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乳腺增生 第2页

乳腺增生 第2页

  • 乳腺增生按摩通络

    乳腺增生按摩通络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腺疾病。中医认为,按摩能够疏通乳房经脉,促进经脉的气血及淋巴液循环,改善乳腺增生症状。下面介绍几个简单的手法,大家可根据情况选择。注意按摩时 全身要处于放松状态,不能用力过猛。 侧推法:按摩右侧乳房时要抬起右手,可用指尖向后捂右耳,此时前臂向前与身体呈垂直状态。用左手掌根和掌面自胸正中部着力,横向推按右侧乳房至腋下,返回时用五指指肚将乳房组织带回,反复20-50次。以同样的步骤在左侧再做一遍。 振荡法:按摩右侧乳房时,以左手小鱼际部着力,从乳房肿结处,沿乳根向乳头方向作高速振荡推赶;反...

  • 重用牡蛎治乳腺增生疗效好

    重用牡蛎治乳腺增生疗效好

    牡蛎,咸、涩,微寒。人肝、胆、肾经,有软坚散结之效。有临床报道重用牡蛎治疗乳腺增生多例,收效颇佳,举验案介绍如下: 病案:丁某,女,32岁。患者自述1年前顺产一女婴,在哺乳期间因家庭琐事与人争吵,遂觉胸闷气短,乳房胀痛。因在哺乳期间怕服药对孩子有影响未予理会。2月前停止哺乳,近因遇烦心之事,症状加重,特来求诊。刻下症见:双侧乳房胀痛,心烦易怒,善太息。触诊发现双侧乳腺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明显、2~3厘米的肿块。乳透提示:双侧乳腺良性增生。证属肝气郁滞,痰瘀内阻。治疗应疏肝理气,化痰散结。处方:牡蛎...

  • 治乳腺增生食疗二方

    治乳腺增生食疗二方

    一、海带鳖甲猪肉汤 海带(洗净,切块)、鳖甲(打碎)各15克,瘦肉 100克,共煮汤,汤成后加入适量盐、麻油调味即可。每日分2次温服,并吃海带与肉。常饮此汤,不仅可防治乳腺小叶增生,而且对预防乳腺癌有效,是价廉物美的食疗方。 二、青皮山楂粥 将青皮10克,生山楂30克,分别洗净、切碎后一起放人砂锅,加适量水,浓煎4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汁待用。将粳米 50克淘洗干净,放人砂锅,加适量水,用小火煨煮成稠粥,粥将成时,加入青皮、IU楂浓煎汁,拌匀,继续煨煮至沸即成,分早、晚分食。本方能疏肝理气、解郁散结,适...

  • 乳腺增生经验方

    乳腺增生经验方

    经验方:橘核、王不留行、昆布、海藻、莪术各12 克,穿山甲10克,柴胡、茜草根、山慈菇、淫羊藿、肉苁蓉各8克,炙甘草4克。 加减:触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各6克,路路通10 克;肿块坚硬加鳖甲、龙骨、牡蛎、三棱各10克;脾胃亏虚加白术、茯苓、党参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乳腺增生患者20例,治愈7例,显效4 例,有效3例,无效6例。...

  • 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

    软坚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

      组成威灵仙30克,泽兰10克,三棱6克,莪术6克,急性子10克,生山楂15克,水蛭粉3克(冲),炒橘核15克,生牡蛎30克,夏枯草20克,炙鳖甲15克,香附10克,当归15克,菟丝子10克。   功效行气活血,软坚散结,调理冲任。   主治乳腺增生。   用法水煎服,日1剂,经期停用。   方解乳腺增生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疡科心得集》谓“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长,此名乳癖”。本病多由于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思虑伤脾,脾失健运,痰湿内蕴,以致肝脾两...

  • 乳腺增生怎样用中药治疗

    乳腺增生怎样用中药治疗

    编 辑同志: 我的左侧乳房长有肿块,上医院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请问这种病怎样用中药治疗?浙江杭州 王 霞 王 霞读者: 乳腺增生中医称乳癖,以单侧或双侧乳房肿块,月经来潮时肿胀加重,经行之后减轻为其临床特点,中医可分以下三型辨证施治。 一、肝郁气滞型: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若情绪郁闷或过劳时,则感双乳发胀,肿块刺痛,并自党肿块增大,伴胸胁胀满,口苦咽干,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治则:疏肝解郁,化痰软坚。 处方:柴胡、白芍、茯苓、浙贝母、香附、半夏各10克,白术、乌梅、丝瓜络、橘络各9克,陈皮6克,生牡...

