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经方 第2页

经方 第2页

  • 治女性闭经方五则

    治女性闭经方五则

    1.薏米根30克,鲜 品60克)。水煎服.每日 1剂.于月经周期前连服 3~5剂。适用于气滞血瘀 型闭经. 2.生山楂肉30克. 红糖适量。水煎服,每日1 剂,连服5~7剂。适用于 气滞血瘀型闭经。 3.荔枝肉10克.桂 花30克,红糖、黄酒各适 量。将前2味水煎取汁. 调入红糖、黄酒即可.每 日1剂。适用于气滞血瘀 型闭经. 4.核桃仁50克.栗 子60克.白糖适量。将 栗子炒熟,去壳及皮。与 核桃仁一同捣碎研末. 加入白糖,用开水冲服, 每日1剂。适用于肝肾 阴亏型闭经.症见头晕 目涩,腰膝酸软。心烦潮...

  • 凭腹征应用经方三例

    凭腹征应用经方三例

      闭经案   殷某,女,21岁。月经4月未至就诊。患者为大学生,近半年来因学业繁重,心肝郁热,月信不调,月信4月前过后至今未至。刻诊:患者面色暗黄无泽,言语有力,纳差,眠差,小腹胀满,二便尚调。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有力。腹诊:腹肌紧张,全腹按之抵抗,脐下动气亢进,左侧少腹部按之疼痛。据四诊腹诊辨为瘀血阻滞之闭经,处以桃核承气汤加味,方如下:桃仁10克,酒军10克,红花10克,桂枝10克,牡丹皮10克,川牛膝15克,青皮10克,路路通15克,苏木10克。3剂,水煎服。   复诊:服上方后月经即至,量多...

  •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中药外用治痛经方

    在门诊工作中,常能见到为家中晚辈寻求治痛经偏方的老年人,可见痛经的发病率之高。以下是中医治疗此病的几种外冶偏方,不妨一试。 热敷法 用粗盐(呈粒状)250--500克加小葱5—10棵共炒热,用纱布包裹后,趁热敷下腹部疼痛处。或用麦麸 250"-500克加食醋50毫升,炒热后用纱布包裹外敷腹痛处,用于治腹部冷痛,痛连腰骶,经血暗红的痛经者。 泡脚法 取蒲黄、五灵脂、香附、元胡、当归各20克,赤芍15克,没药、桃仁各10 克,加水2500毫升,煮沸15 分钟后离火,先以药液蒸气熏蒸双脚;待温度适宜后将双脚浸...

  • 主治痛经方 经行小腹冷痛得温痛减

    主治痛经方 经行小腹冷痛得温痛减

    方法:取五灵脂15克,炒 蒲黄10克,白芷8克,盐5克。 共研为细粉,于经前5—7天,取 药粉3克,纳入肚脐,上置生姜 1片,再用艾灸,自觉脐内有热 感为度,灸后将药粉用胶布固 定。每日1次,至净经时止。 主治:痛经,中医辨证为寒 凝血瘀型,症见经行小腹冷痛, 得温痛减,下血有瘀块,舌淡 暗,苔白,脉沉迟。 罗绮颜 牛奶加蜂蜜可治疗痛经 据友人介绍.并经临床实践证明.每 晚临睡前喝1杯加1勺蜂蜜的热牛奶即 可缓解甚至消除痛经之苦.这得益于两 种矿物质:钾和镁。 牛奶合钾多.而蜂蜜...

  • 经方治疗妇科病 临证处方特征

    经方治疗妇科病 临证处方特征

    经方治疗妇科病临证思路 国医大师许润三在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病证的临证思路有以下特征。 一为辨病、辨证与辨症状相结合。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敏运用“证病结合”,或“无证从病、无病从证”及“舍证从病、舍病从证”等取舍方法,沟通两者对疾病本质的知道,进而抵达前进作用的目的。 二为临证视患者年纪、有无生育方法、避孕方法、月经、是否抉择手术等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如围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治疗关键不在活血化瘀、软坚消癥,而...

