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咽 第55页

咽 第55页

  • 痰在咽喉咳不出咽不下:慢性咽炎验方

    痰在咽喉咳不出咽不下:慢性咽炎验方

    咽中如有炙脔;喜、怒、悲、思,忧、恐、惊之气结成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气所为也;或中脘痞满,气不舒快,或痰涎壅盛,上气喘急,或因痰饮中结,呕逆恶心。有痰在咽喉,想咳咳不出,想咽咽不下。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吃了很多西药都不管用。此种情况,何不去看看中医,试试治疗咽喉异物感最经典的——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这是流传下来的半夏厚朴汤药歌诀。从歌中可以看出,半夏厚朴汤以除痰凝气滞著...

  •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

    “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

    【摘要】笔者从2002年8月-2003年1月期间,应用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慢性咽炎;养阴清肺汤;中药治疗?    一、一般资料?   38例慢性咽炎患者均为门诊病人,诊断符合1995年5月出版的《中医耳鼻喉科学》教材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0例,男10例,女10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1.6岁。对照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龄18-50岁,平均年龄31.9岁。?    二、治疗方法?   1.治疗组:采用《重楼玉钥》养阴清肺汤,其方...

  • 宣肺止咳清热利咽  麻黄桂枝合剂

    宣肺止咳清热利咽 麻黄桂枝合剂

      裴正学从事临床工作55载,先后发表论文80余篇,学术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应用经方治疗肿瘤、肝病、血液病及其他内科疑难杂症。由他拟定的麻黄桂枝合剂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再加上川芎、白芷、细辛、羌独活、防风组成。临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神经性头痛、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唇炎、口腔炎、急慢性肾炎等疾病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组成麻黄1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生石膏30克,川芎6克,白芷6克,细辛3克,羌活10克,独活10克,防风12克,甘草6克,苍耳子10克,生姜6克,大枣4枚。   用法将上...

  • 咽炎9个小验方

    咽炎9个小验方

      1.胖大海洗净,放入茶杯中,加入蜂蜜适量,用开水冲泡,加盖3分钟后即可饮用。   2.金银花、连翘、元参、麦冬、桔梗各10克,乌梅、甘草各6克,胖大海3枚水煎服。   3.鲜白萝卜一个,青果10个,冰糖少许,煎水代茶饮,日服两次。   4.将苋菜洗净,捣烂取汁,加白糖调匀,日服两次。   5.取麦冬、玄参、菊花、金银花、木蝴蝶、甘草适量,加胖大海两枚,冰糖两块,用开水冲泡代茶饮。   6.麦冬、丹皮、白芍、玄参、桔梗、郁金各10克,生地15克,薄荷5克,贝母、甘草各6克,水煎服。   7.雪梨去皮、核,切成碎块...

  • 口干咽干“喷火感”生石膏生姜汤证

    口干咽干“喷火感”生石膏生姜汤证

    阎某,女,44岁,2014年9月4日初诊。患者诉口中“喷火感”一月余,口干,咽干,食欲可但不消化,无腹胀,前几日齿衄,小腿肚酸胀,汗可,有时多,晨起阵汗出,不恶风,劳累后尿频急,大便黏,2~3日一行,舌淡苔薄白脉细。 辨六经:口干咽干,“喷火感”、汗多不恶风,为阳明热象,不消化、尿频、小腿酸胀、大便黏,为太阴里虚寒伴有饮象,故病位在里,寒热错杂,为阳明太阴合病。 辨方证:根据伤寒论条文:“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r...

  • 鼻咽癌(秘方数:13)

    鼻咽癌(秘方数:13)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常见临床症状是鼻塞、鼻涕带血、头痛、耳鸣;晚期侵及颅脑,可出现耳鸣、耳聋、头痛、复视及颈淋巴结肿大。鼻咽癌病因目前尚未清楚。现代医学认为,可能与遗传(种族遗传性、家族聚集性、血型基因)、病毒(EB病毒等)、环境因素及维生素A缺乏有关。鼻咽癌的诊断可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临床遇有血涕、鼻塞、头痛、耳鸣、复视及预部肿块等症状的患者应首先考虑本病可能,鼻咽镜检查,可发现鼻咽侧壁或鼻后孔或鼻咽顶等处粘膜表面是灰白色,粗糙、糜烂成溃疡,或见结节样肿物、斑块状隆起等。X线摄片对鼻咽癌的...

