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 第8页
-
辛温散寒的经典名方化裁治疗各种寒证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三法攻邪已病,邪去则正安。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发扬了张从正的学术思想,拓展了辛温发汗法的治疗范围,将辛温发汗法既应用于实证的治疗,又应用于虚证的治疗。他不仅用辛温发汗法治疗外感风寒或寒湿表实证,也用于治疗里寒或里寒湿凝滞之里实寒证;不仅用于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也用于治疗阳虚寒凝或阳虚寒湿凝滞的里虚寒证。其机理就是辛温发汗解表法,不仅能发散肌表之寒邪或寒湿之邪,也同样能将内在的寒邪或寒湿之邪由肌表透发而出。现将其运用辛温发汗法的心得体会介绍如下: 【辛温发汗法治疗寒凝或寒湿凝...
-
治各种类型面瘫 中药验方
组成菊花10克,银花20克,红花10克,防风50克,薄荷10克,羌活10克,蔓荆子10克,党参30克,茯苓30克,夏枯草30克,甘草5克。 功效祛风活络,消肿散寒,扶正解毒。 主治脉络空虚,风寒之邪乘虚侵袭阳明、少阳脉络致各种类型面瘫。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方解本方采用菊花、银花疏风解毒,红花活血通络为主药;防风、薄荷、羌活、蔓荆子助主药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党参、茯苓、甘草扶正祛邪;夏枯草助银花、菊花解毒消肿。全方共奏祛风活络,消肿散寒,扶正解毒之功。 加减面肌痉挛者加蜈蚣2条,蝉蜕10克...
-
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补中益气汤系李东垣《脾胃论》名方,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等药物组成,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之功效。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屡获奇效。现举验案二则,介绍如下。 一、盗汗:秦某,男,45岁。患者夜间盗汗已1年余,前医予知柏地黄丸治疗近半年,未见好转。近期因工作繁忙,盗汗日甚,每于睡中汗出,至睡衣湿透,醒后方止。刻诊:少气懒言,倦怠乏力,纳少便溏,面色不华。舌淡、苔薄白,脉缓无力。中医诊为“盗汗”,辨为中气不足,卫外不固,营失内守之证。予补中益气...
-
张琪用柴胡石膏汤治疗各种发热性疾病
1981年秋天,我在黑龙江省中医研究院跟随著名的中医学家、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进行临床实习,张琪经常用柴胡石膏汤治疗无名高热,获得了极好疗效。张琪给我讲了一个治疗烧伤的验案,让我一生难以忘怀。他说了这样一段经历:1953年夏天,牡丹江市发生了一起特大火灾,烧伤数百人。黑龙江省卫生厅立即组织了一个医疗队前去救援,他作为唯一的一名中医也参加了这次大规模的救援活动。 当时伤员中因伤口感染而发高烧的十居七八。由于伤员人数太多,打消炎针也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他用大铁锅熬柴胡石膏汤给发热的患者服用,每人每次一碗,...
-
主治各种虚劳病症 一青二白汤
周来兴,男,1943年生。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临床医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传承研究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永春县中医院名誉院长。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专著《蔡友敬医案》《骆安邦论医集》《周来兴医学文集(一)、(二)》《疑难病临床经验》《佛手茶养生》。2015年,国家及福建省中医药管理局批准建设“周来兴福建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组成:大青叶15克,白术30克,白芍30克,杜仲12克,鸡血藤...
-
王绪前教授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
湖北中医药大学王绪前教授从医执教30余年,学验俱丰,临床上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各种杂病,兹介绍如下。 热淋 黄某,女,50岁。2013年9月11日初诊。小便频数短涩,灼热刺痛,有下坠感,尿色黄,头昏乏力,舌淡红,苔白厚,脉沉滑。 方药: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升麻6克,柴胡6克,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茯苓30克,法夏10克,黄柏10克,薏苡仁30克,川牛膝15克,车前草15克。5剂水煎服。 2013年9月19日回访,已愈。 按:此乃气虚...