  • 产后身痛 中医经方之妙用 抓主要病机灵活用方

    产后身痛 中医经方之妙用 抓主要病机灵活用方

    桂枝新加汤治疗产后血虚身痛初探 产后身痛是女性产褥期常见疾病之一,主要症状表现为全身性的肌肉、关节酸楚疼痛。本病虽不危及生命,但缠绵难愈,可以贯穿整个产褥期,严重影响女性产后恢复;加之现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大,若病情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可进一步发展为身心疾病。中医对产后身痛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中的“产后腰痛”,唐·昝殷在《经效产宝》中也对“产后遍身疼痛”进行了详细论述[1]。桂枝新加汤原为《伤寒论》中治疗汗后身痛...

  • 百科全说调理女生痛经方法

    百科全说调理女生痛经方法

    女生在生理周期的时候会有痛经的情况,只要注意调理就可以完全根治,在生理期可以吃炒猪肝,买颜色浅一点的生猪肝切成块状,把锅里放入香油一小勺,加入姜丝和切好的猪肝,炒到变色就盛出来,把锅洗干净加500毫升的水烧开后再加入炒好的猪肝,等水再沸腾后就好了,喝汤吃猪肝,注意不要加任何的调料,每次生理期都喝,直到痛经不痛为止。 还有一款养肝汤,这款汤是在生小孩前一个月喝排肝毒的,平时也可以喝而且男女都可以喝的,方法就是:买红色大枣用剪子剪七刀,每次七颗,用容器装好,烧开400毫升的开水泡剪过的大枣8个小时后再用温火煮一个小时,...

  • 江淑安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方

    江淑安治气滞血瘀型痛经经方

      处方:乌药15克,元胡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3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丹参15克,香附15克,五灵脂15克,白芍20克,丹皮15克,甘草6克。   加减运用:伴少腹冷或喜暖喜按者加肉桂6克,茴香10克,以温阳行经活血;伴气血不足者,加当归15克,首乌15克,党参10克,黄芪15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连服1周为1疗程,在月经来期前8天开始服用,连服2~3个月,1月1个疗程。   说明:本证型的痛经是经前或经期少腹胀痛、经量少、淋漓不净、血紫暗、伴有瘀血块,或伴胸肋乳房胀痛...

  • 米子良用中医经方治妇科病经验

    米子良用中医经方治妇科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米子良临证擅用经方治疗妇科病、脾胃病,每获桴效,深得病家称道。本文略举其临证用药特点及用经方治疗癥瘕、绝经前后诸症、乳癖等验案一二,与同道分享。 用药特点 法仲景,妙用桂枝临证每遇疑难问题,米子良经常研读中医经典之作《伤寒杂病论》,对张仲景妙用桂枝温通尤加重视。张仲景重视人体阳气,桂枝配甘草辛甘合化为阳,温通心阳(如桂枝甘草类方)。人体的病理产物,如瘀血、痰湿、水饮的消除,亦离不开桂枝温通之效(如桃核承气汤、温经汤、桂枝茯苓丸、苓桂术甘汤等都配以桂枝)。妇人生理以血为本,《素问&mid...

  • 治月经不调痛经方

    治月经不调痛经方

    白芷、当归各15克,水煎服。每次月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服用,至月经来潮停用。巩固半年停药。适用于月经不调痛经血虚血瘀型。...

  • 治痛经方二则

    治痛经方二则

    方一:全当归12克,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 7枚,饴糖(冲服)30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补血通经,缓急止痛。 主治:痛经,血虚型。每逢月经将行,必先发腹痛,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细。 方二:茯苓24克,桃仁12克,桂枝、赤芍、丹皮各1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调和气血,化瘀止痛 主治:痛经,气血失和型。月经先后不定期,每逢月经来潮,腹痛如锥刺,腰痛如折,舌紫暗苔薄,脉涩。 王可喜...

  • 养血调经方治多年不孕

    养血调经方治多年不孕

    方药:广木香10g,当归10g,柴胡3g,香附3g,紫河车9g,羌活9g,益母草9g,白芍9g。 用法:水煎服。 用量:月经后第10~15天,服本方4~6剂。 功能:疏肝解郁,养血调经。 主治:多年不孕。经期先后不定,经来腹痛,行初不畅,量少色暗,有小血块,经前乳房胀痛,精神抑郁、烦躁易怒,舌质正常或暗红、苔薄白、脉弦。 加减:本方适用于治疗肝郁不孕症。实热者,加丹皮、山栀;虚热者,加知母、黄柏或生地、玄参;实寒者,加桂心、莪术、紫石英;虚 寒者,加苍白术、川朴、枳...