  • 乳腺增生症见乳房胀痛 化痰散结方

    乳腺增生症见乳房胀痛 化痰散结方

    治乳腺增生方 处方:生牡蛎20克,肉苁蓉12 克,瓜蒌、丹参各10克,柴胡8克, 香附、枳实、青皮、橘核、半夏、夏枯 草、炮穿山甲、三棱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疏肝解郁,化痰散结。 主治:乳腺增生,中医辨证为肝郁 痰瘀型,症见乳房胀痛,疼痛与月经周 期、情志相关,乳房可触及肿块,质 韧,胸胁胀痛,情志不畅,喜叹息,舌 淡,苔白腻,脉弦或滑。 沈红乐 治乳腺增生症方 处方:香附、橘叶各10克,柴 胡、川芎、青皮、枳壳、赤芍、甘草、三 棱、莪术、仙茅、仙灵脾各6克。肿块...

  • 中医治乳腺增生经验

    中医治乳腺增生经验

    乳腺增生足乳房一种非炎症疾 病。属于中医学“乳癖”范畴。其特点是 乳房肿块,经前肿痛加重,经后减轻, 好发于30~40岁妇女。中医采用地肤 子汤治疗有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地肤子60克,橘核30克, 柴胡12克,枳实9克,白芍10克,甘 草6克。 加减:证属肝郁痰凝,伴有心烦易 怒,失眠多梦,情绪急躁,乳房胀痛,苔 薄白,脉弦滑者,加陈皮、郁金各10 克,金银花、蒲公英各30克。证属肝郁 气滞,伴有两胁及乳房胀痛,低热,舌 红少苔,脉弦数者,加陈皮、生地、玄 参、...

  • 藕节治疗妇女乳腺增生

    藕节治疗妇女乳腺增生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其味甘,涩而性平,长于止血,兼能散瘀。临床用以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疗效颇佳。   取藕节6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有效者一般服3~5剂即可消除症状。...

  • 乳腺增生病中医针药并用多法互补

    乳腺增生病中医针药并用多法互补

    郭诚杰教授是第二届国医大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数载,临床经验丰富,尤其在乳腺增生病的临床诊治及机理研究方面成绩显著,提出的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方案被录入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有研究表明乳腺增生病的患病率高达68.0%,占乳腺疾病的99.3%,并且随着人们社会工作、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故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前景广阔。笔者有幸跟随郭诚杰临床学习,得其指点,受益匪浅,现将其诊治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病证(症)结合,明确...

  • 乳腺增生治方四逆散治案例

    乳腺增生治方四逆散治案例

      米某,女,2003年8月24日初诊。患者自述一年前洗澡时触及双乳发现肿块,每于行经及情绪波动时,双乳疼痛加重,伴有嗳气,心烦易怒。曾自行服用“乳癖消”、“乳安片”等治疗,症状好转,未予理会。近日因和他人争吵,双侧乳腺疼痛加重,特来我处求诊。现双侧乳房可触及多个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条索状,肿块边界不明显的肿块,小者如粟粒,大者直经可逾3~4cm,质地稍硬韧,有触痛,可活动,乳头无溢液,腋下未处及肿大的淋巴结,乳房外观无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弦,经红外线扫...

  • 乳腺增生病 治疗取穴

    乳腺增生病 治疗取穴

      患者祝某某,女,51岁,干部。因乳房肿块疼痛10月,于2010年3月4日入院。病史:患者10月前与其爱人争吵后,出现左乳外侧局部疼痛,皮肤无红肿,未予治疗,3月前感左腋下肿痛,腋窝皮肤变红,到陕西岚皋县中医医院求诊,经乳房B超检查后诊断为乳腺增生。给予维生素E100毫克口服,1日3次,服后左腋红肿消退,疼痛不减,延续数月。10天前又因与其爱人生气后出现右腋及右乳出现肿胀疼痛。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神清合作,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皮肤巩膜无黄染,表浅淋巴结未触及,两乳房肿胀疼痛,左乳外侧及右乳外侧均可扪及杏仁大小...