  • 急性咽炎(秘方数:3)

    急性咽炎(秘方数:3)

    急性咽炎为咽部粘膜与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咽部的淋巴组织亦常被侵及,淋巴内环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发炎,可波及整个咽部,或仅限于鼻咽、口咽、喉咽的一部分。此病可为原发性,亦常继发于急性鼻炎或急性扁桃体炎之后,冬、春季多见。临床症状一般起病较急,初觉咽部干燥、灼热,或有粗糙感,微痛渐加重,以致吞咽不便。咽侧索受累,则可发生剧烈的放射性耳痛及颈部疼痛,重者头部转动也感困难,常伴有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体温在38℃左右,甚至高达40℃)、全身不适、头痛、食欲不振、便秘、口渴、恶心、呕吐、四肢酸痛等。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为...

  • 咽异感症(秘方数:3)

    咽异感症(秘方数:3)

    咽异感症指咽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自觉咽喉部有异物、堵塞、痰粘着感或不适等异常感觉的病症,也称咽神经官能症、梅核气,是喉科的常见疾病。多见于女性,以30-40岁好发。本病主要症状是自觉咽喉部有“异物”感,吞咽唾液时出现或加重,而进食时既不妨碍,又无异物感。在情志忧郁时加重,心情舒畅时症状减轻。“异物”位置或固定或游走,咽喉部呈“小球”样在咽部上下活动,迫使患者常作吞咽动作或频频发出“吭吭”声,以求清除异常感。本病确切病因不...

  • 咽喉肿痛治疗36种秘方

    咽喉肿痛治疗36种秘方

    1.山豆根噙在口中,咽津自愈。  2.棘针烧灰,水服1.5克。  3.治喉口肿痛,不能进水,鼓捶草捣汁去渣,后倒入乳汁搅匀,将其灌人鼻中,立愈。  4.烧盐,枯矾各等分研细和匀,以筋头点之即消。  5.野荞麦鲜叶捣汁,入醋1匙,以棉或鸡羽蘸扫,涎出即愈。  6.生黑豆8毫升,蜀葵心8毫升,入少许盐同捣为膏,敷肿上,日三两度瘥。  7.龙胆草,擂水服之。  8.白面和醋,涂喉外肿处。  9.治喉痹肿痛不可下药,蛇床子烧烟于瓶中,口含瓶嘴,吸烟吞之。  10.菖蒲根嚼汁,烧铁秤锤淬酒1怀,饮之。  11.治喉痛,以手掣...

  • 慢性咽炎(秘方数:6)

    慢性咽炎(秘方数:6)

    慢性咽炎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伴有其他上呼吸道疾病,如咽淋巴样组织的增生等。慢性咽炎为耳鼻喉科中的常见病。临床表现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痒感、吞咽微痛感等,主要由于分泌物附着或肥大的淋巴滤泡影响所致。由于咽部分泌物增多、稠厚的刺激,常引起频繁的咳嗽,晨起较剧。咽部异物堵塞感有的较著,随吞咽动作而上下,吐之不出,咽之不下。此外,有时会伴有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秘、溏泻等症状。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多因屡发急性咽炎转为慢性,慢性扁桃体炎及牙病也可引起。患有...

  • 慢性咽炎(秘方数:4)

    慢性咽炎(秘方数:4)

    本病为咽部粘膜、粘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发炎。多发于成人。病程较长,症状顽固,不易治愈。 患者常有咽部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咽痒、灼热、刺痛或醒后干燥等。咽部分泌物粘稠,晨起常发出吭吭声,以清除分泌物,引起作呕。 本病为上呼吸道感染的结果。如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因患鼻炎、鼻窦炎引起鼻塞而张口呼吸,脓涕倒流刺激咽部可引起本病。烟酒过度、职业因素、全身性疾病等对本病也有一定影响。...

  • 时节喝点罗汉果茶润肺 防咽部瘙痒

    时节喝点罗汉果茶润肺 防咽部瘙痒

    冬天雾多,浓雾天气压会比较低,会使人产生一种烦躁的感觉。这个时节喝点罗汉果茶能防止在多雾天气中引起的咽部瘙痒,具有润肺的良好功效。 中医看来,罗汉果是清咽利肺、止咳化痰之首选,是历代朝廷的贡品,还有神仙果的美誉。一个罗汉果一般可冲泡四五次。其中,喝罗汉果茶的最佳时间是午后,因为清晨的雾气最浓,中午差不多就散去,人在上午吸入的灰尘杂质比较多,午后喝就可以及时清肺。另外还有一些具有养阴润燥、化痰生津的中药茶饮,如玉竹、沙参、麦冬等泡制而成的茶饮,也可试试。 马英...

