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 第106页
-
治产后四肢麻木
川断、牛膝、干姜、白芷、红花各10克,桂枝6克。将上药用纱布包好,放入已宰杀的母鸡腹腔内,文火煮熟,再加黄酒250毫升煮片刻,取汤1碗,吃鸡喝汤。三天后,将鸡骨烤黄研细末,再用黄酒250毫升冲服,1剂可愈。 治老年性尿失禁 黄芪、山药各30克,党参、薏苡仁各15克,山萸肉、桑螵蛸、乌药各10克,炙甘草6克,肉桂(后入)3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15日为1个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获痊愈。 治病毒性角膜炎 板蓝根、大青叶、金银花各15克,羌活、黄连、黄芩、黄柏、栀子、野菊花、决明子各10克,荆芥、防风、...
-
中医治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
付某,女,2008年10月9日初诊。间断性四肢酸痛麻木3年,加重3天。患者3年前因受寒出现四肢酸痛麻木,伴头项、肩背、肢体僵硬不舒,腰膝酸冷,下肢无力,遇寒加重,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涩。颈椎CT:颈椎2~7曲度变直,5~6椎间盘突出。腰椎CT:腰椎2~4骨质增生。中医诊断为痹证,证属肝肾亏虚,寒湿痹阻。治法:补益肝肾,祛寒胜湿,通络止痛。自拟秦防饮加减:防风10克,秦艽10克,桂枝10克,细辛3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川断10克,杜仲10克,怀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络石藤15...
-
四肢难受无处搁置 雷昌林治验案
米某,女,38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 主诉:四肢难受无处搁置1年余。患者四肢酸困无处搁,自感有许多小虫子在内钻爬,十分难受,以上肢重,夜间显著。自发病后,就到某医院诊治,诊断为缺钙,补钙治疗1年无效,后又说缺锌,又补锌治疗,仍无效。故请中医治疗。 诊时患者面青黄晦暗,除上症外,还伴有面及四肢胀,烦燥,梦多眠差,畏寒,手经常冰凉,易外感;晨起口苦,上腹胀,有时胸部窜痛,大便1~2日1次,小便黄。查:四肢都有凹陷性水肿,双颌下淋巴结有压痛,咽部红,上腹压之胀痛,小腹较胀,苔黄厚腻,脉浮细弦。查尿常规正常...
-
四肢大关节疼痛酸楚麻木 治痹方
处方:薏苡仁、白芍、当归、苍术、炙甘草各10克,麻黄、肉桂各6 克,生姜7片。 加减:关节肿胀明显者,可加革薜、通草、姜黄各10克;肌肤麻木者,可加海桐皮、稀莶草各10克;肢冷重着甚者,加附子(先煎)、干姜各6 克,细辛2克;尿赤,舌红,苔黄腻者,加黄柏10克;痹证日久,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则强直变形,舌紫,苔腻,脉细涩者,可加白芥子、制天南星、桃仁各10克,红花、地龙、全蝎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健脾渗湿,通经活络。 主治:着痹,中医辨证为湿邪痹阻型,症见四肢大关节疼痛重着、...
-
溻渍法治四肢疾患
溻渍法是中医传统疗法,溻是将含有药液的纱布或棉絮敷于患处,渍是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四肢远端能浸泡的病变部位适用渍法,不能浸着的部位适用溻法,因两法往往同时进行,故合称为溻渍法。具体操作方法是:根据病症及患病部位不同,将所选药物煎汤去渣后,趁热将患处浸泡于药液中或以纱布蘸满药液固定在患处。 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 (或)深部组织的破坏。临床表现有下肢肌肉萎缩、肢端发凉、皮肤颜色暗淡无光泽、趾甲变厚变脆,严重者有间歇性跛行、静息痛,并最终导...
-
中药茶饮可缓解四肢冰冷
杜仲茶杜仲叶12克,红茶3克,用沸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服。此方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兴阳事之功效,还可适用于肾肝阳虚引起的腰膝酸痛、阳痿早泄、尿频尿急以及高血压、心脏病、肝硬化等。长期饮用具行抗衰防老、延年益寿之功效。 菟丝子茶菟丝子12克,红茶3克。菟丝子捣碎用沸水冲泡,加冰糖适量。此方具有补阴益阳、固精缩尿、起痿止遗功效。可治疗男子不育、房事低下和肝肾阳虚的消渴症,久服此茶还有明目、轻身、延年之功效。 益智仁茶益智仁15克,红茶3克。益智仁捣碎与茶一同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此方有温肾止遗之功效,用于下焦肾元不足所致...
