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壮医 第4页

壮医 第4页

  • 壮医食疗治病方六则

    壮医食疗治病方六则

    桃金娘瘦肉汤:桃金娘60 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遗精;加鸡肉炖服,主治血虚月经不调。 芭蕉根瘦肉汤:芭蕉根30 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血崩、白带过多。 千里光鸡肝汤:鲜千里光 30克,鸡肝1付,加水炖服。主治夜盲症。 鸡骨草瘦肉汤:鸡骨草、赤小豆各30克,半枝莲15克,瘦猪肉loo克,加水炖服。主治黄疸肝炎。 葫芦茶猪脚汤:葫芦茶60 克,猪脚O.25公斤,加水炖服。主治风湿关节痛。 蔷薇根瘦肉汤:鲜蔷薇根 30克,瘦猪肉100克,加水炖服。主治尿频,妇女月经过多。 韦 源...

  • 壮医治痢疾腹泻方

    壮医治痢疾腹泻方

    处方与用法:鲜杨梅 1000克,适量盐水浸2小时取出晾干,上等高梁酒 1500克浸泡杨梅密封。3 周后可用,日久更好。每次食杨梅5只,每日2 次。 功效:治恶心呕吐,痢疾腹泻。 (梁超越)...

  • 壮医特色测病法:指甲诊断

    壮医特色测病法:指甲诊断

    壮医认为,人的指甲犹如一个“屏幕”,人体内的邪毒之轻重、“嘘”(气)、“勒”(血)之盈亏、脏腑骨肉之功能状态等,皆可以从指甲这个“屏幕”上反映出来。 “甲诊”是壮医十分常用的一种简便易行、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诊断方法,在壮族民间广为流传,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本色甲:指甲与手指长短宽窄相称,甲体从侧面观察略弯曲有一定的弧度,厚薄均匀,质地坚韧而有弹性,表面平滑光洁,正常颜色以各指甲平均色度为底色,...

  • 壮医治病重补虚

    壮医治病重补虚

    壮族地区动物药十分丰富,因而运用血肉有情之晶以补虚,虞为壮医用药的特点之—。对于以虚为表现的病症,壮医多用动物药-如妇女虚冷无子者,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益母草、黑豆互相配合炖煮后食用。对气血虚弱,兼有风湿,颈、腰、肢节疼痛,历年不愈,每遇天气变化而加剧者,壮医主张用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汤或乌猿酒进补。对阴伤干咳者,喜用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 (林晋南)...

  • 牙廷艺:壮医刮痧针挑的扛鼎者

    牙廷艺:壮医刮痧针挑的扛鼎者

    牙廷艺.广西名中 医.1956年生,现为广 西民族医药研究院、广 西壮医医院壮医主任 医师。擅长运用壮医针 挑疗法、壮医刮痧排毒 疗法配合壮药治疗慢 性病、疑难杂症以及痧 毒引起的各种病证。 牙廷艺出生在广西东兰县 的一个壮族小山村里。东兰县 不仅是长寿之乡、养生天堂,还 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广西 农民起义运动的发祥地,家乡 深厚的文化底蕴,养成了牙廷 艺平静而内敛,坚韧而执著的 性格。 自学成才: 兴趣托起壮医梦 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 数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 的文化,壮族人民多居住于岭南 的崇山峻...

  • 壮医油针疗法止痛

    壮医油针疗法止痛

    壮医针法是壮族民间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壮医外治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油针疗法是壮医常用的针法之一,方法独特,疗效显著。 油针的制作:用普通缝衣针,穿过包有麝香等药的小包,露出针尖,尾端插入一根小木枝中作针柄,即成油针。治疗点一般选用疾病反应点 (疼痛点)及其周围的几个穴位。 操作时,将针置于桐油灯上烧至烫手(置于鼻前略闻,有药香味)后,迅速轻轻地刺人治疗点。油针刺人一般约半厘米的深度,然后拔出针,再在桐油灯上烧至烫手再刺,每个穴位刺3—5次,每次选3—5个穴,隔日一次,5次为一个疗程。 本...

