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验 第71页

验 第71页

  • 验方治疗甲疽法

    验方治疗甲疽法

      甲疽是一种外科临床常见的病症,多有修剪趾(指)甲,损伤甲旁的皮肉;或鞋子狭窄,久受挤压而起。初起时甲旁肿胀,微痛,流黄水,渐呈红肿化脓,患部的趾(指)甲内嵌,破溃后胬肉高突,疼痛流脓,使患者难以行走。笔者经临床实践应用下列验方治疗有效,不妨患者一试。   黄柏100克,五倍子80克,冰片10克,藕节炭50克,将上药研末混匀装瓶密封备用。先用双氧水或生理盐水用棉球对局部做常规消毒,趾甲内嵌者,须剪除部分指甲,然后将药末撒在甲沟及胬肉处,外敷消毒纱布,胶布固定,隔日1次,7~14天即可治愈。...

  • 野菊花验方

    野菊花验方

      宋代景焕于《牧竖闲谈》中曰:“真菊延龄,野菊泄人。”野菊花苦寒之性胜于白菊及黄菊,独擅清热之功,一般用于治疗疔痈肿、头痛眩晕、目赤肿痛。中医认为野菊花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现代临床则广泛用于治疗疔痈肿疮毒、湿疹、宫颈炎、前列腺炎、肛窦炎等。常用验方有:   治红眼病:金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克,竹叶、薄荷、桔梗、牛蒡子各9克,芦根18克,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风火相煽所致的目赤肿痛,可用野菊花15克,金银花15克,密蒙花9克,夏枯草6克,煎汤内服或外用熏眼。   预防感...

  • 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

    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灸甘草、黄连、大枣组成)是《伤寒论》中最为常用的经方之一,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对半夏泻心汤体验颇深,运用娴熟,经对近年来门诊病历统计,在治疗消化系疾病中,半夏泻心汤应用率有三分之一多。   他根据《伤寒论》有关条文,并结合诊治实践,总结出半夏泻心汤应用指征十六字:胸脘痞满,纳呆气逆,苔腻舌红,脉象弦滑。具体症状为:上腹部不适,或痞满,隐痛;或呃逆,嗳气,或泛酸,烧心;舌苔腻,或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脉象弦滑,或有数象。常用于慢性胃炎、食道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

  • 身带强烈的触电感验方治之

    身带强烈的触电感验方治之

      王某,女,32岁,2000年4月25日初诊。   患者诉身带静电“打人”已三日。过去也偶有触物时被电打感,而近三日此感觉加重频繁,已影响日常生活或工作,如自己拿金属镊子或其他金属物品,就有触电,被电打感,在卖货或找钱与客户手接触时,客户就有突然比较强烈的触电感,而迅速缩手,自己也有手麻感。这三天每天上午都有几位客户被电打,而下午晚上则无,患者感到非常烦恼,也怕影响生意,故来求治。   患者面红,烦躁,咽干欲饮,眠少梦多,大便二日一次干结,苔黄腻,脉浮弦。   此为肝阳上亢...

  • 蜂蜜疗疾民间验方

    蜂蜜疗疾民间验方

    1.咳嗽:蜂蜜300克,加入川贝末20克拌匀,装瓶备用。每次1小匙含服,每日3--4次,治疗感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久咳不愈属肺燥、肺虚者有良好疗效。 2.便秘:将黑芝麻200克、核桃仁200克捣细,拌入蜂蜜 50克;装瓶备用。每次3小匙内服,每日早晚各1次,治疗津亏肠燥的便秘。 3.感冒:蜂蜜100克,1个柠檬榨汁,与蜂蜜混合服用,治疗流行性与普通感冒均有效。 4.咽痛:绿茶1杯,加蜂蜜1 匙,搅动使蜂蜜溶解,频频含服,可减轻咽喉红肿疼痛。 5.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以甘草50克、陈皮15克的浓煎液配入蜂蜜10...

  • 萎缩性鼻炎治疗验方

    萎缩性鼻炎治疗验方

    【方名】黑参丸。 【辨证】肺阴虚不荣于鼻。 【治法】养肺润燥。 【组成】玄参,生地,寸冬各等份。 【用法】共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1丸,鼻内点麻油加蜜清汁,每日3次。...

