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西医结合 第2页

西医结合 第2页

  • 红眼病 中西医结合外治法

    红眼病 中西医结合外治法

    洪水中夹杂有大量污染物,携带了细菌和病毒,浸泡后的家具、洗浴用具等都被污染,通过人体接触而导致感染,极易造成红眼病的流行。红眼病西医称作传染性结膜炎或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 红眼病病原体可以是细菌,也可以是病毒,一般是双眼先后发病,患病早期,感到双眼发烫、烧灼感、畏光、眼红,眼睛磨痛,像进入沙子般地疼痛难忍,紧接着眼皮红肿、眼眵多、怕光、流泪,个别病人结膜上出现小出血点或出血斑,分泌物呈黏液脓性,有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一层灰白色假膜,角膜边缘可有灰白色浸润点,严重的可伴有头痛、发热、疲劳、耳前淋巴结肿大等全身...

  •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案例(2)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案例(2)

      2010年10月30日二诊:患者服药一剂后,体温由42.0℃渐降至38.1℃,神志尚清,咳嗽较前减轻,痰量较少,量中等,呈白色黏稠状,仍不易咳出,双肺闻及少许湿性罗音。腹胀缓解,大便稀,黄色糊状,约60ml,小便1320ml。当日行粪便细菌涂片示:见到少量G-杆菌,偶见G+球菌。10月28日与10月29日两次胸片比较可见肺门、肺尖部片状渗出影较前减少。但此后患者体温仍波动于39.0℃左右。舌尖红,舌质淡,两侧微瘀,苔薄白,寸尺脉浮数。   处方:生黄芪30克,西洋参20克,全瓜蒌30克,当归20克,赤芍30克,...

  •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超级细菌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

      2010年10月,我国报道3例检出DNM-1基因阳性细菌的病例。其中宁夏自治区2例,均为新生儿,在粪便中检出粪肠球菌,已痊愈出院;福建省1例,83岁老人,主因晚期肺癌已死亡。10月28日,甘肃省证实一例检出DNM-1基因阳性细菌患者。甘肃省卫生厅高度重视该超级细菌的治疗,希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救治,特邀甘肃省著名中医、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刘东汉教授治疗。中医中药秘方网将分期报道此例超级细菌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过程,敬请关注。   患者张某某,男,51岁,甘肃省榆中县人。2010年10月1日,患者主因“...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简称真红(PV),是因造血干细胞异常克隆增殖引起的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范畴。患者表现为皮肤黏膜呈绛红色,尤以两颊、口唇、眼结合膜,手掌等处显著,常伴有晕眩、头胀痛、有出血倾向,或血栓形成、脾肿大、高血压等特点。外周血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高值,血红蛋白、红细胞比积亦相应增高,且常伴白细胞、血小板增高,并除外因大量出汗、严重呕吐、腹泻、休克、烧伤等血液浓缩所致的相对性红细胞增多,及排除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特别是由于心肺功能不全、肾、肝、小脑及妇科肿瘤等所致者,还应注意有无嗜烟癖、是否居住高原地区...

  • 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药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发挥企业的作用? 房书亭:我们国家的科技成果为了保证变成商品,用到实践中去,企业需要成为主体。中药协会的职责就是作企业、政府、医院之间的桥梁,为企业的中药现代化和科研控制搭建一个平台。 要想搞好中医药的现代化,必须有三个创新,一是药的创新,二是科技的创新,三是管理的创新。这三个创新缺了一个,整个中药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我相信中医药的疗效。我国现在的中药是按农产品标准管理的,中药材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中药是一个技术性的行业,药材质量不好,中药就不可能好。报纸上经常有一个说法,中...

  • 中医传承 衡量“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

    中医传承 衡量“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

    •中医的传承,除医德方面外,专业方面有3个层次:一是传承思辨体系;二是传承学术思想;三是传承临床经验。三者皆很重要,但有上中下之分。上者,乃思辨体系,此即授人以渔。 •中医的发扬有两条途径:一是几千年来的传统发扬;二是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的现代发扬。传统发扬,是在中医之树的根、干上的发扬,这才是中医几千年行之有效的发扬之路。 •衡量“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的价值有一条标准,就是看其对中医的发展有多大裨益。如果在中医理论体系基础上形成了新学说,且对...