  • 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中药含漱方

    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中药含漱方

    含漱疗法是用某些药物做成冲剂或水剂,多次漱口,含漱完后吐出,用以治疗口腔和咽喉疾病的一种方法,这种疗法具有局部药物浓度高、起效迅速、简便经济的特点。现将中药含漱疗法治疗常见口腔和咽喉疾病的几种方法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北沙参含漱法 使用材料:北沙参15克,黄柏15克,冰片2克。 适应症:慢性咽喉炎、慢性扁桃体炎、慢性牙龈炎、慢性牙周病,以及复发性口疮溃疡。开水冲泡。温度适中时,每次倒出250毫升含漱,含漱剩下约100毫升时,改为慢慢咽下,滋润口腔咽喉。 黄连水含漱法 使用材料:黄连2&md...

  • 发益多梳气宜练 齿宜频叩津宜咽

    发益多梳气宜练 齿宜频叩津宜咽

      发益多梳气宜练,   齿宜频叩津宜咽。   梳头不仅仅是理顺头发,而且能促进头部络脉的微循环(中医也讲微循环,就是络脉中的气血循环),可以驱散头部的风热。   头为巅顶,唯风可到,所以头上风邪会比较多;头为诸阳之会,又容易产生热,所以头上往往多风热,令人头脑昏昏,思维不敏捷,或影响头发,甚至使人头晕、头痛。在头部驱风散热的简单的方法就是梳头。   现在有人不但不常梳头,还有些坏习惯。前几天还有个年轻人说他头皮时不时地感觉到刺痛,我问:“洗完头,你是不是没擦干就睡觉,或者马上出门?...

    养生秘方 2024-03-07 10 0
  • 注重咽津养生术

    注重咽津养生术

    咽津,即吞咽口津下肚子里。口津,俗称唾液、舌水。中医认为,口津属“阴津”,“存得一分阴津,则存得一分生命”。古籍《保生要录》载:“常以舌柱口齿,聚清津而咽之,润五脏,悦肌肤,令人长寿不老。”咽津养生术并不神秘,人人可学。方法是:闲暇之时,闭目端坐片刻,静心地用舌头绕触口齿,或兼之叩齿,待口内唾液聚满,再鼓漱几遍,后方徐徐咽下,并用意念送达“丹田”(脐下三寸)。中医养生有“炼津化精,炼精化气,炼气化神&rdqu...

  • 吞咽唾液 祛病延寿养生功效

    吞咽唾液 祛病延寿养生功效

      唾液,俗称“口水”,是由唾液腺分泌的一种液体,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不可缺少的“角色”。每天吞咽自己的唾液,不仅可以祛病延寿,还有8种养生功效。   消化作用:唾液能把嚼碎的食物“捆绑”成一个个的“食团”,利于吞咽。唾液中还含有淀粉酶,能把食物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不仅让人感觉到甜味,还让食物从口腔开始就进入消化过程。   消炎作用:唾液中含有溶菌酶和分泌型免疫蛋白球a等抗菌成分,能抑制或消灭溶血性链球...

  •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

    标准化工作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内涵,迫切需要在继承传统、吸收现代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研方法的基础上,研究和制定具有中医药特色、科学性强、严谨规范、能够为行业内实际应用、能被行业外广泛接受和认可的诊断及辨证治疗指南,以指导中医耳鼻咽喉科临床诊断及辨证治疗,促进耳鼻咽喉科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规范和发展。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包括了耳鼻咽喉各类疾病中的常见病种,体现了中医药治疗特色和优势。2009年起,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政策法规与监督司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的组织领导下,中华...

  • 夏练叩齿咽津功

    夏练叩齿咽津功

    《黄帝内丹七返诀》说:“夫欲养神,先须养气;夫欲养气,先须养脑;夫欲养脑,先须养精;夫欲养精,先须养血;夫欲养血,先欲养唾;夫欲养唾,先须养水。”可见,水为“五华之津液,元气之精华”。夏季养神,重要的一环在于养水,此处的养水,非指饮水,而指津液。 练功时,闭口,舌舐上腭,然后用舌在口腔四周徐徐搅动,再进一步把舌伸直唇齿之间的上下四周反复来回,获取津液。待到满口津液由舌下金津玉液两穴生出之后,即便鼓漱而下,灌溉五脏。练功之前,宜用淡盐水漱口,清除口腔内不洁之物和...

