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 第17页
-
张氏拔罐三联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典型病案2则
现代医学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由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导致,是一种常见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多变和复发的症状、可逆性气流阻塞和支气管痉挛。常见症状为喘息、咳嗽、胸腔紧迫胸闷和气短。笔者治疗的57例支气管哮喘,病史多数很长,一直靠药物控制,结局可能是终生靠激素和气管松弛剂维持,这些病人早期大部分病例都是因为其他疾病来治疗,哮喘的改善只是一个意外收获。 2001年笔者收到一位10岁哮喘病孩在本诊所治疗7次后症状消失,不再使用气雾剂 (Viani, 丙酸氟替卡松喷雾吸入剂)。另外还有其他几个治愈的病例,也都...
-
吕华运用开泄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经验
吕华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以痰阻气壅、肺气不宣,久则脾肾气虚、虚气上逆为基本病机,善于运用开泄法,以升降散为基础方,配合健脾益肾,活血化瘀法,具有宣展肺气、通络祛瘀、畅达痰邪、通利三焦气机之功效,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疾病,其体征是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并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急性加重期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一种严重病症,病情持续快速进展,可危及患者生命,也可诱发多器官的功能性衰竭,如慢性肺心病等,...
-
小儿外感风寒 疏风散寒宣肺止咳法治
小儿外感多见风寒、风热、风燥三型,三型中又以风寒居多。小儿体质本就多虚,加之语言尚欠表达,稍有不慎,易受风、受寒、受热等。陈宝贵教授治疗小儿外感,风寒者,常用苏叶、荆芥、防风等药,以祛风散寒;风热者常用金银花、连翘、薄荷、菊花等药,以辛凉头热;风燥者,常用杏仁、贝母、沙参、麦冬等药,以润肺止咳。兼咳嗽者,常用麻黄、桔梗、杏仁、前胡等药;兼咽痛者,加牛蒡子、板蓝根、元参等;兼鼻塞者,加辛夷、白芷等。 陈宝贵指出:以上无论何种为治,应遵循“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当&ldqu...
-
中医自然疗法治感冒
中医认为,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原则及用药差别很大。患者要先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感冒,再对症使用中医自然疗法,可有效缓解病情。 风寒感冒 风寒感冒多是因为风寒之邪侵袭机体、肺气失宣所致,治疗的关键是出点汗。 隔姜灸法选大椎穴 (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等穴位,取 0.5厘米厚、直径大约3厘米的鲜姜片,用针穿刺数孔,放在施灸的穴位上,取大艾炷(高约1厘米,炷底直径约1厘米)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当患者感觉灼热时,可上下或左右移动姜片,以局部皮肤微微汗...
-
自煎药液蒸汽熏脚 药浴疗法治风寒感冒
方一 生麻黄70克,荆芥、防风、葛根、桑叶、菊花、桑白皮、桂枝各50克,黄芩、细辛各25克。 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将煎液倒进盆里余下的药渣加水继续煎煮。先用首煎药液蒸汽熏脚,等温度合适后再泡脚,为保持药水温度可以随时加入二煎药液,每次20-30分钟,若药液能没过小腿更好。药液可重复使用,只需加热即可。 方二 食盐100克,生姜70克。 将食盐和生姜放入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先用药液的蒸气熏双脚,待水的温度适宜时,再泡脚,并且相互搓擦。中医认为食盐具有清火、凉血...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法治则 中医诊疗思路介绍
郭俊杰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思路撷要 我国2型 糖 尿 病 患 病 率 逐 年 升 高,2013年 公 布 的 普查结果显示,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4%[1],已 超越 印 度 成 为 世 界 第 一 大 糖 尿 病 国,其中糖尿病周围 神经病变患者多达50%以上[2],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表现可概括为麻、痛、凉、痿, 属中医“痿证”“痹证”等范畴。郭俊杰教授为省级优秀 专家,山西省 名...
-
刘诗富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随着近年来糖尿病患病率不断上升,DN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1]。目前,DN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在保护患者肾功能、延缓DN进展方面效果有限。研究表明,在控制饮食、降压、降糖、调脂基础上加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可以减少DN终点事件发生,且安全性较高[2]。 刘诗富,皖南医学院副教授,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分会代谢内分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肾病专家会委员,安徽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
周婷用针药结合为主要方法治疗耳鸣的经验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内鸣响,且无外界声源的干扰,可妨碍听觉,是一种主观上的症状,可导致不同程度听觉减退、失眠、心烦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反应。周婷是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从事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采用针刺方法治疗多种常见疑难疾病,如围绝经期失眠、周围性面瘫、卒中后半身不遂等。现介绍周婷用针药结合为主要方法治疗耳鸣的经验如下。 方药治疗 健脾益气开闭通窍周婷用益气升阳、调补脾胃之法,方以补中益气汤加减来治疗耳鸣。补中益气汤出自《脾胃论》,方中重用黄芪为君,臣以用人参、炙甘草,君臣相伍...
-
针灸治疗干眼症 中药外用治疗干眼症 综合疗法治疗干眼症
中医外治法治疗干眼症的进展 干眼症是一类由于各种原因引起泪液质或量的异常,或流动异常,出现眼部不适及视觉功能障碍的常见眼科疾病[1]。据中国医学分会眼科分会角膜病学组调查示,干眼症在我国的发病率为21%~30%[2]。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视疲劳等,严重者影响患者的生活及工作[3]。西医治疗多采用人工泪液替代物、永久或暂时封闭泪道系统、戴湿房眼镜等方法来改善临床症状,但临床疗效欠佳[4]。中医很早就有干眼症的记载,《目经大成》曰:“此症轮廓无伤,但视而昏花,开闭则干涩异常...
