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 第412页

小 第412页

  • 鸡肠治小儿尿床

    鸡肠治小儿尿床

    人们杀鸡时,鸡肠往往被当作废料抛弃。其实,鸡肠有补肾强身、固本缩尿的功效,是治疗小儿尿床的良药。 其用法是:以竹筷插入肠腔内,将鸡肠挑破,用清水洗净。每副鸡肠加入山药 50克,或者金樱子10克,五味子5克,再加适量的水。与食盐一起煮熟,一日分三次服完(去渣,嘬汤,吃鸡肠)。此偏方对面黄、消瘦、畏寒、夜尿多的虚寒性体质的小儿,更为对症。 (韩仲吴)...

  • 小儿疳积验方的由来与验证

    小儿疳积验方的由来与验证

    一、方剂的来源、组成、剂量与服法: 回忆年幼时,笔者常患蛔虫病,长期反复的脐周绞痛,真是令人难忘。那些年,笔者是年年服驱蛔药,年年都驱出蛔虫,少则数条,多则数十条。看到这些长短大小不一的蛔虫,心里总是有些恐怖。之后,蛔虫没有了,但人消瘦了,加上食少无味,大便稀溏,日2-3次,成天有气无力的,所以母亲又带我去看了不少医生,他们都说我患了小儿疳积病,但服药却不见效果。听说城里的医生好,也去看了很多次,病仍没有起色。据母亲说,在无望之际,有一天,突然家里来了一位客人,他不懂医,但亲眼见过一位中医治愈过这种病。几天之后,...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选穴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析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选穴规律

    泄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大便次数增 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主要特征。小儿乳食不 当、饮食失节或过食生冷瓜果或不消化的食物, 皆能损伤脾胃,脾伤则运化功能失职,胃伤则不 能消磨水谷,宿食内停,清浊不分,并走大肠, 因成泄泻 [ 1 ] ,伤食泄泻临床较为常见。推拿作为 常用的中医外治疗法,对小儿伤食泄泻具有调理 肠腑、渗湿止泻、健脾助运而止泻的功效。推拿 不使用药物,不会增加肠胃的负担,无痛苦和不 良反应,容易被患儿接受。本研 究 通过对 近 1 0 年推拿治疗小儿伤食泄泻的文献进行统计,分析 临床选穴规律,以便...

  • 小儿腹泻 固涩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小儿腹泻 固涩止泻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味

    陈某,女,8个月,2015年8月15日初诊。半月前因饮食失节,受凉后出现腹泻,起初为蛋花样稀便夹有泡沫,日行数次,曾在当地医院进行输液,口服抗生素等治疗一周仍腹泻不止,遂来门诊求治。刻诊:精神欠佳,面色萎黄,纳差,腹胀,肠鸣音亢进,大便为水样便,色黄,日行5~6次,排气或咳嗽时就有大便排出,小便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指纹淡。 辨证:脾虚失运,湿自内生,清气下陷。 治法:健脾益气,补中升清,固涩止泻。 处方:黄芪10克,太子参15克,茯苓6克,薏苡仁12克,焦白术15克,山药12克,砂...

  • 治小儿蛲虫偏方4

    治小儿蛲虫偏方4

    大蒜数瓣,楂物油少许。将大蒜捣烂,加入植物油,每晚睡前涂肛门周围,连用5天。 本方对小儿蛲虫病有效。...

  • 小儿夜啼三偏方

    小儿夜啼三偏方

    方一蝉蜕6只(去足),钩藤6节,甘草、薄荷各0.5克,生龙牡2克。水煎代茶饮,每日5-6次,1剂分2天服完。 方二小麦45克,红枣60克,甘草5克。每剂分3日,煎汤代茶饮。 方三桂枝、甘草各3克,白芍、钩藤各6克,陈皮4.5克,姜半夏、朱茯苓各9克,龙齿15克,生姜2片,红枣3枚。水煎服。 赵昕献方...