-
治疗口腔各种疾病小方
1.主口香去臭,甜瓜子作末,蜜和丸,如枣核大,每日空心洗漱后,含1丸,亦敷齿。 2.治疗口臭、秽气及齿龈肿痛,北细辛30克洗净,加水适量煎煮浓汁去渣待用,乘热噙漱待冷即吐,日3次。 3.治口臭,常噙藿香1味。 4.治口臭如神,灯芯浓煎,口含良久,吐出又含,多含有效。 5.治食韭菜、蒜口臭,砂糖口含。 6.治口臭,连翘为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6克。 7.治口臭,常含白梅,令口香。 8.每夜临睡含荔枝肉1个,次早吐之。 9.治口臭,蜜陀憎3克醋调,漱口。 10.治口出臭气胃热,大茴香煮羹及生食并良...
-
中药验方治疗各种牙痛
一、主治: 用于各种牙痛。 荜拨10克 高良姜9克 细辛4克 冰片3克,将上药共研细末,过筛装瓶备用。牙痛时取药粉少许,塞入鼻孔内用力吸入。 方解: 本方用于治疗各种牙疼。方中荜拨、良姜、白芷、细辛味辛性温,芳香走窜,取其温散之性,以发散郁火及风热,冰片芳香开窍,清热消肿止痛。现代药理研究证明,以上诸药均有镇痛、抗菌、消炎的作用。 本方仅是缓急治标的方法,只能解除症状而不能根治,若有条件,还当积极治疗患牙。鼻粘膜破溃者慎用。 二、主治 各种牙痛。 川黄连50克 大黄50克 冰片10克 薄荷冰5克,...
-
六经辨证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
所谓的各种变证、兼证、坏证,恰恰正是因失治、误治后导致了各经合病、并病等病机复杂局面的出现,而合病、并病并未出六经之轨,仍然可以运用六经辨证来指导。 使用合方时,一是必须在病人正发寒热时服药,若在两次发热间隙服用,效果不佳甚或无效。二是对于已误用过寒凉药物,表邪郁闭甚深的病例,非大剂量麻黄解表难以得畅汗。三是应辨清楚有汗还是无汗和兼夹。 在临床上,常有医者机械使用经方治疗发热无效者,但笔者在六经辨证指导下使用经方治疗各种发热,疗效非常好,往往能迅速顿挫热势,使病情向愈。兹分述如下: ...
-
许芝银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外科疾病有独到疗效
江苏省中医院许芝银主任医师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50余载,潜心研究乳腺和甲状腺疾病,运用中医药治疗各种外科疾病有独到疗效。现介绍其瘀血致病理论如下。 诸因皆可生瘀 人体内气与血相生伴行,维系机体生生不息。若血不循经而行溢于脉外,或各种因素导致血液黏滞、血行缓慢甚则留滞不行瘀积成块,则为瘀血。所以瘀血包括有形之瘀血(离经之血和血凝积块)和无形之瘀血(血行缓慢和血液黏滞)。 引起瘀血的原因有内外之分。外因包括各种外伤、跌仆损伤、水火烫伤、化学伤等。内因则有饮食不节、情志...
-
岳美中诊治各种老年病
慢性支气管炎 岳美中指出,老年人慢性支气管炎很多,治疗时不宜只顾虚弱,过多地应用补剂。尤其是急性发作时,过于发散,不先事疏解,或只补虚不去邪,都可能使外邪久驻,病情加剧。 岳美中临证多用保元汤合生脉散加麻黄、附子、枸杞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有效,并指出,此方标本兼顾,肺肾同治,还可酌加葶苈、大枣。本方对老年肺气肿,肾虚作喘及心气虚作喘均可用。如岳美中曾治疗一例老年妇女,患常年咳喘,为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感冒或劳累后即发作,夜间常不能平卧,平卧时即咳嗽气喘,曾用延年半夏汤,略有好转,用玉屏风散合...
