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 第401页

小 第401页

  • 治小儿缺锌症经验

    治小儿缺锌症经验

    经验方:淮山、白扁豆、莲子、薏苡仁、党参、茯苓、大枣、白术各10克,陈皮6克,砂仁1.5克,桔梗3克。 加减:食欲不振加麦芽15克,易感冒加黄芪10克,心烦加灯心草2克,舌红去党参,加太子参10克,舌苔厚加山楂10 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年龄小于7岁者药量酌减。治疗期间无需服用补锌药及补锌食品。治疗30日为1疗程。 疗效:本方治缺锌症患儿25例,治愈 5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5例。...

  • 治病毒性脑炎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治病毒性脑炎方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方

    治病毒性脑炎方 处方:车前子15 克,泽兰15克,石菖蒲 10克,甘草10克,蝉蜕10克,僵蚕5克,全蝎3克(研末,冲服),板蓝根50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止惊利尿,治小儿病毒性脑炎,昏迷抽搐,脑压较高,呕吐频繁等。 (朱光城) 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处方: 党参20 克,白术10克,黄芪 30克,当归10克,茯苓10克,远志5克,炒酸枣仁10克,木香 5克,龙眼肉10克,炙甘草10克,马齿苋30 克。水煎服,日1剂。 功效:益气补血,止血扶正.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发作,心烦乏力,齿鼻衄频发,舌淡...

  • 小儿湿疹治疗三方

    小儿湿疹治疗三方

    【简介】小儿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就是平常说的过敏性皮肤病。 【治法】 1   [药物组成] 白芷25克,枯矾25克,白及25克,硫磺25克,黄柏25克。  [适应证] 小儿湿疹。  [ 用法 ] 上药共研细末,混合均匀,如湿疹未见流水或馈烂时,将药末用麻油或菜油调为糊状,涂擦患处;如已渗出溃烂时,可单用药末直接均匀地撒于患处,每日换药1次,如病情较重可每天换药2次。换药时先用2%硼酸水或温开水清洗患处,对糜烂渗出部位不大者,换药后可用纱布包扎,如范围大涂药后不必包扎,禁用肥皂水清洗患处。 2   [药物组成...

  • 皮肤湿疹看似小问题 那该怎么治呢?

    皮肤湿疹看似小问题 那该怎么治呢?

    您听说过“痛可忍痒不可忍”这句话吗?当瘙痒突然来袭时,一次次地抓挠全身,实在是一种身心的折磨,就像湿疹,一旦惹上身,就会令人很苦恼,不仅瘙痒难耐,影响美观,还疼痛不已,令人心烦!可有对付湿疹的良方妙计? 《黄帝内经》曰:“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 又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 皮肤湿疹,看似小问题,治疗起来,常常反复难愈,因为它不像治表湿那么简单。这湿邪可夹风而为风湿,到处都发;...

  • 冶小儿多汗症

    冶小儿多汗症

    处方与用法:黄芪15克,茯苓、白术、扁豆、浮小麦各10克,猪苓、五加皮、糯稻草根各5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补气固摄,收涩止汗治小儿多汗症,稍动即汗,面色不华不愿活动少语。面色不华,腹胀腹泻,舌苔白腻等。...

  • 麦冬甘草蛋治小儿夏季热

    麦冬甘草蛋治小儿夏季热

    夏季热是婴幼儿夏季特有的发热性疾病。本病可于夏季缓慢起病,最突出的症状是长期迁延且无固定型的发热,体温可达38度— 40度。发热可随气温而变化,伴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无汗。这里介绍—款麦冬甘草蛋治之,简便易行,无副作用,患儿家长不妨一试。 方法:取麦冬、生甘草各9克,鸡蛋两个,白糖少许。先将鸡蛋去黄留清,再将麦冬、甘草加水两碗,文火煎至1碗,冷后将药汁倒人蛋清内,加入白糖搅匀。每日1 剂,将1碗药汁分两次服完。一般患儿连服3—4剂可愈。 治疗期间,宜食有清热解暑作 用的新...

