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头 第157页

头 第157页

  • 婴儿感冒喝葱头奶

    婴儿感冒喝葱头奶

    婴儿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主要表现为鼻塞、打喷嚏、流涕、咳嗽、发热等症状,由于婴儿喂药困难、打针难以配合,用葱头奶治疗,疗效满意。中医认为,葱头性味辛、温,无毒,有健胃作用,内含丰富的挥发性葱蒜辣素,功能解表发汗,可通过刺激呼吸道、汗腺、泌尿道起到祛痰、发汗、利尿作用;母乳营养丰富,其中乳铁蛋白可增强免疫力。二者合用可治疗1岁以内小儿单纯上呼吸道感染,但对合并发热或咳嗽者则应加用抗生素治疗。 方法:取新鲜带须根的青葱一颗,除去杂质并洗净,去掉绿色的茎叶即成葱头。将葱头放入母乳中加热至发黄,挤出葱汁去渣即成葱头奶。治...

  •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消除或缓解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消除或缓解

    感冒往往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又感受外邪,从而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头痛、鼻塞等等。通过按摩可以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 喷嚏鼻涕全清除 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的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向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按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头痛、浑身酸痛乏力 这些可以从面部到头部再到背部按摩,一般从面部开始,...

  •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可以消除症状

    感冒头痛鼻塞按摩可以消除症状

    感冒往往都是因为机体免疫力低下又感受外邪,从而产生一些不适的症状,像头痛、鼻塞等等。通过按摩可以消除或者缓解这些症状和临床表现。 喷嚏鼻涕全清除 首先按揉迎香穴,迎香穴在鼻翼两旁,按住后力量稍轻,两个手指相对向中间用力,鼻子有一定的酸胀感。然后按揉四白穴,四白穴在眼眶下正中下横一个大拇指的距离,操作方法和迎香穴一样。第三按揉风池穴,从耳根下向后脑方向移动,有个窝,窝上面是一块高的骨头,这个窝的位置就是风池穴,按住风池穴位以后向上顶。 头痛、浑身酸痛乏力 这些可以从面部到头部再到背部按摩,一般从面部开始,...

  • 姜葱粥治疗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姜葱粥治疗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葱味辛、性温;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健胃理气的功能。葱含有刺激性气味的挥发油和辣素,可以刺激消化液的分泌,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并有一定的杀菌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者。由于其有发散风寒的作用,民间常用姜葱粥热食,治疗外感风寒轻证。 ◎ 姜葱粥 材料 葱30克,生姜15克。 做法 切丝,加入刚煮好的白粥里,乘热食用。 功效 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临床治疗恶寒、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葱中所含大蒜素,具有明显的抵御细菌、病毒的...

  • 脓性指头炎验方精读

    脓性指头炎验方精读

    脓性指头炎是手部常见病痛,因手部神经、血管丰富,故疼痛剧烈,病情发展迅速,治疗失当易引起骨髓炎。笔者采用自拟方剂治疗脓性指头炎,疗效显著。 取木鳖子、乳香各6g,加至麻油100g中浸泡1d,然后文火熬枯,过滤残渣,加入蜂蜡3g,融化后放入无菌容器中备用。使用时文火加热,温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患指浸泡约10min。每日治疗1次,一般5~7次即愈。 方中木鳖子攻毒疗疮,消肿散结;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麻油、蜂蜡收膏,既消指头之“炎”,又解木鳖子之“毒”。 本方...

  • 夏季防感冒佳品:薄荷豆腐鱼头汤

    夏季防感冒佳品:薄荷豆腐鱼头汤

    材料:新鲜薄 荷20克,豆腐l块 (南豆腐或北豆腐均可),大鱼 头1个,生姜3片。 制法:将大鱼头洗净去 鳃,斩开两半;将豆腐稍冲洗 后切成小块;将生姜切片用刀 身拍扁;将薄荷叶洗净备用。 炒锅烧热后加入油,油热后放 人生姜和鱼头。鱼头两面煎至 微黄,加入热水约1000毫升, 大火煮开。汤变成奶白色后再 加入切块的豆腐。煮约5分 钟,加入薄荷叶,稍煮片刻,加盐调 味即可食用。 健康提示: 夏季出行常会受暑热之气困扰,此 时用薄荷煲汤解风热最好。汤里加 点豆腐,增强清热之力且无伤正之 弊。生姜辛温散寒。 夏季...

