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玉米 第2页

玉米 第2页

  • 用玉米须妙疗疾

    用玉米须妙疗疾

    玉米须又名玉米缨。中医认为,玉米须性平,可降血脂,血压,血糖,还能利水,消肿,泄热,可用来治疗多种疾病。 患泌尿系感染的人,用玉米须200克煎水大量饮用,可以清热利湿,消炎利水,加速病情的恢复。 玉米须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每天取玉米须20克煎水喝,对高血压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糖尿病患者也可以反玉米须水作为保健饮品,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的一些血管病变有一定的辅疗效果。...

  • 玉米粥加小苏打防治口角炎

    玉米粥加小苏打防治口角炎

    中老年人秋冬季容易发生口角炎,出现口唇干裂,这通常是体内缺乏尼克酸(烟酸)造成的。其实,只要在煮玉米粥时加点小苏打,就可起到防治口角炎的作用。 玉米中尼克酸的含量很高,但属于结合型尼克酸,不易被人体吸收。在熬玉米粥时加点小苏打,就可将结合型尼克酸转化成游离尼克酸而被人体吸收。此外,小苏打还可保护玉米中的B族维生素,对防治口角炎大有帮助。 取100克玉米面加水煮开后,放入约0.5 克小苏打,搅拌均匀,再煮3~ 5分钟即可食用,每天1次,连食2周。 (李宁) 口角皮肤和黏膜交界处潮红、脱屑、糜烂、皲裂、出血、疼痛称为口...

  • 调理减重降压 鲜玉米须绿茶

    调理减重降压 鲜玉米须绿茶

      本期专家 何启扬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主任医师   夏季,肥胖的高血压老人在高温湿热天气都会比较难受,日常的生活中容易出现水肿、或者小便不利、热痛,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骨伤科医院重症病房主任何启扬表示,对于这些胖一点的高血压老人,需要通过日常的调理减重降压,不然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可能导致高脂血症或者其他不适的出现。   专家开方:鲜玉米须30克左右(晒干样约10克)、绿茶10克左右。将玉米须放入盛有绿茶的杯中,冲入沸水250毫升,稍闷一下,即可。   专家点评:该茶...

  • 治疝气玉米茎心代茶饮用

    治疝气玉米茎心代茶饮用

      方剂:玉米茎心(玉米茎内之白色柔软绵状物质)10条。   制用法:加水煮汤。代茶饮用。   成效:清热利尿。用治疝气、尿道刺痛、溺白等。...

  • 冬防感冒喝大米粥 吃玉米补蛋白

    冬防感冒喝大米粥 吃玉米补蛋白

    冬季天气较冷,特别是昼夜温差大,稍不注意就会引起感冒。冬季感冒风热型的很少,多是由风寒引起,表现为发热、畏寒、无汗等症状。 有专家建议,平时多喝粥,尤其是一些具有食疗作用、加了特殊食材的粥,有利于感冒的预防和治疗。冬季煮粥以大米最好。因为大米性味甘平,有和胃气、补脾虚、壮筋骨、和五脏的功效,而其他米,如小米、糜子米、薏米都是性味甘、微寒的食物,不是很适合冬日食用。煮粥时还可加入一些具有食疗作用的特殊食材,如生姜(生姜是对付发烧、打喷嚏、咳痰等症状的最好“武器”);苏叶(苏叶有发散风寒的作...

  • 玉米须栀子粉治病验方

    玉米须栀子粉治病验方

    玉米须药用验方四则 1、水肿、腹水:用玉米须60克,适量水煎服;或玉米须、车前草、冬瓜皮各30克,适量水煎服。 2、黄疸:玉米须30克,茵陈15克,适量水煎服。 3、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玉米须60克,适量水煎服;或玉米须30克,玉米芯90克,适量水煎服。 4、大便下血:玉米须120克,烧炭研成细末,每日2次,用黄酒冲服。 栀子粉外敷治小儿高热 栀子粉、鸡蛋清外敷涌泉穴治疗小儿因流感、腮腺炎、风疹等病引起的高热及夏季热,疗效颇佳。 方法:生栀子10克,研粉,用60目筛过筛备用。...

