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逆 第3页
-
苏娟萍运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探析
苏娟萍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西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苏娟萍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工作30余年,对消化系统疾病及内科疑难杂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其擅长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脾胃系统疾病,临床疗效显著。现将苏娟萍教授运用四逆散治疗脾胃病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1 四逆散临床应用理论基础及组方思路 四逆散出自《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其言:“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1]本方由柴胡、枳实、芍药、甘草4味药组成,主治少阴枢机不利,阳气郁遏...
-
临证善用经方四逆散治疗脾胃病
全国名中医高上林是陕西省西安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临证善用经方四逆散治疗脾胃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四逆散方义 四逆散一方首见于《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高上林以为,方中“四逆”是由于气机不畅、肝阳之气郁滞于里,不能宣达四肢所致,与四逆汤证的阳气衰微致四肢厥逆有着本质区别。四逆散之四逆病位在肝;而四逆汤之四逆病位在肾。因此前者用四逆散宣散气血之瘀滞,后者用四逆汤以温通肾阳。将...
-
睾丸肿痛 四逆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
孙自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首届河南省名中医,河南省中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男科诊疗中心主任。他长期致力于中医男科学的研究,临证善以经方合方治疗各类男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分享其运用桂枝茯苓丸合方治疗男科疾病的两则验案,以飨同道。 案一:刘某,男, 43岁。患者诉左侧睾丸肿痛3月余。刻诊:左侧睾丸坠胀疼痛,胀痛连及腹股沟内,久站加剧,夜晚痛甚,舌暗红,边有瘀点,脉弦涩。查体:左侧精索静脉曲张Ⅱ度,双侧睾丸、附睾未见明显异常。彩超:左侧精素静脉曲张,瓦氏实验左侧最宽处2.2毫米。诊断:筋瘤;证型...
-
四逆散合方与石韦汤合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案
与石韦汤合用辨治慢性前列腺炎案 慢性前列腺炎( CP) 是泌尿男科常见病、 多发病, 约占男科门诊 20% ~ 25% [7 ] 。本病好发于青壮年男 性, 临床具有病程较长、 症状繁多、 缠绵难愈等特点, 且 50%以上患者合并有不同程度的失眠、 焦虑、 紧张等精 神神经症状 [8 ] 。目前对于慢性前列腺炎诊断和疗效评 价尚缺乏统一标准 [9 ] 。 本病属于中医学“白浊” “淋浊” “精浊” 等范畴。 主要临床表现为尿急尿频, 下腹部、...
-
当归四逆汤治寒凝气滞型痛经疗效显著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病因较多,其中寒凝气滞型多见。寒凝胞宫,气血运行受阻,经血流通障碍,导致“不通则痛”。采用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寒凝气滞型痛经96例获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96例中,年龄最小13岁,最大48 岁,多数在15—35岁之间,均为门诊病人,病程3个月—5年之间,1年以内46例,2-3年39例,4-5年11例。患者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按之痛甚,经量少,色暗黑有块,恶心呕吐,畏寒,苔白;脉沉紧。 治疗方法 治则:温经散寒,行气...
-
当归四逆治带下、月经后期
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大枣、细辛、通草、炙甘草、吴茱萸、生姜所组成。原为手足厥寒,脉细欲绝,内有久寒所设。功能温经散寒,养血通脉,降逆化饮。笔者运用此方治疗妇人带下、乳房窜痛等,收到较为理想疗效。 带下、月经后期 张某,女,28岁,未婚,2006年3月16日初诊。 自诉:1年来白带量多,质稀如水,无臭味,经期推后1周左右,量少色暗,伴四肢逆冷,右肩关节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此乃血虚中寒,湿邪下注所致带下,月经后期。法宜温养血脉,益气化水,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
下肢疼痛 四逆汤加味治疗
下肢疼痛是临床常见病症,多见于40岁以上人群。患者以双下肢或单下肢疼痛为主,疼痛下至脚尖、上至腰椎处,有剧痛、隐痛、持续性疼痛,部分患者有麻木重感。食欲稍减,大小便无改变。笔者多年应用当归四逆汤加味治疗,效果满意。 基本方:当归15克,细辛2克,木通5克,桂枝20克,白芍15克,大枣12克,甘草6克,川乌30克,草乌30克。腰部疼痛加威灵仙30克,补骨脂15克;痛有灼热感,川乌、草乌减半,加金银花藤60克;游走性疼痛加秦艽20克,防风20克。治疗期间,不服其他任何药物。 病案举例:王某,男,61岁,双下...