  •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两头尖验方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两头尖验方

    当归甘草治胎位不正 处方组成:当归10g,川芎6g,白芍、熟地黄、党参、白术、黄芪各10g,炙甘草6g,续断10g,枳壳6g。 用法用量: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3剂为1疗程。 功效主治:养血活血,理气安胎。主治胎位异常。 病例验证:用本方治疗胎位不正患者138例,治愈126例,其中臀位119例,横位7例;无效12例(全是臀位)。 (魏全意)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味辛,性热。归脾经。可祛风湿,消痈肿。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 夏季感受暑邪症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处方用新加香薷饮化裁

    夏季感受暑邪症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 处方用新加香薷饮化裁

    新加香薷饮源自《温病条辨》,由香薷、金银花、鲜扁豆花、厚朴、连翘五味药组成,具有祛暑解表、清热化湿的功效,适用于夏季感受暑邪,症见头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面赤,胸闷不舒,纳呆,舌苔白腻,脉浮而数者。方中香薷辛微温,入肺、胃经,芳香质轻,辛温发散,既可疏表散寒,又能祛暑化湿,为夏月祛暑解表要药;金银花、连翘辛凉透表,祛暑清热、解毒;鲜扁豆花芬芳轻清,达表清暑;厚朴苦辛性温,行气除满、燥湿运脾。全方辛温与辛凉相合,为治疗夏季暑病之良方,尤其适用于夏季感寒、暑湿内蕴、寒轻暑重之证。 暑为夏季火热之气所化,其性炎...

  • 贫血头晕乏力 食鲫鱼猪血

    贫血头晕乏力 食鲫鱼猪血

    我最近经常感到头晕和乏力,到医院进行检查后,被诊断患有轻度贫血。由于大多数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我选择用食补的方法进行治疗。前不久,有位朋友告诉我服用猪血鲫鱼粥可有效地治疗贫血。我用此方法治疗一段时间后,头晕的症状果然有所改善,各项指标也在日渐回升。 猪血鲫鱼粥的制作方法是:取生猪血0.2 公斤,鲫鱼、大米各0.1公斤。然后除去鲫鱼的鳞、内脏和鳃,将其切成小块,将鲫鱼块与猪血、大米同煮,再加入少许的白胡椒,待粥熟后即可食用。患者每日服用1~2次,每次服用一小碗。 猪血味咸性平,具有生血、温中下气的功效,...

  •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验方

    两头尖味辛,性热。归脾经。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瘫痪顽疾(百节疼痛,下元虚冷,一切风疮):用草乌头、川乌头、两头尖各9g,硫黄、麝香、丁香各3g,木鳖子5个,共研为末,再以熟艾揉软,合在一起,用草纸包裹。烧熏痛处。 内痔不出:用两头尖50g,巴豆4个,捣烂贴患处,疔自拔出。(韦良渠)...

  • 头晕心慌气短乏力 升陷汤

    头晕心慌气短乏力 升陷汤

    升陷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药物组成有生黄芪、知母、柴胡、桔梗、升麻,具有益气升陷的功效,主治胸中大气下陷,气短不足以息,或努力呼吸,有似乎喘,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兼见寒热往来,或咽干作渴,或满闷怔忡,或神昏健忘,脉沉迟微弱。笔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升陷汤治疗气虚下陷引起的诸多疾病收效甚佳,对气阴两虚的患者合用生脉饮(人参、麦冬、五味子)疗效亦佳。现举一典型病例如下。 周某,女,62岁。患者因头晕、心慌、气短乏力来诊。有高血压病、脑梗死病史,一直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阿司匹林、血塞通等。患者体型虚胖,声低懒...

  • 颤证头颤摇动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颤证头颤摇动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

    冉某,男,66岁,2023年1月27日初诊。主诉:头颤摇动8年余。患者自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部不自觉颤抖、摇动,他人提醒后可自行停止,自身无法觉察。不伴有肢体震颤。颞部血管凸起如蚯蚓状。大便每日1次,质干,小便调。纳一般,眠可。舌红,舌前有凹陷,中有裂纹,花剥苔,苔白腻,舌下络脉怒张青紫。脉弦涩。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血压控制不佳;脑梗死病史。 诊断:颤证(肝风内动、筋脉失养)。 治法:镇肝熄风,滋阴潜阳。 处方用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15g,煅赭石30g(先煎),生龙骨、生牡蛎...

