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神 第14页

神 第14页

  • 伤湿膏贴神阙穴治盗汗

    伤湿膏贴神阙穴治盗汗

    盗汗是多种疾病在发病过程中常见的症状之一。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败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佝偻病、植物神经紊乱、更年期综合症等。可用伤湿止痛膏贴肚脐以缓解盗汗症状。伤湿止痛膏原为治疗风湿及跌打损伤所制,因其具有较浓的芳香气味,通过贴脐刺激后,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安和,阴平阳秘,从而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功能,改善各组织器官的活动,促使机体逐渐恢复正常,同时改善盗汗症状。 方法是,先用温水适量将肚脐正中的神阙穴及周围洗净、拭干,取新拆封的伤湿止痛膏,根据人体大小(成人或小儿),将一面或 1/2面的伤湿...

  • 小儿神经性尿频用单味首乌方

    小儿神经性尿频用单味首乌方

    何首乌 中文别名 :首乌、夜交藤、赤首乌、铁秤砣、红内消、首乌藤,野苗、交藤、交茎、夜合、地精、桃柳籐、赤葛,九真藤、芮草、蛇草、陈知白、马肝石、九真藤、疮帚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主任医师王豪点评: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主要功效是补肝肾、益精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何首乌具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并有抗过敏的效果。服用该药可缓解尿酸对患儿膀胱三角区神经组织的刺激,因而可缓解患儿尿频、尿急等症状。 神经性尿频属于中医“淋证”(气淋)的范畴。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治疗该病的特效方法。近年来,...

  • 四神煲豆腐 巧治遗精

    四神煲豆腐 巧治遗精

    原料与做法:芡实 15克,茯苓25克,淮山药30克,莲子15克,豆腐500克,马铃薯250 克,香菇50克。芡实、茯苓、淮山磨粉,莲子洗净;豆腐洗净,切块成2 厘米大小,抹盐晾干;香菇浸水去蒂,马铃薯去皮切块;炒锅放武火,倒入花生油,热至八分熟,豆腐抹去盐后与马铃薯经油炸捞起;炖锅内放入豆腐、香菇、马铃薯、莲子,以及磨粉调水后的芡实、茯苓、淮山等材料,加入适量水煮沸,再以文火慢煮一小时即可。常食服。 功效:清补肝肾,适用于遗精早泄。 (林可)...

  • 小儿厌食敷神阙穴

    小儿厌食敷神阙穴

    方法:取神曲、炒麦芽、炒山楂、苍术、 白术各10克,炒莱菔子6克,炒鸡内金5 克。便秘者,加芒硝10克,大黄5克。共研 细粉,贴敷神阙穴(肚脐)每日1次,每次 贴敷4小时,4次为1个疗程,临床应用 3~4个疗程。 疗效:临床观察厌食症患儿126例, 观察患儿食量增加情况,其中治疗1~3次 显效者67例,1~2个疗程显效者39例, 3~4个疗程显效者13例,无效者7例,有 效率94.44%。该法不仅能明显增加患儿 食量,同时对于改善患儿大便干燥、免疫 力低下等方面疗效显著,明显减少了患儿 呼吸道疾病发病几率。 体...

  • 勃起不佳留神心脏

    勃起不佳留神心脏

    勃起功能障碍不仅仅反映了男性生殖器官功能的障碍,还可作为预警信号,提示男性有发生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患的风险。阴茎的血管与心血管十分相似,当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心脏和大脑的血流减少时,阴茎的血供也会减少,影响勃起功能。因此勃起功能障碍与冠心病常如影随形,成为难兄难弟。在确诊的男性冠心病病人中,有39%的病人伴有勃起功能障碍;在确诊的男性高血压患者中,有15%发生勃起功能障碍。此外,勃起功能障碍往往早于心血管疾病2~4年出现,所以中老年人一旦发现勃起功能障碍,不仅要去看男科,也要去咨询心血管科医生。...

