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药 第65页

中药 第65页

  • 小儿咳嗽,痰鸣,清肺止咳中药方

    小儿咳嗽,痰鸣,清肺止咳中药方

    邓启源,1933年生,福建省邵武市人,主任医师,福建省名中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作业指导老师。从医60余年,参加省级以上科研项目七项,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宣布论文多篇。临床运用钩藤天竺黄汤医治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咳喘收到杰出作用。 组成:钩藤10克,天麻6克,天竺黄6克,全蝎6克,姜蚕6克,车前子6克,莱菔子10克,生大黄6克,木通3克,川黄柏6克,麻黄4克。 成效:清肺止咳,祛痰平喘,通二便。 主治:本方用于小儿咳嗽,痰鸣,喘息不能平卧,伴有发热,大便不通或通而不...

  • 肺癌放射性肺炎 求助中药医治方

    肺癌放射性肺炎 求助中药医治方

    莫某某,男,70岁,长沙市人。 患者因“干咳1年,声嘶半月”2008年12月15日就诊我院,行PET/CT示:左上肺肿块2cm×1.5cm,考虑左上肺癌。因肿块接近血管,故无手术指征,肺穿活检危险大,支气管纤维镜未找到癌细胞。临床确诊为肺癌。于2008年12月18日至2009年02月18日化疗4周期,期间白细胞、血小板呈Ⅱ度按捺,予升白针、升血小板等医治后复查正常。复查PET/CT左上肺肿块较前稍缩小至0.8cm×1.5cm。并于2009年3月16日至4月27...

  • 中医并非慢功夫 中药退热“及时雨”

    中医并非慢功夫 中药退热“及时雨”

    编者按: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文中两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介绍了自己的病程经历与恢复情况,分享了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逐步好转的切身体会,也让我们看到了患者们对中医药的肯定、信任与支持。 受访患者:晨曦(化名) 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武汉新冠肺炎患者晨曦(化名),2020年2月初因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入住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6病区。在接受不到一个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后,2月底符合出院条件,顺利出院。 出院后,晨曦谨遵医嘱,继续服用中药汤剂,并注意饮食及生活...

  •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药方桑杏清肺汤

    社区获得性肺炎中药方桑杏清肺汤

    桑杏清肺汤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痰热壅肺证的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社区获得性肺炎属于临床常见感染性疾病, 不但损害患者健康, 也会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西药治疗本病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见效, 但是远期疗效不佳, 中药治疗具有多途径及多靶点的用药效果, 有助于取得确切、可靠的临床疗效。此次研究旨在分析应用桑杏清肺汤治疗痰热壅肺证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产生的影响, 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

  • 新冠肺炎之重型 中药退热不反弹

    新冠肺炎之重型 中药退热不反弹

    基本资料 柳某,女,43岁,入院时间2020年1月28日。14年前因卵巢癌行手术治疗,术后定期复查,未见肿瘤复发。 发病过程 患者1月21日开始发热,最高体温39℃,伴周身酸痛乏力,少许咳嗽,痰少。外院行胸部CT提示“双肺多发渗出”,考虑病毒性肺炎,予奥司他韦胶囊、热毒宁注射液、更昔洛韦注射液等治疗,但效果不理想,持续高热。入院前1天复查胸部CT提示肺部渗出较前进展(具体不详),拟“病毒性肺炎”收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14年前因&ldq...

  • 巧用中药治流行性感冒

    巧用中药治流行性感冒

    近段时间天气骤变,有不少人患上感冒。笔者曾用以下几例验方治疗感冒,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提供如下:      1、鱼腥草、板兰根各12克,水煎服,每日2次。治疗149例。结果:单纯型、胃肠型全部治愈;肺类型治愈21例,有效19例(加用青毒素、环丙沙星静滴治愈),总有效率91.4%。      2、六神丸口服,每日3次,1次10粒。治疗249例,全部治愈。用药3次症状明显改善,体温降至正常。      3、穿心连15克(或穿心连3-5片,每日3次,口服),水煎服,每日2次。治疗94例,全部冶愈。      4、大青...

