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 第34页
-
三味中药治愈足跟痛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指跟骨结节周围由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多发生于中老生人。外用三味中药治疗足跟痛48例,方法简单,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48例,年龄42~81岁,平均 62岁;其中男性12例,女性36例;左足18例,右足20例,双足10例;有明显外伤史者21例。 治疗方法 处方: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 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一倍)。 用法:上药共捣成粗粉,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置于质地柔软的鞋内,穿着行走。...
-
中药巧治膝关节退行性变
膝关节退行性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膝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轻者上下楼梯及走路时疼痛,休息后缓解,严重者行走困难。应用独活寄生汤加减内服,配合骨刺粉醋调外敷,治疗膝关节退行性变76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治疗76例,男29例,女47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37 岁;病程最长26年,最短1个月。膝关节疼痛明显者53例,上下楼梯及走路时疼痛者76例,膝关节肿胀明显者47例。 治疗方法:予以独活寄生汤内服配合骨刺粉醋调外敷。 1.独活寄生汤处方:桑寄生、杜仲、续断、威灵仙、秦艽、牛膝各...
-
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中药方
桂枝汤中桂枝配芍药,具有温通营卫、通行气血之功。小柴胡汤通达表里上下,合以桂枝汤温通气血,则柴胡桂枝汤可广泛应用于气血痹阻之病变。 笔者常用柴胡桂枝汤加减治疗新痹,而表现为多处关节疼痛者;常用柴胡桂枝汤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久痹,而表现为多处关节疼痛或关节肿痛者。下面介绍一个病案来说明。 刘某,女,68岁。2011年4月6日初诊。 近1年来周身不适,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左足大趾肿痛(皮色不变),影响走路。纳食好,大小便正常,精神尚好。舌质淡暗,舌苔白,脉细弦。证属营卫不畅,气血痹阻。治...
-
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 中药综合治疗
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又称增生性膝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退行性骨性膝关节炎是由于膝关节退行性改变和慢性积累性关节磨损而造成的,以膝关节软骨变性,关节面软骨面反应性增生,骨刺形成为主要病理表现。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发病多见,特别是50~60岁的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 本病属中医“痹证”之范畴,是由于风、寒、湿、热、痰、瘀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处发生疼痛、重着、酸楚麻木,或有关节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种疾病。明·...
-
中药外敷巧治软组织损伤
用中药治疗软组织损伤,经多年临床实践,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一、治疗方法 处方:姜黄、大黄、赤芍、白芷各等份。 用法:上药碾成细粉,以蜂蜜调成膏状,密封于瓶或罐中备用。将调好的药膏外敷患处,厚约0.25—0.50厘米,其范围应尽可能将肿胀痛处全部敷盖,外覆翅料薄膜或油纸,再以纱布包扎网定。药干结后,将药取下,重新敷药膏。一般外敷3~5天即见效。 适应症:凡跌打损伤、皮肤无破损的瘀血肿痛,或痛有定处的局部肿胀者,均可使用。 二、体会 本法组方简单,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用过的药以蜂蜜重新调制可...
-
治慢性筋骨病中药膏方
膝骨关节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酸楚,应注重三期辨证。早期以肿胀疼痛、关节僵直为主,滑膜炎病变所致,治疗宜活血利水通络,方用益元舒筋煎合防己黄芪汤、三妙丸加减。中期以关节酸痛为主,疼痛肿胀减轻,平地行走正常,上下楼梯困难,此期主要是关节软骨病变所致。后期以关节乏力,行走酸软为主,主要由骨质增生和骨质疏松病变所致。对于中后期,多以气血辨证为基础,结合脏腑阴阳理论,在调和气血的基础上注重滋阴补阳。偏肾阴虚者宜滋阴补肾,可用益元滋肾煎加减;偏肾阳虚者宜温补肝肾,可用益元温肾煎加减。另外症状较重者可加...
-
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 中药熏洗方
患者张某,女,60岁。2012年9月26日初诊。 主诉:膝关节疼痛,行走困难一周。患者一周前突然发生左侧膝关节疼痛,逐渐加重,伴行走困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深以为苦。今来就诊。症见:患者精神尚可,表情痛苦,形寒。左侧膝关节外观形态正常,无红肿,患肢活动时,舒展功能明显受限,似有弹响声。患处皮温稍凉,受热则痛减,遇寒则加重。诊为骨痹。考虑患者体质较弱,恐难任攻伐,遂拟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外治之。方用:麻黄10克,黑附片15克(先下),细辛10克,制川乌15克(先下),制草乌15克(先下),威灵仙15克,...