    养生秘方 2024-03-06 11 0 叩齿
  • 缓嚼咽津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缓嚼咽津 苏东坡的养生之道

    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很讲究养生之道,著有《养生说》《问养生》等。他到老仍身体健康,才思敏捷。据其自述,他主要得益于食疗。其中有一条是吃芡实,吃法颇为奇异:时不时取煮熟的芡实1粒,放入口中,缓缓含嚼,直至津液满口,再鼓漱几遍,徐徐咽下。他每天用此法吃芡实10~30粒,坚持不懈。据说苏东坡还极喜爱吃用芡实煮成的“鸡头粥”,并称之“粥既快养,粥后一觉,妙不可言也”。 芡实有开胃健脾、滋润脏腑、补益脑髓、助消化、防治口咽炎症的功效。据悉,有一老人依此法服食,果然有效,年至80...

  • 清润咽喉药膳五款

    清润咽喉药膳五款

    一款:食醋250毫升,鸡蛋1个。用搪瓷器皿盛食醋于炉火上,加入鸡蛋1 个,煮10-15分钟左右(鸡蛋煮熟,如果醋已熬少可再加些,一直保持煮开翻滚状态),去蛋皮,再煮10- 15分钟即成。用时,连同鸡蛋、食醋一起服下。主治:声音嘶哑。 二款:粳米100克,玉竹15-20克(鲜品用30-60 克),冰糖少许。先将鲜玉竹洗净,去掉须根,切碎煎取浓汁后去渣,或用于玉竹煎汤去渣。入粳米,加水适量,煮为稀粥。粥成后放入冰糖,稍煮1—2沸即成。分顿食用。主治:慢性咽炎。 三款:水发海带500 克,白糖250克。将...

  • 鱼汤利咽润肺正当时

    鱼汤利咽润肺正当时

      如今,气候干燥,易耗伤人体津液,劫损肺阴,出现口鼻、咽喉、皮肤干燥等症。饮食调理当以滋阴润燥为主。食疗药膳重在养肺阴、润肺燥。现介绍几款,供参考。   鳖鱼利咽汤   用鳖鱼肉300克,诃子15克,木蝴蝶10克,百合15克;将鳖鱼肉、诃子、木蝴蝶、百合洗净,同入锅中,加水适量,武火烧沸,该用文火煨炖,至鳖肉熟透即成。去药渣,取汁与鳖肉;此汤具有滋补肺肾、开音利咽的功效。适用于咽喉作痒灼痛、缠绵难愈、潮热盗汗、肛脱等症。   银鱼汤   用银鱼150克,韭菜25克,木耳10克,火腿10克,鸡蛋...

  • 口渴咽干的食疗方

    口渴咽干的食疗方

      对于现代人常见的咽干、鼻燥、咳嗽、口渴、心烦、便秘、眼睛干涩等症,饮食疗法是不错的选择。   燥邪侵犯人体,最易损伤人体的津液,而人的口、鼻、肺与外界接触最为密切,燥邪常自口鼻而入,耗伤津液,肺失清肃,鼻为肺窍,咽为肺系,故易见口渴咽干鼻燥。以下食疗方有助缓解口干舌燥的症状———      苦瓜干蚝豉炖瘦肉汤   材料:苦瓜干10克,蚝豉10克,猪瘦肉120克,姜片适量。   功效:苦瓜味苦性寒,功能清心除烦,清肝明目。《随息居饮食谱》说,“苦瓜苦寒涤热&hell...

  • 秋日咽喉燥渴石榴食疗

    秋日咽喉燥渴石榴食疗

    秋季干燥,宜吃石榴。中医认为,石榴性温,味甘酸涩,具有养阴生津的功效,润燥和收敛作用明显,咽喉燥渴时吃最好。 食欲不振:石榴生姜茶 配料:鲜石榴1个,生姜、茶叶适量。 制法:将石榴连皮带籽捣碎取汁,生姜切薄片上火加水煮开,再把石榴汁倒入,煮沸后放茶叶,再煮片刻即可。饭前饮用。 功效:开胃止痢,对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呕吐、痢疾、久泻、便血等有疗效。 口腔溃疡:鲜石榴水含漱 配料:鲜石榴2个。 制法:将石榴剥取其肉,捶碎放在杯中,用开水浸泡。一天含漱多次。 功效:杀菌止痛、消炎消肿、促进溃疡愈合;对扁桃腺炎、喉痛、...

  • 口苦咽干 青色食物养肝

    口苦咽干 青色食物养肝

    很多人早上起床时,会发现自己口苦咽干,这可能预示你的肝胆出现了一些问题。多吃青色食物有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口苦咽干是肝胆亢进的表现,口苦多数都为肝胆有热,胆气熏蒸所致,体内肝胆郁热或痰热内扰。口苦咽干的人可以多吃青色食物,因为青色食物富含叶绿素,能够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 植物的叶子当中包括维生素C、胡萝卜素、叶酸等维生素,以及矿物质和叶绿素等等,它们通常将叶子染色成为青绿色。需要调养肝时,到植物中摄取营养是最佳的选择。 南健...

