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 第17页
- 
	
	延缓大脑老化 防治老年痴呆老张今年60岁,退休不久,自觉记忆力减退许多。有时刚想起一句话,转过身想对妻子说,竟然记不起来。明明要到厨房里拿汤勺,却拿了双筷子。家人说他“健忘”,对他有意见。老张怕自己得了老年痴呆,每天都很紧张。后来去医院检查,发现有脑动脉硬化,服药后自觉记忆力改善了不少。 经常有人怀疑自己或抱怨家人患了老年痴呆,然而医生说,很多人把老年性健忘当做是老年痴呆。 人到老年,记忆力减退不可避免,问题是:您的记忆减退是处在正常的退变范围内,还是患了老年痴呆? 一般的老年性健忘者,不记得的事一经人提... 
- 
	
	陈可冀强调治疗老年痴呆理论特色和优势陈可冀院士是我国著名老年医学家,曾著有《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一书,系统整理了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色和优势。 他认为,老年痴呆主要以虚为主,虚实夹杂,病因在于年迈体虚,髓减脑消,脉络空虚,诸窍失聪,或痰湿内生,瘀血内停,郁久化热酿毒;病位虽在脑,但与脾肾、心、肝相关。 临证中,陈可冀从虚、瘀、痰、毒辨证论治,重在以填精益髓、健脾补肾为本,兼以通络开窍、解郁醒神、化痰祛瘀为标,标本兼顾。 如以虚为主者常用左归饮、归脾汤、补阳还五汤等加减补肾健脾、益气活血;以行为精神异常和社交障... 
- 
	
	老年性眩晕的采用辨证饮食疗法老年性眩晕一般病程较长,采用饮食疗法可有效地减少发作,缓解症状。 一、肝火上扰型症见眩晕如坐舟车,头部胀痛,耳鸣,性情急躁,常因恼怒而晕痛加重,面赤烦热,睡眠多梦,四肢麻木,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宜平肝清火,降压定眩。可选用以下食疗方。 槐花菊花饮 组成:槐花15克,白菊花lO克,蜂蜜 20毫升。 制法:将槐花、菊花洗净后人锅,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去渣取汁,兑入蜂蜜,搅匀即可饮用。每日两次。 复合芹菜汁 组成:芹菜、番茄、莴苣嫩叶各0.2公斤,蜂蜜20毫升。 制法:将芹菜、莴苣嫩叶洗净并用温... 
- 
	
	温肾健脾调治老年人晨泻晨泻又称鸡鸣泻、五更泻,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中医认为,晨泻多因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阴寒内盛所致。治宜温肾健脾、固涩止泻。可选用四神丸(由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五味子、生姜、大枣六味中药组成,可制丸服用,也可做汤剂服)加减进行治疗,方中补骨脂善补命门之火,可温养脾阳;肉豆蔻能暖脾涩肠;吴茱萸、生姜可温中散寒;五味子能敛酸固涩;大枣可健脾养胃,诸药合用共奏温肾暖脾、固肠止泻之功效。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避免受凉,注意腹部及下肢保暖;饮食要有规律,以清淡、易消化、少油腻为基本原则;一日三餐要定时定... 
- 
	
	保护大脑 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老年痴呆是世界性的社会难题。一方面.其发病率越来越高.已上升为常见死亡原因的第3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病和癌症。另一方面.这种病的演变过程缓慢.不容易被身边的子女发现。据统计。目前.我国老年痴呆患者已有500万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一还多.每年还有约30万老年人加入这个行列。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痴呆发病率将逐步增高.80岁以上的老年人痴呆发病率达80%。虽然老年痴呆是一种顽疾.目前也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但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掌握一些保健常识.及早行动.就可以保护大脑.及早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倒退走... 
- 
	
	临床辨证施治老年失眠症由于生理因素、全身或 器质性病变、精神疾患、心理 社会因素等原因,老年失眠 症目前已成妨碍老年人正常 生活和健康的临床常见病之 一。患者常以睡眠时间不足, 睡眠深度不够,睡眠不能消 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 主要证候特征,具体可表现 为人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或 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 甚或彻夜不眠等,治疗较为 棘手。临床可将本病分6型 辨治,收效良好。 1.气血不足 以睡眠不 实、似睡非睡、多梦为特点, 常伴有心悸健忘,精神疲惫, 头晕目眩,神思不聚,面色少 华、自汗盗汗等,舌淡苔薄 白,脉细而无力。症属气血... 
- 
	
	治老年精神障碍抑郁症 李辅仁验方李辅仁,男,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学专家,国医大师,获国务 院颁发的“表彰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 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享受政 府特殊津贴。现将李老治疗老年抑郁 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忧郁、焦虑, 激越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 失兴趣,自我价值评价下降等。临床 上常见有如下两型。 一、心肝火旺。瘀血阻滞 表现:此类患者素体禀赋多属阴 不足、阳有余,或性格急躁,或诸病 缠身,阴虚阳亢。患病后常表现为烦 躁易怒,焦虑不安,头晕头痛,口... 
- 
	