-
治骨关节炎 老中医中药熏洗良方
我已年过花甲,患膝关节炎10多年,多次去医院做过针灸、吃过西药、贴过膏药等,但治疗效果均不理想。我现在若遇到连续晴好天气,疼痛会有所减缓,碰到持续刮风冰雪寒冷时日,疼痛就会增重。时常白天晚上疼痛难忍,走路时更疼,上下楼梯时疼痛更会加重,大小便时不能下蹲,感到膝关节内有咔嚓咔嚓的响声。每当用手触摸病腿时,患部伴有浮肿感,关节出现发热、发胀、发酸和疼痛。 前不久,我又到医院治疗骨关节炎,一位老中医开出一个用中药熏洗治疗关节炎的良方,我用药一个多月后,效果十分明显,现介绍给其他患有骨关节炎的中老年朋友,不...
-
烧烫伤的中药外用方
天津中医药大学附属武清中医院烧伤科主任郝贵,从事临床30余年,对烧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较深的研究,他研制的抚疤灵软膏用于深II°以下烧伤,可以有效减少和消除疤痕的产生。该方组成:煅石膏15克,龙骨15克,儿茶25克,紫草10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金银花10克,地榆15克,白芷10克,白蔹8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血竭30克,青黛10克,冰片10克。采用干燥暴露疗法,清创后将药膏均匀涂覆于创面,1日1~2次。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敛疮,修复再生的功效。可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烧烫伤。 方中煅石膏、龙...
-
中药熏洗治足跟痛
足跟痛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便。该病的常见病因包括患者患有跟骨骨刺、跖筋膜及跟腱慢性创伤性炎症或跟骨劳损等。此外,跟骨皮下的滑囊炎和脂肪垫变性也可能引起足跟痛。下面就介绍一则治疗足跟痛的中药熏洗方: 方药:当归、牛膝、淫羊藿、红花各10克,川芎、威灵仙、木瓜各15克,透骨草20克。 用法:将上述药物一起放入沙锅中加2000毫升的清水浸泡2个小时,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熬煮半个小时,去渣取汁。将此药汁倒入水盆中,将患足置于水盆上方,用热气熏蒸数分钟。待水温能够耐受时,将患足放人药汁中浸泡约20分...
-
骨关节炎中药热敷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是引起关节疼痛乃至关节活动障碍的一种常见关节疾病,该病址以关节软骨组织的退变、破坏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为主要病理特征,好发于老年人。随着人口的逐渐老龄化,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笔者从2006年1 月-2007年2月,采用中药熏药加盐醋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5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透骨草30克,桃厂、艾叶各20克,红花、乳香、没药、桂枝、牛膝、花椒各15克,细辛10克,川乌、草乌各9克。由纱布包装成袋,加盐9克于1500毫升水中煎煮,沸腾10...
-
中药热熨治疗骨质增生症
骨质增生症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骨痹”的范畴。应用中药热熨治疗骨质增生症40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治疗400例,男239例,女16l例;年龄40岁以下者27例,4l~50岁者106 例,51~60岁者145例,61~70岁者85例, 71岁以上者37例;发病部位在颈椎者 11l例,腰椎者189例,颈椎腰椎同时发病者20例,膝关节者55例(单侧28例,双侧27例),跟骨者25例(单侧19例,双侧6例)。 治疗方法 处方:生川乌、川芎、威灵仙、透骨草...
-
治褥疮中药外敷方数款
褥疮多由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发生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致组织溃烂坏死。褥疮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中药外敷治疗褥疮可取得良好的疗效。 红当酒外敷 将红花30克、当归尾30克浸入50%乙醇(酒精)1000毫升中,浸泡一个月滤取清液备用。 取红花酒少许涂于受压部位,用大小鱼际肌在受压部位由轻至重环形按摩3~5分钟后,擦滑石粉或爽身粉,每日4~6次。 三黄药酒外敷 取黄连10克,黄柏20克,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生大黄20克,桃仁20克,红花20克,自然铜10克,75%的酒精500克,浸泡一周...
-
中药熏洗治疗腕关节扭挫伤
腕关节扭挫伤是骨伤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外伤疾病,大多因外力造成腕关节背伸、屈曲、尺偏、挠偏或旋转过度而致腕关节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损害。笔者采用熏洗治疗,疗效满意。 药物组成 桂枝12克、伸筋草15克,透骨草15克,苏木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三棱12克,大黄炭9克。 将上述中药用纱布包裹,放入砂锅内,加水2000毫升,浸泡一小时,然后加热煮沸,趁热熏蒸患处,待水温下降,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将患部浸入药液20分钟左右,用毛巾浸药液洗揉按摩患处,每日早晚熏洗2次,3天一剂。 方中桂枝温通...