  • 基层的医生 坚持中西医结合

    基层的医生 坚持中西医结合

    两会期间,针对我国中成药国际化进程举步维艰的现状,全国政协委员,天津达仁堂京万红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伟建议,从具有比较优势的中药外用药入手推进中药国际化。(3月16日《中国中医药报》) 笔者非常赞同刘文伟委员的建议,为了进一步说明此建议的可行性,特补充以下几点。 一是外用药比口服药相对来说用药安全,随时可以去除,更容易为外国人接受。 二是中药外用治疗疾病,效果确切,既治皮肤表面疾病,又能治体内疾病。虽然中药、西药都有外用药,但西药的外用药多局限于治疗皮肤体表的疾病。如达克宁软膏、红霉素软膏等。而中药外...

  • 勇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勇探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 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在基层,个体医生、诊所或医院医生诊治病人时,同时处方出中药和西药,人们就称之为“中西医结合医生”,有些医生也自以为是,觉得当一名中西医结合医生是再容易不过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是一种肤浅的认识,应立即走出这一误区。中西医结合不单纯是药的结合、病证的结合,而应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基层医院如何搞好中西医结合,我认为应突出以下几方面。 创造良好中西医结合学术氛围 在基层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首先应该抓中西医基础理论的学习,练就扎实的基本功。鼓励西医学习中医,中医学习...

  •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拘常规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拘常规

      余无言(1900-1963)原名余愚,江苏省阜宁县人,是民国时期著名的“经方派”医家,学验俱富。他崇尚经方,辨证精准,用石膏、大黄治伤寒、温病,量大且效验卓著,被称为“石膏、大黄先生”;在上海业医30年,治疑难重病和伤寒、温病殊多。   《余无言医案》原名《翼经经验录》,系其生前自撰稿。记载的医案涵盖伤寒外感、温热病、妇科、儿科疹痘、水臌、食中等内科疾病,以及疔痈疔疮等外科疾病,每案均有精要之阐论。   余无言文笔甚好,所录医案引人入胜、令人读得畅快淋...

  • 房敏:单元模式是中西医结合探索方向
  • 中西医结合将引领医学发展

    中西医结合将引领医学发展

    时至今日,只要在网上搜索“中医”关键词就会发现批判中医的内容仍然“理直气壮”,甚至还有人扬言要“废除中医中药”。可以确认,那些“废除派”们很少学习本世纪现代科学最前沿的理论——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笔者长期从事后天获得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的诊断,作为一名西医全力支持中医理论,并且认为中西医结合或将引领医学发展。 按系统原则看中医理论 批评中医理论的观点常常以中医没有发展,不是与...

  • 中西医结合的误解

    中西医结合的误解

      《“中西医联合”可替代“中西医结合”》一文(以下简称“该文“)说,“我们虽然常常使用“中西医结合”一词,但总感觉到有些莫名的别扭甚或是无奈。”其实全国绝大多数医家,均以中西医结合事业为顺理成章之事,而且国外的中医研究者也多以中西医结合为己任;只有极少数人“总感觉到有些莫名的别扭甚或是无奈”而已;此不怨中西医结合,而只能是怨他们对于中西医结合的误解。   我国广大...

  •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一词很早就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出现,其定义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而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虽然常常使用“中西医结合”一词,但总感觉到有些莫名的别扭甚或是无奈。“中西医联合”一词虽未见有其明确的相关定义,然却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二者虽一字之差,然含义迥异,明确这种差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结合&rdqu...

  • 中西医结合尚在探索中

    中西医结合尚在探索中

      在西学东渐的历史背景下,出现了主张将中西医学汇聚沟通的中西汇通学派。中西汇通学派实是中西医结合之先声。由于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方法,中西汇通学派也有着不同的思潮和方法,在汇通的进程上也产生了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其中以朱沛文、恽铁樵、杨则民和张锡纯等人为代表的思潮认为,中西医体系各有长短,需互相学习,互相吸收彼此优点,才能使中医学继续发展和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这种思潮在中国近代医学发展史上占主导地位,   中医与西医的结合,不是牵强附会的形式结合,更不能是泯灭各自学科本性而强迫结合形成另类的医学体系。在各自保...

