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 第402页

小 第402页

  • 小儿寒气滞疝痛 小儿阴茎糜烂

    小儿寒气滞疝痛 小儿阴茎糜烂

      【组成】硫黄9 克、艾叶6 克、曲酒适量。  【用法】前2 味布包入酒煮热,乘热熨患儿小腹痛处,每日3 次,每次20~30 分钟,连续熨3~5 日。  【主治】小儿寒气滞疝痛。   【组成】蚯蚓粪、葱涎。  【用法】调和涂患处。  【主治】小儿阴茎糜烂。...

  • 主治小儿撮口(小儿紧口)

    主治小儿撮口(小儿紧口)

    【主治】主治小儿撮口(即小儿紧口) 【组成】赤苋适量 【制法】上药捣汁即成 【用法】取药汁外洗法即可 【出处】太平圣惠方 2 【方名】夜合花枝汤 【组成】夜合花技适虽 【制法】上药加水煎取浓汁备用 【用法】取药汁拭口中,并洗之。主治小儿撮口。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熊磊治小儿湿热证经验

    熊磊治小儿湿热证经验

    岐黄学者熊磊是云南中医药大学教授,“有是证用是方”是熊磊辨证论治遵循的原则之一。准确辨证,抓住病机核心,往往一方多用,体现中医“异病同治”之精髓。湿热证名方甘露消毒丹是熊磊习用的方剂之一,临证通过加减化裁,治疗儿科多种常见病证,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小儿湿热证因机证治 熊磊认为现代环境下由于气候变暖、滥用药物、过食肥甘厚腻、贪凉饮冷等因素,导致本已“脾常不足”的小儿脾胃失和、运化失常,致湿邪内生;另一方面,云南地处高原,气候...

  • 韭菜水治小孩脱肛

    韭菜水治小孩脱肛

    【方名】韭菜水治小孩脱肛 【组成】韭菜500克,加水2000 毫升 【制法】煎开趁热熏洗肛门 (先熏,待温度略低洗肛门) 【用法】数次可收良效,一般熏洗3~5天痊愈。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小儿脱肛 中药有良方

    小儿脱肛 中药有良方

    临床治疗脱肛患儿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2—10岁;病程 1—8个月。 方法:五倍子50克,龙骨30克,冰片5克,将前2味药研细末加入冰片,混匀备用。 治疗时先用花椒10克,白矾20 克,煎水熏洗肛门,坐浴5分钟。坐浴后将五倍子、龙骨敷于肛门周围,外复盖消毒纱布,丁字带固定。每日治疗1 次。同时予黄芪18克,甘草3克,每日 1剂,水煎服。上述治疗10天为1个疗程,每疗程间隔5天。 疗效:12例患儿经治疗全部有效,其中8例症状完全消失,半年内无复发,余4例症状好转或消失,但...

  • 王俊宏从热、毒、湿、瘀、风辨治小儿湿疹

    王俊宏从热、毒、湿、瘀、风辨治小儿湿疹

    小儿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 的与变态反应有密切关系的皮肤病,临床以多种 形态皮肤损害、瘙痒、渗出、反复发作为主要表 现 [1 ] 。西医治疗普遍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虽疗 效确切,但其存在皮肤局部的不良反应对婴儿稚 嫩的皮肤损伤较大 [2 ] 。王俊宏教授系北京中医药 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接诊该 类患儿上千例,总结了一套治疗小儿湿疹行之有 效的辨证体系。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将小儿湿疹归为 “婴儿胎癣” “湿疮” “奶癣 &r...

  • 治小儿颈软便方

    治小儿颈软便方

      【组成】生附子、生南星各6 克,姜汁适量。   【用法】前2 味共研细末,用姜汁调如糊状,摊于厚布上,贴于天柱骨上。   【主治】素体虚弱,感受风邪而致颈软。   【说明】天柱骨即颈骨,位于项部正中线,自枕骨大孔下方至第七颈椎棘突一线。...