  • 《古今录验》续命汤

    《古今录验》续命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中风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府,即不识人;邪入于藏,舌即难言,口吐涎。”   其论中风,从血络空虚,寒邪入侵着眼;其脉浮紧者,寒虚相搏也;或左或右者,贼邪不泻也;邪袭之处肌肤舒缓,正存之地相对坚急,急缓相引,则喎僻不遂;邪在于络者,血不能荣,肌肤不仁;邪入于经者,经气不...

    秘方方剂 2024-03-07 16 0 续命汤
  • 治疗糖尿病验方

    治疗糖尿病验方

    1.取玉米顿30克,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晨,。连用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连服1-2个疗程后即可显效或痊愈。 2.轻度患者每日服白僵蚕1克,每日1次,中、重度患者每次2克,每日服3-4次。经2-5个月治疗可显著见效或愈痊。显著好转之后为防复发可再服一段维持量(每日2 克)。 3.以大豆为主食,每日2餐约120克,煮熟后食大豆。疗程为1个月,可见奇效。 (常怡勇)...

  • 扶阳法运用验案解析

    扶阳法运用验案解析

      “扶阳法”是以重视、推崇阳气为基本思想,在遣方用药上擅长运用附子、干姜、肉桂等温阳药物,尤其是擅长大量运用附子治疗阳虚证的治疗方法。扶阳法的创始人清代郑钦安认为:阳气是生命的关键,“人所以持以立命者,惟阳气乎,有阳气则生、无阳气则死。”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针对某些疑难病证从辨阴阳出发,对其真阳虚之病证,运用扶阳法治疗,每每收到较好疗效。下面对两则具体病案进行分析,来谈谈扶阳法的辨证。   案一:日光性皮炎案   郭××,女,34岁,初诊日期2...

  • 钻研《伤寒杂病论》验案三方

    钻研《伤寒杂病论》验案三方

      笔者坚持不懈钻研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在临床中运用经方治疗效如桴鼓。   验案一   张某某,男,47岁,2008年11月10日就诊。头痛两年余,晨起恶心、痰多而白。舌淡红薄白苔,左关脉浮中取有力,沉取无力。   处方:吴茱萸6g,党参10g,生姜10g,大枣10枚,白芍10g,乌梅10g。三服,水煎服。   药后诸症减,继服6服而愈。随诊至今未复发。   按:《伤寒论》第387条曰:“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本患者头痛、恶心、痰多而白,正合此条。肝为阴尽阳生之脏,早晨为阴阳...

  • 温胆汤临证经验

    温胆汤临证经验

      崔应珉系河南中医学院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崔应珉教书育人、治病活人30余年。他善治各种常见病及疑难杂症,论医理能化繁为简,谈用药清晰明了。现谨录崔应珉温胆汤临床用验于此。   刨根探底寻所出   加减化裁尽其途   温胆汤一方在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和王焘编撰的《外台秘要》中均有记载,《外台秘要》言其出于南北朝姚僧垣所撰的《集验方》,由半夏、枳实、陈皮、竹茹、甘草、生姜六味药组成,主治“胆寒之大病后虚烦不得眠”。其后温胆汤又见于陈无择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药用即在《备急千金要方》原...

  • 验方治慢性牙周炎

    验方治慢性牙周炎

    【方名】固齿散。    【辨证】胃与大肠伏热,循径上蒸。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化腐生肌,收敛止血。    【组成】滑石粉18克,甘草粉6克,朱砂面3克,雄黄1.5克,冰片1.5克。    【用法】共研为细面,早晚刷牙后撒患处;或以25克药面兑60克生蜜调和早晚涂患处。...

  •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验4方

    老年性痴呆的治疗 验4方

    老年性痴呆系指老年期(男65岁以上,女55岁以上)发生的慢性进行性智能缺损,并有脑组织特征性病理改变的一种精神疾病。   中医学认为本病与老年肾阳不足,脾失温煦,湿从内生有关,治宜温肾健脾。瘀血既可留着一处,亦可随血脉循行,一旦蒙蔽神明,则脑 力心思为之扰乱,逐致老年性痴呆。治宜搜风逐瘀,开窍醒脑。   1.花生米45克,粳米60克,冰糖适量。同入砂锅内,加水煮至米烂汤稠为度。每晨空腹温热食之。花生米中的卵磷脂是神经系统所需要的 重要物质,能延缓脑功能衰退。   2.羊脑1个,蒸熟后调味食用。有益肾健脑的功效。  ...