  • 治痛经方

    治痛经方

    方药:五灵脂、蒲黄、香附、丹参、台乌药各等份,加工碾碎为细末,于每次月经后2—3日取药末5—10克填人脐中,外用纱布敷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至月经来潮第2日停药,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主治:痛经。疗效:治疗86例,痊愈63例(痛经消失,随访6个月无复发);显效20例(痛经明显减轻,不服止痛药可以工作学习,6个月无复发);好转3例(痛经减轻)。总有效率100%。...

  • 治少女痛经方

    治少女痛经方

    处方:元胡25克,炒小茴香15克,地鳖虫15克,乌药15克,细辛10克。共研末,加工成药片或装入胶囊。每次3克,日2次,饭后服,经前1周开始,连服10天。 功效:行气活血,温经散寒.主治少女原发性痛经,手足发凉,遇寒加重,畏风喜暖,口不渴,舌苔淡白,脉沉细。...

  •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化瘀止痛 李瀚治疗原发性痛经方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方 处方:当归、柴胡、乌药、赤芍、香附各10克,益母草20克,川芎、桃仁、红花、川楝子、枳壳各8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理气活血,化瘀止痛。用于治疗原发性痛经,中医辨证属气滞血瘀型。症见经前1-2天或经期小腹胀痛拒按,胸胁乳房胀闷不舒,行经量少、色紫黯有小血块,四肢不温,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滑或涩。 创方者:李瀚 河南名医治原发性痛经(寒凝血瘀)方 处方:肉桂、小茴香、当归、元胡、五灵脂、干姜各 8克,川芎、赤芍、茯苓各12克,甘草6...

  • 马大正以脏腑藏泻特点选用经方治疗月经病经验

    马大正以脏腑藏泻特点选用经方治疗月经病经验

    马大正教授, 主任中医师, 第三、五批全国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 从事妇科临床工作 四十余年, 精于《黄帝内经》 《难经》而旁及诸子之 学, 尤精于仲景经方治疗妇科病的临床研究。 笔者 作为浙江省第二批基层名中医培养对象, 有幸进入 其工作室学习, 收益甚多。 其中对于马老师根据胞宫 藏泻功能特点, 运用同一经方治疗病态完全相反的 月经病症, 且疗效确凿, 体会颇多, 现以经方治疗崩漏和闭经为例, 将浅显心得介绍如下。 肾气丸治验 马老师认为肾司开阖, 开则津液得以出, 阖则 精血得以留。 肾的气化正...

  •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伤寒杂病论》 为医圣张仲景所撰, 是一部理法方 药完备的方书, 书中所蕴含的辨证论治思想开创了中 医临床论治疾病的先河, 因此被后世医家视为中医四 大经典之一。书中所载方剂, 组方严谨, 选药简炼精 当, 疗效卓著, 被称为经方, 具有极高的临床实用性, 为 后世医家所推崇。自古至今, 擅用经方者无一不是临 床大家, 由此便可略窥一二。然而由于经方组方药味 多十分简炼, 少则一二味, 多则七八味, 故而临证运用 时对于方证病机的掌握就有较高的要求, 难以圆机活 法运用自如, 因此推崇者大有其人, 而真正善用者却不...

  • 主治痛经方 月经前连服3-5天

    主治痛经方 月经前连服3-5天

    治痛经偏方 柴胡、白芍、丹参、山药各12克,茯苓15克,香附、当归、郁金、莪术各10克,枳壳9克,川芎、甘草各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本方适用气滞血瘀型痛经,症见经期腹痛,经前乳房胀痛等。 治痛经方 处方:山楂、葵花子仁各30克, 红糖60克。月经来潮前3—5天,取 上药l剂,放入锅中,加水适量同 煎,去渣取汤,分3次饮用,每日l 剂。 主治:痛经,中医辨证为气血两 虚型,症见经期或经净后,小腹隐 痛,喜揉按,月经量少,色淡,质清 稀,...