-
四肢灼热麻木 当归六黄汤合黄芪赤风汤
袁某,男,39岁,2006年6月20日初诊。 患者自诉两个月前感四肢发热,上肢自肩肘至手指,下肢自股胫至足掌,感肌肤灼热,宛如涂抹了辣椒水一般,其火辣之状昼夜不减。并兼四肢麻木,入夜尤甚。但其胸腹及腰背等躯干部位并无灼热麻木感,自用体温表屡测体温均为正常。去医院做过一系列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病变。 诊其四肢皮肤不红不肿,以手触之略发低热状,然其四肢肌肉则显松弛。四肢疲乏无力,伴有口渴、尿黄、自汗、微微畏风等症。舌红苔少而黄,脉象细数。 辨证:阴津损伤,风热之邪客于四肢。 治法:养阴清热,疏风通络。...
-
手足心热 升阳散火汤治虚火流于四肢证
□ 王波 李明哲 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手足心热作为一种临床症状广泛存在,而西医的理化检查也不完全能发现器质性改变。此症状不危及生命,但是影响病人状态。尤其入睡前的烦热表现更是引起睡眠障碍,值得中医师对此重视。 张某,女,16岁。于2015年10月21日初诊。病人半个月来由于将进入高考时期而感手足心烦热,入睡前尤甚,常常将手脚贴墙仍不能自止。甚至喜将手足置于冷水中以缓解病势。心烦、易怒,倦怠乏力,扪之双手如烙,胃怕凉但喜冷饮。二便正常,舌质胖大,尖红,苔薄白,脉沉无力。 诊断:脾...
-
四肢闭合骨折(秘方数:8)
人体有206块骨骼,其中颅骨29块,四肢骨126块,躯干骨51块,各个部位均可因为遭受外力的伤害,而使骨骼的完整性或连续性遭到破坏,这就是通常所指的骨折。骨折是人们日常损伤性疾病中比较严重的病症,它可由于生活损伤、交通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运动损伤、灾害损伤、战争损伤等因素造成。骨折的治疗比较复杂,疗程也比较长。其治疗方法众多,但可归纳为两大体系:西医骨科一般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或手术切开复位+钢板螺丝钉内固定,一般不用药物作辅助治疗;中医骨伤科主要是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局部固定+中药外敷内服+及时功能锻炼...
-
睡觉四肢冰冷 应对方
有些人一到冬天,夜里睡觉时老是四肢举动冰冷,怎么也睡不着,去病院搜检却统统正常。这种征象称为怕冷症,患者除了平常增强体育熬炼、留意保暖、在饮食上多吃些热性食物外,还可采取下列步伐来应答。 a.中药疗法可选干姜、肉桂、熟附子、仙灵脾、鹿茸等温脾、补肾、壮阳药物构成的丹方服用(尤为得当于年老体弱的阳虚怕冷者)。日常平凡畏寒易感冒者,可用人参、黄芪、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白术、炙甘草、防风、干姜等(有益气助阳、加强免疫功效之效)。 b.中医食疗(1)用潞党参适量煎煮取汁,插足蜂蜜熬成膏,每次取10克,早上配一枚核桃...
-
老人四肢肿胀试试逆向按摩
老年人在久坐或久站后会出现下肢肿胀等一系列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出现静脉血栓形成、静脉曲张等问题,这是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不畅所导致。大多数老人的皮肤比较松弛,肌肉体积和力量减退,不能给静脉血液的回流提供足够的动力。因此,老年人常做逆向按摩,可以很好地改善血液回流不畅,缓解四肢酸痛肿胀。逆向按摩方法如下: 按摩上肢时,先用右手握住左上臂,沿手背外侧由手背向肩部推按左上肢。到达肩部时,再将左手反掌,然后继续用右手由上而下揉按左臂内侧至手掌心处。重复揉按20次。对侧以同样方法按摩。 按摩下肢时,可以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