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 第18页
-
中医辨证施治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患者临床表现为睡眠障碍、失眠、记忆力减退、焦虑、烦躁、心慌、头昏等,中医病症中可以在心悸、不寐、头痛、胸痹等方面找到相应的论述。结合临床实践,神经衰弱的中医辨证施治,一般分为以下几型。 1.肝郁化火型症见失眠,烦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而数。当以疏肝泻热为治。方药:丹皮、山栀子、柴胡、当归、茯苓、白术、白芍、枳壳、郁金各10克,干姜、甘草、薄荷(后下)各5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3次,口服;舒肝丸,每次9克,每日3 次,口服;栀...
-
三叉神经痛偏方 黑龙江名医郎宜男
三叉神经痛偏方 治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风火型)方 处方:川芎18克,生石膏30克,菊花15克,水牛角25克,胆南星10克(烊化)。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加减:若一支疼痛加蔓荆子15克,二支疼痛加薄荷15克,三支疼痛加黄连10克,支联合疼痛加柴胡15克。 功效主治:疏风清热,活络止痛。用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中医辨证属风火型。临床症见患者疼痛畏惧风热刺激,疼痛呈现火烧或电激样,多有明显板击点。可伴有面红目赤,五心烦热,口燥唇裂,心烦易怒,大便秘结,小便黄,舌红少津,苔黄腻,脉弦滑或略数。 专家点评:此型...
-
治肋问神经痛验案
病例:张某,男,50岁。患者自 诉:起病10余日,感左胸肋疼痛,呼吸 牵拉引痛,动则尤甚,胸闷气短,咳嗽 痰少,饮食二便正常,舌质红,舌边有 瘀点,脉弦滑。西医诊断为肋间神经痛, 中医诊为肋痛,证属气滞血瘀,肺失宣 降。治则:活血行气,宣肺止咳。处方: 郁金、瓜蒌各20克,元胡12克,生地 10克,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 芎、香附、苦杏仁各6克。每日1剂, 水煎分3次服,连用7剂后,诸症消失 而愈。 点评:肋痛乃气滞血瘀,肺失宣降 所致。方中郁金活血行气止痛;桃红四 物活血化瘀;元胡活血化瘀止痛;瓜萎、 香...
-
详解什么是神经痛
人们常说:牙痛不是病,痛起来真要命,实际上,牙痛之所以难受痛苦,是因为它痛时牵动了神经,也是一种神经痛。神经痛,指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条件下而感到的疼痛,又称为自发痛。好发于面部、咽喉部、枕部、肩、腰、四肢等部位。 神经痛不是什么罕见病症,乃是常见的神经症状之一,它是周围神经病变引起并放射至该神经支配范围内的疼痛,病变部位可在神经根、神经丛或神经干。有的神经痛,可随咳嗽、打喷嚏和用力时激发或加重疼痛,甚至可因持续某一姿势或体位而加重疼痛,有时由于脊柱结构病变 (如椎间盘突出)引起根性神经痛,使脊柱活动受限,或活动时疼...
-
末梢神经炎 采用内外洗同治法
末梢神经炎是神经系统紊乱和末梢动脉痉挛而引起的手足皮肤颜色间歇性变化。初期手足或四肢发麻,可伴有疼痛、乏力、感觉迟钝。轻者指(趾)端发麻,重者可延伸至整个手掌及足部、四肢、甚至全身。个别患者出现刺痛感,烧灼感,病情严重的有肌肉痉挛。在受寒、劳累后症状加重。临床采用内服外洗的方法治疗末梢神经炎有很好的疗效,患者不妨一试。 内服方:桂枝12克,白芍12克,当归、桃仁、红花、JI I芎各9克,生黄芪30克,鸡血藤45克,大枣5枚,生姜5片。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7 剂为1个疗程。 外洗方:苦参6克,没药6克,黄柏9...
-
“风筝疗法”治疗精神抑郁 神经衰弱
老瞿是局里有名的笔杆子,或许是坐办公室时间太久的缘故,才到知天命之年的老瞿不但高度近视,而且患有颈椎病、失眠等多种疾病。虽然老瞿也采取了一些理疗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 半年前,老瞿在做推拿时,保健医师建议他在理疗的同时,不妨尝试放放风筝。他说:放风筝是一项很好的健身运动,不仅能增加心肺功能,还能有效改善失眠、记忆力下降、肩痛、脊椎痛、颈椎痛等亚健康状态。而且,放风筝时,大脑高度集中,自然会消除内心的杂念。同时,放飞者极目蓝天,其心胸也会变得开阔。 此后,老瞿每天早上六时便起床。简单活动活动身...
-
叶照林治抑郁性神经症方
治抑郁性神经症(肝郁气滞)方 处方:柴胡、当归、白术、郁金各12克,陈皮9 克,香附、枳壳各10克,炒白芍、益母草各15克,炙甘草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疏肝理气,解郁安神。用于治疗抑郁性神经症,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型。症见心情不畅、消沉、沮丧、对工作无兴趣、善太息、胸胁胀痛、脘闷嗳气,或女子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或腻,脉弦。 专家点评:肝郁气滞为疾病之始。由于家庭的争吵、夫妻的离异、亲人的分别、意外伤残、工作困难、人际关系紧张、严重的躯体疾病等原因,常使患者情志不舒,抑郁不畅,肝...
-
改善失眠 养血安神药酒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失眠焦虑的症状,归结原因,大部分是血虚所致。在此,推荐几种养血安神酒,可帮助改善失眠症状。 1、周公百岁酒 黄芪、茯神各20克,熟地黄、生地黄、当归各12克,党参、麦冬、茯苓、白术、山茱萸、川芎、枸杞子、防风、陈皮、龟甲胶、羌活、五味子各10克,肉桂2克,红枣20枚,冰糖100克,高粱酒3000毫升。前19味共研粗末,入布袋,置容器中,放入冰糖,加酒,密封,放阴凉处浸泡7日,去渣留液。功效:补益元气、滋养阴血、补心安神。主治: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形体清瘦、...