  • 小儿外阴炎中药外敷治

    小儿外阴炎中药外敷治

    药物:地榆、黄柏各30克,蒲公英、野菊花各35克,白及6克。如为药物致敏者加白鲜皮12克,地肤子10克;局部渗水或脓性分泌物多者加革解、车前子各10克,以清热利湿泄毒;有溃疡者加生黄芪20克,以托毒排脓生肌;有外阴湿疹者加蛇床子、苦参、地肤子各10克,以清热燥湿止痒。 用法:水煎,冷却后浸湿纱布,局部湿敷,干后再以药液滴湿纱布。 点评:小儿外阴炎属于中医湿阴疮的范畴。由下焦湿热之邪客于肌肤,湿热蕴结,血凝毒滞而生。局部红肿、痒、痛、搔之流水,易于糜烂形成溃疡。故宜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药用黄柏清下焦湿热;地愉、白及凉...

  •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治二方

    小儿病毒性肺炎中药治二方

    1、生石膏25克,黄连5克,黄芩、栀子、金银花、连翘、生地、丹皮、丹参、玄参、苏子、地龙、前胡、贝母各10克。水煎服。 2、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白花蛇舌草、金银花、山海螺各15克,百部、炙僵蚕、玄参各8克,甘草3克。每日2剂,分4次服。 赵昕执业医师献方...

  • 治小儿流涎验方

    治小儿流涎验方

      1.生白术9克,益智仁9克,加水煎30分钟,剩一小碗药汁,放入适量的白糖,每日一剂,日服2~3次。治小儿流涎   2.绿茶2克,白术12克,甘草3克。后两味药加水600毫升,煮沸10分钟,加入绿茶,分3次温服,复泡再饮,每日一剂。   3.竹叶7克,陈皮5克,大枣5枚。将上药煎水,分两次服。每日一剂。治小儿流涎   4.桑白皮10~20克。将上药加水100毫升,煎至60毫升,分2~3次口服。每日一剂,5剂为一疗程。   5.鸡内金、生黄芪各10克,益智仁、白术各8克。将上药水煎,每日一剂,分3次口服。4剂为一疗...

  • 治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经验

    治小儿中毒性肠麻痹经验

    经验方:白芷、苍术、细辛、牙皂各50克,丁香、肉桂各10克。 用法:上药研成细末,混匀备用,用时取葱白一撮,切细捣烂成泥状,取上药20克倒入葱泥拌匀,摊在白布上敷于脐部,胶布固定,12小时后取下。 疗效:本方治疗小儿中毒性肠麻痹患者12例,疗效满意,一般敷药后2~3小时开始排矢气,6小时腹软,未发现副作用。...

  •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敷脐法治小儿常见病

    1.治小儿腹泻:鲜石榴皮适量捣烂如泥状,敷于肚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一般用药1~3次可愈。 2.治小儿腹胀:厚朴、芒硝、莱菔子、枳实各10克,大黄15克,穿山甲5克。共研细末,用2—3个鸡蛋清调成糊状,然后做成直径约4~6厘米的圆形药饼外敷脐部,布裹固定,一般4—6小时可换1次药饼,此方对小儿内科疾病升起的腹胀效果均佳,但脐部皮肤有破损、溃烂、发炎者不宜使用。 3.治小儿厌食:乳香、山楂、生大黄、鸡内金、桃仁各10克。共研细末。加清水适量调匀敷脐,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贴...

  • 小儿患水痘发热处理方法

    小儿患水痘发热处理方法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和儿童。水痘的临床特点是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斑丘疹、水疱疹和结痂。  水痘在出疹前一般先有一些前驱期表现,常见的症状是发热,体温多为低热或中度发热,重症可见高热。发热1~2天皮肤成批出现斑丘疹,以后变成表浅的水疱疹。在出疹期,患儿可仍有发热,也有的患儿无发热表现。  小儿出水痘时发热怎么处理呢?首先要让孩子多饮水,这样既有利于毒素排泄,又有助于降温。如果体温在38℃以下,不必用退热剂。如果患儿持续高热,可给予小剂量退热剂,最好应用扑热息痛。近年有报道,水痘患儿应用阿司...