-
认清各种牛黄丸不同的功效和主治
入伏后,天气也变得更加炎热,上火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上火时可出现牙疼、嗓子疼、便秘、口唇出现疱疹,很是痛苦。这时候很多人都会到药店自行选购清热祛火的中成药来治疗。但在购买这些药物时总是会遇到很多以牛黄为命名的药物。大家都知道牛黄是泻火解毒的良药。以牛黄为命名的药物,名字都差不多,功效也差不多,但到底该选哪一种呢?从中医的角度来讲,中成药的组成均有具体的功能及主治,即使差一个字也是有不同主治和功效。所以认清各种牛黄丸不同的功效和主治,对于正确的用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牛黄清心丸 药物组成:牛黄清...
-
数九严冬寒风凛冽 有效抵御各种时令疾病
数九严冬,寒风凛冽。寒冷刺激能导致人体热量耗散,阳气损伤,抵抗力下降,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的主要原因。在天寒地冻的数九时节,为有效抵御各种时令疾病,在养生上最重要的是注意保暖,减少寒冷刺激,其中尤重“三棉”。 中医认为,头乃诸阳之会,人体手、足各有三支阳经均在此处汇聚,冬天人体阳气最易从头部走散,产生寒冷感。医学测试表明,静止状态不戴帽的人,在环境气温为15℃时 ,从头部散失的热量占人体总热量30%;4℃时占60%;-15℃时占75%。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者,阳...
-
《居延汉简》对针刺火灸疗法各种药物剂型运用的记载
•《居延汉简》大量记录了有关当时戍边队伍中呼吸、消化、跌打损伤系统的疾病,尤其对伤寒类疾病的临床症状及发生、发展、变化、转归已有了本质性的认识,特别是运用汗法解治伤寒的遣药组方达到空前的成熟水平,应该是我们今天学习遵循的圭臬。 •对针刺疗法、火灸疗法、熏蒸疗法以及汤、丸、散、膏等各种药物剂型运用的记载,反映出汉代居延屯戍队伍中治疗方法的多样性、独特性,构成了自成特色的医学体系,可称之为“汉代居延屯戍医学”。 1930年,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团员,瑞典人贝格...
-
艾叶制成各种药膳 保健益体介绍几款
采艾,是端午习俗之一。人们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口,民间传说,在端午这天采摘的艾叶能祛病避邪。现代医学发现,艾叶可治疗各种炎症,如慢性支气管炎、菌痢、黄水疮、鼻炎等;艾条可治面瘫、减肥;还可用于艾叶浴、室内消毒等等。此外,艾叶还可制成各种药膳,既清香可口,又保健益体,现介绍几款,供大家享用。 艾姜蛋 用艾叶10克,生姜15~30克,鸡蛋2个;将艾叶、生姜与带壳鸡蛋放入适量水中煮熟后,去壳取蛋,放回锅中再煮片刻,去药渣,或咸、甜调味,饮汁吃蛋;此款的功效是温中通脉,散寒止痛。主治脘腹冷痛,行经腹痛,月经失...
-
消除各种异味简法
辣味: 炒辣椒时加点醋,辣味大减。 霉味: 抽屉、衣柜里若有霉味,若书籍受潮生霉可用软布蘸氨水轻轻擦拭,并放在通风干燥处晾干。 饭焦味: 将8厘米长的葱插入烧焦的饭中,盖严锅盖,片刻即除。 油漆味: 室内家具或,门窗油漆后的一段时间,油漆味很难消除,如果在室内放一盆冷盐水,或者把几斤葱放在一盆冷水中,油漆味即可较快消除。 香烟味: 如果室内多人吸烟,烟雾缭绕,令人难受,只需点支蜡烛,或者用一块浸透食醋的纱布在室内不断的扇动,可使烟味很快消失。 鱼腥味; 如果手上沾上了鱼腥味,用鲜柠檬或柠檬叶或者浓茶水在手上反复揉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