-
习惯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四逆散加减和生活调养
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时间延长,三天以上才能排便;或排便时间不延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时间也不延长,粪质也不硬,但便而不畅的病证,且经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病变,时间持续两个月以上者。西医学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原发性胃肠蠕动功能减慢,大便输送延缓迟滞所致。 习惯性便秘为临床常见疾病,中医多用麻仁滋脾丸、复方芦荟胶囊、通便灵、三黄片、番泻叶等治疗,疗效不理想,有些患者还会产生依赖。笔者在临床上应用四逆散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取得良好疗效,以下为个人浅见。 情志抑郁为习惯性便秘的根本原因...
-
厥阴病 骨科外伤术后发热 方以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加减
感染是骨科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因此骨科术后发热应先鉴别是否为感染引起。而对于非感染性发热的治疗,西医以物理降温及药物降温等对症治疗为主,中医则讲究辨证施治,其优势在于能针对患者不同发热情况及其他兼症进行个性化治疗。本案在排除感染导致发热的前提下,从“厥阴为阖”理论着手,采用温少阴、阖厥阴的思路治疗,获得显效。现整理总结如下。 冯某,男,47岁,2022年5月21日入院。患者当日上午于工地2米高的高架工作时跌落,左侧肢体着地,致左侧胸部、腰部、左髋部疼痛,被送至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科。急...
-
慢性胆囊炎“胁痛”方拟四逆散合四君子汤加减
慢性胆囊炎是胆囊持续、反复发作的炎症过程,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多次发作或长期存在胆囊结石的后果,会致使胆囊萎缩、囊壁增厚、内含胆结石、胆囊功能不良,超过90%的慢性胆囊炎病人有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常不典型,多数有胆绞痛病史,并有上腹部饱胀不适、嗳气和厌油腻饮食等消化不良的症状,也可有右上腹和肩背部的隐痛。慢性胆囊炎中医属于“胁痛”范畴。 正因为慢性胆囊炎患者大多数有胆结石,因此平常除了腹胀等消化系统症状外,频繁出现疼痛也是患者重要就诊原因。大多数医生接诊时由于受到西医理论影响...
-
四逆散临证治疗心血管疾病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由柴胡、炙甘草、枳实、芍药 4味组成。近代医家用作汤剂,水煎服。功用:和解表里,疏肝理脾。主治阳气内郁而致手足厥逆、或腹痛,或泻痢下重等。笔者临证,凡肝郁脾虚气滞.所致之疾病,不管是哪个系统,何种疾病,如胀、痛、满、结、吐、飧泄、血凝、痰饮、浮肿、臌胀、痉厥、癫狂、积聚、肿块、哕呃、咳嗽、不寐、血痹、劳损等等,都可用疏肝解郁法,药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每每获效。现举例治疗心血管疾病如下。 低血压:多由于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相顺接,清阳不升,心脑失养所致。常见:胸胁不适,头晕目眩,甚则晕厥,面色苍...
-
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治经行头痛
蔡某,女,33岁。2008年8月16日初诊。经行头痛8年,经CT及MRI检查,均未发现器质性病变,经常服用中西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头痛加重前来诊治。刻诊:头痛,急躁易怒,焦虑不安,失眠恶梦,因情绪异常加重,月经愆期,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属肝郁气逆夹热证,治当疏肝解郁,清热降逆,给予四逆散与川葛白虎汤合方:柴胡12克,枳实12克,白芍12克,川芎15克,葛根24克,石膏30克,知母18克,粳米12克,大黄3克,冰片2克,生甘草10克,炙甘草12克。6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二诊、三诊、四诊、五...
-
四逆汤治疗脑外伤癫痫案
杜某某,男,40岁,汉族,乌达矿务局退休工人,于2000年11月5日头部摔伤,确诊为脑疝、广泛性脑挫裂伤、左颞顶部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颅底骨折右耳漏,前后经二次手术治疗后康复出院。2004年1月 6日开始出现间断性头晕、头疼、抽搐,经住院给予抗炎、镇痛、抗癫痫及神经营养治疗达3年之久,服用大量西药与中药未能减轻,病情未能控制,反而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经常出现突然意识不清、抽搐,伴小便失禁,醒后四肢无力。于2007年 2月接诊,患者精神困倦、嗜睡、意识清楚、心悸、四肢无力,且手足厥冷,记忆力明显下降,纳食可,大便时溏...
-
胃脘疼痛 四逆散疏利肝胆气机
梁某,男,48岁,2011年8月12日初诊。患者胃脘疼痛,伴有嗳气两月余,加重5天。患者素有胃脘痛15年,两月前因贪食冷饮,而致胃脘痛,经口服解痉、制酸西药,胃脘痛、嗳气略有好转,近因情志不舒而胃脘痛加重,嗳气频作,求助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嗳气频作,心烦易怒,口干苦,恶心欲吐,烧心吞酸,大便秘结,舌红,苔腻微黄,脉弦滑。胃镜检查:胆汁反流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伴有胃窦部黏膜糜烂。 证属:胆气逆滞,胃失和降。治宜疏泄少阳,降逆和胃。 处方:旋覆花包12克,代赭石先下15克,法半夏12克,...