  • 平胃散应用经验点滴

    平胃散应用经验点滴

    平胃散,方由苍术12克,厚朴15克,陈皮9克,甘草6克,生姜少许,大枣4枚组成。上方前4味烘干打极细,用时,取12克以姜枣煎汤1次送服,日服3次。现代多将散剂变作汤剂使用,其剂量即如上述。 本方所主治之病因为内湿,病机为湿困脾土,胃失和降,证候表现为脘腹作胀,不渴或渴不欲饮,纳少嗳气,或恶心呕吐,大便溏薄,身困乏力,苔白腻,脉缓濡等。方中苍术苦寒燥湿为君;厚朴苦温辛燥,善于除湿散满为臣;陈皮辛苦温,能行气和胃化湿,助脾之健运,故为佐药;甘草、姜枣调和脾胃,故为使药。 睥为湿困,胃失和降之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

  • 中医验方:苓桂枣甘汤

    中医验方:苓桂枣甘汤

      苓桂枣甘汤,见于《伤寒论》第6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有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以及《金匮要略·奔豚病》第5条:“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苓桂枣甘汤主之。”笔者应用本方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举例探讨如下。   病案1:尹某,男,41岁,初诊日期:2009年9月20日。高血压病5年余,经服降压药效果不显,且时有气上冲之症,经人介绍用中医一试。当时测BP150/110mmHg。刻下症见:口微干,晨起头昏沉,胸口凉,自觉有气上冲胸口,上冲时...

  • 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治白细胞减少症经验

    经验方:生晒参、炙甘草各10克,黄芪30克,肉桂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白细胞减少症患者110例,显效 58例,有效32例,无效20例。...

  • 老人小便不通验方

    老人小便不通验方

    酒黄柏9克、榆白皮9克、白檀香9克、百节草9克、当归15克、川草解9克、湖泊4.5克。 以上药物用水煎服,1日1剂。...

  • 顾植山教授 附子山萸汤验案举隅

    顾植山教授 附子山萸汤验案举隅

    顾植山教授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他全面系统继承了龙砂医学流派,重视《黄帝内经》五运六气理论与临床运用,运用六经三阴三阳理论指导运用经方,运用肾命理论与冬藏精思想指导运用膏滋方“治未病”。余有幸忝列门墙,师事先生,观其临证善用运气方,于疑难病症屡获良效,运用之妙堪称神验,兹举顾植山甲午年运用《三因司天方》附子山萸汤验案,藉此探析他临证运用运气方之临证思路, 以便于更好推广运用。 《三因司天方》之附子山萸汤 2014年为农历甲午年。宋代陈无择在《三因司天方》针对六甲...

  • 肛裂 中药名医验方

    肛裂 中药名医验方

    【辨证】阴虚津亏,热结肠燥。【治法】祛腐生肌,活血止痛,滋阴凉血。【方名】轻冰散。【组成】轻粉30克,冰片30克,乳香20克,没药20克(乳没去油)。【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过120目筛。患者取右侧卧位,肛门皮肤用新洁尔灭棉球消毒。自制竹签(长12厘米,直径2毫米,一端钝尖,一端扁铲形)并高压灭菌。用签扁端撮药粉约0.5克左右,涂在裂口上,外敷少许无菌棉花,用竹签尖端送至肛门内压迫药粉,再敷上无菌纱布2块,用胶布固定。每次大便后用淡盐水洗洁肛门,来医院门诊换药。一般经5-7次治疗即可治愈。【出处】李组威方。&midd...