  • 治小儿腮腺炎

    治小儿腮腺炎

    【简介】腮腺炎临床表现为发热,腮腺肿大,疼痛,怕进酸食。包括发热,颈、颌下、耳前唾液腺肿胀、疼痛。 【便方1】鲜紫花地丁根二根,洗净切碎,用鸡蛋2个搅拌均匀后水煎服。 【处方2】 大青叶60克,乳香30克,没药30克,黄柏30克,芙蓉叶30克,黄连30克,大黄30克,胆矾30克,五倍子30克,樟丹30克,明矾30克。 上药共研细末,用蜜混合调匀,备用。使用前先以温水洗净患部,并据患部肿块大小适量外敷药膏,加盖纱布后固定。用药一般以3日为宜,日换1次。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者,3次后隔日敷1次,直至肿痛消失。病情较重或并...

  • 小儿不乳(新生儿不乳方)

    小儿不乳(新生儿不乳方)

    【方名】新生儿不乳方 【组成】人参1.5克 【制法】持人参切成薄片放入人乳中浸泡30分钟,再放锅内隔水蒸透即成。 【用法】待药温适宜用消毒棉球蘸药液,洗涤口腔,每日3-4次。 【适用】适用于元气虚弱型新生儿不乳。 【出处】中医中药秘方网...

  • 小儿暑热的简易疗法

    小儿暑热的简易疗法

    小儿暑热症是夏季常见病,多见于3岁以下小儿。主要由于小儿身体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功能较差,不能很好地维持产热与散热平衡,排汗不畅,散热又慢,不能适应酷热环境所致。表现为发热、烦躁、易哭、唇于舌燥、口渴多饮、食欲减退、多汗、多尿、疲乏、消瘦。因主要发病季节为夏季,故又名“夏季热”。现介绍几则中医简易疗法: 三叶饮:荷叶、竹叶、薄荷叶各10克,水煎,取汤,加蜂蜜。代茶饮,可生津止渴,清热解暑。 西瓜皮荷叶饧:鲜西瓜皮、鲜荷叶各适量,煎汤代茶饮。 绿豆茶:绿豆250克,红枣15枚,煎汤,加白糖,温...

  • 小儿惊风 治疗应分型

    小儿惊风 治疗应分型

      惊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急重病证,以抽搐、昏迷为主要症状。发病年龄以1~5岁为多见,发病率高,四季皆有。发病来势凶猛,病情危急。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伴抽风、昏迷为特征。多由外感时邪疫疠,内蕴痰热食积以及暴受惊恐引起。有接触疫毒之疾,或暴受惊吓史。本病常突然发作,具有热、痰、风、惊四证及抽、搦、颤、掣、反、引、窜、视八候。在治疗上,以清热豁痰、镇惊、熄风为总则,痰盛者急先化痰,热盛者予以清热,风盛者应速祛风镇惊。   感受风邪   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红,鼻中流涕,乳蛾红肿,烦躁不安,高热时突然惊厥昏迷。舌苔薄黄,...

  • 除鸡眼小验方

    除鸡眼小验方

    鸡眼又名肉刺,多生于足部,系因足底或足趾长期受压和摩擦,使局部表皮角质层过度角化增生嵌入真皮层而形成的圆锥形角质物,行走时其圆锥顶端压迫真皮层感觉神经末梢而引起疼痛。采用补骨脂酊能很好地治疗鸡眼,且无任何痛苦,不妨一试。 补骨脂20—30克,95%的酒精200毫升。将捣碎的补骨脂与酒精一起放入干净玻璃瓶中,密封,每日振动数次,7天后过滤取汁备用。用的时候,先用温水浸泡鸡眼,待变软后用小刀修去硬皮,以不出血为度。用棉签蘸补骨脂酊涂于患处,每晚洗脚后涂1次,也可于早上再涂1次。一般患者经1周用药后鸡眼可自行...

