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 第25页

高 第25页

  • 咳嗽反反复复 王旭高运气证治方三案

    咳嗽反反复复 王旭高运气证治方三案

    运气证治方“紫菀汤”载于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由紫菀、杏仁、人参、黄芪、桑白皮、地骨皮仁、白芍、甘草、生姜、大枣组成。 王旭高认为,本方可用治“遇六乙年,从革之纪,岁金不及,炎火盛行,民病咳逆上气,身热咳衄,汗出,肩背臂痛。为水所复,则反头脑痛及于顶,发热口疮心痛”等症。笔者据此运气证治方特点,每遇肺虚咳嗽、喘病、咯血、头顶痛、口疮等病症即用此方治疗,疗效确凿,兹举三案,与诸君分享。 病案1 易某,女,61岁,201...

  • 香菜根熬水退高烧

    香菜根熬水退高烧

    将洗净的250克香菜根放入砂锅,加三汤碗水后, 上火熬至只剩下1碗水时为止。 然后澄去杂质,喝熬过的水,高烧就会慢慢缓解,连喝3次烧退...

  • 人体增高新奇方

    人体增高新奇方

      随着科学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自身却在一步步的退化,人们的个子越来越变的矮小了,为了能使自己长高些,人们什么法子都用过,特别是近年来什么“增高物理鞋”、“增长灵”、“增高强”等等一时纷纷登场,但其效果几乎没有,尤其是一些青年姑娘与小伙子更是为自己矮个子而烦恼与自卑,甚至厌世轻生。  但是,一次偶然的巧合,却使河北一位普通农民发现一个全人类震惊的事,他终于不费吹灰之力找到人类震惊的自身快速增高的一大秘诀,竟然使自己六岁的小女儿在20多天内突...

  • 治流感高烧久而不退案

    治流感高烧久而不退案

    张某某,男,35岁,已婚,商人。 2004年9 月15日诊。述发烧已半月,体温波动在38.5- 40度之间,伴恶寒,头身微痛,无汗或少汗咽干微痛,轻微作咳,咯痰清稀而少,身倦乏力。血常规:除白血球偏低外,余无异常。 5天前胸透,也无异常发现。西医诊断为“流感”,但用中西药多方治之,其效均不佳。 今诊,除上述外,尚汗出稍多,口渴喜饮冷水,苔薄黄,舌质鲜红,脉洪大数等。 逐用贯众、金银花各30克,生石膏45克,水煎,分2次服,1剂面热稍退,汗出减少,3剂面热退,诸证亦去,继用沙参麦冬汤加减善后而...

  • 防感冒 提高免疫力 冬日饮橙汁

    防感冒 提高免疫力 冬日饮橙汁

    流感肆虐的冬季,喝上一杯纯橙汁,可提高免疫力,防感冒。 橙汁中丰富的维生素C,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抗癌能力。不少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但是许多人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合理摄取足量的果蔬。首先,蔬菜水果都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老年人及幼儿等牙齿不太好、不方便咀嚼或者消化功能比较弱、不宜多吃生冷的人群在食用时会有困难。第二,蔬菜水果进食不太方便,上班族很难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吃到足够多的数量。因此,对这些人来说,一杯营养又便捷的纯果汁,是帮助他们完成“维C功课”的好帮手。 研究显示,橙汁的...

  • 高热惊搐用(防风退热汤)

    高热惊搐用(防风退热汤)

    【疾病】高热惊搐 【组成】防风9g,大黄6g,山栀9g,黄芩6g,连翘6g,甘草3g。 【制法】水煎服,每日1剂 【用法】大便泄下停服。15例服1剂6小时内热退搐止,10例服1剂12小时内热退搐止,3例无效。 【效果】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中运用自拟防风退热汤治疗高热惊搐28例,疗效满意。如治患者黄某,女,4岁。食滞内阻,风寒外袭,发热3日,目赤睛痛,口干口苦,咽喉不利,胸膈痞闷,咳呕喘满,涕唾黏稠,大便秘结,烦啼不安,入暮惊搐频作,苔白腻,脉浮滑数,指纹青紫,已透气关。此邪滞互结,蕴蒸生热,热极生风,而至壮热惊搐。予防...