  • 甲亢 雷昌林治验

    甲亢 雷昌林治验

      王某,女,41岁,1994年8月10日初诊。   患者主诉患甲亢四月余。患者初感食欲亢进,消瘦,心慌,烦躁,自汗,手颤,还不再意,症状逐步加重才感到害怕,赶紧到某陆军医院化验检查,确诊为甲亢症,随坚持服甲亢片及谷维素一个半月,但症状仍不感轻,故寻余治疗。   患者面红,烦躁失眠,头晕无力,四个多月来,每天食1.5斤以上,但却消瘦十几公斤,动则心慌气短著,两手颤抖,月经量已显著减少,苔薄黄,脉浮滑数。   此为肝阳上亢,气阴两虚;治以平肝潜阳,益气滋阴。   处方:钩藤12克,夏枯草15克,草...

  • 泡脚中药验方

    泡脚中药验方

    人的足部是多条经络的汇聚点,晚上临睡前用热水泡泡脚,既温暖全身,还对睡眠有益,如果根据自己身体状况,在泡脚水里适当加点煎煮的中药,其有效成分通过皮肤粘膜透皮吸收,能促进气血运行,改善体内新陈代谢,对防病治病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处方:丹参、决明子各50克、杜仲、牛膝、当归、元胡、水蛭、片姜黄、伸筋草、苏木、降香、红花、地丁、透骨草各30克、乳香、没药各20克。 用法:将上药装入纱布袋中,入锅(或搪瓷盆)煎煮20-3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入泡脚的容器中,最好选用高50公分、直径40公分的专用泡脚木桶,每晚临睡前泡...

  • 雷昌林治葡萄疫验案

    雷昌林治葡萄疫验案

      孙某,女,18岁,1971年4月20日初诊。   主诉:过敏性紫癜13日。患者于3月29日以急性肾炎住院治疗,4月7日发现双下肢出现鲜红色皮下出血疹,诊断为过敏性紫癜,考虑过敏原为链霉素所致,遂停用该药,给予扑尔敏,钙片等治疗,无效。   4月16日双上肢又出现较多鲜红色皮下出血疹,于是增加强的松,1日3次,每次10mg,并注射安络血。   4月20日四肢出血疹又大量增加,从腋至前臂,从腹股沟至小腿,均出现密集鲜红色皮下出血疹,触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请中医会诊:症状同上,苔白,舌质红,脉弦。...

  • 四神丸:临床经验方

    四神丸:临床经验方

      四神丸始见于《证治准绳》,本方由《本事方》的二神丸与五味子散二方组合而成。盖因其组方药味有四,且治五更泄泻速效如神而得名,随后被诸多医家广为沿用,并称其为治“五更肾泻”之主方。笔者以为不然,窃认为四神丸乃为“五更肝泻”之主方。其病机应为肝木阴虚阳亢兼脾肾不足。   肝为风木之脏,内寄相火,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主疏泄。其功能正常的发挥必赖中宫稼穑之气之培,先天命门之气之养。若脾肾虚寒则肝木无制而逆乱。上逆则喘促﹑咳嗽;横逆则胸胁胀满疼痛;下窜则泄泻﹑疝气。   主...

  • 大陷胸汤 一验一误

    大陷胸汤 一验一误

      验案   患者,女,35岁,1990年春就诊。素有胃痛病史多年,由于农忙,饮食不调,旧病复发,疼痛难忍,波及整个上腹部,拒按,摇动有振水声,哗哗响,形亏体弱,舌淡苔薄白,脉细。予大陷胸汤:大黄30克,加水600毫升,煎取400毫升,将芒硝20克溶化,入甘遂末4.5克,温服200毫升,大泻数次,病若失,余药未服。5年后随访,胃痛未再发,多年宿疾,一泻尽除。   讨论虽有大陷胸汤证为急性腹膜炎的说法,但并不是说大陷胸汤只能用于腹膜炎。曾与一兽医交谈,他说:“牛马多结槽,但分食结、水结,食结又...