  • 感冒咳嗽处方中常用中药统计分析

    感冒咳嗽处方中常用中药统计分析

    名医处方以其直观性和客观性强的特点再现了名医临证用药的经验,整理研究名医处方也是传承名医学术精华的一种方法。现从1990年~1992年间,对王绵之千余张处方中选取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悉心恭整,在数据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以期客观、准确再现王绵之用药的规律和特点。 处方用药整理原则 本文选取王绵之主治感冒咳嗽的185张处方,将其中常用中药进行归类整理,整理统计的项目包括常用药、出现频次、处方常用量、处方常用量重现率、药量范围。 常用药筛选原则 处方常用药的界定 将1...

  • 中药止咳奇效 梧桐叶木蝴蝶

    中药止咳奇效 梧桐叶木蝴蝶

    一般感冒较易控制,但咳嗽却往往拖得长久。有权威机构对止咳药市场做了全国性调查,结果发现无论是全国还是北京、广州等中心城市,蜜炼川贝枇杷膏、蛇胆川贝液、复方甘草合剂、等中药止咳化痰药,均位于销量前列。中药止咳化痰药占领大部分市场,原因在于疗效确切,咳嗽以后吃中药已经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人为什么会咳嗽? 人体的呼吸系统,尤其是呼吸道,是很脆弱的,因为直接与外界相通,因此容易感受空气里面异物的侵袭,而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通过咳嗽反射能有效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进入气道的异物。但咳嗽也有...

  • 小儿反复感冒 辨证用中药

    小儿反复感冒 辨证用中药

      孩子养育得好,感冒就会少。有的孩子抵抗力差,总是反复感冒,家长只能不断抱着宝宝跑医院。感冒虽常见,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根本办法,东汉时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就是研究感冒该怎么防治,感冒怎么演变成其他毛病的。   感冒尽可能用中药   小儿感冒一般分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大部分孩子是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喉咙发干,流鼻涕,咳嗽等,一般没并发症,四五天就好了。也有比较厉害的,称之谓流感。高热、寒战、浑身酸痛,传染性很强。国外一般主张感冒不吃药,就是休息喝水。国内有种说法,感冒应尽快治疗,早日康复。...

  • 冬春季节感冒频发 中药妙治

    冬春季节感冒频发 中药妙治

    冬春时节,气候多变,昼夜温差较大,很容易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紊乱,病毒乘虚而入,引发感冒。特别是工作、生活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迅速传播,老人、小孩免疫力相对较弱,更是易感人群。 感冒虽然不是大病,但由于起病急、症状明显,诸如头痛、鼻塞、流鼻涕、咳嗽、痰多、发高烧种种症状也会给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严重者还可能引发肺炎等疾病。感冒由病毒引起,而目前对治疗病毒感染尚缺乏疗效确实、副作用又很小的药物,并且感冒的病程具有自限性,所以感冒的治疗应以缓解症状,预防继发感染为主。 预防感冒首先应注意适量运动...

  • 中药浴足预防外感

    中药浴足预防外感

    立秋后天气变凉,经常浴足可减少伤风感冒的发生,此法通 过改善人体组织血液循环,消除呼吸道炎症及肿胀,使呼吸道通 畅,从而预防或缓解症状。 1.取桃枝15克,红花、艾叶各10克,加水2000~3000毫 升煎煮3~5分钟,取汁,每晚临睡前将双足浸入水中,水量到踝 关节以上为宜,直至双足暖和,皮肤发红为止。每晚1次。10~15 天为1疗程。此方可活血通络,解毒止痛。 2.取桂枝加克,独活15克,细辛10克。加水浸泡5—10 分钟后,煮沸取汁,待温时将双足浸入,边洗边搓,直至双足暖 和,皮肤发红为止。每晚...

  • 中药代茶饮预防H7N9禽流感

    中药代茶饮预防H7N9禽流感

    近日,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为病人免费提供中药茶,帮助患者提高抵抗能力,更好地预防H7N9禽流感。   记者了解到,该院免费提供的中药代茶饮主要成分为菊花、白茅根等,具有清热解毒、解表利湿的作用,能够很好地帮助预防感冒、中暑,还能帮助身体不适的病人提高免疫力。   具体药方:菊花5克,白茅根5克,北沙参5克,芦根10克为一副,用水煎服,每剂煎500毫升,分次代茶饮。   在门诊大厅的茶饮发放处还会有一名护士指导公众如何做好自我防护,预防疾病。...