  • 提高对慢阻肺的关注度

    提高对慢阻肺的关注度

    慢阻肺(COPD)作为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一起被世界卫生组织并列为“四大慢病”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曾一度在国内被遗忘,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只提三大慢病防治。 公众对慢阻肺重视不够 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指出,呼吸性疾病在我国受到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慢阻肺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的重要一支,它较为常见,也较为严重,慢阻肺所致死亡占我国全死因的11%,造成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5%。北京朝阳医院呼吸科副主任黄克...

  • 升降开合防治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

    升降开合防治感冒:提高机体免疫力

    升降开合功通过呼吸的练习,升腾清气,降泄浊气;通过疏通任督经脉,—流通气血,培育人体的元气,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经常练习可以防治感冒。 开北窗:取仰卧位,将双眼轻轻闭上.,内视小腹丹田,以收摄杂念;将口角略向外撇,形成笑容,以缓解形体和精神的紧张,使人渐人轻松舒适的境界;同时面带笑容,舌头自然轻触上腭,使上下前后之阴阳,通过搭鹊桥的方式而沟通。待心定气合后行腹式呼吸的“吐浊法”。用口吐气时,小腹随之自然凹下,并意想内脏浊气均集中从口而出。稍停,吸气,吸时小腹随之自然鼓起,不着意。...

  • 痰热清治呼吸道感染高效安全

    痰热清治呼吸道感染高效安全

    冬季,流感多发。流感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甚至支气管炎、肺炎等,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尤其是老人和儿童等易感人群,更应注意防范和治疗。 警惕特殊人群的流感 首先是儿童。由于儿童气管、支气管腔狭窄,黏液分泌少,纤毛运动差,肺泡数少,肺管气量少,发生流感时没有及时进行退热、止咳、祛痰等对症处理,感染极易向下迁延形成气管、支气管炎和肺炎。 其次是老年人。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情多较重,且进展快,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一旦因流感导致呼吸道感染,常常不能有效控制,反复发作,易诱...

  • 高热不退名医验方

    高热不退名医验方

      1968年夏,皖南地区发大水,我跟随安徽中医学院王乐匋教授到安徽省绩溪县茯苓公社巡回医疗。王老是新安医学名家后裔,加之医术高明,为人随和,誉满新安。当地群众听说王老来了,奔走相告,各种患急性热病、疑难杂证病人应声而来,每天求诊的病人都排成了一条长龙,王老常常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掌灯时分,连续十几天的义诊,王老丝毫不觉得累。   一天晚上10点多,大山外的一位中年妇女高热不退,家人来请王老出诊,我们打着火把走了约40分钟山路才到达病人家。该妇女已高热一周,神志昏迷,口舌干燥如枯树皮,当地西医予补液等相关治疗仍高热不...

  • 治乙肝转氨酶升高方 治三叉神经痛方

    治乙肝转氨酶升高方 治三叉神经痛方

    治乙肝转氨酶升高方 处方:叶下珠20克,山药、茵陈、太 子参、白花蛇舌草、茯苓各12克,白术 10克,虎杖、黄柏各8克,三七(研粉冲 服)3克,甘草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 1剂。 主治:慢性乙型肝炎并转氨酶升高, 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热型。症见脘腹痞满, 体倦身重,大便溏泄,身热口苦,渴不多 饮,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濡数。 陈国斌 治三叉神经痛方 处方:茯苓15克,羌活、蔓荆子各 10克,独活、川芎、防风各9克,泽泻、藁 本各7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主治: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湿 侵袭型。症...

  • 治疗消化性溃疡 高血压足浴

    治疗消化性溃疡 高血压足浴

    治疗消化性溃疡方三则 (1)扁豆、粳米各30克,白芨15克。加3碗水煎汤1小时后,去白芨,喝粥,每日1剂,连服1-2周。 (2)猪肚半个,粳米50克,薏米30克,三七6克。将猪肚剁碎,加水入砂锅内炖熟,然后加入粳米、薏米、三七煮沸30分钟,去三七,喝粥,每日1剂,连服1-2周。 (3)白芨15克,三七6克,海螵蛸18克,瓦楞子(煅)24克。每日1剂,水煎两次,每次30分钟,混合药汁后,分2次温服,30天为1个疗程。 青海省中医院主任医师伏新顺献方 治高血压足浴方 取钩藤、桑枝各20克...