  • 小儿常见病外治数则

    小儿常见病外治数则

    小儿年幼,年质清纯,易受外邪侵扰,且小儿自制力差,不易说明沟通,患病后不能自己吞服药,中医内病外治在这里可以发挥很大效果。 1.小儿风痰闭塞症见昏沉不醒,药不能人,甚至文火炙之亦不知痛者。取生菖蒲、生艾叶、生姜、生葱各一把,共捣烂如泥。以麻油、醋各适量,同人锅内炒热,用布包裹,分成两包。从头顶到胸背至四肢,乘热往下熨之,交替使用,必醒。 此方对于凡属闭症,无论男女老幼皆效。 2.小儿突然手足厥冷此系表邪闭其经络或风邪阻其营卫,以致四肢厥冷者。用生姜适量煨熟,榨汁,人麻油少许调匀,以姜油从上至下涂搽小儿四肢,以通经...

  • 小儿“夏季热”的中医治疗

    小儿“夏季热”的中医治疗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   对小儿“夏季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而用中药防治本病效果较好。本病病机属外感暑热,气阴两虚,治疗上宜用甘淡微寒之品,清暑益气养阴。脾失健运的,当健脾益气;挟湿者兼以化湿和中。忌苦寒直折,以防化燥伤阴;慎用温补,以防助热。临床常见证型有暑伤肺胃、暑湿中阻等...

  •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多动症处方:女贞子15克,夜交藤、枸杞子、生牡蛎各12克(先煎),白芍、珍珠母(先煎)各10克。加减:阴血不足,面色萎黄,舌谈者加熟地10克,阿胶12克(烊化);脾虚气弱,纳少,便溏,乏力者加茯苓15克,白术6克;夜寐不安加炒枣仁15克。功效:滋补肝肾,平肝潜阳。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主治:小儿多动症。疗效:治疗15例,全部治愈。最少服15剂,最多服55剂,随访半年未见复发。林 杰 点评:小儿多动症是由于肝肾之阴不足,肝阳偏亢,阻亢则多动。故本方以女贞子、枸杞子、白芍或加熟地、阿胶以补肝肾之阴;用珍珠母、牡蛎...

  • 治小儿水痘经验

    治小儿水痘经验

    经验方:生石膏、银花各30克,紫草、元参、泽泻各15克,薄荷9克,荆芥6克。 用法:水煎2次,共取药汁共250毫升,分多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小儿水痘患者116例,服药2~5剂,均获治愈。伴发热者均在服药1剂后体温降至正常。...

  • 稗子可治小儿疳疾

    稗子可治小儿疳疾

    小儿疳积病是一种慢性病,在5岁前的儿童中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全身虚弱,面黄肌瘦,食欲差,消化紊乱。小儿疳积病多因喂养不当,或因其他疾病的影响,使脾胃受损而导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民间有人用稗子草治小儿疳积,确有良效。 稗子草长于农田或野地里,也是一种中草药,它性微寒,微苦,微涩,味甘、辛,无毒,入肝经;有健脾益气,利水消肿的作用。取干的整株稗子草50克,用水充分浸泡湿润后,置于陶砂器皿中,加水500毫升;先用武火煮沸,再改用文火继续煎,至器皿中的水成为250毫升左右时即成。待药液温热可饮时,给病儿服用,每日三次。也...

  • 小儿脑瘫 中医疗法大全

    小儿脑瘫 中医疗法大全

      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一个月内,各种原因造成的非进行性脑损伤,简称脑瘫。其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感知异常等。常致终生伤残,影响正常生活。   根据其临床症状,属中医学“五迟”、“五软”范畴。   中医病因病机   肝肾亏虚:若肝肾精血不足则脑髓空虚,出现痴呆、失语、失聪、失明、智力发育迟缓等症状。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则出现肢体不自主运动、关节活动不灵、手足徐动或震颤、动作不协调等。   脾肾两亏:若胎儿先天禀赋不足,...

