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第19页
-
失眠数天彻夜不眠 治宜安神宁志
何某,女,62岁,1985年1月17日初诊。 主诉:失眠2个多月。每晚只能睡1~2小时,有时数天彻夜不眠,曾长期服安眠药,初服有效,久则效不著,伴心慌,烦躁不安,大便干结,苔薄黄,舌质红,脉浮弦。 病机与治则:肝阳上亢,脑气被扰;治宜平肝潜阳,安神宁志。 处方:钩藤15克,夏枯草20克,草决明15克,葛根12克,牡蛎30克(另包先煎),珍珠母30克(另包先煎),牛膝12克,地龙12克,大黄10克(另包后下)。水煎服,3剂,1日3次。 方解:该患者的失眠是肝阳上亢,脑气被扰所致。故以钩藤、夏枯草、草决...
-
治神经性呕吐 神经衰弱验方
治神经衰弱验方 1.远志(研粉).每次3克,每日2次,米汤冲服。 2.枸杞30克.羊脑 1只,同放锅内.加水煮熟.分2次服。隔日1 弃0.连服10~15日。 3.百合、酸枣仁各 1 5克,远志9克.水煎分 2次服,每日1剂,连服 15日。 4.合欢皮15克.夜交藤20克,丹参、淮小麦、石决明各30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连服7~10日。(谭家峰) 治神经性呕吐验方 1.竹茹10 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五味子 10克.合欢皮10 克.生姜15克,甘草1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 1剂。 2...
-
治神经性呕吐6年 大黄甘草方
在临床上一些医家对于久治不愈之顽疾,多采用大剂、重剂或药性峻烈之品,以图速效。笔者随姜良铎老师学习期间,经常看到他用小方平淡之剂而愈顽疾沉疴,今举一例医案如下。 车某,男,68岁,1987年3月25日初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呕吐6年,呕吐时发时止,呕吐后无任何不适,经某市级医院收住院治疗,静脉滴注、口服止吐、镇静、调理植物神经等药物治疗,呕吐仍未能控制,后出院改为口服中药治疗,曾服旋覆代赭汤、丁香柿蒂散、黄连汤等,疗效不佳。即延请姜良铎老师诊治。刻诊:呕吐时作,便干难出,余无所苦,舌苔淡黄,脉沉细滑。证属郁久化...
-
治坐骨神经痛 附片20克
处方:附片20克(先煎)、桂枝、独活、杜仲、牛膝、秦艽、防风各10克;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各12克;细辛3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1剂,分3服;10天为1个疗程,用药1~3个疗程。 失眠是由于脏腑机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所致,治宜交通心肾、调节气血。可用拇指按揉神门、三阴交。神门穴位于掌心面的手腕横纹上,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这两个穴位互相配合,每天按揉15~3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
三叉神经痛是我自创方
张老三,男,63岁,本来是一位性格开朗的人,整天乐呵呵的,近来却变得愁眉苦脸。原来是他一张口,面部就剧痛难忍,有时洗脸、漱口、刷牙、刮胡子,或者被冷风一吹,甚至走路震动了一下,面部就出现如电击、似刀割、像针刺一般的感觉,苦不堪言。此症发作时间没个定准,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痛几秒钟就过去了,有时却痛上几分钟、十几分钟不等,一侧面部也时常发生痉挛性抽搐,眼睛充血发红,流鼻涕流眼泪。张老三被折腾得疲惫不堪。 他在面部剧痛的同时,也感到左侧上牙痛,所以他误以为是牙痛,三个月之内拔掉了3颗上牙。但&ldq...
-
神经性呕吐 中药敷脐
采用左金丸合风油精敷脐治疗神经性呕吐50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0例中,男6例,女44例;年龄最小 21岁,最大60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 1年半。 临床表现:反复发生于进食后自发性或故意诱发的呕吐,呕吐物为刚吃进的食物糜,无导致反复呕吐的躯体因素如早孕、颅内高压、胃肠道梗阻等,无减轻体重的主观欲望,情绪波动可诱发。全部患者均经消化内科及胃纤维镜检查无明显器质性病变。 二、治疗方法 取黄连6克,吴茱萸1克。共研成粉,用时取药粉l克,加风油精少量调为糊状,填敷于脐中,干棉球覆盖,胶布固...
-
贴溻身神阙穴缓解肺气肿
秋季昼夜温差增大,就会引起或加重肺气肿。很多肺气肿患者有怕冷、胃部胀痛不适、吐泡沫痰等症状。用鲜姜、蒜和白萝卜贴溻神阙穴(肚脐眼),可缓解这类病情。 中医学认为,肺气肿由于长期的咳喘,气逆反复发作,引起五脏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障碍所致。生姜味辛性温,归五脏,能祛痰下气;大蒜具有健脾消谷的功效,配合白萝卜的通气化痰,能够起到温肺化痰、健脾理气的作用。肚脐眼为神阙穴,按摩可以温阳救逆,利水固脱。 将洗净的大白萝卜切成两三毫米薄片,然后剁成碎末,堆起来约有一个核桃大小。放入鲜姜和蒜各2克混合捣碎,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在患...
-
面神经麻痹 阑尾炎 咽炎方
治面神经麻痹症治疗面神经麻痹症(即面瘫),大多以外用药物及针灸为主。笔者从一七旬老中医处得到验方,试用几人,效果较好。兹录于下:白附子5克,全蝎3个(研粉,冲服),天麻、防风、地龙、僵蚕各 10克,蜈蚣3条,羌活 5克,细辛3克,生姜2 片。水煎服,日2剂,早晚各服1剂,10天为1 个疗程。药渣可用纱布包好,热敷患侧面部。 (许小强荐) 治慢性阑尾炎方 处方与用法:附子10克(先煎),紫花地丁加克,薏苡仁30 克,败酱草25克。水煎服,每日1剂,15天为1个疗程。功效:扶正祛邪,解毒消肿,主治慢性阑尾炎,右下腹经常...