  • 治高血压高血脂 肝硬化肝痛方

    治高血压高血脂 肝硬化肝痛方

    治高血压高血脂经验 方法:取芹菜籽250克,纱布包好加水煎煮,1日3次,1次饮1杯,分9 次服完。 主治:高血压、高血脂。 罗文文 治肝硬化肝痛经验 方法:取活蟾酥一只处死,不去内脏,将整个蟾酥贴敷于肝区疼痛部位,用纱布固定24小时。 主治:肝硬化引起肝区痛。郑礼...

  • 生石膏治外感高热症经验方

    生石膏治外感高热症经验方

    经验方:生石膏30克(先煎),金银花、葛根、救必应各 15克,连翘10克,香薷8克,薄荷、甘草各6克。 加减:口渴加芦根10克,天花粉8克;头痛加蔓荆子 10克;咳嗽较重者加桔梗、杏仁各10克;心烦加淡竹叶8 克;湿重加苍术、佩兰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外感高热患者25例,治愈8例,好转13 例,无效4例。...

  • 糖尿病单纯高血糖的辨治

    糖尿病单纯高血糖的辨治

    无症状型糖尿病 此类患者完全没有糖尿病的症状,多见于体质肥胖的中青年患者,他们的生活、工作正常,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通过进一步的检查确诊为糖尿病。这些患者多为痰热交阻,兼阴虚。治宜清热、化痰、养阴。方用:黄连6克,蒲公英30克,白僵蚕9克,太子参15克,麦冬 12克,生地15克,女贞子15 克,半夏9克,桑叶9克,山楂 3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14日为1个疗程。 如果是老年人,体型适中,可以使用六味地黄汤或者六味地黄丸。 症状不典型的糖尿病 1.热盛伤阴型 此类型多为老年患者,形体肥胖或...

  • 治虚寒胃痛 治关节炎 治高血压病早期方

    治虚寒胃痛 治关节炎 治高血压病早期方

    治关节炎经验 方法:鲜小蓟10克,蓖 麻子(去皮)5克。共捣成膏, 均匀敷于关节上,厚度约五 分硬币厚,夕}’用塑料薄膜包 扎,上盖毛巾,4小时后关节 处发热,可见米粒及豆粒大 小红色斑疹,微痒。敷萄时 间一般夏季4~6小时,秋冬 季节6-8小时,注意不可敷 药时间过长'以免起水泡。 主治:关节炎。王立宁 治虚寒胃痛经验 方法:自胡椒15克,大 茴香10克,生姜O.1公斤, 猪肚1个。先将猪肚洗净,再 将3味药装入猪肚内,煮熟 去渣,吃猪肚喝汤,分3~4 次服完。 主治:虚寒胃痛。症...

  • 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

    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

    已到4月,气温逐渐升高,也到了糖尿病足的高发季节。对于很多“糖友”来说,要平安度过,保护好足部健康,需要注意以下五点: 1、选择一双合适的鞋。即使是夏天,最好也不宜穿暴露脚趾、足跟的凉鞋或硬皮鞋。以选择质地柔软透气的布鞋、软皮鞋为佳。在每次穿之前,还应检查鞋内有无异物,鞋内是否平整等。千万不要贪凉在家赤脚行走。外出旅行时到海边时,也忌赤足在沙滩上行走。 2、选择一双合适的袜子。袜子要宽松,最好不要选择袜子口有紧箍带的那种,而要穿纯棉袜,每天换洗,不穿带补丁或有破洞的袜子。 3...

  • 秋季血糖高饮瓜皮汤

    秋季血糖高饮瓜皮汤

    秋季气候于燥,会加重高血糖者口干舌燥、烦渴多饮症状,宜喝瓜皮汤来润燥止渴、降血糖;中医认为,秋季燥邪损伤人体,而高血糖者多数体内阴津亏损,燥热偏盛,对燥邪更为敏感,故应注意防秋燥。 西瓜皮可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冬瓜皮能清热利水、消肿,瓜蒌根具:有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功效,能降血糖、降血脂。 取鲜西瓜皮、鲜冬瓜皮各50克,瓜蒌6克(中药店有售),加适量水煎煮后,去渣喝汤,每日一次,10天1疗程。 (中医博士 杨晓娜)...