  • 补阳还五汤治验三则

    补阳还五汤治验三则

    笔者运用补阳还五汤化裁治疗正气亏虚、脉络瘀阻的内科杂证,收效颇显,兹录三则,介绍于下。 案1 慢性肾小球肾炎 卜某,男,47岁。患慢性肾小球肾炎2年余。腰痛时作,尿色黄,下肢常浮肿,尿常规检查:尿蛋白(+~+++)。经中西药治疗,症状时有反复。刻诊:形体瘦削,神疲气短,纳谷欠馨,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腰痛,尿黄,汗出不甚,微恶寒发热,测体温37.4℃。尿常规:蛋白++,红细胞0~5/HP,白细胞2~5/HP,颗粒管型+。舌胖色紫,苔白,脉弦滑。 中医诊为水肿,乃水湿羁留,久则成瘀阻络,复...

  • 列举4则中医凉燥证验案

    列举4则中医凉燥证验案

    “凉燥非燥”——仝小林辨治凉燥证经验发微 有关燥邪致病理论的论述自古有之 。“金元四大 家” 之一刘完素提出“诸涩枯涸, 干劲皴揭, 皆属于燥” 的燥邪病机;后有吴鞠通于《温病条辨》 中论及燥分温 凉 , “故深秋燥令气行, 人体肺金应之, 肌肤亦燥, 乃火 令无权, 故燥属凉, 前人谓热非矣” , 温燥因燥热, 凉燥 因燥寒。杏苏散为凉燥证之主方 , “燥伤本脏, 头微痛, 恶寒,...

  • 乙未年用五积散验案

    乙未年用五积散验案

    五运六气学说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基础和渊源之一,但其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尚没有被广大同仁很好地认识。 笔者2014年3月拜全国五运六气专家协作组组长、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为师,跟师临证一年多,受益匪浅,并运用运气理论试治多种疾病,取得良好效果。近日,笔者据乙未年运气特点,仿效顾植山教授应用五积散治疗胃脘痛、痞证、腹胀及痤疮等,疗效确凿。兹举三案,与同道分享。 病案1 尹某,女,36岁,2015年4月20日初诊。胃脘胀痛两月,餐后及未至酉时加重,延及后背,伴胸闷嗳气,食欲不振,...

  • 长期发热中医验方应用偶拾

    长期发热中医验方应用偶拾

    龙某,男,30岁,5月18日就诊。1周前无明 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 37.5℃~39.5~C.以夜间为甚. 头晕,浑身乏力,口渴,无 汗.无咳嗽,不畏寒。在外诊 所予输注头孢曲松钠及清 开灵、口服布洛芬等治疗3 天.汗出热退,但过后又发 热。刻诊:体温39.4℃,背微 恶寒,口渴明显,心烦,神倦 纳差。皮肤灼热.近1周来未 解大便.无便意.舌质红苔 黄,脉洪大无力。 诊断为里热炽盛.气津两伤。 方用白 虎加人参汤:知母18克.石 膏50克,炙甘草6克。粳米 9克.红参10克。水煎服,2 剂.每日1剂. 二诊:...

  • 应用运气方紫菀汤治验两则

    应用运气方紫菀汤治验两则

    病案1 王某,女,79岁。于2015年7月24日初诊。 病史:3月前因穿衣用力不当,右肩部出现“嘎巴”声,同时疼痛难忍。X线片显示右肩胛部软组织及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当时给服止痛剂,绷带挂臂,减少局部活动等对症处理,急性疼痛缓解但至今未能痊愈。刻下右背肩胛酸痛,夜间影响入睡,右上臂晨起僵硬,肿胀月余,身倦乏力,咳嗽少痰(有慢性咳喘史),食欲、睡眠尚可,大便偏干。舌尖边红苔白,脉细数滑。 方药:紫菀12克,杏仁12克,生晒参15克,黄芪30克,地骨皮12克,桑白皮1...

  • 黄煌教授用桂枝茯苓丸验案举隅

    黄煌教授用桂枝茯苓丸验案举隅

    黄煌教授是著名的经方方证与药证研究专家,致力于经方的普及推广工作。黄教授结合先贤及自身数十年的临床经验,提出桂枝茯苓丸临床应用四证:面证、腿证、腹证、精神证,认为只要出现此四证(不必全部出现)时,即可从活血化瘀的角度辨证使用桂枝茯苓丸。文章通过介绍四证,分析黄教授应用桂枝茯苓丸的思路。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妇人宿有癥病,经断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动在脐上者,为癥痼害……桂枝茯苓丸主之”。方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