  • 壮医治疗湿疹四方

    壮医治疗湿疹四方

    壮族同胞在长期 和疾病的斗争中,积 累了丰富的临床经 验,其治疗特点以草 药外洗和外搽药为 主,同时配合内治法, 疗效显著,能医治一 些常见的皮肤病。例 如治疗湿疹,壮医理 论认为,湿疹有急、慢 性之分。急性湿疹皮 疹有红斑、丘疹、水 疱、糜烂、渗液、结痂、 瘙痒、脱屑等表现。 慢性湿疹多由急性湿疹未彻底治愈演变而成。反复发作,缠绵不愈。 壮医治疗湿疹,常采用以下方法: 1.艾灸阿是穴,曲池(肘横纹头处)、大椎(颈后高骨下方)、合谷(手背一、二掌骨之间中点)。 2.渗出液多时可用煅石膏、煅明矾各适量研粉过筛,调茶油...

  • 壮医治喘有特色:民族奇术

    壮医治喘有特色:民族奇术

    壮医认为哮喘是由感受外邪、吸人异物、饮食不当、身体亏虚等因素而引起,将哮喘分为寒喘和热喘两类,采用多种综合性疗法来治疗。 放血法 在肺俞穴(第3 胸椎棘突下,脊柱正中旁开1.5 寸)处皮肤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刺破皮肤,进针深度大约 0.2-0.4厘米。然后局部用拔罐法在后背大面积拔罐,用10— 15个火罐,吸出少量血液即可。留罐时间10分钟,连续治疗5-7天为1个疗程。此法适合于在哮喘发作之时运用。 灸疗法 将艾叶捶打成细绒状,放人草纸中卷紧做成艾条。使用时点燃艾条,在患者的足底及手掌处温灸。此法可...

  • 壮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

    壮医治慢性支气管炎方

    处方:苏子150 克,杏仁300克,核桃仁200克,生姜200 克,蜂蜜200克。核桃连皮放入火内煨熟去壳,与诸药共捣成泥状,入蜂蜜熬熟即可。每次5克,日2次。 功效:润肺补肾,止咳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气喘,体弱,不耐风寒,咯痰不爽,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淡苔薄,脉滑。(赵丽佳)...

  •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培育布局壮医药产业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培育布局壮医药产业

    6月20日,“2015年中国·靖西端午药市”在广西靖西县开市。药市展销众多野生地道的新鲜中草药,中国壮医名医现场义诊,药膳特色美食一条街热闹非凡,壮医名医资格论证、广西壮医药发展论坛专家学者云集。药市还吸引了英国、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医药界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今年共有350多家药商药企,2000多个摊位,50000多人次参加。 端午药市历史悠久 靖西县地处广西西南部中越边境,是西南各省通往越南乃至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陆路通道。全县拥有...

  • 壮医治产后腹痛方

    壮医治产后腹痛方

    产后腹痛不止,严重影响产妇的康复。壮医治疗本病,以辩明原因,分型治疗为主。 1.鱼腥草50克(鲜品100克)水煎服。治产后腹痛,伴恶露轻度恶臭,或伴咳嗽、低熟.属于外邪乘虚而入者。 2.当归尾15克,川芎、香附,益母草各10克,水煎服。主治产后腹痛,气血不足,气力不佳,面色不华,子宫收缩不良,属于气滞血瘀,以气滞为主者。 3.当归10克,川芎,泡姜各5克,桃仁10克,水煎服。主治产后腹痛,少腹发冷,恶露不畅,属于血瘀内阻,阳气不足者。 (许家军) ·治疗产后腹痛偏方1 ·治关节痛 偏头痛...

  •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医喜用生药治病

    壮族聚居地区草木茂盛,四季常青,植物药资源非常丰富,使壮医形成了喜欢用生药的习惯。有不少新鲜药物,效果优于干品和炮制品,特别是治疗毒蛇咬伤的草药,一般都是以鲜用为佳。 不少民间壮医,从生草药的形态性味,就能大体推测出其功能作用,并将这些用药经验编成歌诀,如:藤木通心定祛风,对枝对叶可除红;枝叶有刺能消肿,叶里藏浆拔毒功;辛香定痛驱寒湿,甘味滋补虚弱用;圆梗白花寒性药,热药梗方花色红;根黄清热退黄用,节大跌打驳骨雄;苦能解毒兼清热,咸寒降下把坚攻;味淡多为利水药,酸涩收敛涤污脓。 (肖楠)...