-
治神经性皮炎验方
樟脑、冰片各等份,研为细末(研樟脑时加酒精少许)。取狗皮膏药加温后,迅速将樟脑冰片药末约6克撒在上面,贴于患处。贴后若患处渗液太多,揭去膏药,擦干后再按上法重贴,每7天更换1次。如果未愈,清洁患处后再贴,一般1~4次可获痊愈。 治打呼噜验方 取龙胆草、当归各10克,加水适量浸泡1小时以上,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20分钟,倒出药汁后再用同样方法熬第2遍,混合2次所煎汁液,于睡前分2次服,一般连用3天可见效。或取花椒5~10粒,于每晚睡前用开水冲泡1杯,待水凉透后服下(不服花椒),连用5天为1个疗程。...
-
牛奶的神奇“功效”
除鱼腥味炸鱼前先把鱼浸入牛奶中片刻,既能除腥,又能增味。 除蒜味喝杯牛奶,可消除留在口中的大蒜味。 去酒迹如果白衬衣上留下了酒迹,可用煮开的牛奶擦拭,即可去掉污迹。 去水果迹变味的牛奶能去掉花衣服上的水果迹,在痕迹处涂上牛奶,过几小时再用清水洗,就能洗干净。 去墨水迹衣服上沾染了墨水迹,先用清水洗,再用牛奶洗,然后用洗洁精洗,即除。 做冻鱼在做冻过的鱼时,汤中加些牛奶,会使鱼的味道更鲜。 去铁锈衣服挂在钉子上,沾到了铁锈,是很难洗得掉的,如果先把有铁锈的地方,用沸水浸湿,涂上发酸的牛奶,再抹上肥皂,就可洗干净了。...
-
治三叉神经痛 乳腺炎方
治三叉神经痛验方 生石膏25克,葛根18克,黄芩、荆芥穗各10克,赤芍、钩藤、苍耳子、蔓荆子、柴胡各12克,薄荷、全蝎各6克,蜈蚣3条,甘草9克。加减:若目痛者,加桑叶12克,菊花15克;若牙痛甚者,加细辛3克,生地18克,牛膝12克;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一般轻症连服3~5剂,重症连服7~14剂可有显效。郭旭光 治急性乳腺炎方 方1:蒲公英20克,浙贝母、归尾、川楝子各10克,山甲片、延胡索、赤芍、乳香、没药、香附、牛膝、桃仁各8克,广木香、橘络、柴胡各3克,陈皮5克。水煎,...
-
河南名医治面神经麻痹方
河南名医治面神经麻痹(风湿型)方 处方:茯苓20克,川芎、羌活各12克,独活、防风、陈皮、半夏、甘草各10克,苍术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祛湿。用于治疗面神经麻痹,中医辨证属风湿型。症见口眼歪斜,患侧面肌臃肿,眼睑浮肿,头重如裹,胸脘痞闷,肢体困重,口腻不渴,舌淡,苔滑腻,脉缓。 河南名医治面神经麻痹(风寒型)方 处方:葛根20克,桂枝、麻黄各8克,防风、白芷、蝉蜕、甘草、生姜各10克,大枣5枚,细辛3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风散寒。用于治疗面...
-
面神经麻痹偏方
治面神经麻痹(肝风内动)方: 处方:天麻、钩藤、桑寄生各15克,蜈蚣2条,菊花、白芍、石决明各18克,怀牛膝、栀子、全蝎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平肝熄风。用于面神经麻痹,中医辨证属肝风内动型。症见突然口眼歪斜,面部潮红,肢体麻木,耳根疼痛,眩晕,舌暗红,苔黄或少苔乏津,脉细数有力。 治面神经麻痹(气血两虚)方: 处方:黄芪30克,当归18克,红花、桃仁、地龙各10克,蜈蚣3条,党参、白术、白芍、川芎各1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益气血,活血解痉。面...
-
周围面神经麻痹中医自疗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病毒或寒邪侵及面神经,使其发生病变后造成的以颜面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也称为面瘫。患者常在晨起洗漱或进食时发现一侧面部僵硬,同侧面颊部动作不灵活、咀嚼时颊部有存食,额纹消失,不能闭眼、皱眉、耸鼻,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下垂、鼓腮时漏气(以上诸症均见于患侧),面部被牵拉至健侧,伴有听觉改变、舌前2/3的味觉减退,以及唾液分泌障碍等。使用中医治疗常可取得良好效果。 1.葛根30克,白僵蚕10克,全蝎6克,白附子15克,蜈蚣1条(碾碎),荆芥穗10克,防风10克,薄荷10克...
-
面神经麻痹中药治方
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炎引起的周围性瘫痪,临床上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特征,多为单侧发病。该病若能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较好,但在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治疗手段,还要加强护理及生活保健,即关注自己的衣食住行,才能更好缓解病情,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偏方:生姜汁1毫升,生南星1克。 用法: 将生南星研为细末,以生姜汁调如糊状。斜左贴右,斜右贴左。 主治: 面神经麻痹。 避风防寒,保护面部 面神经麻痹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寒冷和风吹。当面部遭遇持续性的受冷风吹袭时,可造成面神经的营养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