。 做法:将红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状后,与白米加水共同煮成粥。每日2次,作早或晚餐食用。 2、红薯蜜糖饮 材料:红薯200克,大枣30克。 做法:先将红薯洗净,削去外皮,并切碎,和大枣一起入锅,加水500毫升左右,用旺火熬煎至200毫升时,再将蜂蜜加入和匀,用文火煎10分钟,冷后即可服用。 3、芝麻粥 材料:黑芝麻10克,粳米250克,蜂蜜适量。 做法:先将黑芝麻炒熟待用。再将粳米加适量的清水入锅煮粥,煮至八成熟时加入炒熟的黑芝麻和蜂蜜,搅拌均匀后稍煮即成。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