  • 薄荷玉米须治急性膀胱炎方

    薄荷玉米须治急性膀胱炎方

    处方:鲜薄荷、玉米须、冰糖各 30克。 用法:先将前二味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煮沸10分钟去渣,再加入冰糖溶化即可 分3次饮用,或倒入杯中代茶饮,每日l剂。 主治急性膀胱炎。 韦立威...

  • 糖友食谱玉米冬瓜汤

    糖友食谱玉米冬瓜汤

    原料:鲜嫩玉米150克,鲜冬瓜350 克,精盐l克,味精0.5 克,植物油15毫升,葱末10 克,生姜末10克。 制法:将鲜嫩玉米去外皮取玉米粒,鲜冬瓜洗净切小块,锅烧热入植物油,油热入葱末、姜末煸炒几下,加水800 毫升,入鲜嫩玉米粒、鲜冬瓜、精盐,煎煮30 分钟后,加入味精即成。 用法:饮汤,食玉米粒、冬瓜。 主治: 糖尿病、脂肪肝、高血脂、动脉硬化。...

  • 选对玉米防治糖尿病

    选对玉米防治糖尿病

    玉米是糖尿病患者理想的食物之一,但是让许多糖尿病人困惑的是,玉米有不同的品种, 如糯玉米、老玉米,这些 品种的玉米都适宜糖尿病人吃吗? 其实,糯玉米、老玉 米它们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只在营养成 分上有少许不同。老玉 米所含粗纤维多,含可 溶性糖低,其含糖量比 普通大米低2.3%,而粗 纤维含量却是大米的9 倍,非常适宜糖尿病患 者食用。但糯玉米支链 淀粉含量高,支链淀粉 含量越高,就越易转化为葡萄糖,血糖升高就越快。所以,对糖尿病人来说,可以适当地吃些老玉米,但是糯玉米最好不要吃。 (释风) 治疗方:绿茶0....

  • 治耳聋耳鸣 当归玉米酒

    治耳聋耳鸣 当归玉米酒

      当归150克,杜仲、丹参各80克,枸杞子250克,黄芪250克,野菊花150克,玉米2000克,酒曲适量。   将上药水煎弃渣,取药汁;玉米研粗末,水浸6小时,沥干,蒸熟候冷,置于酒坛中,加入药汁、酒曲搅匀,密封2~3天,闻有酒香后,将酒坛埋入潮湿黄土中,经10日后开封,置阴凉干燥处保存饮用。每日两次,每次30~50毫升温服。该药酒可滋阴平肝,益血祛风,适用于高血压、眩晕、耳聋、耳鸣等。...

  • 化痰止咳咸猪骨豆腐汤 铁棍淮山玉米脊骨汤

    化痰止咳咸猪骨豆腐汤 铁棍淮山玉米脊骨汤

    咸猪骨豆腐汤化痰止咳 咸猪骨豆腐汤 配料 猪骨600克、豆腐350克、马蹄100克、盐5克 制法 猪骨盐腌4小时,洗净;豆腐用盐水浸泡1小时,沥干水,用油将两面煎至金黄色。清水2000毫升放入瓦煲内,煮沸后加入以上用料,武火煲滚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加盐调味。 效果 清热泻火、化痰止咳 方解 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此汤可用于熬夜、烟酒过多及胃火盛引起的胸闷烦渴、咽喉肿痛、咳嗽、风火牙痛、口干口苦、大便秘结及健康人群...

  • 核桃花生玉米粥 软化血管

    核桃花生玉米粥 软化血管

    专家指出,心脑血管病的共同病因多数是动脉硬化,这里给您推荐四款有软化血管作用的粥。 核桃花生玉米粥 将玉米糁、核桃粒、花生适量加清水同煮,文火熬成粥即可。这款粥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明显的软化血管的作用。 核桃含有丰富的磷和大量的亚油酸,磷可营养脑神经,亚油酸可防治动脉硬化;花生富含对心脏有益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患心脏 病的风险;玉米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莲藕木耳冬瓜粥 莲藕去皮切小块,黑木耳切...