  • 治小儿流涎 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治小儿流涎 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自制药饼治小儿流涎 炒白术、益智仁各30克(均研末),新鲜生姜(捣烂绞汁)、白糖各50克,面粉适量。将上述混合均匀后,做成小饼15-20块,入锅内常法烙熟即可,早晚各1次,每次1块,嚼食,连用10天。 江西省彭泽县中医院 刘国应 献方 治小儿慢性腹泻经验 方法:取吴茱萸12克,研成粉末,与半生熟的大米饭适量,温热时混合成饼,直径约10厘米,温度适中时敷于肚脐上,表面用软布覆盖,每日敷12小时,为1个疗程,连续用3~5日。 主治:小儿慢性腹泻,中医辨证为脾虚型,症见久泻小愈或反复发作,大便溏薄...

  • 免煎中药颗粒巧治小儿腹泻

    免煎中药颗粒巧治小儿腹泻

    笔者采用中药颗粒剂敷脐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取免煎中药颗粒苍术、黄连、苦参、石榴皮、葛根、炮姜、焦山楂各1包,上药和匀装入小纱布袋中贴敷在脐部(神阙穴),每次贴敷20小时,换药每天换药1次,3 天为1个疗程。颗粒剂吸湿性强,能自行潮解,外敷时无须加赋形剂。 本方选用了清热燥湿、健脾止泻的中药配伍组方而成。其中苍术味厚气雄,运脾化湿为君;黄连、苦参性寒味苦,寒能清热,苦能燥湿,为臣;炮姜一则用于温阳止泻,再则因其辛热,热能佐制黄连、苦参之寒,辛能助他药透皮吸收,为佐使之品;石榴皮涩肠止泻,葛根升举...

  • 小儿汗证(多汗)敛肺止汗方

    小儿汗证(多汗)敛肺止汗方

    孙浩,男,1928年生,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国医名师”,第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仪征市“臣”字门中医儿科第五代继承人。早年跟随其父孙谨臣学医,后又跟随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左右,临证擅治儿科内科杂症。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管理60余年,出版著作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   组成及用法:五味子、五倍子各等...

  •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3

    小儿蛔虫治疗偏方3

    楝根白皮、槟榔各20克,白糖适量。将楝根白皮去净皮,与槟榔片同水煎取汁,浓缩,加白糖制成60毫升糖浆。睡前空腹饮,连用2日。 本方适用于小儿蛔虫、钩虫。...

  • 治疗小儿遗尿偏方

    治疗小儿遗尿偏方

      1.炙麻黄、五味子、山药、益智仁各10克。先用适量清水浸泡30分钟,再煎煮30分钟,每剂煎两次,将两次煎出的药液混合。每日一剂,分两次温服。治疗小儿遗尿偏方   2.蜂房焙干研末,每次服3~5克,加白糖少许,开水冲服,每日两次,对肾阳不足之遗尿者效果好。   3.公丁香5克,八角3克,益智仁5克。将上药研末混匀用老姜捣烂取汁,调和成小饼备用,于晚间小儿上床睡觉时,将药饼烘温,敷肚脐上,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一次。   4.黑胡椒粉适量,每晚睡前放肚脐窝中以填满为度,然后用伤湿止痛膏覆盖。24小...

  • 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介绍

    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的经验介绍

    王素梅从肝脾论治小儿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多发性抽动症是儿童时期常见的一种神经精神障 碍性疾病, 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 以不自主 表现为眨眼、 噘嘴、 皱鼻、 摇头、 耸肩、 甩手、 举臂、 踢腿、 收腹动作及发出吸鼻声、 清嗓声等为主要表现, 严重时 可出现口出秽语, 不能自控 [1 -2 ] 。本病目前西医多采 用氟哌啶醇和泰必利治疗, 但因本病病程较长容易反 复, 服药时间较长, 多有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3 -4 ] 。因 此, 采用安全、 无明显不良反应的药物是治疗本病的关 键。王素梅教授对多发性抽...