  • 恶风高热不退 头身疼痛 名方解表退热汤

    恶风高热不退 头身疼痛 名方解表退热汤

    周益新,男,1960年出生,山西省宁武县人,山西省大同新建康医院主任医师,山西省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中医医史文献研究工作。临证擅治中医内科、妇科疾病,尤擅用经方及针灸治疗各种疾病。著有《话说国医·山西卷》一书,参编有《〈本草纲目〉补正》《中华效方汇海》《〈四诊抉微〉校注》等多部著作。 组成:柴胡18g,黄芩10g,连翘20g,薄荷6g(后下),板蓝根15g,大青叶15g,生甘草6g。 功能: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流行性感冒高热不退等症。高热不退,汗出而体温不降...

  • 防范儿童过敏性疾病需从源头治理

    防范儿童过敏性疾病需从源头治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秋去冬来,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开启了气温“断崖式下降”的模式,尤其是在长江以北的寒温带,伴随着一场场寒流的来袭,更是给人们的出行及身体状况带来诸多不适。在此肃杀时节,树叶凋落,花草枯萎,空气越发干燥,北方取暖用的大量煤炭等物,致使雾霾天时有发生。儿童在室外玩耍时,难免吸入粉尘等有害物质,极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及过敏性疾病,由于冬季门窗紧闭,室内空气不流通,同样容易滋生细菌及病毒,酿成各种感染性疾病。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

  • 喉乳头状瘤 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喉乳头状瘤 中医病因病机治法方药

    支楠治疗小儿喉乳头状瘤学术思想与经验 喉乳头状瘤 (laryngeal papilloma, LP) 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 任何年龄均可患病, 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 又称小儿喉乳头状瘤 (juvenile laryngeal papilloma, JLP) 。目前认为本病由人乳头状瘤病毒 (human papillomavirus, HPV) 感染所致, 儿童发病以HPV6、HPV11感染为主[1], 其中, 感染HPV11患儿发病年龄更小, 病灶性状及临床症状更严重[2]。JLP最常见的发病部位...

  • 急慢性咽喉炎喉头结节和声带息肉 水煎茶饮方

    急慢性咽喉炎喉头结节和声带息肉 水煎茶饮方

    谢煜焜,1940年出生,主任医师,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曾任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中医院院长,1965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现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幼承庭训,并师从岭南名医梁剑波,从事中医内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60余年,对《伤寒论》和温病学研究颇有心得,学术上推崇王清任《医林改错》,多从痰瘀论治消化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及不孕不育症等,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组成:南沙参10g,救必应10g,桑叶10g,玄参10g,岗梅根30g,土牛膝10g,桔梗10g,生甘草5g,银花藤10g,木蝴蝶10...

  • 头目痛 方用治法清肝明目泻火利湿

    头目痛 方用治法清肝明目泻火利湿

    施某,女,60岁。2019年5月10日初诊。主诉:头目疼痛半月余。患者以左手抚左目而缓慢步行到诊室,其言头目疼痛剧烈,以左侧为甚,犹如被人打。其左侧眼睑红肿,巩膜血丝较多,畏光,双目眼屎较多、色黄,口干渴,喜饮,疼痛牵涉左侧牙痛,睡眠差,大便干结难解,小便可。舌红、苔轻度黄腻。脉实,长而微弦,浮沉皆有力而弹手,应指愊愊然。于眼科诊察未见明显异常,嘱其滴新泪然滴眼液,滴3日,头目疼痛依旧。 诊断:头目痛。 病机:肝火上炎,扰动清窍。 治法:清肝明目,泻火利湿。 方用清震汤合四逆...

  • 偏头痛痛时脑涨欲裂 全蝎蜈蚣打粉吞服

    偏头痛痛时脑涨欲裂 全蝎蜈蚣打粉吞服

    患者田某,女,55岁,2018年9月3日初诊。主诉:右侧偏头痛1年。患者右侧头痛1年,痛时脑涨欲裂,遇风加重,曾求治于多家三甲医院,进行多项检查,诊断为鼻窦炎、三叉神经痛,经反复多次微创手术及西医西药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头痛如旧,苦不堪言,一度萌生寻死之念。家属劝其寻求中医药一试,遂来求治。 刻见:右侧偏头痛,痛时脑涨欲裂,以鼻翼向面部放射牵扯为主,时发时止,遇风寒加重,疼痛时眼不能睁。长期以厚布裹头,足不出户,偶有牙龈出血,出血后疼痛可以减轻。无明显脓涕及畏寒发热,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沉涩。既往有脑梗...