  • 大蒜降血脂 玉米降血压

    大蒜降血脂 玉米降血压

    大蒜中的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可缓解血小板凝结从而防止血栓的形成,经常食用大蒜有防治高血脂症、冠心病、高血压的作用。大蒜3瓣碎捣成大蒜汁,白萝卜100克去根、须,洗净,切碎,捣烂取汁,用洁净纱布过滤,将白萝卜汁与大蒜汁充分搅和均匀即可。早晚两次,治中老年人湿浊内蕴、气滞血瘀型高脂血症。 辛喜 醋泡玉米降血压 食材:玉米500克,食醋2斤(陈醋比白醋要更适合本方)。 做法: 1.将玉米洗净煮熟,滤干待用;准备一个干净罐子,要能密封,陶瓷和玻璃的最佳。 2.将煮熟的玉米放进玻璃器皿内,倒入食醋,浸泡...

  • 玉米须的妙用

    玉米须的妙用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利胆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水煎液具有明显的降胆固醇、降血糖等作用。下面介绍几则巧用玉米须疗疾的验方。   糖尿病: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加水适量煎煮至沸,吃猪胰喝汤,每日1剂。   慢性前列腺炎:取玉米须6克,马齿苋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2剂。   急性膀胱炎:取玉米须50克,车前草20克,甘草6克,水煎取汁温服,每日2剂。   肾炎水肿:取玉米须、车前草各30克,水煎取汁代茶饮,每日1剂。   妊娠水肿:取玉米须30克,冬瓜皮60克...

  • 玉米两种健康吃法

    玉米两种健康吃法

    在我们的日常食品当中,玉米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它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能美容、明目、抗衰老、预防高血压和冠心病等。那么,我们怎么吃玉米更健康呢?这里给您介绍两种健康吃法。 健康吃法一、水果玉米沙拉 材料:玉米粒200克,生菜100克,小西红柿5个,奶酪少许。 调味料:橄榄油5克,黑胡椒少许。 制作方法: 1.将玉米粒放入锅内加少量盐大火煮10分钟; 2.生菜清洗干净,撕成小片; 3.把小西红柿洗净,奶酪切丝; 4.将玉米粒、小西红柿、生菜叶和奶酪加橄榄油、黑胡椒拌匀即可。 健...

  • 用玉米须治下列诸多常见疾病

    用玉米须治下列诸多常见疾病

      人们在收获玉米时常把玉米须扔掉,其实,玉米须也是一味良药。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性平,具有利尿消肿、降血压、止血、利胆等作用。现代药理学表明,玉米须水煎液具有明显的降胆固醇、降血糖的作用;利尿作用虽没有西药速尿见效快,但作用却比速尿持久,且没有副作用。此外,用玉米须还可用于下列诸多常见疾病:   齿龈出血玉米须50克置保温瓶中,以沸水冲泡,盖闷后,1日内分数次饮完,每日1剂,7天为1个疗程。   高血压、头昏玉米须50克,菊花10克,煎汤。分早、晚两次口服。   糖尿病取玉米须30克,猪胰200克...

  • 变废为药玉米须

    变废为药玉米须

    玉米须经常被人们丢弃,然而看似无用的玉米须却是一种食疗佳品。 中医认为,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等功效。临床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糖尿病、乳汁不通、慢性肾炎等多种病症。现代研究发现,玉米须中含有皂甙、生物碱、隐黄素、抗坏血酸、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多种有效成分,具有利尿降压、利胆降糖、消炎止血的药理作用。 用于食疗,一般取玉米须10~60克,泡茶饮用,或者加入汤中食用。如治疗伏天尿路感染可以用鲜玉米须60克...

  • 玉米全身是宝 根儿叶儿须能入药

    玉米全身是宝 根儿叶儿须能入药

      老玉米又叫棒子。掰棒子就是收获玉米。每逢八月中,晚棒子成熟了,此时要把这高秆儿作物砍倒,把地腾出来种植秋冬作物,这就意味着满眼的”青纱帐”要在几天工夫里变成一片“白地”,田地里的各色小动物都会躲到田间的几堆秸秆下面。这是捕捉蟋蟀、蝼蛄、蟾蜍、蜘蛛、蛴螬这些虫类药物的好机会,所以我经常在这个季节下乡采药。   除了“捉虫子”,我还帮熟识的乡亲们掰棒子。棒子秸,要在离地不到半尺的地方拿镰刀砍断,砍断的地方是斜茬子,很锋利,因此绝对不能让...