  • 小儿腹泻 饮食方面也可食粥调理

    小儿腹泻 饮食方面也可食粥调理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气血未充,脏腑未实,脾常不足。若喂养不当或感受外邪,极易引起脾胃功能失常,故小儿腹泻以脾胃虚弱为主,病邪为次。治宜健脾清热,和胃固肠。正确的治疗方法包括:增加液体摄入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在饮食方面也可食粥调理。   茯苓车前子粥取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30克。先将车前子布包放入锅中加水500毫升,煎半小时后取出布包,再将茯苓粉、粳米一起放入煎汁中煮成稀粥,加白糖适量调味,每天早晚各服食1次。具有清热健脾,利湿止泻之功效,适用于患儿湿重于热型腹泻。   山楂神曲...

  • 小儿遗尿 可食疗调理

    小儿遗尿 可食疗调理

      遗尿的原因有多种,如果3岁以内的小儿由于智力发育未全,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或因精神刺激、贪玩少睡、过度疲劳引起小便自遗,不属病态。若3~5岁以后仍不能自己控制排尿,夜寐自遗应去医院查明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心理性原因引起的遗尿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训练。也可食疗调理,可主用猪脬,常见如下。   猪脬炖荔枝:荔枝肉、糯米各50克,装入猪脬(猪膀胱)内,煮熟调味食用。连用3~5日为一疗程。   猪脬参槐汤:猪脬1切块,党参、槐花各15克,用布包好,共入锅中,加水适量,炖烂后去药调味服食。隔日吃1次,连用7~8剂...

  • 小儿口疮治验1例

    小儿口疮治验1例

    小儿口疮是小儿常见口腔疾患,泛指口腔内唇、龈、颊、上颚等处黏膜出现白色或黄色的小溃疡面,单个或多个不等,呈椭圆形, 周围红晕、表面局部灼痛,反复发作,影响进食和吞咽, 严重者可见落齿骨烂、穿腮透颊。 病案:向某某,男,6岁,口颊、齿龈、舌边溃疡伴发热,烦躁,拒食一周。曾在某门诊以青霉素、庆大霉素及地塞米松磷酸钠静滴,外涂龙胆紫加冰硼散等治疗,效果欠佳。症见:烦躁不安,口渴欲饮,大便4日未解,查体:体温39.3度,口颊、舌边、齿龈有多处溃疡,牙根外露欲脱。口唇干裂、舌尖红、苔薄白、脉数。 证候为脾胃积热。 治法:清热...

  • 小儿夜啼服连朱粉

    小儿夜啼服连朱粉

    中医认为,小儿心经热盛,会导致夜间啼哭,喜伏卧,见灯火则啼哭更甚,烦躁不安,小便短黄,大便干结,面赤唇红,舌尖红,苔黄等。用黄连、朱砂、钩藤等具有清热熄风、镇惊止痉的药物治疗本病,效果满意。 方法:取黄连6克,朱砂、钩藤各 3克。共研细粉,每次服O.5克,每日 2次,温开水调下。 赵宁...

  • 小米精华粥油 治孩子拉肚子

    小米精华粥油 治孩子拉肚子

    小米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在北京有一位擅治肝病的老前辈关幼波先生,有一次在和我聊天的时候讲到:一位老中医大夫,在解放前,专门治疗小儿腹泻。 他基本上不让病人吃药,一看这个孩子拉肚子了,就给他捏捏脊,开开胃,然后让孩子的妈妈回家做一个工作,把小米加水熬,熬两三个小时以后,把上面的这层粥油取下来服用即可。 小米粥油是整个小米里面的精华,有滋阴功效。吃粥油能有效止泻、缓解消化不良。 手脚冰凉、脾胃虚寒的人,将小米制成锅巴食用能缓解以上症状。小米还有一个很费事但功效很大的用法,就是用小米的糠(简称米糠)做出...

  • 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

    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

    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一种方式和生理现象,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由精气所化,不可过泄,过泄则耗,伤人之正气,导致体质虚弱,疾病缠身。中医对小儿多汗进行辨证论治,临床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气阴亏虚 以盗汗为主或有自汗、身体消瘦、心烦少寐、寐后多汗等症或伴低热、口干、手足心灼热、舌质淡、苔少、脉细数等症。治则:益气养阴、止汗。方用党参、麦冬、五味子各6克,酸枣仁4克,茯苓、黄芪各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服,连服3~7服。 肺气不足 见汗出怕风、动则多汗、容易感冒咳嗽、体倦乏力、面色少华、脉细...