  • 头痛通络效灵方

    头痛通络效灵方

    万鹏,1972年7月出生,重庆市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庆医院(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被重庆市政府授予“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临床擅于运用伤寒六经辨证及温病伏邪理论辨治疑难杂症,完成专著《伤寒浅析——师徒临证问答实录》。 组成:羌活10g,独活10g,防风10g,川芎15g,当归10g,细辛3g,苍术10g,麦冬10g,甘草6g,黄芩10g。 功效:祛风散寒,除湿通痹。 主治:三叉...

  • 头痛方用芎芍镇痛汤加减

    头痛方用芎芍镇痛汤加减

    谭某,女,41岁,2022年9月14日初诊。主诉:两侧头角胀痛20余年。20年前,患者因情绪波动大,加上劳累后出现两侧头角胀痛,症状反复,多方治疗效果不佳,遂来诊。刻下:患者两侧头角胀痛,发作时眼睛不能睁开,情绪激动、忧虑,紧张时加重,无口苦,眠差,具体表现为入睡困难,眠时梦多,但不易惊醒,月经期头痛发作频繁。末次月经时间为9月10日,现已干净。曾长期口服“头痛粉”(具体不详)以致于出现胃溃疡。舌质淡,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弦细。 诊断:头痛(肝胆郁滞,气机失调)。 治法...

  • 从风痰热治疗雷头风

    从风痰热治疗雷头风

    患者李某,女,59岁,右侧中耳炎手术后出现右侧耳周围鸣响,响声逐渐增大,范围也随之增大,涉及右侧头部,自觉如打雷一样,伴有右侧头痛。曾服用补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等两月余,未见效。来诊时患者自述头部响声如打雷,有高血压病史,一直服用降压药,语音洪亮,睡眠差。脉弦滑数,舌边尖红,苔薄黄腻。根据患者头部鸣响的特点,笔者从西医角度分析,此病与局部血管因素及血流运行失常有关;从中医角度分析,属“雷头风”范畴,证属肝阳上亢、痰热上扰清窍,治以平肝熄风、清热化痰。 处方:天麻9g,葛根20g,川芎...

  • 眩晕温阳利水止头晕

    眩晕温阳利水止头晕

    患者,女,19岁,不明原因出现头晕1周,8月28日到清华长庚医院治疗检查,诊断头晕,头颅MRA(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未见明确异常。给予敏使朗服用后头晕明显加重,每日无定时发作,持续数小时可缓解,感觉上下摇晃,闭目时头晕未减轻,出现恶心,头胀,未呕吐,平素熬夜,气短乏力,手足冷,末次月经时间2023年8月18日,体瘦,饮食胃口不佳,小便调,大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沉滑。 中医诊断:眩晕(阳虚水泛)。 治则:温阳利水止头晕 处方:桂枝10g,茯苓20g,炒白术15g,泽泻15g,天麻10g,...

  • 周围性面瘫 头面部穴位针刺配合中药

    周围性面瘫 头面部穴位针刺配合中药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是以一侧口眼㖞斜、眼睑闭合不全、面部肌肉运动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目前临床多采用针灸或营养神经、激素类药物等方式治疗[2]。针灸治疗面瘫效果较西药好,但治疗周期较长,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可以有效缩短治疗周期,且愈后较佳[3]。现将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关于面瘫的论述最早见于《黄帝内经》,《灵枢·经筋》言:“足阳明之筋……卒口僻,急者,目不合,热则筋...

  • 偏头痛 血管性头痛临床在本方基础上辨证加减

    偏头痛 血管性头痛临床在本方基础上辨证加减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主任医师李湘云善用祛风法治疗顽固性头痛,其自拟搜风蠲痛汤临床验证屡效,笔者跟师多年,现整理分享其验案三则,以飨同道。 顽固性头痛是一种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病证,主要临床特点为头痛伴抽掣,疼痛部位常为一侧,或全头痛,或头顶痛,呈暴烈搏动性跳痛、胀痛或刺痛,痛引面部肌肉,伴有恶心、呕吐、失眠、烦躁等症状。顽固性头痛常延年日久,缠绵难愈,常间歇性反复发作。正如《证治准绳》所说:“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血管神经性头痛等其症状表现符合“风性善行而...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阳性 清肝利湿汤合黄芪赤风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阳性 清肝利湿汤合黄芪赤风汤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HPV阳性) 案一 张某,女,44岁,2013年12月3日初诊。主诉:体检发现HPV阳性4个月。患者体检发现HPV阳性,于2013年8月15日做HPV13种高危型DNA检测:1982.61Pg/ml。刻下:遇冷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咳嗽吐白痰半个月,易汗出,平时月经后期(50~60天一潮),带下色黄。舌正红,苔薄白,脉浮虚。急则治其标,先按气虚外感治之。 诊断:感冒(御寒汤证)。 处方:羌活10g,白芷10g,防风10g,升麻10g,黄芪60g,...