  • “白骨精”感冒偏爱中药

    “白骨精”感冒偏爱中药

    “白骨精”即白领、骨干、精英之简称,他们注重品质的生活态度,对健康的重新审视,引领了一股新的健康时尚风潮。 “白骨精”更需要关怀 “白骨精”看上去光彩夺目,但风光的背后却是苦恼和无奈,因为忙于事业而忽略健康,由此带来的种种职业病让他们不知所措,如失眠、胃病、焦虑、空调病等等,甚至连感冒这种易发病也喜欢时常来纠缠他们。 “白骨精”感冒偏爱中药 最新的网络调查结果显...

  • 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埃博拉病毒阳性患者

    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埃博拉病毒阳性患者

    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引起的烈性传染病从2014年2月开始暴发于西非各国,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命名为埃博拉病毒病(Ebola Virus Disease,EVD)。虽然2014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就及时组织专家对中医药防治埃博拉出血热进行了专题研讨,但目前中医药如何有效防治埃博拉病毒病的研究仍是空白。 解放军第三零二医院作为全军唯一的传染病医院,于2014年9月接受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派遣,组建第一批医疗队到达塞拉利昂首都弗里敦的塞中友好医院,开始专门接收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笔者...

  • 中药治疗感冒的治疗方

    中药治疗感冒的治疗方

      感冒是一种常见病,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感冒,另一种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多发于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流行性感冒好发于春季,当然冬季也有发生。与普通感冒相比,流行性感冒危害更大,其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来势凶猛,发病数量大。   中药治疗感冒的方子很多,这里笔者向大家推荐一系列既经济又实惠的药茶治疗方法。   紫苏叶茶紫苏叶16克,加红糖适量,适用于感冒初期。用法是将干紫苏叶揉成粗末,沸水冲泡,入糖令溶,代茶频饮。   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具有发表散寒、行气宽中的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的...

  • 现代循证医学方法确证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甲流

    现代循证医学方法确证传统中药汤剂治疗甲流

    “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控中发挥的作用获得了认可,中医药早期介入传染病防控的机制已初步形成。”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作为参与单位的“我国首次对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有效防控及集成创新性研究”获得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完成人之一,中国中医科学院常务副院长刘保延说,在国家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下,中医药在防控传染病方面发挥的作用逐步得到认可,这只是个开端,今后还会做更多工作。 项目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牵头完成,采用“举国体制协同创新&rdq...

  • 感冒通过中药来预防

    感冒通过中药来预防

    眼下已经进入严寒季节,气温的骤然下降容易使抵抗力较低的人患上风寒感冒。对于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来说,小小的风寒感冒也可能引发大问题,需要积极预防。 中医认为,预防感冒不仅要考虑人体正气强弱、体质及精神状况,还应包括人体与外界大环境(自然、社会)的融合状态。在注意饮食、锻炼、保暖的同时,也可以通过中药来预防。 说到预防感冒的中药,首先要提黄芪。《本草纲目》中记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耆)性味甘、微温,归脾、肺经,是补气的良药。由于它能补一身之气,兼有固表止...

  • 中药治疗流感有优势

    中药治疗流感有优势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有群发流行趋势。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且头痛及全身酸痛明显,而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等呼吸道症状相对较轻。随着冷空气的不断来袭,气温不断下降,流感进入了高发期,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医中药预防和治疗流感的理念与方法,这些方法有时比西医注射流感疫苗要实用而有效。 中医预防流感的原理比较独特。中医理论认为,流感这种疾病是因人体感受温热邪气所致。中医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对于流感而言,其虚有两种,一是老弱病残之人,二是...

  • 艾叶泡脚 感冒中药浴

    艾叶泡脚 感冒中药浴

    小儿感冒中药沐浴 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为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中药沐浴法治疗小儿感冒,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金银花、板蓝根、柴胡各10克,荆芥、苏叶、防风各8克,薄荷5克。混合均匀,共研成粗粉装入布袋,将药袋加水煎取药液1000毫升,加入适量冷水,使水温适宜,沐浴患儿全身,时间15~30分钟。每袋药物每天沐浴2次。 湖南长沙廖兴辉 艾叶泡脚除黑眼圈 中医认为,肝肾阴虚是导致黑眼圈的主要原因。而滋阴补肾、清降虚火是除黑眼圈最好的方法。 用艾叶水泡脚能有效地祛除体内虚火。方法是:...