  • 治乳腺增生用藕节

    治乳腺增生用藕节

      藕节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其味甘,涩而性平,长于止血,兼能散瘀。临床用以治疗妇女乳腺增生,疗效颇佳。   取藕节60克,加水800毫升,煎至600毫升,分3次饭后服,每日1剂。有效者一般坚持服用3~5剂。...

  • 当归调理亚健康 揉按治乳腺增生

    当归调理亚健康 揉按治乳腺增生

    现代女性在社会中承担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压力也随之而来,易出现乏力、面部色斑、脱发等亚健康症状,凡经中医辨证属于血虚者,可用当归来调理。当归煮蛋则是一道最为简单的药膳。.取当归12克,鸡蛋1个,红枣4枚,加适量水煎煮,每天或隔天服一剂。通常服食2 个月后皮肤更有光泽,身体也会觉得比以前轻快有力。这是因为当归对于女性而言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功效。鸡蛋则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铁、钙、钾等人体所需要的矿物质。此外,洗净面部后,用棉签蘸上少许当归液,涂擦在面部色素沉着的地方,能治疗色素性皮肤病。洗完头发...

  • 裴晓华治疗乳腺增生验案 方以逍遥散加减

    裴晓华治疗乳腺增生验案 方以逍遥散加减

    裴晓华,中医外科学乳腺方向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任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医外科教研室主任,从事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外科教学、临床医疗、科研工作19年。擅长乳腺、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对乳腺急慢性炎症、乳腺增生病、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康复治疗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下介绍其治疗乳腺增生验案。 验案 刘某,女,49岁,2012年6月19日初诊。患者体检发现乳腺增生,遂来就诊。刻下:双乳偶有疼痛,经前加重,经后减轻,月经规律,经期头疼明显,睡眠欠佳,烦躁易怒,舌淡少津,苔白,脉弦。彩超...

  • 乳腺增生常敲“胆经”

    乳腺增生常敲“胆经”

    乳腺增生是女性常见的乳腺疾病,一般每次来月经前5~7天,乳房胀满疼痛,月经结束后乳房胀痛缓解,乃至消失,周而复始。 乳腺小叶增生患者可常敲“胆经”。敲胆经的原理来源于肝与胆互为表里的关系,肝具有疏泄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调畅气机、促进脾胃的运化功能、调畅情志。所以,敲胆经可以调节以上功能的平衡,起到预防乳腺小叶增生的作用。具体敲法是:两腿并拢,弯腰,握紧双拳,全身放松,自臀部沿大腿外侧中线敲打至两膝外侧。一共敲300下(左右腿各敲150下),以敲完后感觉双腿发热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大腿肌肉和脂...

  • 治乳腺增生 妊娠呕吐经验方

    治乳腺增生 妊娠呕吐经验方

    治乳腺增生经验方 经验方:麦芽、生牡蛎(先煎)、天冬各30克,象贝母、荔枝核、橘核、鹿角片(先煎)各12克,昆布、海藻各15克,三棱、莪术、白芥子、僵蚕、露蜂房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月经期停服。 疗效:本方治疗乳腺增生患者 110例,治愈67例,好转35例,无效 8’例。 治妊娠呕吐经验方 经验方:酸枣仁、珍珠母各20克,丹参12克,半夏、白术、赤芍各10克,木香 3克。 用法:水煎频服。 疗效:本方治妇女妊娠呕吐患者60 例,显效3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

  • 自拟止痛消结方治疗乳腺增生症

    自拟止痛消结方治疗乳腺增生症

    典型病例 患者,女,40岁,4月13日初诊。患者自述双侧乳房肿块、胀痛2年,与情绪有关,经前加重,曾服用其他药物效果不明显。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条索状结节;右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片块状结节,质硬,压痛明显,舌苔薄白,脉弦滑。中医诊断:乳癖。证属肝郁痰凝。治以疏肝解郁,化痰散结。给予中药:柴胡10克,郁金10克,延胡索15克,莪术9克,枳壳9克,当归12克,夏枯草12克,海藻12克,昆布12克,瓜蒌30克,牡蛎30克,玄参12克。每天1剂。连服6剂后,痛减。继服14剂后疼痛减轻,肿块变软。再服14剂后复查右乳肿块...