-
胃脘胀痛吞酸5年 四逆散加味
刘某,男,43岁,2012年7月26日初诊。 患者因胃脘胀痛,吞酸5年余,加重1月。其5年前因情志不舒,而诱发胃脘胀痛,嘈杂吞酸,经某医院门诊治疗,口服奥美拉唑、硫糖铝效果不著。后又改服庆大霉素颗粒,熊去氧胆酸等,略似减轻,但病情反复发作。请中医治疗。患者现胃脘胀痛,连及两胁,嗳气吞酸,胸闷腹胀,情绪不稳,性情善郁,常因情志不舒而诱发,舌质紫暗,舌下络脉青紫,苔薄,脉弦。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胃窦息肉。 证属气滞血瘀,胆胃失降,治宜理气通降,化瘀通络。 处方:醋柴胡10克,枳实10...
-
产后头痛 处方用吴茱萸汤合当归四逆汤化裁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临床诊疗经验丰富,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临床擅长灵活运用经方治疗糖尿病及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以及各种疑难杂症等。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验案一则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刘某,女,37岁,2016年6月14日初诊。 患者自诉头痛两年余。两年多前,患者在加拿大生小孩后没有像国内产妇一样坐月子,反而是产后食用冰冻之品,此后患者一直出现头痛至今。这次回国慕名前来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处就诊。患者形体中等,面色偏青暗,患...
-
失眠彻夜不眠 以四逆汤合封髓丹加减治疗
患者,女,46岁,2010年9月9日初诊。 患者主诉失眠6年,于2005年始不易入睡,彻夜不眠,翌日烦躁,体乏无力,头重昏沉,双眼不适。现服艾司唑仑等安眠药,效不显。刻下寐差,劳累后尤甚,食纳如常,夜间憋尿后心慌,胸闷,醒后难以入睡,小溲量少,大便时2~3日一行,质地偏干偶见黏液,脚底易生茧,腰部怕冷,头面常烘热自汗出,但夜间喜将双足伸于被褥之外。舌体胖大,舌面紫暗,苔白腻,边有齿痕,脉沉细。 病机:心肾阳虚,阴火上浮。 治法:补肾温阳,收敛浮阳,镇静安神。以四逆汤合封...
-
慢性胃炎 柴胡四逆汤加味
赵文霞,女,1956年生,河南人。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带头人、大内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2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8部。目前承担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 组成:柴胡6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 ,黄芩10克...
-
上腹部痉挛性疼痛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
顾某,女,51岁,2014年5月31日初诊:壶腹部低分化性腺癌2年,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化疗8次,化疗时及食刺激性食物后右上腹部痉挛性疼痛难以忍受,体虚乏力,纳差,稍畏冷,多汗,便干,常以开塞露通便,苔稍厚腻,脉偏沉弦。 气象脉象症象三象结合,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四逆、承气汤化裁:北柴胡30克,川桂枝20克,淡干姜20克,炙甘草15克,天花粉15克,左牡蛎20克,淡黄芩15克,生川军(后下)12克,炒枳实20克,川厚朴15克,熟附片(先煎2小时)60 克,生晒参10 克。14剂,每日1剂,以水180...
-
慢性胃炎 胃痞胃痛呃逆 加味柴胡四逆汤
赵文霞,女,1956年8月生,河南西平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河南中医学院内科学科带头人、大内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河南省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河南省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70余篇,主编、参编著作22部,其中主编6部,副主编8部。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 组成:柴胡6克,...
-
心衰水肿方选茯苓四逆汤加味
心衰水肿 刘某,男,65岁,2010年8月13日初诊。诉反复双下肢浮肿2年,伴有心悸胸闷,腹胀,尿少,每服西药利尿剂水肿即消,因服药后极度疲倦,难以坚持,停则又发,病情反复。亦曾服温阳补肾等中药而无效。半月前水肿再发,伴有咳嗽、咳痰,服利尿剂效果不显。现症见:下肢浮肿,按之如泥,腹胀纳差,神疲乏力,畏寒,面色无华,口干不欲饮,轻咳,咯少许白痰,尿少,舌暗有瘀斑,苔白,脉沉细涩。查心脏彩超提示:全心增大,二、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EF值尚正常。胸片示:双侧胸水,肺炎。腹部B超示:肝脾大,腹水。西医诊断为: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