  • 治小儿扁桃体炎方

    治小儿扁桃体炎方

    处方与用法:大黄10克(后下),柴胡10克,黄芩5克,金银花15克,连翘5克,夏枯草10克,蒲公英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解毒,利咽排脓,主治小儿急性扁桃体炎,局部红肿,甚至吞咽困难,发热头痛者。...

  • 马齿苋防治小儿疰夏

    马齿苋防治小儿疰夏

    马齿苋,别名马齿菜、马食菜、马生菜、长寿菜,为一年生肉质草本。茎多分枝,常伏卧地面,圆柱形,带紫红色。叶互生或接近对生,倒卵形,肥厚多汁。花淡黄色,生于枝端。多生于田野、荒芜地及路旁。我国大部地区都有分布。可做蔬菜食用,全草可入药,味酸,性寒。无毒。入肝、脾二经。民间方法用其防治小儿疰夏,可取满意效果。 采制及使用方法如下:夏季采鲜马齿苋,洗净切碎晒干,每初春取本品50--100克,用温水泡透,捞出用纱布挤去水分,加入适量佐料做菜食,每周1—2次,疗程2--3个月。平时也可间断按上法做汤、茶服用。 中医...

  • 治小儿癫痫 小儿虫积夜啼方

    治小儿癫痫 小儿虫积夜啼方

    治小儿癫痫单方 处方与用法:代赭石 50克,研细末。掺在小儿饮食中晨用,45天为1个疗程。间隔15天,再进行下1令疗程。 功效:平肝镇惊,治小儿癫痫,有一定的效果。本品含少量坤盐.本宜久服。 (邵三桥) 治小儿虫积夜啼方 处方与用法:摈榔6 克,百部、炒白术各10 克,大蒜、大黄(后下)各3 克。水煎服,可加白糖调味,日1剂,5天为1个疗程。 功效:清热、驱虫、安神,治小儿虫积,面生白斑,粪便检查有寄生虫,夜寐不安,吵闹不休,腹部微胀,口苦便结等。 (张昌龙)...

  • 小儿多动综合征 顾植山经验治方

    小儿多动综合征 顾植山经验治方

      小儿多动综合征又称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其指征是智力正常,而在行为上出现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等脑功能失调的表现。本病不仅影响患儿的学习、生活,给患儿心智的健康发展带来严重影响,也会给患儿家庭带来种种烦恼。   顾植山认为本病的主要证型之一为阴虚火旺,涉及心、肝、脾、肾四脏。临床上该病除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多动外,多兼有健忘,形体消瘦,烦躁易怒,纳差,眠差,盗汗,大便干,舌红苔少,脉细数。心主神明,阴虚火旺,心无所主,则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眠差;肝阴虚,肝风内动,...

  • 动物入药治疗小儿疳积

    动物入药治疗小儿疳积

    蝗虫 蝗虫适量,先用热水烫死,再用油盐煎炒,内服。 蜣螂 将蜣螂洗净,焙干,研末,每天服2次,每次 1只,开水送服。 蟑螂 蟑螂3--4只,浸在食油中,铁钳夹住放在油上炙酥,去掉头脚吃,连吃数天。 山蚂拐 山蚂拐(山青蛙、田鸡)肉 100克,加少量油盐,蒸熟吃,每天2次,连续吃 5~7天。 蟾蜍 活蟾蜍1 只,去头、皮和内脏,水漂1天,切碎,蒸熟吃。 蛤蚧 鲜蛤蚧1 条,去皮和内脏,瘦猪肉50克(剁碎),稍加一点油盐,共蒸熟服。 鳝鱼 1.黄鳝1条 (100克以上),鸡内金6克。黄鳝去内脏,加鸡内金放锅...

  • 小儿长久咳嗽饮

    小儿长久咳嗽饮

    咳嗽是小儿常见的一种病证,相当于西医学所称的气管炎、支气管炎。咳嗽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比较高。任何年龄的小儿都可能发病,最多见于3岁以下。如果小儿咳嗽的时间超过半个月,可以服用久咳饮。  方药:南北沙参、麦冬、炙黄芪、百部、款冬、紫菀、枇杷叶各10克。  功效:益气润肺,止咳化痰。  主治:长时间咳嗽,咳而无力,面色苍白,语声低微,汗出较多,干咳痰少而粘,口渴咽干。  用法:1岁以下,隔日1剂;1岁以上,每日1剂,水煎分2~3次服,连服7~10天。  注意:服药时注意小儿舌苔,一般要求舌苔比较干净,食欲...