-
育阴清热法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浅析
商荣义为辽宁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科毕业生,现就职于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第一临床医院。自毕业近60年以来,一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笔者曾有幸侍诊于商荣义,现就跟诊记录中商荣义治疗顽固性舌痛一例整理如下。 张某,女,34岁,2018年9月23日初诊。诉舌痛数年。现舌尖刺痛,口干,时有发热。伴有咽炎,遇情志不畅加重。排便困难,大便呈羊粪状。2018年1月行人流手术。舌红无苔,有裂痕,脉沉细。 处方:板蓝根30g,僵蚕3g,桑叶3g,菊花3g,竹茹3g,桑白皮30g,麦冬30g,玄参30g,石斛15g,当归15...
-
俞景茂运用养血疏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经验
俞景茂 ( 1942—) ,男,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 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 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 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50 余载,专 于钱乙学术研究,精于中医儿科各家学说,理论功底深厚, 诊治经验丰富,擅长治疗小儿肺系疾病及疑难杂症。 小儿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常见有 湿疹、荨麻疹、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 休克、变应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这些疾病易 迁延反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其中哮喘持续状 态、过...
-
探讨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为特点的常见消化性疾病,发病缓慢,病势缠绵,迁延难愈,且伴随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肠化生和异型增生,常被视为胃癌前病变(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PLGC),是胃癌发生的高风险因素[1]。CAG是胃癌最重要的癌前疾病,尤其是CAG合并肠化生或不典型增生时发生癌变的可能性更大[2]。CAG临床以上腹胀、腹痛、纳少、嗳气、消瘦乏力为主要表现。《中医内科学》将CAG归为&ldq...
-
孙浩运用宣通法治疗小儿咳嗽验案四则
小儿咳嗽病因较多,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鼻后滴漏综合征、哮喘、类百日咳综合征、肺结核等,其临床表现虽各异,但总不越乎肺气宣降功能失常。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臣字门儿科第五代传人、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孙浩认为,咳嗽初起,常因寒邪犯卫而见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痰鸣等症,病机表现以肺气失宣为主,治疗当以宣肺透邪为主。宣发肺气一般有清宣法和温宣法两种。清宣法适用于外感风热证,常选用银翘散、桑菊饮、桑杏汤等加减;温宣法适用于外感风寒证,常选用三拗汤、杏苏散、华盖散等加减。孙浩指出,若痰...
-
养阴通络法治疗腮腺炎并发无精子症
无精子症无疑为男性不育问题中的疑难性疾病,其原因复杂且多样,腮腺炎并发睾丸炎导致的无精子症在临床中较为典型,临床表现往往仅为睾丸不同程度萎缩,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传统中医四诊辨证有一定困难,而西医采取的激素类药物副作用较大,营养疗法效果不确切,辅助生殖技术费用高昂且具有潜在的遗传学风险,治疗起来颇为棘手。 流行性腮腺炎(EM)是全球性流行的疾病,原发感染多为15岁以下儿童,以5~9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常集中暴发流行。腮腺炎病毒可累及睾丸,导致流行性腮腺炎性睾丸炎(EMO),是男性EM患者最常见的一类并发症,...
-
孙浩运用育阴祛浊法治疗高血压病经验浅析
孙浩,主任中医师,江苏省名中医,江苏省国医名师,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出身于中医世家,为中医儿科“臣”字门第5代传人,精通中医儿科、内科诸证的治疗。高血压病是现代临床常见病,对于高血压病所致临床诸证的治疗,孙老具有多种理论方法,其中育阴祛浊法最具特色。本文依据孙老手稿及其传人讲述内容,详细阐述孙老运用育阴祛浊法治疗高血压病的理论及遣方用药思路,并举病案1则。 1 高血压病的中西医认识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点的一种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可无临床表现,患者多...
-
代温灸膏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是鼻腔黏膜的一种变应性疾病,为 IgE 抗体介导的有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Ⅰ型变态反应,表现为鼻痒、连续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有的还伴有眼结膜及外耳道部位的奇痒。由于大气污染,加之饮食结构的改变及工作压力的增加,本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其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社会生活。西医治疗本病有药物脱敏疗法、免疫疗法、手术疗法等,但疗效均不明显。近2年,笔者采用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本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69例观察病例为201...
-
温阳法治疗下肢发冷案
编者按: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原院长李恩宽教授,对郑钦安的扶阳思想多有研究阐发,临证之时,辨证准确,治法精当,大剂量运用附子、肉桂等辛温之品,屡起沉疴。其学生总结其医案3则,今起本版将陆续刊出。 李某,女,78岁。患者诉膝关节以下发冷一年余,伴口苦,口腔糜烂,咽部不适,喜热饮,饮后则感舒适,有慢性咽炎病史,二便调,舌淡苔薄,脉弦细。九制附片30克,干姜20克,炙甘草20克,肉桂20克,桂枝20克。7剂,水煎服。二诊时,患者诉膝关节以下出汗,量少,口苦等上部不适减轻,怕风...
-
辛开苦降法治寒格呕利
韩某某,男,67岁。2008年10月26日初诊。素有胃病旧疾,更有嗜酒之癖,近因饮酒贪杯而致胃脘不舒,呕吐不止,食入即吐。曾于当地卫生所静点用药治疗,其效甚微。诊见闭目静卧,坐起后仍干呕,恶心、嗳气、胃脘部痞满,食不下,饮水后少顷即吐。口苦欲饮冷,大便稀薄,日行二三次。苔黄略腻,脉沉滑。此乃寒格呕利之疾,治宜辛开苦降,和胃降逆。嘱其用生姜一块(约25克许)切成薄片,黄连6克,代赭石25克,水煎药液约200毫升许,先少少服之,如服后不受吐出,少顷再服,直至受药,可将药频频服下。 二诊:诉说当日将药如法煎煮,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