  • 壮医经筋疗法

    壮医经筋疗法

    特约专家、广西壮医医院推拿科副主任医师 吴飞 专家简介: 广西壮医医院 推拿科副主任 医师,硕士学 历。擅长运用 壮医经筋疗法 (经筋手法、经 筋针刺、小针刀 经筋解结等)治 疗各种痛证疾 病.如颈椎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网球肘、弹响 指、骨性关节炎、偏头痛及中风偏瘫等, 特色突出,疗效显著。 颈肩腰腿痛等痛证疾病是临床常见 病、多发病,而且有越来越年轻化的趋 势,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 有过颈肩腰腿痛的经历,这些痛苦使得 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饱受折磨。此类疾 病发病率为什么越来越高呢,其原因主...

  • 壮医自然疗法用于卫生防病治病疗效显著

    壮医自然疗法用于卫生防病治病疗效显著

    特约专家、广西壮医医院临床研究所所长、广西名中医、主任医师、教授 牙廷艺 作者简介:牙廷艺,男,广西名 中医,国医大师陆 广莘教授生命健 康学术传承人,广 西民族医药研究 院、广西壮医医院 临床研究所所长, 壮医主任医师,广 西中医药大学教 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深广西壮医药 专家。长期从事壮医药的发掘、整理、研 究和临床诊疗工作,擅长运用壮医刮痧 排毒疗法、壮医针挑疗法等壮医自然特 色疗法和壮乡原生中草药治疗慢性咳 嗽、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慢性结肠 炎、肝硬化、痛风、糖尿病、颈椎病、腰椎 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

  • 《中国壮医针刺学》、《中国壮医经筋学》

    《中国壮医针刺学》、《中国壮医经筋学》

    壮医针刺和壮医经筋疗法在壮族地区广为流传,但由于无规范文字记载,一直停留在师徒授受、口耳相传的传承模式。近日,由广西中医药大学壮医药学院院长、广西名中医、广西首批卓越学者林辰教授撰写的《中国壮医针刺学》和《中国壮医经筋学》,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这两部专著将为壮医传承发展,提供更为系统全面的知识内容。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壮医针刺术、壮医经筋术,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壮医针刺学、壮医经筋学。 据了解,壮医针刺和壮医经筋疗法是壮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壮医特色治病技法,是壮医外治学的亮点。《中国壮医针刺学》...

  • 壮医角吸疗法

    壮医角吸疗法

    壮医角吸疗法是一种壮族民间流传很广的治疗方法。用山羊角、黄牛角等作为器具,将其边缘打磨光滑。在选定的治疗部位上,放置壮药一小块,药块中央放可燃物如小油捻子或酒精棉球,不能超出药块边缘。点燃药块上的油捻子或棉球,用角罩盖在上面。由于角内的空间呈现负压,因此角便可以牢牢地吸附在皮肤上。这是一种与拔罐有相似功效的治疗方法,可起到活血止痛的治疗作用。...

  • 壮医特有的医疗理论体系

    壮医特有的医疗理论体系

    “三道”、“二路”学说是壮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壮医认为人体内存在着“谷道”、“气道”、“水道”三条极重要的通道及“龙路”、“火路”两条极重要的通路。“三道”、“二路”维系着天人地之间的同步运行。其具体运用于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进一步指导壮医的临床治疗。 说明人体生理功能:壮医认为,在生...

  • 壮医佩药疗法

    壮医佩药疗法

    壮医佩药疗法是选用一些药物佩挂于人体一定部位,利用药物的特殊气味,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本法起源于古代壮族的“卉服”,有解毒消炎、消肿止痛、防病治病的作用。 适应症:本法主要用于治疗乳腺炎、腹股沟淋巴结结核、急性眼结膜炎f俗称火眼、红眼1、小儿疳积、小儿口疮、慢性病及避孕、防病保健等。 常用佩药方举例:佩挂勾芒、红蕉、桐化、琼枝、婆罗、古贝,有散寒祛湿或清热之效。以鲜白花丹叶一张捣烂,装入小布袋,佩在鬓际,可治急性眼结膜炎。对急性乳腺炎,取白背枫叶一张,用手揉烂,以布包好,佩挂在...