-
关节损伤中药熏洗
处方:血竭、乳香、没药各20克,红花、桃仁各15克,栀子、伸筋草、鸡血藤、桂枝、透骨草各30克,香樟木50克,附子10克。 用法:上药水煎后,先用煎液熏,待药液温度适宜后再将患处放入盆中浸泡。每次熏洗30分钟,每天2-3次。 点评:方中血竭、红花、桃仁、乳香、没药、透骨草、伸筋苹、鸡血藤等药有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作用;栀子具有凉血止血,消肿去热的作用;桂枝有温通筋脉,通阳化气的作用;附子有散寒止痛,祛寒除湿温经的作用;香樟木含有挥发油,加热后有祛风湿、通经络的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舒筋,活络之,功...
-
中药药饼治足跟痛
取川芎、桃仁、红花、威灵仙、地龙、炮穿山甲、乳香、没药各10克,川乌6克,鸡血藤15克。 将上药共研为细末,贮瓶备用。用前以食醋及50度白酒各半,调药粉至干湿适中(手握成形、不淌流),摊纱布上约厚3毫米,稍压成饼即可。 晚上临睡前,将药饼置纱布上,外敷患足跟部,以胶布固定,再以热水袋热敷患处30分钟。每晚1次,30天为1疗程。 本法适用于足跟痛单侧或双侧,晨起下床或久坐起身后行走疼痛或负重后更甚,经X线摄片检查,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骨刺)者。 点评:足跟痛病源肾虚,肾虚则骨失所养,骨髓空虚,骨质疏松,为风湿瘀血...
-
郭剑华治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中药洗疗
患者右踝扭伤致肿胀、疼痛,经外敷内服中药、夹板固定后虽有好转,但仍动则肿胀、疼痛七月余。诊断为“右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右踝关节骨质疏松症”,住院治疗。后因右外踝后侧肿胀,负重行走则右外踝周围疼痛乏力。查:神志清楚,精神正常,面色如常人,形体适中。舌淡红,舌下脉络稍显淤滞,苔薄白,脉平。右外踝皮色较瘀滞,皮温略低,外踝周围轻度肿胀,外踝后缘轻度压痛,右踝关节跖屈功能较左踝减弱,背屈、内外翻功能正常。踝关节推拿,先以舒筋、理筋手法放松下肢肌肉,继以踝关节摇曳法被动活动关节功能,以改善受限...
-
腰椎间盘突出 中药验方
黄芪120克,当归30克,熟地30克,制川乌30克,制附子 30克,黑小豆30克,麻黄15克,细辛18 克,桂枝45克,白芍 45克,防风30克,蜂蜜150克(后下),鲜生姜45克,枣21枚,杞子30克,菟丝子 30克,补骨脂30克,仙灵脾30克,加水 2500毫升,制川乌、制附子先煎半小时后,加入余药,武火煮沸,改文火煎3小时,煮至600毫升,分3 次饭后服。 7日为1 个疗程。可连服1—2 个疗程。 (杨荣兵) 治脚抽筋验方 熟地24克,当归12克, 白芍30 克,川芎9克,甘草 10克, 酸枣仁2...
-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置于质地柔软的鞋内,穿着行走。7天更换鞋垫1次。一般1次见效,2-3次即可痊愈。 点评: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性热,味辛、苦。有散寒止痛、镇痛、升高体温的功效。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性温,酸、甘。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固精止泻的功效。花椒:为芸香科植物。性味辛、温,果含挥发油、淄醇、不饱和有机酸,有温暖强壮作用。花椒香气浓,味麻辣而持久,气味芳香...
-
中药内服外敷治肩周炎
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中医称漏肩风、冻结肩,是肩周肌、肌腱、韧带、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因气血不足、筋失所养、外感风寒湿或劳作过度等所导致的慢性损伤性炎症,临床以肩关节内、外粘连,局部疼痛,关节活动受限为特征。好发于40岁以上病人,女多于男,与动作、姿势有明显的关系,伴肩关节外展、外旋及后伸等活动障碍。临床采用中药内服配合局部外敷的方法治疗,通常可获满意的疗效。 中医临床上一般把肩周炎分为以下4型:风寒侵袭,寒湿凝滞,瘀血阻络,气血亏虚。 风寒侵袭 内服方:姜黄10克,羌活12克,当归12克,黄芪1...
-
中药熏洗治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
膝关节增生性关节炎,又称骨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等,俗称骨刺。该病属中医学“痹证”范畴。笔者采用中药熏洗疗法,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基本方:伸筋草、透骨草、木瓜、鸡血藤各30克,威灵仙、海桐皮、五加皮、当归各20克,三棱、莪术、川芎、生川乌、生草乌、川牛膝各lO克。随症加减,灵活运用,不必拘泥。 使用方法:上药加水适量,煮沸10 分钟后倒人盆中。随即往药液中加入食醋、白酒各20毫升左右。裸露患膝,先让药物蒸汽熏蒸,待药液温度降到患者能耐受时,用毛巾浸药液烫洗患处。每次治疗时间40分钟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