  • 乳腺增生用逍遥丸调理

    乳腺增生用逍遥丸调理

    子宫和乳房被称为女性的根和花朵,但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已经成为很多女性常见病,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医师邓翠荣称,有这些问题的女性,可用逍遥丸来调理。 逍遥丸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芍药、白术、茯苓、当归、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主治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食欲减退等症状。 女性如果脾胃不和,有妇科炎症、乳腺增生等,可适当用逍遥丸调理,按说明书服用即可,在月经期停止服用,坚持服用至少三个月。 玉米须水可辅助降压 有高血压的人,除了按时吃降压药之外,泡玉米须水喝...

  • 采用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87例

    采用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87例

    乳腺增生为女性常见病、多发病,发 病比例位居乳腺疾病之首,好发于青春 期以后的任何年龄,不同人群其发病比 例不同。其发病的高峰年龄为25~45岁, 3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达90%以上。乳 腺增生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 为是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所致。随着生 活方式、饮食结构的变化及女性承担的 工作及家庭压力的增大,乳腺增生呈现 出明显上升趋势,并且发病年龄也呈年 轻化趋势,已成为危害女性身心健康不 可忽视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但往往 不理想,中医药是治疗乳腺增生的主要 手段。采用中药方治疗乳腺增生8...

  • 乳腺增生 中药方治乳房肿块1年

    乳腺增生 中药方治乳房肿块1年

      《素问·六气正纪要大论》提出“用热远热,用温远温,用寒远寒,用凉远凉”,是古人因时用药的原则。因为时令的不同,日照的长短,寒温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就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我们用药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气候特点,来制定相适宜的治法与方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一个典型案例,深受启发。   杨某某,女,36岁,2010年3月18日初诊。   发现两乳房肿块1年多,近来有逐渐增大的趋势,伴乳房胀痛,痛连两腋窝,情志抑郁及劳累时疼痛加重。月经基本正常,饮食尚可,余无不适。体...

  • 乳腺增生的分型及选用中成药

    乳腺增生的分型及选用中成药

    乳腺增生是中年女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中成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中成药的选择需根据临床症状辩证选用。 1、肝郁痰凝型:症见情志郁闷,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在情绪变化时加重,乳房肿块可随情志波动而胀大或缩小,失眠多梦,嗳气,舌淡苔白,脉弦。可以选用逍遥丸、小金丹、乳疾灵颗粒、乳癖消、乳增宁胶囊、乳康片等。 2、冲任不调型:症见乳房胀痛,经前期尤甚,月经紊乱或闭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腰酸,舌淡红,脉细弱。可以选用乳增宁片、乌鸡白凤丸、乳核散结片等。...

  • 乳腺增生介绍几则外治方

    乳腺增生介绍几则外治方

      乳腺小叶增生是青年妇女常见病,临床以乳房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肿块及局部疼痛为特征,在女性良性肿瘤中占首位。属中医学“乳癖”、“乳核”范围,多因思虑伤脾,水湿不运,聚而成痰,或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气郁为患所致。以活血化瘀止痛,散结除湿通络为治则局部外治,使药物直达病所,经络气血恢复通畅,促使增生消失。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   中成药外治方   1.散结止痛膏:方由重楼、白花蛇舌草、夏枯草、生川乌、生天南星、冰片等组成。贴于患处,两日一换。可软坚散结,消肿...

  • 治疗乳腺增生偏方三则

    治疗乳腺增生偏方三则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   治疗乳腺增生的偏方:   乳核饮   【辨证】气滞血瘀,气阻痰凝。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消痰散结。   【组成】柴胡12克,白芍12克,香附12克,郁金12克,青皮9克,丹参9克,三棱9克,生牡蛎30克(先煎),白花蛇舌草15克,夏枯草30克,黄芪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乳块消汤   【辨证】肝郁气滞,兼血瘀痰凝。   【治法】...