  • 壮医治痔疮出血方

    壮医治痔疮出血方

    处方与用法:威灵仙30克,研为细末,每次1克,温开水或淡醋送服,日3次, 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止血、消炎,主治痔疮出血较多者。 (农经伟) 再提供二便方治治痔出血。A方适合慢性腹泻并发痔疮出血者;B方适合高血压并发痔疮出血者。前方兼有止泻作用,后方能降低血压。 A、石榴皮烘干后研成细末,每次3克口服,温开水送下,每日服3次,1周为1个疗程,一般服3天后即能止血。也可装入胶囊内服。 B、槐花20克,开水冲泡代茶频饮。每日一剂,一般两天后可止血。...

  • 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

    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理论

    浅析中医阴阳理论与壮医“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理论的异同 1 中医对阴阳理论的认识 阴阳学说起源于《周易》,最初为符号,即《易经》卦象里面的阴阳爻,成熟于《黄帝内经》,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思想。《说文解字》曰:“阴,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最初阴阳解释为日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又引申为天地、昼夜、方位等属性。阴阳是指自然界相关联事物对...

  • 壮医巧治高血压:民族奇术

    壮医巧治高血压:民族奇术

    壮族医生治疗高血压,常用一些取材方便的药物来配制药方。常见的治疗处方有以下几种: 一是用香蕉根 300克,地龙10克,加水煎煮后取药汁服用。活血化瘀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麻木者。 二是用米醋20毫升,加入适量冰糖煮开后饮用。每日1次。软化血管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手足发凉,感觉减退者。 三是取玉米须30克,加水煮开15 分钟后,倒出药汁,加入冰糖调味服用。1日3 次。利尿效果较好,适用于高血压伴有尿色黄赤量少者。 四是取花生仁50克,浸泡在食醋中,7天后取花生仁服用。每天晚上临睡前取醋浸花生仁数粒,嚼碎...

  • 壮医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壮医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处方:苏子150克,杏仁300克,核桃仁200克,生姜200克,蜂蜜200克。核桃连皮放入火内煨熟去壳,与诸药共捣成泥状,入蜂蜜煮熟即可。每次5克,日2次。 功效:润肺补肾,止咳化痰,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气喘,体弱,不耐风寒,咯痰不爽,胸脘满闷,不思饮食,舌淡苔薄,脉滑。(赵丽佳)...

  • 壮医 化简单为非凡

    壮医 化简单为非凡

    一盏灯,一根线,壮医药的简单“道具”和不简单的效果,引来患者赞叹 对一些鼻窦炎症状严重 的患者来说,鼻实炎带来的 不仅止鼻塞、流鼻涕这么简 单,有时甚至可以严重影响 生活质量。这一点,67岁的 李老伯深有感触。而令他发出更多感慨 的,是壮医药的非凡效果。 李老伯家在南宁市,早年就患有鼻 炎,随着时间的推移,鼻炎发展成鼻窦 炎。二十多年来,他到处寻医问药,用过 不少药,也做过鼻穿刺于术,但都疗效甚 微,每年都要反复发作儿次。上个月,他 的鼻窦炎再次发作,严重的鼻塞、流脓 涕、头痛和阵发性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壮医简单
  • 振兴壮瑶医药计划 打造国际壮医

    振兴壮瑶医药计划 打造国际壮医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中医药发展战略方针和规划部署,进一步实施自治区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发展的决定》《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0-2020年)》。采取六项措施加快中医药壮瑶医药“十三五”发展,提升中医药壮瑶医药健康服务水平能力,全面推进中医药事业医疗、保健、教育、科技、文化和产业“六位一体”协调发展。 推进中医药“十三五”规划和政策落实。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彭清...