	李登极讲中老年人如何防治失眠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记者采访了北京朝阳医院神经科专家李登极主任,请他讲一讲中老年人如何防治失眠的知识。 失眠的原因 李主任指出,中老年人由于工作、学习、生活疾病等方面的原因,最易产生失眠,常见的原因有: (1)生活上的原因生活规律的变化,环境的干扰,如室内湿度、温度不协调,噪音太大,音量太响,或晚上小便次数增加等。因此睡前不宜喝浓茶,不要吃得过饱,睡前最好不要服用某些导致兴奋的药物。 (2)精神情绪的影响由于某些原因出现抑郁、焦虑或者激动、兴奋,长期反复,可形成恶性循环,影响睡眠。 (3)疾病影响有的中... 
- 
	
	老年痴呆症 护理延缓病情发展有些老年人说:“哎,人老了,记性也变差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器官功能的衰退,大脑的萎缩,人的记忆力也相对下降。但有的老年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忘记的事情越来越多,甚至上顿刚刚吃饭,下顿就忘了刚才吃了什么了,这时,家人就要引起警惕,这可能就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先兆。 据了解,目前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44亿人,其中65岁以上每20人就有1人患老年痴呆,但是由于它起病隐匿,容易被患者及家属所忽视,从而错过了最佳的诊疗时机。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李中表示,阿尔茨海默病就... 
- 
	
	老年抑郁症防治发展趋势老年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也是老年期最常见的精神障碍。调查显示,抑郁症发病率最高,其次是老年痴呆症。 老年抑郁症病因是多方面的,年轻时发病的抑郁症患者多有明显的遗传倾向,晚年发病者遗传倾向较少。大量的生理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可能与机体老化,特别是脑细胞的老年退行性病变有关,也与老年人频繁遭受的精神挫折有关;另一方面,一些抗高血压药、麻醉药和其他中枢抑制药、酒精、安眠药也可导致抑郁症。 老年抑郁症的症状特点: 1.疑病性:即对某一不太严重的疾病或不适过... 
- 
	
	疏肝解郁治老年抑郁症 李辅仁经验方李辅仁,男,北京医院主任医师, 著名中医学专家,国医大师,获国务 院颁发的“表彰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 业做出突出贡献”荣誉证书,享受政 府特殊津贴。现将李老治疗老年抑郁 症的经验介绍如下。 老年抑郁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精神 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忧郁、焦虑, 激越不安,绝望无助,对外界事物丧 失兴趣,自我价值评价下降等。临床 上常见有如下两型。 一、心肝火旺。瘀血阻滞 表现:此类患者素体禀赋多属阴 不足、阳有余,或性格急躁,或诸病 缠身,阴虚阳亢。患病后常表现为烦 躁易怒,焦虑不安,头晕头痛,... 
- 
	
	乐观减压法 防老年痴呆近日报道,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老年痴呆症杂志》刊登的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爱玩乐器可使老年痴呆症风险降低三分之一。 新研究中,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通过对157对双胞胎的研究来探索音乐与老年痴呆症之间的关联性。因为同卵双胞胎的基因构成100%相同,异卵双胞胎基因构成平均50%相同。研究人员通过对比分析,深入研究了罹患老年痴呆症双胞胎的可能风险因素以及健康双胞胎的预防老年痴呆症的保护因素。将性别、教育、身体运动等因素纳入考虑范畴之后,研究人员发现,弹奏乐器的双胞胎发生痴呆和认知障碍的可能性降低36%。 研究人员表示... 
- 
	
	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八子定喘汤,主治老年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症见喘咳气短,动则加重,吐痰不利,唇甲紫绀者。 该方由白芥子10克、紫苏子10克、莱菔子(炒)15克、葶苈子20克(包煎)、五味子10克、附子10克(先煎)、车前子30克(包煎)、补骨脂10克、大黄6克(后下)、前胡15克、白前30克、杏仁10克、紫菀30克、川贝(冲)10克、水蛭10克、皂角10克组成。每日1剂,水煎2次,共300毫升,取150毫升分早晚温服。如果是老年虚喘,动则加剧,可适当配伍参蛤散。 其中白芥子、紫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车前子降... 
- 
	
	煨大蒜治老年性腹泻老年性腹泻若治疗不及时,可反复 发作,引起慢性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迁 延难愈。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煨大 蒜治疗本病3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治疗方法:白皮大蒜50~100克,用 炭火煨熟后去外皮,分2次服。2天为1 疗程。 典型病例:刘某,女,76岁。患者于半 年前因饮食不当引起腹泻,经治疗后好 转,此后反复发作,近3日腹泻加重,每 日数十次,色黄,水样,伴腹胀,曾用西药 治疗效果不佳。诊见轻度脱水貌,舌淡苔 白,脉沉迟。遂用上方,口服2次后腹泻 次数明显减少,4次后痊愈,随访1年未 复发。 体会:老年性... 
- 
	
	北京名医治老年喉源性咳嗽方北京名医治老年喉源性咳嗽(痰湿上犯)方 处方:半夏、苏叶各5克,茯苓、陈皮各15克,厚 朴、白术、桔梗各8克,浙贝母10克,苏梗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化湿,利咽止咳。用于治疗老年喉源性咳嗽,中医辨证属痰湿上犯型。症见咽痒而 咳,咳甚呕恶,痰多,食欲不振,胃脘胀满,咽喉黏膜 无特异性表现,舌质偏淡、舌体胖,苔白腻,脉滑或 濡。 专家点评:老年人脾胃功能较差,常因饮食不 节,致脾胃运化失职,而咽又属胃所主,与脾胃的关 系最为密切。临床上治疗咽喉疾病宜从调理脾胃人 手,或益气健脾,或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