  • 试试中药退热

    试试中药退热

    临床上很多疾病都会表现为发热,一旦出现发热,先别忙着去医院,可以先试试中药退热,既方便又安全。 辛温解表退热法—— 桂枝汤、麻黄汤 是指用辛温解表的药物来达到退热的目的,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有汗或无汗,鼻塞流涕、咳嗽等,如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者,宜用桂枝汤(桂枝、芍药、大枣、生姜各9克,炙甘草6克);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者,宜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杏仁各6克,炙甘草3克),但该方发汗作用较强,需在医生指导下选...

  • 防治春季时疫 中药板蓝根好疗效

    防治春季时疫 中药板蓝根好疗效

    立春后天气逐渐变暖,自然界一些病原微生物开始孳生繁殖,传染病发病增多。防治春季时疫,中药板蓝根有良好的疗效,可酌情选用。 流行性感冒取板蓝根15克或大青叶9克,水煎,代茶饮,其中还可加入羌活9克,煎汁同饮,连服3日。亦可用中成药板蓝根冲剂冲服,每次1包,每日2次,连服3日。 流行性腮腺炎对于有腮腺炎接触史者,可以取板蓝根30克,煎水服用,或中成药板蓝根冲剂每次1包,每天2次,均连用3日,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对腮腺炎肿痛发热者,可用板蓝根30克,金银花15克,薄荷9克,或大青叶、忍冬藤各30克,煎水代茶频饮...

  • 胃肠型感冒外用中药热熨

    胃肠型感冒外用中药热熨

      夏末秋初,人常贪凉露宿,或空调温度过低,外感寒邪,可见恶寒发热,头痛;或内伤生冷,或睡觉时腹部不盖衣被,腹部感寒可见胸脘痞闷,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腹痛隐隐,或泄泻,或下利完谷不化,这就是典型的胃肠型感冒。笔者临床常用以下方法治疗,取消效良好。   外用中药热熨取小茴香150克,食盐250克,炒热(温度约60~70摄氏度,不要过热,避免烫伤局部皮肤)后用布包好,热熨腹部,可反复使用,每天3~5次,视病情而定。小茴香能温胃散寒,理气止痛,食盐炒热能增强暖腹之功,中药热熨治胃肠感冒最为合拍。   内服自...

  • 中药治感冒见效快 培补正气

    中药治感冒见效快 培补正气

    中药治感冒不但见效快,而且还能迅速培补人体正气,提高人的免疫力。 处方:苏叶、藿香、荆芥、银花各 10克,防风12克,板兰根15克,薄荷(后下)、甘草各6克。 加减:体虚正气不足者加黄芪 15克,白术12克;咳嗽者加百部、前胡、白前各12克;咳嗽日久难愈者加浙贝母12克,橘络10克,枇杷叶6克;痰多者加陈皮10克,茯苓15克,法半夏12克;胸闷痰黄者加瓜篓12克,薤白10克;痰黄胶化者加神曲10克,白芥子6克;肺部感染发热者加柴胡12克,鱼腥草20 克;燥咳者加沙参、玉竹各12克,麦冬15克;风热感冒加连翘、栀...

  • 感冒伤风 中药焚熏法

    感冒伤风 中药焚熏法

    感冒,俗称伤风,是由感受外邪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现代医学的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我们知道,普通感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流感,即流行性感冒。这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过飞沫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病程短,有自限性,老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至于流感的发病形式可为散发或流行。流行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过程短但能多次反复。流行则根据其发病的范围可分为小流行、流行、暴发流行和大流行,大流行可呈世界性...