  • 中医驱虫小妙法

    中医驱虫小妙法

    小宝宝喜欢乱抓东西,看到什 么新事物都喜欢用手拿过来玩,甚 至会放进嘴巴里,这样就容易出现 感染或者导致肠道出现寄生虫。小 儿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蛲虫、钩 ,虫、囊虫等,它们会导致小儿腹部不 适、影响其肠胃功能。因此,家长在 生活中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卫生,防 止感染寄生虫。一旦发现孩子肠道 有寄生虫时,要及时驱虫。其实,帮 助孩子祛除体内寄生虫有很多小方 法,家长不妨一试。 方一将使君子炒熟,然后去 壳,1岁宝宝一次服1粒,2岁宝宝 一次服2粒,按年龄每岁1粒,10 岁以上的孩子就用10粒,要空腹一 次食用,连服7...

  • 小儿肺炎小儿心悸眩晕 苓桂术甘汤

    小儿肺炎小儿心悸眩晕 苓桂术甘汤

    马淑霞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小儿五脏病验案5则 苓桂术甘汤源于《伤寒杂病论》,其言:“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1]苓桂术甘汤多用于治疗痰饮病,医圣张仲景常用之作为温阳健脾、化饮利水的基础方,主治...

  • 猪肚益智仁治小儿遗尿

    猪肚益智仁治小儿遗尿

    小儿遗尿多因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或不良习惯所致。小儿不自觉地排尿。睡中自出者,俗称尿床。常见于三岁以上的小儿。 治疗方:鲜猪小肚1只,益智仁9-15克。先将猪小肚切开洗净,再将益智仁放入猪小肚内,炖熟后将猪小肚、益智仁连同汤全部吃下,1日1次,连服3日即可见效。(注:猪小肚即为猪膀胱) 不良习惯指最易引起遗尿的仰面平卧体位,不需服药,纠正办法是用布带于小儿腰背后作一大结以使仰卧时不适而转为侧卧。...

  • 小儿厌食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厌食各种治疗方法

    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是以小儿较长时间见食不贪,食欲不振,甚至拒食为主要特征。本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脾胃虚弱或饮食不节,喂养不当,脾胃不和,运化失职所致。常用的临床验方、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神曲10--15克,粳米适量。先将神曲捣碎,煎取药汁后,去渣,人粳米,一同煮为稀粥。 本方适用于脾失健运所致之厌食症。 [方二] 大米500克,南瓜大半个(或2--3斤),红糖适量。将大米淘净,加水煮至七、八成熟时,滤起,南瓜去皮,挖去瓤,切成块,用油、盐炒过后,即将过滤之大米倒于南瓜上,慢火蒸熟。若蒸时加入适量红糖,其味更美。...

  • 治小儿蛲虫偏方2

    治小儿蛲虫偏方2

    槟榔30---60克,粳米50---100克。先把槟榔片煎汁去渣,加入粳米一同煮粥。 本方适用于小儿蛲虫病。...

  • 中医穴位疗法治小儿遗尿

    中医穴位疗法治小儿遗尿

      遗尿是指3岁以上小儿睡眠中以不自主排尿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儿科常见病,俗称“尿床”。该病常反复发作,虽然预防后较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为肾气不足,下元虚冷或病后体弱,脾肺气虚致三焦气化不利,肺、脾、肾三经之气不固,膀胱失约而成。少数患儿因肝经湿热,疏泄失常,火热内迫,热迫膀胱,膀胱不藏而引起。   西医学认为兴奋、惊恐、过度疲劳,或对新环境不适应而精神紧张,或缺乏照顾及训练,或膀胱容量小等原因均可导致膀胱括约肌功能失调而发生遗尿。...