  • 苦瓜粥 玉米须粥 葛根白米粥

    苦瓜粥 玉米须粥 葛根白米粥

    玉米须粥 玉米须15克,粳米50克。将玉米须洗净,加水两碗,煮2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加入玉米须汁液中,煮成粥。可代早晚餐食用。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 葛根白米粥 葛根粉30克,大米100克。用白米煮粥,加入葛根粉,煮至米烂成粥即成。适合形体消瘦的糖尿病患者。 芝麻黑豆粥 黑芝麻500克,黑豆1000克。将两者一起加工成粉。每次取黑芝麻黑豆粉共100克,加面粉50克,调和均匀后煮成粥。分成3顿,随餐食用。适合各类糖尿病患者。 南瓜麦麸粥 青嫩南瓜250克,麦麸50克,粟米50克。南瓜洗净切小块,...

  • 选购鲜玉米小诀窍

    选购鲜玉米小诀窍

    现在鲜玉米上市达十多个品种,其中量较大的有“白糯”、“黄糯”、“黄甜”、“彩糯”(花粘)等四人类。 挑选玉米的方法是,一看:看个头大小,要选个头大的;二攥:选玉米粒饱满的;三剥:穗头剥开一点皮,看顶部粒子多少;四捏:用指甲捏玉米粒,可出汁的为嫩的,不出汁为老的。当然也应根据个人口味选择,如喜吃黏度强的,可以选老一点的,蒸煮时,时间稍长一些,玉米粒开了花,味道最好,而且易咀嚼。...

    养生秘方 2024-03-06 8 0 玉米
  • 水果玉米黏玉米营养区别

    水果玉米黏玉米营养区别

    水果玉米属于甜玉米中的超甜玉米,含糖量达20%—35%,是一种果蔬兼用的新兴食品,既可鲜食也可熟吃,因其具有甜、糯、嫩、香的口感而广受欢迎。水果玉米中的葡萄糖、蔗糖、果糖等糖含量是普通玉米的2—8倍;且富含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18种氨基酸等多种营养元素,营养很丰富。 黏玉米又名糯玉米,其粗蛋白、粗脂肪、氨基酸含量都比普通玉米高,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上,氨基酸含量在5%~6%,且每一百克黏玉米含赖氨酸0.3—0.4毫克,比普通玉米要高,并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

  • 两道玉米菜肴 百搭的美味食材

    两道玉米菜肴 百搭的美味食材

    作为粗粮的玉米,醇香绵糯的口感,很受大众欢迎。营养学家研究,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位居前列的。它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所含的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含有的核黄素、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等疾病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排除体内毒素,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等良好的功效。 中医认为,玉米味甘性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适合用于“三高”人群和老年人习惯性便秘、慢性胆囊炎、小便晦气等疾患的食疗保健。 除...

  • 养胃助消化 一款粗粮玉米主食

    养胃助消化 一款粗粮玉米主食

    节日大鱼大肉后,一款用粗粮玉米面做的主食,既可养胃助消化,又能避免体重增长。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玉米磨面后,其脂肪70%是亚油酸,磷、维生素B1的含量居谷类食物之首;常食有降压降脂、降低人体胆固醇、减肥等功效。 主料:细玉米面150克、饺子粉100克、粉丝1把、豆腐干4块、大白菜200克。 调料:葱姜末、盐、豉油、生抽、橄榄油。 做法:1.将豆腐干和粉丝切碎末、大白菜切碎后,加葱姜、调料拌匀成馅入味;2.白面和玉米面拌匀后,边倒入开...

  • 鲜玉米十大保健功效

    鲜玉米十大保健功效

    玉米,又名苞谷、棒子、玉蜀黍,因颗 粒晶莹润泽,享有“珍珠米”的美称。中医 认为,玉米味甘淡性平,归脾、胃、膀胱 经,具有健脾益胃、益肺宁心、清利肝胆、 利水渗湿等作用。尤其是鲜玉米,不仅吃 起来香甜味美,而且具有非凡的保健功 能。 一、延缓衰老。玉米中含有一种叫谷 胱甘肽的长寿因子,它在微量元素硒的 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酶,促使体内过氧 化物加速分解,维护人体氧化与抗氧化 之间的动态平衡,延缓机体的衰老。鲜玉 米富含的类胡萝卜素、维生素C、E等抗 氧化物质,能抵御氧自由基对各组织细 胞的伤...