  • 中风吞咽障碍 中药冷热刺激简单易行

    中风吞咽障碍 中药冷热刺激简单易行

    吞咽障碍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甚至窒息死亡。这时,采用中药对咽喉部进行冷热刺激,常常能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据临床统计,大约有37%~78%的中风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在诸多康复治疗的方法中,中药冷热刺激简单易行,效果也十分显著。桂林市中医医院内五科主治医师李连春介绍,该科室使用菖蒲、葛根、桂枝等十余味中药煎汁后,分别在冷、热的情况下让患者含漱,刺激咽部、喉头,促使吞咽反射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李连春表示,中药冷热交替刺激的方法,除了可以刺激控制吞咽功...

  • 寒露节气时 行叩齿吐纳咽津液法

    寒露节气时 行叩齿吐纳咽津液法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寒露的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 寒露时节,南岭及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已进入秋季,东北进入深秋,西北地区已进入或即将进入冬季。 寒露节气时, 每天凌晨1 点至5 点,正坐,上举两臂, 两手掌水平伸直上托,指尖朝向外侧, 仰头, 眼观左侧手掌, 吸气, 同时左侧手臂用力上托, 带动一侧身体向上方拉伸, 略停片刻, 呼气放松, 转头至右侧,锻炼右式。 左右各练习15 次,然后行叩齿、吐...

  • 麦冬芦根冲泡饮 滋润咽喉心不烦

    麦冬芦根冲泡饮 滋润咽喉心不烦

    最近很多人都出现咽舌干燥、心烦失眠、牙龈红肿等现象。用麦冬、芦根二味开水冲泡饮用,可起到较好的滋阴润燥作用。 方法:每次可取鲜芦根30克(干品用15克),麦冬15克,头道冲入沸水,加盖焖10分钟即可饮用,其后可加开水频频代茶饮。此茶口感好,无苦味。可适量加些薄荷香料、白糖,制成冷(冰)饮料饮用,更是清凉爽口、甘而不腻。此茶能生津清热、养阴润燥,对口干舌燥、心烦不眠、便秘、胃热呕吐、咽喉干痛、齿龈出血或肿痛等均有较佳效果。成都中医药大学蒲昭和...

  • 秋天燥邪偏盛 如何保持鼻咽润润

    秋天燥邪偏盛 如何保持鼻咽润润

    秋高气爽,本来是一年中最适宜的时候,可有些人却开始频繁“感冒”,吃了消炎药也不见好。你知道吗?在中医上,这根本不是感冒,而是秋燥的症状。 秋燥分两种,可自我判断 秋燥的主要表现为全身燥热、口唇干裂、心绪不宁,有的人会生出口疮,或者出现咽喉肿痛等症状,还会长出红且发痛的痘痘。“秋燥症”虽不十分严重,但一些病症会使人体免疫力降低,尤其是中老年人。 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把它细分起来,也有两种,秋燥又分为“温燥&...

  • 玄参甘草桔梗汤:用于咽干咽痒、咽喉疼痛

    玄参甘草桔梗汤:用于咽干咽痒、咽喉疼痛

    玄参120克,麦冬15克,桔梗、甘草各6克,蜂蜜15毫升。将上述诸药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800毫升,猛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30分钟。待稍凉后,用纱布滤渣取汁,加入蜂蜜,搅拌晾凉,即可代茶饮用,每天3次,每次150毫升。 功效:清热养阴、解毒利咽。用于秋季天气干燥、损伤肺阴所致的咽干、咽痒、咽喉疼痛和咳嗽痰少,以及见于舌红少津、脉细数者。湿热较甚者忌服。...

  • 干燥咽痛口干“秋燥”喝粥

    干燥咽痛口干“秋燥”喝粥

    有的人一到秋季,身体就变得很疲乏,精神不济,这是因为,从气候特点而言,秋季之风性属燥,从人体脏腑而言,秋季肺旺肝弱,脾胃易受其影响。人体在秋季特别容易感觉燥热,出现诸如皮肤干燥、咽痛、口干等一些现象,中医上称之为“秋燥”。 由于秋天早晚温差大,各种呼吸道病菌和病毒也较为活跃,还特别容易罹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因此,秋天饮食应特别以滋阴润燥为重,多食温润食品,辅以补养气血。可见,秋季滋补很重要,其中一些粥品,是秋季进补非常不错的选择。 红枣羊骨糯米粥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且有补脾...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