  • 中医辨治小儿夏季热

    中医辨治小儿夏季热

      小儿夏季热以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汗为主要症状。临床辨证有暑伤肺胃、脾阳不振、下虚上盛等不同,治疗方法则以清暑养阴、补脾益气、温下清上为主。   1.暑伤肺胃型:本证多见于素禀阴虚的患儿。除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外,烦躁较为明显,精神食欲改变不大。发热虽高,病程虽长,但无头痛、恶风、恶寒和神昏惊厥等症状。多见唇红干燥、咽红、舌红、苔薄黄,脉滑数,指纹紫。治宜清暑益气、养阴生津。处方:党参、麦冬、知母、石斛各10克,荷梗、竹叶各6克,黄连、甘草各3克,鲜西瓜皮、粳米各15克。水煎,分2~3次...

  • 治小儿惊风(感受风邪)方

    治小儿惊风(感受风邪)方

    处方:钩藤6克,茯神、薄荷、天竺黄、苏叶、荆芥穗、枳壳各4.5克,黄芩、瓜蒌、连翘各6克,生甘草1.5克。 加减:若抽搐者,可加石决明、桑叶各9克,白僵蚕5克,以祛风定惊。或服小儿回春丹,1岁以内每次1—3粒,1—3岁每次3-5粒,2小时后可重复使用。若痰蒙清窍者,可加石菖蒲4克,以清心开窍。若高热、乳蛾红肿、便秘者,可加大黄4克,栀子6克,以通腑泄热。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解表镇惊。用于治疗小儿惊风,中医辨证属感受风邪型。症见发热头痛,咳嗽咽红,鼻中流涕,乳蛾红肿,烦...

  • 痤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解

    痤疮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解

    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一种慢性毛囊皮脂腺炎症性疾病,俗称“青春痘”。好发于颜面及胸背部,常伴有皮脂溢出。 全国名中医张发荣是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笔者有幸跟随张发荣门诊,获益匪浅。门诊青年患者面部痤疮者甚多,张发荣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运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治之,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方解 本方出自《伤寒论》第262条:“伤寒,热瘀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翘)赤小豆汤主之。”有解表散邪、清热利湿退黄之效,...

  • 除鸡眼三小方

    除鸡眼三小方

    鸡眼表现为足趾出现圆锥形鸡眼状的角质增生物,针头至蚕豆大小,淡黄或深黄色,表面光滑透明,一般与皮面相平或稍隆起,边界清楚。圆锥状角质增生的顶端呈楔状嵌入真皮部,刺激真皮神经末梢而发生剧烈的顶撞样疼痛,如同一个小钉钉在脚底,压痛明显。用小刀去除其表面的角质,在中央可见一坚硬的针状角质栓,外周有一圈透明的淡黄色环,形如鸡的眼睛,因而得名。物理摩擦是鸡眼发病的主要原因,长时间站立和行走的人容易发生,鸡眼无传染性。 预防应减少摩擦和挤压,穿宽松的鞋子,鞋内衬以较厚的棉垫或海绵垫;或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足15分钟左右,待皮肤...

  • 中药灌肠治小儿重症肺炎

    中药灌肠治小儿重症肺炎

    近段时间,气候多变,小儿流感、肺炎病人日益增多,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急救儿科自行研制退热汤剂并通过灌肠给药,先后挽救了10例小儿重症肺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在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召集的论证会上,专家认为,他们采用的“宣上通下法”符合“温热病,热结胃脏,十下七八”的中医理论,值得推广。 据该院急救儿科主任王瑛介绍,去年在流感流行初期,他们科室针对轻症患儿,采用银翘散加减口服或灌肠,治疗患儿300余例,疗效显著。重症危重者不能口服中药,他们便全部选择了灌肠的...

  • 治小儿低热方

    治小儿低热方

    处方与用法:柴胡、百合各10克,黄芩、知母各5克,半夏、党参各3克,生姜2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次。 功效:调理阴阳,滋阴退热,治小儿低热症.反复发作,口苦纳差,尿黄便秘,唇舌红干,脉细等。...