  • 小儿伤风感冒中药外治疗法

    小儿伤风感冒中药外治疗法

    小儿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称为“伤风感冒”,小儿感冒后,无论是风热或是风寒,治疗当用解表法,以辛温解表治风寒,以辛凉解表治风热。吃药打针是父母最头疼的事。有几样中药外用疗法,既能达到治,感冒的效果,又能不吃药不打针家长们刁妨一试。 敷贴疗法:适用于风热感冒患儿.用鲜地龙10条放净碗里撒上适量白糖,地龙体液外渗而死后,加入适量面粉’,调和成膏,制成2枚直径约3厘米的药饼,分别贴患儿 卢门穴 、神阙穴处。每日贴2次,每次贴4~6小时 ,连贴2 -3日,即可有效。 推捏...

  • 中药香草袋 熏醋防感

    中药香草袋 熏醋防感

      古语说“带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用零碎布料缝制个小袋子,装上天然药草后制成香包,可以提高免疫力,还能驱除空气中的有害病菌。   对于失眠多梦、心神不宁,可以做个安神香包。檀香2克、玫瑰花5克、绿萼梅5克、辰砂5克、安息香1克、薄荷5克制成香包,挂在床头或者放在枕头旁边,能疏肝解郁、养心安神。   对于肝风内动引起的偏头痛、血管神经性头痛,可以把川芎5克、细辛5克、白芷5克、檀香2克、降香1克、冰片1克、薄荷5克放进香包,经常佩戴能疏风止痛。   要注意,香包要防潮,一两...

  • 治胃肠型感冒 自制一种中药茶剂

    治胃肠型感冒 自制一种中药茶剂

    中成药午时茶为一种中药茶剂,是治疗胃肠型感冒的良药,也可自制。 午时茶的主要成分为红茶叶1000克,再加上防风、藿香、羌活、白芷、柴胡、六神曲(炒)、山楂、陈皮、枳实、苍术、连翘、甘草、川芎、前胡各300克,厚朴、麦芽(炒)、苏叶、桔梗各450克,蔗糖适量。 制法:将红茶叶粉碎成粗末,其他诸药共研细末。先将茶叶粗末用温开水浸润与诸药粉(六神曲除外)混匀,再将六神曲粉末制成浆糊,与上述混合粉末搅拌均匀,轧成长方形小块。每块重约9克,外观呈黄褐色,气微香,味甘苦,具有散风祛寒、消食健胃的功效,主治风寒感冒、...

  • 预防H7N9中药药膳方

    预防H7N9中药药膳方

    预防H7N9成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事,恐慌之余记几个中医方预防更实在。 药膳方:多吃“草” 鲜鱼腥草30-60克,蒜汁加醋凉拌;鲜败酱草30-60克,开水焯后,蒜汁加醋凉拌或蘸酱吃;赤小豆、绿豆适量熬汤服用。鱼腥草、败酱草等具有清热解毒、抗病毒功效,对于防治流感来说是不错的,可以凉拌吃;而败酱草有些特殊味道,有些人可能不太适应,可用北方人较熟悉的蒲公英、马齿苋来代替。 中药方:会服药 可以服用中成药,如玉屏风散颗粒、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来预防。也可使用袋泡茶:银花10克、菊花10克、甘草...

  • 中药油剂治疗糖尿病足

    中药油剂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现代医学概念,指因糖尿病神经病变,包括未梢神经感觉障碍及植物神经损害,致使下肢血管病变——动脉硬化引起周围小动脉闭塞症,或皮肤微血管病变以及细菌感染所导致的足部疼病、足部溃疡及足坏疽等病变。常常由于缺血、神经病变和感染等多种因素协同发生作用。 中医对糖尿病足的认识久远,根据其临床特点将其归属“脱疽”范畴。《灵枢.痈疽》记载:“发于足趾,名日脱疽。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不则死矣。”糖尿病肢端坏疽发病与湿...

  • 按方配制中药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按方配制中药治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红骨髓总容量减少、造血功能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按其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用中药治疗主要是针对慢性再障,可收到较好的疗效。慢性再障主要表现为起病缓慢病程一般在四年以上,甚至长达十余年。贫血为初起的和主要的表现。出血多限于皮肤黏膜,且不严重。有时可出现并发感染,常以呼吸道为主,容易控制。1981年全国再障学术交流会制定的诊断标准是: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绝对值减少。2.一般无脾肿大。3.多部位骨髓穿刺显示,至少有一个...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