  • 中西医结合从诊疗方案做起

    中西医结合从诊疗方案做起

    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作为一名中医工作者,笔者认为促进中西医有机结合,不妨从诊疗方案的整合开始。 从政策角度考虑,中医药、西医药互相补充、协调发展,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中西医有共同面对的敌人,那就是“疾病”,有共同追求的目标,那就是“健康”,没有必要彼此排斥、各自为营。有了中西医融合的诊疗方案,才能打破“门户”隔阂和专业壁垒,促进中西医理论、技术和经验充分共享。 从技术角度出发,多数疾病的诊断、疗效...

  •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专业之困   笔者在带教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的时候,经常遇到学生咨询:中医发展好还是西医发展好、考西医研究生好还是考中医研究生好、不学中医直接学习西医行不行或者放弃西医单学中医行不行,诸如此类,其核心还是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方向问题,在这方面学生的困惑不少。   实际上,对于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发展,学校教育正处于红火之中。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的学生每年都在600人左右,而且中西医结合专业的生源十分好,分数往往高于其他传统的中医药学专业。但是,在高分入校和报考火热场面之后,...

  •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本科教育

      2013年,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20岁了。1993~2013年这20年,对该专业而言,是白手起家,从无到有的20年;是踏歌前行,从有到优的20年;是在摸索中成长,在成长中壮大,有力助推全国中西医结合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20年。该专业20周年庆前夕,记者专程走访了湖南中医药大学曾负责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筹建工作的凌锡森教授,大学副校长、中西医结合学院首任院长何清湖及中西医结合学院现任院长邓常清,在他们的侃侃而谈中,为我们见证、还原了专业风雨兼程、高歌猛进的20年。   凌锡森:“相当长...

  • 中西医结合被简化为中药加西药

    中西医结合被简化为中药加西药

      中西医结合被简化为中药加西药,中医西医简单混合,并未有机结合,更谈不上完全融合   一名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的研究生,临近毕业才知道连做一名外科医生的资格都没有,执业范围只写在教材上。中西医结合的毕业生,中医和西医都不认可,处境尴尬,只能选择中医院或西医院的中医科。   1956年,毛泽东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这一概念逐步在我国医学界出现。近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研究取得许多成就,如活血化瘀研究、肾本质研究、急腹症...

  • 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医学重要力量

    中西医结合是创造中国医学重要力量

      著名消化病专家姚希贤教授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常委、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消化病研究所所长,还是河北省首位临床博士(博士后)导师,世界胃肠病学会(OMGE)委员、国际肝病研究中心委员,今年已经85岁高龄。他自幼跟随乡医叔父学习中医,少年时迁居北京仍坚持自修,后入河北医学院接受西医学系统教育,上世纪50年代,姚希贤参与到西学中工作中。随着中、西医临床经验的长期积累,他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成为中西医兼长的一代名家,曾两度提名院士候选人,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姚希贤认为,我国...

  •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结合”与“中西医联合”

      “中西医结合”一词很早就开始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出现,其定义是:以现代医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及手段来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中西医学相互补充,取长补短,诊治疾病的医学形式。而在现实的理论和实践中,我们虽然常常使用“中西医结合”一词,但总感觉到有些莫名的别扭甚或是无奈。“中西医联合”一词虽未见有其明确的相关定义,然却经常出现在我们日常的医学理论和实践中。二者虽一字之差,然含义迥异,明确这种差异,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结合&rd...

  • 中西医结合的三大困扰

    中西医结合的三大困扰

      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近二十年来,我国中西医结合的蓬勃开展极大丰富了临床治疗学内容,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的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中西医结合的实践过程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就医观念,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多种疾病已成为绝大多数患者的首选。   在肯定中西医结合成绩和贡献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国中西医结合仍有诸多困扰和难题需要我们用智慧、学识和经验去进行逐一化解。当前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的困扰与难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专业队伍“一头偏”   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和西医两种...

  •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纪实

    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纪实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独具特色的一门学科,它建立在中医与西医学发展的基础上,是两者之间相互兼容、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泸州医学院在6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主动适应社会需求,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在教学、科研、医疗等方面走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特色发展之路。目前,学校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西医结合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已形成了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四川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和脑病科)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临床重点专科(肾病科等)为支撑,以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等...