-
正关丸塞鼻治怠三叉神经痛
采用正天丸研粉布包塞鼻的方法治疗三叉神经痛30例,收效颇佳,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30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37~7l岁;病程3个月~11 年。全部患者均为单侧(左侧14例,右侧16 例)三叉神经1支或数支分布范围内的发作性剧痛。 二、治疗方法 取正天丸6克,冰片1克(药店均有售)。共研成粉备用。治疗时取药粉1克,以纱布包裹,塞人患侧鼻腔,每日1次,每次 1~2个小时,l周为1个疗程,休息3日后再继续治疗。一般可治疗1~3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本组30例经治疗后,21例...
-
治头痛 痰浊头痛 神经性头痛方
处方:熟地15克,怀牛膝12克,山药、山萸肉、枸杞子、菟丝子、鹿角胶、龟版各8克。 用法:每日l剂,水煎分3次服。 功效:滋养肾阴,填精补髓。 主治:头痛,中医辨证为肝肾阴虚型,症见头痛且空,兼有眩晕,视物模糊,腰痛酸软,神疲乏力,手足心烦热,口干,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耳鸣失眠,舌红少苔,脉细无力,或脉弦细。 张新梅 白果治神经性头痛 取带壳生白果 (即银杏)60克,捣碎入砂锅内.加水 500毫升.文火煎至 300毫升.分早晚2 次服用。本方可连煎3次.服用3日。用此方治疗神经性头痛.一般1~3剂可见效...
-
主治神经性呕吐方
方药:柴胡、白芍、茯苓、白术、厚 朴、川芎、香附、半夏、陈皮各10克, 旋覆花(另包)20克,代赭石(先煎)、 海螵蛸各30克,生姜3片,甘草6 克。 加减:腑气不通,大便干结加大黄 5克,黄芩9克;口干,口苦泛酸甚加 黄连、吴茱萸各6克;失眠甚加酸 枣仁、远志各10克;心悸加龙骨、 牡蛎各25克;纳差加炒麦芽、炒 谷芽各.20克;脾气虚加党参15克; 腹胀加大腹皮、莱菔子各9克;胃阴 不足加石斛、玉竹各10克;肝胆火旺 加栀子10克。 每日1剂,水煎分3次 温服。15天为1疗程。 主治:神经性呕吐。 疗效:治疗6...
-
定神安眠 陈正和治疗失眠方
重庆名医治失眠(脾虚湿盛)方 处方:法半夏、炒白术、茯神各15克,远志、石菖蒲、炙黄芪、党参、当归、炒酸枣仁、陈皮各10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红枣6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功效主治:抑阴通阳,升清降浊,调和营卫,定神安眠。用于治疗失眠,中医辨证属脾虚湿盛,阴邪内盛,阴盛阳虚者。症见睡眠欠佳,失眠多梦,精神萎疲,头昏如蒙,脘腹饱满,食欲不振,舌质淡,苔白微腻,脉虚滑。 创方者:陈正和 重庆名医治失眠(胃失和降)方 处方:法半夏20克,枳实、石菖蒲、远志、苏梗、炒莱菔子、炒山楂、麦芽、...
-
偏方治神经衰弱 失眠烦躁
不少老人在冬季容易失眠、烦躁。用香芹根煎水可有效地缓解这些症状。香芹根中含有一种丁基苯酞的活性成分.能作用于大脑的边缘系统和间脑,从而起到镇静、安定、催眠的作用。另外.香芹根中含有芹菜素、挥发油等成分能够对抗兴奋.纠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效消除焦虑、烦躁的情绪。取4~5棵香芹的根.洗净切碎后加水 1500毫升大火烧开.小火煎至500毫升.放凉饮用。每天1次.连饮2周。 长期神经衰弱休息不好.会造成身体多个脏器损伤.常饮桑葚加酸枣仁汤可调治。中医认为,神经衰弱是由于肾气、肾精不足.不能上荣于脑,脑髓失养而引起。治疗...
-
治三叉神经痛 红皮鸡蛋3个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女性尤多,其发病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生骤发骤停,显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刷牙或微风拂面时都会导致阵痛。 方法:用9度的醋600毫升,平均分成3份,取红皮鸡蛋3个,选择第一份香醋加入鸡蛋1个.密封浸泡48小时.待蛋壳软化.仅剩薄蛋皮包着胀大了的鸡蛋时,启封,用筷子将蛋皮挑破.将蛋清、蛋黄与原香醋搅匀.再放置24小时后即可服用.每个醋蛋液分 3~6次服完,服用时可以加适量蜂蜜或糖,第二、三份...
-
神经衰弱饮女贞汤
心肾阴虚型神经衰弱,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心悸,失眠,健忘,遗精,腰酸,腿软,夜间盗汗,妇女月经不调,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宜滋阴清热,交通心肾。用女贞子等中药治疗,效果好。 方法:取女贞子、旱莲草、桑椹子各 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张士凡 神经衰弱是神经官能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其发病原因是由于精神高度紧张,思虑太过,致使中枢神经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调,高级神经活动规律被破坏所引发的一种功能性疾病。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疲劳、神经过敏、失眠多梦、心慌心跳、多疑、焦虑及忧郁等。中医学认为,神经衰弱多...
-
祛风止痛之法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面神经疾病,患者一般都会出现“脸痛”等情况,容易与牙痛混淆。主要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三叉神经痛是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常见病之一。多数三叉神经痛于40岁起病,女略多于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