  • 小儿蛲虫病冰片巧治疗

    小儿蛲虫病冰片巧治疗

    记得儿子2岁的几天晚上,在熟睡中他时不时川厂在肛门前抓挠,我带他去了医院儿科,诊断为蛲虫病。医生开了几片西药,吃后不见好转。这时恰逢一位懂中医的朋友来到我家,听说儿子病情后,说他知道一个专治此病的中药验方,可以给孩子试试。 用冰片1克,麻油3毫升,混匀调成糊状,于每晚睡觉前,先用消毒过的棉球塞入肛门内涂抹后取出,再换棉球蘸上调配好的药糊外涂肛门四周。用此法治疗几天后,儿子竟能安然入睡了。我的体会是此法简单,经济实用且效果明显。 冰片为无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的片状松脆结晶,气清香,味辛、凉,具挥发性。本品在乙醇,氯仿或...

  • 小儿夜啼治疗4方

    小儿夜啼治疗4方

    【疾病】小儿夜啼 【简介】白天如常,入夜则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故日夜啼。 【治法】 1   [药物组成] 牵牛子7粒。  [适应证] 小儿夜啼。  [ 用法 ] 将牵牛子捣碎,用温水调成糊状,临睡前外敷于肚脐上,用纱布固定,大多当晚即能止哭。 2   [药物组成] 党参3-6克,茯苓4克,陈皮3克,白芍6克,蝉蜕4克,钩藤4-6克,菊花3-6克,木香3克,甘草3克。  [适应证] 小儿夜啼。  [ 用法 ] 每日一剂,水煎两遍合药液约50-100毫升,频频喂服,一般服2-3剂可愈。 3   [药...

  • 小孩尿床验方

    小孩尿床验方

      3岁以上的小儿睡眠时尿床,尿时不知者,称为遗尿。轻者数日1遗,重者每日1遗或数遗。小孩尿床可试试如下验方:   验方一   处方:桑螵蛸30个。   用法:有两种:一是水煎,临睡1次服下,每日1剂;二是放瓦上焙黄研末,临睡前服3克,黄酒冲服,每日1次。   验方二   处方:猪膀胱1个,糯米60克。   用法:将猪膀胱切开洗净,放入糯米蒸熟吃,每3~7天吃1个。   验方三   处方:鸡肠子1副。   用法:将鸡肠子剪开,洗净粪便,放瓦上焙黄研末,每次3克冲服,每日饭前服2~3次。...

  • 小孩尿床的偏方

    小孩尿床的偏方

      亲戚的儿子从小就有尿床的毛病,每天晚上都得喊他起夜两三次,不然,第二天就得洗床单了,孩子为此也非常自卑。   后来,我在买鸡的时候听商贩说,鸡肠可治小孩尿床,于是让亲戚试了一下。没想到孩子吃了3次鸡肠后,尿床现象就明显减少了。接着又吃了一段时间后,孩子尿床的情况几乎没有再发生。   制作方法如下:鸡肠2具,用白酒洗净后控水,切成段,不加任何调料,在锅内放入适量油,加热,将切好的鸡肠炸至焦黄捞出,控油后放在盘子里晾一下,不太烫时让孩子当零食吃,每天吃数次。   河北省刘永忠...

  • 治小儿遗尿方

    治小儿遗尿方

    生姜30克捣成泥状,炮附子6克,补骨脂12克,共研细末合为膏状,敷于脐上,外用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天换药1次。适用于小儿遗尿症。...

  • 小儿夏季急性肠胃炎中医辨证有良方

    小儿夏季急性肠胃炎中医辨证有良方

    跟着暑期的到来,夏日急性肠胃炎,呈现腹泻、发热等症状的儿童到医院就诊的数量也逐渐增大。 急性肠胃炎是一种胃肠黏膜的急性炎症,多发病在夏日,夏日气候酷热、湿润,合适细菌、微生物繁衍,食物易发生糜烂和蜕变。儿童的消化系统尚不成熟,部分抗感染能力较差,加之生长发育快,胃肠道负担重,稍有不小心,就简单患病。 假如儿童有外感或饮食不节的患病史,并呈现了厌恶呕吐、腹痛、大便次数和形状改动以及发热等症状,多是患上了急性胃肠炎。 河南省中医院儿科专家、主任医师李玮向家长们介绍一些儿童患上夏日急性肠胃炎...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