  •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首用壮医药藤疏肝减肝龄

    葛洪,字稚川,东晋丹阳句容人,约生 于公元284~363年,自号抱朴子。 传统医学认为,树有年轮记岁月,人有 年龄知花甲。五脏有年龄知衰老程度,暴脾 则伤肝,肝功下降,肝龄自然高于常人。肝 主疏泄,肝藏血,肝龄高低与疏泄藏血功能 的好坏有直接的关系,如何真正减肝龄,是 中医养生保健探寻的课题。 肝龄高疏泄差,气急太过则血随气逆, 气机郁结,血行不畅,毒素沉积形成瘀血, 附于血管经络,而引发血压升高,诱发心肌 梗塞、脑梗出血。久气难消则引发抑郁、烦 躁易怒、健忘头痛、失眠多梦、心悸、胸闷气 短、心痛等症状表现。...

  • 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重“三道两路”理论的壮医药

    •壮医则以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为核心理论。在阴阳的关系中,壮医特别强调阳气的主导作用,重阳、调阳、壮阳成为壮医防治疾病的重要理念。人体是一个小天地,人体内的天地人三部之气必须同步运行,制约化生,才能维持健康状态。 •“三道”即谷道、水道、气道;“两路”为龙路、火路。壮医虽然也部分引进中医经络理论(如经筋理论),但作为主体和特色的是三道两路理论。“三道两路”的核心在于“通”。 &bul...

  • 壮族民间特色治病技法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壮族民间特色治病技法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

    论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的发展源流及学术传承 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是流传于壮族民间的一种特色治病技法, 它将针刺、拔罐与药酒外涂有机结合, 具有穴位刺激、拔罐负压、吸排瘀血和药物外敷渗透四重效应, 临床可治疗内、外、妇、皮肤、五官科等多种疾病, 疗效确切[1,2,3], 2010年始见于报道, 2013年入选全国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 相关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具有较大研究发展潜力。本文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 基于文化背景挖掘整理该疗法的历史渊源及其学术发展脉络, 总结其传承现状、学术特色...

  • 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 世界卒中日义诊

    民族医药学会壮医药分会 世界卒中日义诊

    日前,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热敏灸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灸法大会在江西南昌召开,推选江西中医药大学灸学院教授陈日新为首届会长。 世界中联创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振吉希望专委会将热敏灸标准的研究与制定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预防疾病和提高生命质量发挥应有作用。江西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程关华、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钟玉祥、江西中医药大学校长陈明人等出席。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与步长制药合作建立的脑心同治重点实验室日前在北京中医医院挂牌成立。 该重点实验室将依据脑心同治相关基础理论,从临床科...

  • 壮医痧证 拳捶法拍痧法火埠法

    壮医痧证 拳捶法拍痧法火埠法

    痧证壮医常用外法治 拳捶法:适用于痧犯 腰背,腰背胀累难受,如轻 捶其腰背可发出清音者, 此时宜用拳捶法治疗。 部位:腰背部。 操作方法:患者取俯 卧姿势,露出腰背部,施术 者坐在患者右侧;双手握 拳轮番捶患者背部,然后 捶腰部;先用轻力,后用重 力,直至捶击音变浊,患者 感觉如释重负,并有轻松 舒服感为止。 拍痧法:适用于痧毒 留连于关节经络之间引起 的关节酸胀、屈伸不便者。 部位:肘、腕关节和 膝、踝关节。 操作方法:施术者用双 手掌有节奏地轮流拍打患 者肘、腕关节和膝、踝关节, 直至关节皮下出现的...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壮医
  • 黄瑾明: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

    黄瑾明:丰富壮医学理论体系

    黄瑾明丰富了壮医学理论体系,推崇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等壮医理论,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梳理验证壮医针灸特定穴,形成壮医药线点灸、壮医针刺疗法、壮医莲花针拔罐逐瘀疗法三大核心技术,并规范壮医针灸操作。其临证针药结合,尤其注重壮医药特色疗法与方药的运用。 国医大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黄瑾明丰富了壮医学理论体系,推崇阴阳互生、三气同步、三道两路、毒虚致病等壮医理论,创新提出气血均衡学说;强调调气、解毒、补虚、祛瘀四大治则;梳理验证壮医针灸特定穴,...

‹‹ 1 2 3 4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