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 第4页
-
牛兴东基于“肝胃同治”治疗脾胃病经验
牛兴东,教授,第4、5、6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其从医50余年,衷中参西,广求博采,在学术上既继承前人,又不囿于成说,对脾胃病的临床研究造诣颇深,临床经验丰富。 脾胃疾病的病因常杂合致病,且互为因果,相互转化,易形成虚实夹杂之证。牛兴东教授认为,脾胃疾病的根本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虚、阴虚、阳虚为主,标实则以郁、瘀、毒为要。脾胃病发病过程虽为复杂,但其病机总纲不离气机失调与瘀血阻络,且气机失调与瘀血阻络贯穿脾胃病之始终。与气血关系密切的脏腑为肝胆、脾胃,牛兴...
-
脾胃病与浊毒密切相关 缓慢萎缩性胃炎
缓慢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腺体萎缩或肠化,部分伴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缓慢胃病。首要临床表现为胃脘痛、痞满、纳差,多归属于中医“胃脘痛”“胃痞”等领域。目前西医以为CAG发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HP)、免疫等因素有关,医治首要是抗Hp、保护胃黏膜等对症医治,临床上仍存在效果欠佳、胃黏膜病理改动继续进展等问题。 国医大师李佃贵临证50余年,衷中参西,在常年研讨脾胃病临床实践与基础研讨过程中首创浊毒理论,提出中医脾胃病与浊毒密切相关,并以为浊毒为导致CAG的要害,...
-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2019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也是中医药事业迎来振兴和蓬勃发展的70年。在董建华、步玉如等第一代和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杨春波、劳绍贤、田德禄等第二代脾胃病老专家建功立业的基础上,近年来,脾胃病学研究领域和研究水平不断扩展和提升,学科建设和学术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完善经验传承及理论体系建设 脾胃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脾胃病学积淀深厚,名家辈出,深入挖掘历代名家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理论体系的建设是脾胃病学发展的基础。2012年发表的《脾胃学说传承与应用专题系...
-
周乐年治疗脾胃病经验
周乐年主任医师,教授,曾任中国中医科学 院西苑医院消化科主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早年从师于脾胃病专家 步玉如先生,从医 50 余载,推崇仲景学说,兼通 临床各科,尤其对脾胃病的辨证论治颇具特色。 1 善辨主证,四诊合参 1. 1 症状与主证 对患者的症状,如疼痛、泄泻、胀满等,临 证时要详细询问其发病和加重的诱因,从诱因中 可分析其主证。如在进食寒凉或外受寒邪时发作 或加重,此必属寒证。卒发者属实寒证,反复发 作者属虚寒证。如主证是在劳累后引发必属虚证, 见燥者属阴虚,不见燥者属气虚...
-
李佃贵辨治脾胃病学术思想及常用对药
国医大师李佃贵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尤其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以及异型增生等胃癌前病变方面,有独特认识,并取得了显著疗效。 学术思想 治疗脾胃,首倡浊毒 古代医家对脾胃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对病因的认识多以《内经》所论为本,不外乎情志失调、外邪侵袭、劳倦内伤、饮食不节、他脏传变等,而对病机的认识各有不同,不外乎正虚( 脾阴、阳虚、胃阴、阳虚、脾气、胃气虚) 、邪实( 气郁、血瘀、痰湿、湿热) 或虚实夹杂三个方面。而浊毒不但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李佃贵...
-
由长期精神情志因素导致的脾胃病 宣阳化痰开郁汤
王庆其,男,1944年出生。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教学名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第五、六、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50余年,擅长治疗脾胃病及疑难杂症;从事《内经》教学工作40余年,对《黄帝内经》理论的临床运用与文化价值研究有较深造诣。 组成:柴胡12g,桂枝6g,郁金12g,石菖蒲12g,制半夏12g,竹茹6g,枳壳12g,枸橘李12g,玫瑰花6g,厚朴花6g,茯苓、茯神各15g,藿香梗、紫苏梗各12g,炙甘草6g。 功效:宣阳开...
-
针对脾胃病的治疗
脾胃病已成为当下一种常见多发病,其表现为食欲差、胃疼、胃胀、便秘、腹泻等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目前,针对脾胃病的治疗,西医西药大多以遏制症状为主,而中医凭借精准辨证、定位调理而见效明显。 春夏之交,人体阳气正旺,是调理脾胃病的大好时机。此时,可以借助健和堂推拿按摩、周天药浴、正阳艾灸、透肤熏蒸等中医技法借助经络气血直达病处,将体内的浊毒之邪通过汗液排出体外。 在调理时健和堂采用独特的推拿按摩手法进行辩证治疗,以消散其中的结节,带动阻滞的经络恢复通畅,使气血得以正常运转,增强胃肠蠕动功能。另外配合...
-
记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田旭东
田旭东是甘肃省第三批名中医、省先进工作者、省中医院脾胃病科主任、质量控制处处长。多年来,他的门诊量、住院患者量均排名全院前列。在他的带领下,脾胃病科已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甘肃省卫生厅临床重点学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药专科。他先后主持和参与科研课题8项,主编或参编医学专著5部,撰写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 承上启下 带出过硬团队 田旭东参加工作以来曾先后师从甘肃省名中医王自立、廖志峰、沈为众等知名老专家,不断的学习与长期的实践,锻...
-
治脾胃病 中西医结合建奇功
中医和西医是两大体系,从理论来说的确有很大差别。中医强调整体观,强调辩证施治。西医则是从细微入手,比如要学习分子生物学、细胞学等。不过,消化类的疾病运用中西医结合会比较好,因为在消化类疾病里,西医西药的用药已经比较固定了,有较好的药物可以选用,可中医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比如运用中医的久病必瘀,久病必虚的理论,我们也用了很多健脾活血化瘀的方法,治好了很多老胃病、老肠病,建设出了一个中西医结合的品牌学科。 好医生胃镜一定要行 作为一名消化内科医生,我认为如果要想成为一个好消化内科医生,那么你就一定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