  • 丁香外用治小儿病方

    丁香外用治小儿病方

    小儿流涎: 丁香3克,肉桂3克。共研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脐部,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 小儿腹泻: 丁香、吴茱萸各3份,木香、白术各1份,共研细末。用时取本品5-10克,用黄酒适量调为糊状敷脐,外用胶布固定。每日1换,连续3-5日。 小儿泄泻: 丁香、肉桂各等份,研为细末,取少许蜂蜜调匀敷神阙,3日1换。 小儿遗尿: 丁香30克,肉桂30克,山萸肉60克,覆盆子60克,金樱子60克,菟丝子60克,五味子60克,仙茅60克,补骨脂60克,桑螵蛸60克。上药共研细末,用时取药末1克,填满神阙穴位...

  • 婴幼儿小病茶疗最好

    婴幼儿小病茶疗最好

    茶叶作药用历史久远,《神农本草》把茶列入365种药物之中,并说“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等作用,还对婴幼儿红臀和眼部疾患有明显疗效。 取茶叶3~5克,放入 200~300毫升开水中浸泡20~30分钟备用。治疗婴幼儿因上火而致的眼屎多,将消毒纱布放入茶水中,取出纱布拧至半干,温度以 30~C左右为宜,用纱布湿敷,每日4次,每次 20分钟;治疗婴幼儿红臀,茶水温度以滴在手背上不烫手为宜,给予茶水外洗,每日2 次,每次20分钟。 (艾黎)...

  • 治小儿发热方

    治小儿发热方

    处方与用法:旱莲草30克,鱼腥草30克,水煎服。热重者,可每日煎服2剂。 功效:清热解表,凉血退热,主治小儿发热,或伴咳嗽、面红者。...

  • 治小儿常见病验方

    治小儿常见病验方

    1.小儿咳喘穴位贴敷 处方:百部、桔梗各75 克,氨茶碱10克,扑尔敏 0.4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成极细粉末,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取鲜姜15克捣烂,加上药粉末a4克,拌匀后摊在胶布粘性一面的正中处,范围如铜钱大小.然后贴在肺俞穴上,12小时后除下。隔1日.再按照原法贴敷,连用7—10次。 2.小儿支气管哮喘外敷法 处方:生明矾、米粉各等量,米醋适量。 制用法:用米醋将生明矾、米粉调成药饼,包在小儿两足心上.纱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用5—7天。 3.流行性腮腺炎外涂 处方:蚯蚓2-3条,白...

  • 小儿多动症治疗方

    小儿多动症治疗方

    【辨证】儿童多动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儿童行为异常问题,又称脑功能轻微失调或轻微脑功能障碍综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碍 【方名】小儿多动症治疗方 【组成】枣树根、河草根、合各等量,共研为末 【制法】次取药末20克,放入内,再加沸水 【用法】待水温宜泡双脚,每日1次,次泡15—30分钟。一3~7日获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中医防治冻疮 民间小偏方

    中医防治冻疮 民间小偏方

      当遇到天气寒冷、潮湿或冷暖急变时;当患者自身的皮肤潮湿、末梢微血管畸形、自主性神经功能紊乱、营养不良、内分泌障碍时;当缺乏运动、鞋袜过紧及长期户外低温下工作时,人体局部皮肤的小动脉发生收缩,久之动脉血管麻痹而扩张,静脉淤血,局部血液循环不良,从而生出冻疮。   在中医学上来说,由于冻疮患者大多体质阳虚,故气血运行不畅,凝滞脉络,久而久之肌肤便会失去养分,导致阴寒久伏于脉络。因此,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所以对付冻疮的关键在于预防。   长冻疮除了天气...