  • 痈病伴糖尿病及肾性高血压治验

    痈病伴糖尿病及肾性高血压治验

    王某,男,66岁。患者因“双膝关节及右小腿痛苦肿胀1周”于2017年11月14日在我科室住院医治。诉1周前因糖尿病、高血压在当地诊所行针刺疗法,医治后呈现双膝关节及右小腿痛苦症状,伴有红肿,不能下床活动。症状进行性加重,故来我院就诊。入院时症见双膝关节及右小腿痛苦,呈胀、灼痛感,自觉发热、无汗,口干,乏力,烧心、反酸、腹胀,纳眠差,小便正常,大便2~3日1行。心肺腹查体未见显着阳性体征,双膝关节肿胀,压痛,浮髌征阳性,右小腿中段内侧可见红肿区,右小腿肿胀显着,皮温高,右下肢末梢血运及皮肤感觉...

  • 糖尿病小心凉席 美味低糖饮品防血糖升高

    糖尿病小心凉席 美味低糖饮品防血糖升高

      对于糖友来说,不含任何热量的白开水无疑是最完美的饮料。然而,如果觉得白开水太寡淡,想喝点有味道的,自己在家动手也能制作出多种健康饮料。   低脂可可奶成品可可奶含有大量的糖,建议自己在家尝试调制,把1%的低脂牛奶和适量可可粉充分混合即可。   水果茶水果茶很容易自制,把水果切成粒(如含糖量较低的柚子、火龙果和草莓等),浸泡在热水里,待冷却后,喝起来提神爽口。   柠檬水把饮用水、鲜榨的柠檬汁和冰块混合起来即可,这种饮料清爽宜人,热量较低。   姜汁矿泉水制作方法是将一勺研磨碎的姜放入一杯冰镇...

  • 缓解高血糖杂粮粥 巧喝水练太极

    缓解高血糖杂粮粥 巧喝水练太极

    炎炎夏日马上到来,出汗多,小便多,很多人害怕血糖波动,有人甚至限制饮水量。其实巧喝水能够缓解高血糖。   饮水量:每天4瓶矿泉水的量   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的排泄。如果糖尿病患者缺水,可能诱发心悸、血糖上升等问题。因此,糖尿病患者每天应喝2000毫升左右的水,相当于4瓶矿泉水的量。   饮水时间:上午和下午最易忘   首先不要等渴了再喝水,而且喝水时间不宜离吃饭时间太近。有4个时间最重要:   早上7点:经过一整夜的消耗,体内开始缺水,起床后补充1小杯水(200毫升...

  •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的血糖升高?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的血糖升高?

      指导专家   尹小菁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来自《健康参考》的佛山微信读者“全年无休!”:请问在日常饮食中,哪些食物容易引起的血糖升高?   答: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判定某一些食物会令人体血糖升高的幅度过大,在医学中用“升糖指数”来断定。升糖指数(GI),简单的说,是指食物引起人体血糖升高程度的指标。是人体进食后机体血糖生成的应答状况。当GI值大于或等于70,属于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糯米98、白面包77。GI在56~69之...

  • 高莹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方

    高莹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方

    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气阴虚)方 处方:太子参、天花粉各12克,麦冬、五味子、生地、白芍、香附、香橼、佛手、丹参、川芎各10克,三七 6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益气养心,理气通脉。用于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辨证属心气阴虚,郁瘀阻脉型。临床表现为心痛时作,心悸气短,胸闷憋气,疲乏无力,口干欲饮,大便偏干,舌质暗红或嫩红裂,少苔或薄白苔,脉细数或细弦数。 创方者:高莹 治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痰气阻脉)方 处方:太子参12克,香附、乌药、厚朴、陈皮、半 夏、白术、川芎、丹参、白芍...

  • 冬季需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护

    冬季需高度重视糖尿病足的防护

    初冬的一天,气温陡降。吃完晚饭后,孙老师一家人便开了取暖器,围坐在旁其乐融融地说着话,看着电视。半个小时后,女儿忽然闻到了一股焦味,四处一看,离取暖器最近的孙老师,袜子已经被烤糊了,脚部皮肤也开始变黑,可是孙老师竟全然不知!一家人赶紧将孙老师送到医院,检查结果显示,患糖尿病多年的孙老师患了糖尿病足,双脚已经完全没有痛感。 孙老师是典型的糖尿病引起的下肢神经病变,其感觉神经受了损伤,脚已经完全没有感觉了,既感觉不到温度,也感觉不到痛,所以很容易发生肢体伤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最严重和治疗费用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它不仅...