  • 黄褐斑治案小汇

    黄褐斑治案小汇

    黄褐斑俗称“蝴蝶斑”“肝斑”或 者“黧黑斑’’“面尘”。主要发生在面 部,以颧部、颊部、鼻、前额、颏部为 主.为边界不清楚的褐色或黑色的 斑片。多为对称性。一些妇女在怀 孕中容易出现此斑.在生产届却减 轻或消失。因其多出现于脸上.当 侵犯的面积较大时.便会造成容貌 上之困扰.影响病患心理及人际交 往等。 治案1:刘某,女。28岁。颜面黄 褐斑2年.加霞2个月。月经自13岁 初潮开始.月经色暗、量适中、有血...

  • 小儿头疮溃烂便方

    小儿头疮溃烂便方

    使用方法: 用 槟榔,木香 各五十克。一起研成细末,每次用适量撒到疮面上。舞取桃树叶(无时用芭蕉根代替适量),水煎后熏洗患处。 功效: 散毒退肿,主治小儿头疮溃烂。臭秽难闻,久不收口.此起彼伏者。...

  •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中药方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中药方

    小儿尿布皮炎皮疹又称尿布红斑及婴儿臀部红斑,是发生在尿布遮盖部位的局限性皮炎。与祖国医学文献记载的“湮尻疮”“猴子疳”类似。 治疗方药:云南白药4瓶,小儿痱子粉1盒。 配备及用法:将云南白药中的保险子取出研成粉末,然后与白药、痱子粉混合拌匀,备用。婴幼儿大小便后用温水洗涤局部,用棉布吸干后,再将配备好的云南白药痱子粉外扑于患处,用药次数不受限制,每次换尿布时即可用。轻者用药二天可痊愈;重者3-5天后可痊愈。 小儿尿布皮炎一般毋须内服药。局部治疗也可用马齿笕水轻洗患处。...

  • 治小儿外感发热不退方

    治小儿外感发热不退方

    外感发热,古代常名之为“发热”、“寒热”、“壮热”等。中医药对外感发热有系统的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处方与用法:龙胆草,川芎、山栀子、大黄、羌活、防风、膏黛、荆芥、薄荷各5—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瀑晨。体弱者,酌加沙参、麦冬。热退停药。 功效:清解热邪,泻火退热,主治小儿外感引起的发热不退,体温持续难降,39度-40度,头痛,流涕,咳嗽,咽部充血等。...

  • 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方

    治小儿睾丸鞘膜积液方

    处方与用法:蝉蜕10克,水煎2次,药液一半内服,一半用纱布蘸药液敷患处,每日1剂。 另方:肉桂5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2克。加水煎煮15 分钟,滤取药液,待温度适宜时,将阴囊全部浸入药液内,浸洗 30分钟。 功效:利水,祛风,止痒,主治小儿鞘膜积液,阴囊肿大,透光试验阳性,局部不,痛不痒者。(盛中林)...

  • 小儿杂病验方

    小儿杂病验方

    1.小儿口腔溃疡:细辛5克,黄连3克,研末,用陈醋调成糊状,敷肚脐,每日.换药1次。 2.婴幼儿便秘:生甘草3克,开水泡当茶喝,每日1剂,7天见效。 3.小儿消化不良:山药25克,鸡内金10克,共研末,加白糖少许煮粥吃。 4.百日咳:白前、夏枯草适量,煎水,蜜糖冲服。 5.小儿腹泻:吴茱萸6 克,炒焦研粉,用米醋调成糊状.敷肚脐。 6.白喉:苍耳草一把,煎水频服。 7.婴幼儿脐疮(湿疹):枯矾、煅龙骨各6克,黄柏 12克,研末取粉撒肚脐。 8.小儿疝气坠痛:胡椒7粒研末,敷患侧足心,每天换药1次。 9.婴儿腹泻: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