  • 头痛失眠处方用交泰丸加减

    头痛失眠处方用交泰丸加减

    曹某某,女,41岁,工人。主诉:头痛、失眠半个月。患者平时全身乏力,腰酸,胃脘不适,食欲可,大便稀,小便多,舌淡,脉寸滑、尺沉弱。 辨证:心肾不交。 治则:交通心肾。 处方用交泰丸加减:黄连20g,肉桂3g,茯神15g,甘草6g,白术20g,木香3g,枳壳6g,党参12g,陈皮10g,半夏6g。5剂,水煎服,早晩分服。 二诊:失眠好转,全身乏力减轻,唯有腰痛、腰酸,原方去陈皮、半夏,加杜仲20g、牛膝15g,再服5剂痊愈。 按患者平素脾肾阳虚,肾水寒不能很好地上承于...

  • 蒋健自拟方治疗顽固性头痛

    蒋健自拟方治疗顽固性头痛

    蒋健教授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中医内科主任医师,第六、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在临床实践中,尤擅融古汇今,创制立新。现介绍其运用自拟头痛基本方治疗头痛顽疾医案一则如下。 居某,男,69岁。2017年1月10日初诊。主诉:反复头痛将近40年。患者自30岁以后即有此疾,几乎每日午后三四点开始头痛发作,头痛发作时畏声、光刺激,头痛颇甚,自觉头部血管跳动,往往可持续头痛至深夜而影响睡眠,头痛遇寒加重、遇热可缓。在家族中,其父及兄弟姐妹皆有此头风顽疾。西医相...

  • 治结膜炎 溃疡 慢支 产后头痛验方

    治结膜炎 溃疡 慢支 产后头痛验方

    治结膜炎验方 茵陈20克,藿香10克,薄荷6克,川芎10克,白芷10克,地肤子10克,金银花10克,栀子10克,防风10克,白术10克,滑石10克,甘草4克。将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两次。15岁以下儿童酌减药量。适用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患者。 治溃疡病 白头翁200克,炙黄芪150克,蜂蜜300克。前2味药煎取药液,与蜂蜜调匀,浓缩为500克,每次服20克,每日3次。 治慢性支气管炎 牛胆1个,黑豆250克,橘红100克。橘红研极细末,与黑豆放入牛胆内调匀。置通风处吹干,每次服7粒黑豆,早晚各服1次。...

  • 治肺气肿 产后头痛 眩晕 3验方

    治肺气肿 产后头痛 眩晕 3验方

    治肺气肿 紫苏子15克,白芥子15克,莱菔子15克,山药100克,玄参3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治产后头痛 当归9~15克,熟地9~15克,白芍(酒炒)4.5克,川芎3克,干姜(炒透)1.8~2.1克,炙甘草3克,荆芥穗1.8克。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服2次。 治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 旱莲草、女贞子、桑葚各60克,研细做成蜜丸,如黄豆大,每次服20丸,早晚各服1次,盐开水送服,以愈为度。...

  • 头痛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头痛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指压虎口治疗头痛   指压特定的穴位可以减缓头痛。这个点就在虎口处,也就是在大拇指和食指间的皱褶处,头痛时你会发现这个点一压就会痛。左手指用力压右手虎口顶端约1分钟,然后换右手指压左手虎口顶端1分钟。头痛再次发生时可以重复指压。 葱白治头痛   将25克葱白捣烂如泥,将白附子、川芎各25克研成细末,与葱白调和,摊于牛皮纸上,敷于两太阳穴上,1小时后取下,可缓解头痛。 生萝卜汁治疗偏头痛   取白萝卜2个,洗净后切成细丝,用纱布包后拧取其汁约20毫升,如左侧头痛则将药汁一次注入右侧鼻孔中;如右侧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