  • 闭经方药 肾虚冲任失养型

    闭经方药 肾虚冲任失养型

    患者,女,31岁,初诊日期2003年3月11日。诉闭经7个月。患IgA肾病5~6年,曾服中药治疗,2001年开始出现间断闭经,在外院查B超:子宫附件(-),内分泌6项中,有三项异常(LH75.9u/L,FSH70.4u/L,E221.8pmol/L),其余三项正常。西医院诊断为卵巢功能早衰。现小腹痛,头顶痛,血压不稳,舌体胖质暗,苔黄腻,脉沉细。尿:蛋白+,潜血+。 诊断:(肾虚冲任失养型)闭经。 治则:益肾、养血、活血。 方药:熟地20g,山萸肉15g,仙灵脾15g,巴戟天15g,菟...

  • 经方治风湿性关节炎验案

    经方治风湿性关节炎验案

    病案:刘某某,女,43岁。患者自述素有风湿性关节炎,每逢阴雨天气,全身关节活动受限,僵硬不舒,沉重无力。口黏,口干喜饮,二便正常。舌有齿痕,苔偏黄,脉弦细。辨证为寒湿之邪,瘀痹关节,治以散寒祛湿,活血通痹,方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处方:桂枝8克,白芍30克,制附子5 克,生地20克,炙甘草6克,桑枝15 克,地龙、知母、羌活、独活、红花各 10克,威灵仙、秦艽、.当归各12克,鸡血藤30克。7剂,水煎服,日l剂。 二诊:关节活动不利减轻,腰部觉得舒服,但是下肢沉重无力,全身乏力,舌有齿痕,脉滑沉取无力,改为补养气...

  • 运用经方治疗骨病的经验

    运用经方治疗骨病的经验

      郭振江教授是北京著名的骨伤科专家,临证运用经方治疗骨病每以辨证为准则,既不拘于原方的主治,又不拘于经方不宜加减之说。或单投、或合用、或师其法而随症加减,或与时方合用,皆能切中病机而获良效,确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随师学习,今将其运用经方治疗骨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白术附子汤治颈椎病   王某,女,52岁,2011年12月19日以“颈部疼痛伴左上肢放射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周”就诊,自诉左上肢发凉,盛夏也需穿长衣防寒。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反凸,C4-5棘间压痛,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 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 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

    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 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择其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侯某,女,32岁,2013年12月15日初诊。 主诉: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患者3年前怀孕4个月时右胁出现穿透性疼痛,反复发作,尤以劳累或工作紧张时明显,伴倦怠,畏风,皮肤瘙痒,夜眠欠佳,大便偏稀,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则:疏肝泻火、和络止痛、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延胡索12克,炒川楝子1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防风10克,黄...

  • 列举经方化裁治疗脊髓炎验案

    列举经方化裁治疗脊髓炎验案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田玉美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宗尚《内经》,法师仲景,临床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疑难杂症经验。笔者有幸跟师,现列举其经方化裁治疗脊髓炎验案于下。   简某,女,15岁,2012年10月14日初诊。   主诉:左腿乏力半月余。患者曾在综合医院诊断为脊髓炎、神经脱髓鞘、多发性硬化。用西药治疗效果不显,且用激素后,脸上有红疹,瘙痒。遂寻求中医治疗。   刻诊:患者坐轮椅推入就诊。左侧大小腿皆乏力,无法活动,伴头痛、背痛,纳可,寐差,常盗汗。小便频数,夜尿频多、失禁。...

  • 治紫癜性肾炎经方

    治紫癜性肾炎经方

      案例   于某,男,7岁。2009年6月7日初诊。   患儿于2008年1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当地医院诊断为“胃肠炎”,经治疗好转。随后出现膝痛,同时双下肢出现紫癜,当地医院化验尿蛋白(++),尿潜血(+++),诊断为“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经抗过敏、抗炎治疗半年余,无好转。诊见:“满月脸”,精神疲惫,双下肢紫癜,咽痛,口干,便秘。舌质淡,舌苔腻,脉沉。辨六经属太阳、阳明、太阴合病。辨方证属越婢加术汤合赤小豆当归散加白茅根方证。处方...