  • 玉米风味小吃

    玉米风味小吃

    玉米营养丰富.如何吃好值得探讨。现介绍几种用玉米制作的风味小吃。 玉米煎饼用料:玉米面、面粉。制作方法:将等量的玉米面、面粉和匀,加入适量的白糖、水调成糊状,分几次放人平底锅内压成薄饼状,用文火将两面翻烤,待两面都煎烤呈金黄色时即可。这种煎饼比用纯面粉做的更好吃,既酥脆又有玉米的甘香。 玉米羹用料:完整的.玉米粒。制作方法:先将玉米粒浸泡几个小时,然后加水煮至开花状,将皮壳洗掉。加冰糖或白糖水煮沸即成清甜可口的玉米羹,可作早餐或晚餐小吃,也可作下酒小菜。女口想吃咸味的,可不放糖,改用盐,吃起来也别有风味。 玉米面窝...

    养生秘方 2024-03-06 10 0 玉米
  • 秋季宜多吃玉米

    秋季宜多吃玉米

    在过去,玉米曾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主食,不过随着精米白面越来越多,玉米渐渐被人忽略了。实际上,常把玉米当做主食,对人体很有益处。 德国研究表明,在包括以白面和大米为原料的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最高。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麦的5--10倍。玉米还含有7种“抗衰剂”:钙、谷胱甘肽、维A、镁、硒、维E和脂肪酸。其中,维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 玉米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蠕动,减少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其镁、钙和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的含量也比...

  • 玉米食疗法

    玉米食疗法

      最近休假,我回了趟乡下,去探望年近七旬的老母亲。刚进家门,我便发现老人变化很大,面色红润,腿脚灵活,精神矍铄,一双眼睛变得极有光彩。要知道,母亲多年来一直患有严重的干眼症,用过多种滴眼液都不见效,只能靠不停地眨眼睛来缓解疲劳,即便这样,还时常会认错人。   母亲的变化令我惊喜,便笑问她服食了什么灵丹妙药。老人故作神秘地打开冰箱,只见冷冻室最上面的一隔里,居然塞满了一抽屉袋装的熟玉米!   母亲兴奋地告诉我,这要归功于她自己发明的玉米食疗法。她闲来无事喜欢听广播,在一档养生类节目中,她听说吃熟玉米好处...

  • 玉米排骨汤

    玉米排骨汤

    将排骨剁成块状,玉米剥皮、去须,每根切两到三段,高压锅内放水,将排骨放入锅中,大火煮至锅内水微开,有血沫浮上来后将血沫去掉,再放入玉米、红枣、葱、姜,同时在锅中滴入少许料酒,再滴两滴醋,可以帮助钙质溶出,达到更好的补钙效果。煮沸上汽后改为小火,持续四十分钟左右关火,放汽后开锅,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玉米属于粗粮,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可以吸附排骨中的油脂,还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排骨的营养。同时,玉米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配合排骨的动物蛋白,比例合适,可以同时满足人体对这两类蛋白质的需求。因此,玉米排骨汤是一道营养丰富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9 0 玉米
  • 羊肉汤里别放醋 天冷老人多吃玉米

    羊肉汤里别放醋 天冷老人多吃玉米

    羊肉汤里别放醋 《本草纲目》称:“羊肉同醋食伤人心”。羊肉大热,醋性甘温,与酒性相近,两物同煮,易生火动血。因此羊肉汤中不宜加醋。 羊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而茶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吃完羊肉后马上饮茶,会产生一种叫鞣酸蛋白质的物质,容易引发便秘;若与南瓜同食,易导致黄疸和脚气病。肝脏有病者不宜大量摄入羊肉。王凯 天冷老人多吃玉米 冬季天气寒冷,多吃点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玉米可增强抗寒能力,同时玉米还含多种人体“抗衰剂”,因此对老年人十分有益。 经测...

  • 甜玉米助睡眠

    甜玉米助睡眠

    夏天炎热,中老年朋友容易出现多梦、易醒、失眠等症状,食用甜玉米可以让我们睡得更香。检测表明,甜玉米含有丰富的松果体素,松果体素可调节人体内分泌,作用于睡眠中枢,提高睡眠质量。美国科学家发现,仅0.1毫克的松果体素就足以诱发睡眠。 而每克甜玉米含松果体素1.37微克,每日食用80克左右甜玉米即可达到改善睡眠的日的。睡眠质量不佳的中老年朋友不妨每天晚餐食用一点甜玉米,也可同时食用燕麦等富含松果体素的食物。...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