  • 名老中医赵尚华带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

    名老中医赵尚华带领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外科

    学科带头人简介 王毅东教授,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副院长,大外科主任 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 山西省医师协会理事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泌尿男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山西省泌尿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山西省性学会理事 医院外科建于1939年,近年来在罗耀德、郭振海、王毅东等几代领导人的带领下,科室发...

  •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学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效果显著的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技术和方法,膏方正是其中特色鲜明的一种。膏方养生是以中医学的阴阳、脏腑、气血等理论为基础,运用中医整体观,贯彻三因制宜思想,既注重养生保健,又兼顾慢病调治。膏方更是在江南地区渐成民俗。 《黄帝内经》中就有表述:“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 冬季调补正是顺应“生机潜伏,阳气内藏”的养生之道。膏方以其浓度高、体积小、效果显著、作用持久、剂型稳定、服用...

  • 治脾胃病 中西医结合建奇功

    治脾胃病 中西医结合建奇功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体系,从理论来说的确有很大差别。中医强调整体观,强调辩证施治。西医则是从细微入手,比如要学习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不过,消化类的疾病运用中西医结合会比较好,因为在消化类疾病里,西医西药的用药已经比较固定了,有较好的药物可以选用,可中医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运用中医的久病必瘀,久病必虚的理论,我们也用了很多健脾活血化瘀的方法,治好了很多老胃病、老肠病,建设出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品牌学科。      好医生胃镜一定要行   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我认为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好消化内科医生,那么你就一定要会...

  •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存在的几个问题

      2005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16种教材。   总体上讲,这套教材基本把握住了有关中西医结合临床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性、先进性、公认性、权威性、实用性等教材编写要求;实事求是的、较准确的反映了我国各个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的研究进展;高度重视了中西医结合临床思维的培养等。   现本着爱护、珍惜这套教材之心,结合在使用这套教材过程中的发现和体会,谈谈对《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存在问题的粗浅认识,供学术界讨论。...

  • 生命的救治 中西医结合诊疗一体化

    生命的救治 中西医结合诊疗一体化

    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发全特大爆炸事故,江苏省卫生计生部门迅速启动应急救治预案全力抢救,取得了显著成效。 危重伤员35人中,34名伤员烧伤面积>90%,入院时生命垂危,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已有9人出院,18人仍然在院治疗,救治成功率77.14%,远超国内有文献记载的救治成功率。 对此,刘延东副总理,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领导以及全国专家均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江苏省医疗救治工作指挥有方、措施有力,组织协调和社会动员到位,医学救治及时、科学...

  •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代会召开《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七次全代会召开《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

    自1998年国家试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以来,中医专业学位一直设置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之中,与西医学在同一试行办法下开展,并不能充分体现中医学特色。为服务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中医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中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医人才培养质量,日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31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医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决定在我国独立设置中医专业学位,分为博士、硕士两级,含中西医结合及民族医。 《方案》细化了不同专业学位与毕业后教育的衔接方式。其中,中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其临床能力培养与中医...

  • 基层中医护理服务 中西医结合中心

    基层中医护理服务 中西医结合中心

    近年来,贵州省威宁自治县立足县域土地资源充裕、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为切入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发展优质中药材种植业,稳步推动中药材产业向规范化生产、精深化加工、专业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方向迈进,中药材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4年,全县种植中药材种植16.1万亩,产值超过1亿元。今年,威宁将顺应现代消费者对健康养生的绿色、环保需求,大力推进中药材种养,优先选择种性明确、栽培技术成熟、易管理、效益高的中药材进行种植,重点发展党参、天麻、半夏...

  • 江苏高邮市中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江苏高邮市中医院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河南省新密市中医院感冒专病门诊成立以来,发挥中医药疗法优势,实施“五一序贯疗法”治疗感冒,形成该院综合治疗感冒的特色品牌。 该院感冒专病门诊实施的“五一序贯疗法”采用辨证论治方案、协定中医处方、拔罐疗法和针刺疗法、中药熏蒸疗法等综合治疗手段,受到感冒患者的肯定。(刘刚) 近期,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斥资96万元用于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其中50万元用于县级中医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建设,40万元用于创建水南镇中心卫生院、枫江镇中心卫生院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能力综合...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