  • 肉眼血尿 使用经方验案一则

    肉眼血尿 使用经方验案一则

      杨亚民为鄂尔多斯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从事临床近40年。他学验俱丰,善于辨病、辨证、辨体结合,灵活施治,使用经方治疗顽症杂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特整理验案一则,供同道交流。   病例特点   柴某,女,38岁,体瘦,于2010年6月18日门诊收住入院。   主诉:肉眼血尿,伴乏力1年余。   现病史:患者1年前因饮酒、劳累诱发出现腰酸痛,乏力,颜面轻度浮肿。遂赴某医院肾内科,查尿常规示:BLD3+,PR2+,经中西药对症治疗一月,上述症状无明显好转。后在北京某医院住院诊治,肾活检报告诊断为LgA...

  • 经方治腰背冷案

    经方治腰背冷案

    黎崇裕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刘志龙教授临床治病喜用经方,效果显著,现举验案一则如下。 雷某,女,34岁,2015年1月27日就诊,患者述腰背冰冷半个月。 患者半个月前曾行人流手术,术后背腰部冰冷,冰冷部位不固定,而是呈现游走性,大便成形量不多,解大便时费力,常四五天一次,小便清长,头目眩晕,喜叹息,舌淡红,边有齿印,苔白腻,脉沉细。诊断为:腰背冷,辨证为:脾肾阳虚,风气偏胜。方用苓桂术甘汤合半夏厚朴汤化裁: 白茯苓15克,生白术15克,桂枝尖10...

  • 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刘渡舟推重经方

    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刘渡舟推重经方

      组成柴胡10克,黄芩10克,茵陈30克,凤尾草30克,土茯苓15克,草河车15克,炙甘草10克,土元10克,茜草10克,当归20克,白芍20克,泽兰10克,红花10克,海螵蛸10克。   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   主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迁延性肝炎,肝硬化等,证属肝血瘀阻,络脉不通,湿热毒邪入于血分者。临床表现为:心烦口苦,肝脾肿大,胸胁满闷,肝区不适,有时刺痛或胀痛,固定不移,昼轻夜重,饮食不振,神疲乏力,或见齿龈出血,小便黄赤而短,脉象弦细而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舌苔白腻或微黄。...

  • 经方治疗急性阻塞性黄疸案

    经方治疗急性阻塞性黄疸案

    唐某,女,56岁。因腹痛、身黄伴下肢浮肿半月,于2013年10月11日就诊。 患者半月前右上腹疼痛,胀满不适,口苦,不思饮食,渐至全身皮肤发黄。曾在某西医医院输液及中药治疗(用药不详),病情加重,下肢浮肿。遂来余处求治。原经治医院检查资料彩超示:胆囊未探及;胆总管结石伴扩张,胆总管上段内径1.2厘米,查见多个强回声团伴淡声影,最大约1.1厘米;右肝内胆管内径约0.7厘米,内见多个强回声堆积,最大约0.8厘米;脾大(脾门厚5.4厘米),脾静脉增宽(0.8厘米);腹腔积液(4.7厘米)。血液生化:丙氨酸氨基转...

  • 冯世纶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

    冯世纶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

    跟师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冯世纶老师学习,亲历其熟练运用六经-八纲-方证体系论治疾病,愈疾无数。今整理冯老师经方速愈急性肾衰竭验案一则,与同道共学习。 李某,男,55岁,2014年11月2日初诊: 主诉:阵发性右上腹胀痛1周。患者于2014年10月26出现阵发性右上腹胀痛、右腰痛,无排便,就诊于北京某著名三甲医院,查肾功:尿素9.24mmol/L,肌酐114.8umol/L,尿酸501 umol/L,血糖12.5mmol/L,糖化血红蛋白24.6mmol/L,脂肪酶353U/L;血常规:白...

  • 从水气病阐述经方治疗肾病的经验

    从水气病阐述经方治疗肾病的经验

    张仲景专设“水气病”讨论有关水肿的诊治,多年来我们运用张仲景“水气病”方证指导临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1]。从现代医学看,“水气病”大致相当于肾脏疾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无论从病因病机及其临床特点均非常相似。张仲景将“水气病”分风水、皮水、正水、石水,也与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进展相当。笔者运用“水气病”理论,并以其特异性方证为基础,将治疗“水气...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