  • 开怀大笑可防乳腺增生

    开怀大笑可防乳腺增生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病易发的季节,人体在这个季节肝阳上亢,最容易情绪波动,从而影响乳房的健康。 开怀大笑只是每天保持良好心情的一种形式而已,不是机械地每天笑,而是开怀地笑上几次,目的是要达到身体畅快,心情舒展的感觉。有了这种效果,即使不对着镜子,不大声笑也是一样。关键是女性朋友要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情绪。迅速摆脱糟糕的情绪,就是对乳房最及时的挽救。 紧张的情绪会导致出现乳房疼痛及乳腺增生,本来性格内向、长期郁闷的女性,就容易招来乳腺疾病,如果再因为患病使情绪更加不好,只会造成疾病与坏情绪的恶性循环。而且由于...

  • 郭诚杰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主穴选用方案

    郭诚杰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的主穴选用方案

    我的中国梦,是希望中医能够更好地发展,中医人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现在一些中医学子不重视西医的学习,一部分原因是教育体制的问题,当然学生重视程度也需要提高。在学习上,不应该厚此薄彼。 我的梦想是中国能有源源不断的优秀学子投身中医事业。同时,有潜力的学生也应该被挖掘出来。现在教育体制也有一些问题,偏重学生的成绩分数,而忽略了悟性、兴趣、坚持。我觉得一个好的中医苗子,一定是有悟性的,热爱中医的,持之以恒愿意去探索研究的,只有这样,中医的发展才能取得进展,才能获得发展。学校在招生模式上、教育教学上,还应...

  • 中医治“乳癖”乳腺增生症

    中医治“乳癖”乳腺增生症

      乳腺增生症属于祖国医学“乳癖”范畴。为妇女常见病和多发病,30岁以上妇女患病率为49.3%。   乳腺增生病症状是:患者一侧或两侧乳腺内可触及多个大小不一的结节(肿块),黄豆大乃至鸽蛋大不等,多散在或融合成不规则的团块,质韧、稍硬、有压痛,与皮肤及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可被推动。患侧乳腺常感坠胀不适、疼痛,多与月经周期、情绪刺激有关。一般患者情绪烦燥,易激动,甚至饮食、睡眠不佳,月经紊乱。   在医疗实践中,我们应用自拟“荔枝橘核汤”治疗乳腺增生症1200余例,...

  • 乳腺增生 十剂可治愈

    乳腺增生 十剂可治愈

      如发现乳房有界限不清的粗条索状肿块,质韧、稍硬、有压痛,与皮肤及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可推动,即为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癖或乳核。本病多由过度郁怒、忧思而致气血痰湿郁乳络结聚成核。可用舒肝解郁、活血化瘀、消痰散结的“消癖汤”治之,一般服药10余剂即可治愈。   消癖汤:   柴胡15克,当归2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青皮10克,香附10克,半夏10克,全瓜蒌20克,川贝母10克,茯苓20克,橘核15克,荔枝核15克,穿山甲10克,丝瓜络30克。水煎两遍调匀,分早晚2次温服,每日1剂。...

  •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乳腺增生外治有招

    药物:天麻适量。 取穴:神阙穴(肚脐)。 方法:将买来成块的天麻打成粉,每次取适量的天麻粉填入肚脐内,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固定。每天晚上贴,早晨取下。 点评:天麻性味甘平,平肝息风的功效非常强。肚脐又通向五脏,与肝是近邻,所以把天麻粉填人肚脐内,药效就能迅速通过经络到达肝脏和肝经,使肝气得以正常运行,帮助消除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最主要的病因是肝气郁结,所以要想去根,还得学会乐观开朗地生活。 河南郑州 李东虹...

  • 验方治疗乳腺增生

    验方治疗乳腺增生

    西安市黄河机械厂的周女士希望我们推荐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方子,为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陕西省中医研究院的中医专家。中医认为,乳腺增生又称“乳癖”,临床症状主要以乳房周期性疼痛为特征。起初为游走性胀痛,触痛为乳房外上侧及中上部为明显,每月月经前疼痛加剧,行经后疼痛减退或消失。严重者经前经后均呈持续性疼痛。有时疼痛向腋部、肩背部、上肢等处放射。现在有一个治疗乳腺增生的经典验方,推荐如下: 验方配伍:柴胡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薄荷6克,郁金9克,夏枯草12克,鹿角霜20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