  • 治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便秘方

    治小儿鞘膜积液 小儿便秘方

    治小儿鞘膜积液方 处方:白芷15 克,蝉蜕30克。水煎熏洗;每日2次,每次30 分钟,并取少量饮用。 功效:祛风止痒,利湿消肿,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阴囊肿大,不痛者。(刁庆国) 治小儿便秘方 处方与用法:莱菔子适量,用小火炒至膨胀并有香气,加入山药炒熟,二药比例为3:1共研极细末;每次取药末5—10克,加臼糖或蜂蜜适量,开水冲泡成糊状,待溢时徐徐喂服。也可伴入奶粉或稀饭中服用,每日2次,连用7天。 功效:消食除胀;润肠通便,主治小儿便秘。 (任燕燕)...

  • 灰指甲一个小处方 花椒大蒜醋溶液

    灰指甲一个小处方 花椒大蒜醋溶液

    甲真菌病是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丝状真菌引起的指(趾)甲感染。仅由皮肤癣菌感染甲板引起的甲病称为甲癣。趾甲癣大多由足癣直接传播,指甲癣则可能由手癣传播或因搔抓身体其他部位的癣病而直接接触感染。甲癣俗称“灰指甲”,中医称为鸡爪风,油灰指甲等,多为手足癣日久蔓延,以致日不荣甲所致。 灰指甲 临床上治疗灰指甲一般有口服、外用药物,或者是手术拔甲(目前已经很少使用)等方法,但由于手指甲和脚趾甲的生长速度缓慢,一般手指甲需要100天左右,而脚趾甲要300天左右,所以,治疗灰...

  • 治小儿眨眼症方

    治小儿眨眼症方

    方药:党参、茯苓、白术、白芍、钩藤、谷芽、麦芽、神曲各8克,甘草2克,陈皮、半夏、蝉蜕各3克,龙骨、牡蛎各10克。加减:有夜盲者加苍术、夜明砂各5克,伴脐周痛者加使君子、槟榔各6克,眨眼频率高者加全蝎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7天为1疗程。 主治:小儿眨眼症。 疗效:治疗72例,治愈58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

  • 治小儿脾疳方

    治小儿脾疳方

    小儿出现面黄肌瘦、困倦懒言、食少纳呆、挑食、食后脘腹胀满、四肢无力、少气自汗、大便时干时稀等症状,中医称之为脾疳。 小儿脾疳治宜健脾和胃、消疳化积、益气健脾。可用党参、白术、茯苓、陈皮、麦芽、神曲、山药、扁豆、莱菔子、薏苡仁、鸡内金、砂仁各5克,生姜2片,大枣5枚,木香2克,甘草2克,水煎服,1日1剂,分早午晚服。 中成药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小儿健脾丸、小儿启脾丸、肥儿丸、健胃消食片、消积口服液、大山楂丸、婴儿健脾散、保和丸、肥儿冲剂等。也可采用下列食疗法: 方一大枣8枚,山药10克,大麦米20克,红糖10克,共煮稀...

  • 鬼剃头 推荐小验方

    鬼剃头 推荐小验方

    李先生一夜醒来发现自己的头顶竟然秃了一大片,难道真的是传说中的鬼剃头?他赶紧来到河南省中医院皮肤科诊治。 据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周国秀介绍,斑秃亦称“圆形脱发”,是一种骤然发生的斑片状或广泛的脱发,其特点在脱发处毫无先兆,发病原因多与遗传有关,约有10%~20%的斑秃病人有家族史。中医称斑秃为“鬼舐头”、“油风”,俗称鬼剃头,《诸病源候论》对之有述:“人有风邪在头,有偏虚处则发先落,肌肉枯死,或如线大,或如指大,发不生...

  • 小儿惊风 山东名医治方

    小儿惊风 山东名医治方

    山东名医治小儿惊风(食积郁热)方: 处方:薄荷、淡豆豉、黄芩、栀子、连翘、桔梗、浙贝母各4.5克,牛蒡子、玄参、神曲各6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并送服紫雪散。 功效主治:解表消食,清热熄风。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中医辨证属食滞外感,热动肝风型。小儿乳食积滞,郁而化热,复感风寒而发惊风。症见突发高热,咽赤肿痛,腹胀拒按,或恶心呕吐,大便干结,嗳气酸腐,时时惊惕,甚则昏迷、抽痉,苔厚腻或黄腻,脉象浮弦数,指纹青紫或青黑。 预防:1.平时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2.避免时邪感染。注意卫生,不吃腐...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