  • 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中医妙治法

    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中医妙治法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 病,糖尿病所致的高血糖、血脂异常 和植物神经损伤会导致胆囊收缩功 能下降,排空迟缓,易发生感染。中 医治疗此类疾病疗效显著,现介绍 如下。 本方所治45例患者中,男21 例,女24例;年龄37~72岁;均诊断 为2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为胁肋胀 痛,时作时缓,口干,口苦,懈怠乏 力,易怒善惊,视物不清,或不耐久 视,消谷易饥,小便多,大便时干时 溏,舌淡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 一、诊断标准 为突发性右上腹绞痛,疼痛向 右肩、背部放射,恶心呕吐,发热寒 战;右上腹部压痛,肌紧张,莫菲氏...

  • 高血压眼病服民间药茶

    高血压眼病服民间药茶

    钩藤芍药饮为民间茶疗方,特别适用于老年性高血压的辅助治疗,近年用于高血压眼病的治疗,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 方药:夏枯草、白菊花各6克,钩藤10 克,白芍、麦冬各15克。 用法:上药加水适量,煮沸10分钟,每日饮用3-5次。 典型病例:雷某,76岁,自诉近觉头胀目眩,目赤涩痛,羞明流泪。测血压为158/ 90毫米汞柱。拟诊:天行赤眼(急性高血压性结膜炎)。给予钩藤芍药饮3剂频服而愈。 体会:钩藤芍药饮以降血压见长。方中夏枯草具有清肝火、散郁结之功效。临床用于肝火上炎、目珠疼痛等症。研究发现,夏枯草有降低血...

  • 眼压增高诱发青光眼 中药分型

    眼压增高诱发青光眼 中药分型

      入夏后,老年朋友情绪容易波动,加之睡眠时间减少,导致眼压增高,加重或诱发青光眼。中医称青光眼为“绿风内障”,以瞳神散大,视力骤降,头眼剧痛为主要表现,常在郁怒或劳倦后发作,起病急、发展快,若不及时治疗,数天内就可致盲。   绿风内障多因郁怒伤肝,肝郁化火生风,风火上扰于目;或因饮食不节,脾胃受损,化湿生痰,痰湿上阻;或因肝肾阴虚,精血耗损,目失滋养,引起目中玄府闭塞,珠内气血津液不行所致。症状来势猛,除治其根本外,还应注意消除瘀滞,改善症状,保护视力。可分成以下4种类型分别用药。...

  •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中医治双眼视瞻昏渺

    高度近视黄斑病变 中医治双眼视瞻昏渺

    陆绵绵,女,1931年生,浙江温州人。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名中西医结合专家。第二、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江苏省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954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后工作于江苏省中医院眼科,曾任眼科教研室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病,尤其对眼科较为复杂与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诊疗思路,更在角巩膜病方面总结了大量的病例与效方。她认为,眼病治疗必须重祛瘀,其次要重视脾胃,认为除因脾胃影响气血,从而...

  • 高血压眼底血管病变 中医古方来调理

    高血压眼底血管病变 中医古方来调理

    眼睛被称作心灵之窗,其实不单单是心灵,透过这扇窗户我们还能看到关于自己身体的更多秘密,比如透过眼底血管来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进展与变化。那么高血压和眼底血管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又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观察眼底血管的呢? 其实,我们用来检查眼底的仪器叫做眼底镜,这个小镜子可以直接窥视到眼底血管,而且眼底是全身唯一能够窥见血管的窗口,因此,通过检查眼底的血管,对于预警全身血管硬化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但古人既没有血压计,也没有眼底镜,因此并不知道血压具体有多高。然而在以前,中医对疾病的辨证中有一种辨证为气血津...

  • 秋季干眼症高发 喝点茶 缓解干眼症

    秋季干眼症高发 喝点茶 缓解干眼症

      炎热的夏天渐渐过去,凉爽的秋天如约而至,人们烦躁的情绪也随之平静,但是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中,却有很多疾病如期而至。秋季气候干燥,会使人体呈现一些“燥”象,如喉痒、口感、呛咳、大便不畅等不适。同样,眼部水分也较其他季节蒸发得快,因此容易造成眼部干燥不适的感觉,这就是医学中常说的干眼症。   那么在秋季,我们应该怎样才能行之有效地预防这种常见疾病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主治医师王燕。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眼科主治医师 王燕   记者 李楠 通讯员 宋莉萍...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