  • 失眠遗精 止痛安神方药

    失眠遗精 止痛安神方药

    黄某某,男,31岁,2016年6月10日来诊。主诉近十余年每逢天气变化则出现失眠、遗精等症。近几日外感后出现胃胀、胃脘部烧灼感,乏力,口干口苦,夜寐易醒。小便正常,大便不成形。舌红苔黄腻,脉沉弦尺涩。   治则 疏肝和胃,止痛安神为主。方用小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化裁。   方药 北柴胡15克,法半夏15克,黄芩10克,大红枣20克,生姜片3克,潞党参15克,炙甘草5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酸枣仁3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   二诊可见诸症大减,舌淡红苔黄白,脉涩,...

  • 夏治平水针临证验案 阳痿案 臂丛神经痛案

    夏治平水针临证验案 阳痿案 臂丛神经痛案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夏治平是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早年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任教18年,治学严谨,锐意创新,注重实效,擅长水针疗法治疗各科疾病,笔者有幸跟师临诊,亲聆教诲,受益颇多。兹整理学习中亲睹临证验案数则,以供针灸同道参考。 阳痿案 治疗方法:①药物:柴胡注射液4ml、当归注射液4ml作为基本药。可酌用士的宁注射液,性激素睾酮低下者加丙酸睾丸素50mg(每日或间日使用,共计不超过10次),糖尿病患者用复方当归注射液4ml。②选穴:秩边、肝俞、肾俞。③操作:患者俯卧...

  •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安神

    益母草:活血调经利水安神

    益母草,唇形科越年生草本,《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因其药效益于妇人,故名之。中医历来认为,益母草具有活血、调经、利水、安神等功效。 据唐代《外台秘要》记载,武则天曾用益母草炼“留颜方”,“经月余生血色,红鲜光泽”。而且在《本草纲目》和《本草拾遗》中,还有用于治疗“粉刺”的论述。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母草具有兴奋子宫、抗心肌缺血、降低血液黏度和抗血栓形成作用;还能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效果显著。 食疗方:适用于淤热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

  • 女神节 致我的女王大人

    女神节 致我的女王大人

    致我的女王大人: 今日风和日暖,突然想对你说一句情话:我想和你永远地活下去。 我知道的,你最近心情不好,总是晚上偷偷起来哭泣。昨天你接到一通电话,你的上司把你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你整天失魂落魄,交代给你的重要事情都没做好。其实你应该和他解释的,你的弟弟不懂事,总在外面招惹是非,就在半个月前的一天,他被一伙街头痞子给打了,至今在医院养伤。 你本就是一个多愁善感又善良的女孩,我珍惜的就是你这份善良,但你却很容易受到伤害,半年前身上就长了湿疹,湿疹是一个很顽固的病,我想我作为中医大夫,治这个...

  •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 调养心神 当以摄养

      妇人妊娠,当以摄养。医家徐之才有论:“缓带自持而持之,沐浴浣衣,无处湿冷,无著炙衣”,也即讲究卫生,衣着宽大清洁,衣带不宜紧束,以免影响胎儿发育。除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饮食营养   孕妇妊娠需足够的营养,以供给胎儿所需营养物质。古人倡导:孕早期应“饮食精熟,酸美受御,宜食大麦,无食腥辛”,孕中期应“食稻麦,其羹牛羊”,孕后期应“调五味,食甘美”。以上均说明孕妇应注意饮食有节,富于营养,这是母婴健...

  • 月经失调 调理脾气精神调节

    月经失调 调理脾气精神调节

      刘姓患妇,33岁,1987年7月初来诊。自诉一年多来,月经不调,经水先期而至,量少,延日不止。观其精神倦怠,纳食不佳,胃脘不适,反胃,嘈杂,双下肢轻度浮肿,四肢乏力。舌淡苔白,脉细虚。实乃气虚无力固摄所致。即立方补中益气汤加海螵蛸、炒芡实、川断、地榆,以益气收敛,固涩止血。连服3剂,经水仍漏下不止,诸症未减。   带着问题向家父请教,父详问病情,见患者精神不悦,细问知其生性内向,多愁善感,沉思积闷,少与人交流。中医认为,思忧伤脾,日久便成脾郁之症。脾结者,气机不畅,升降失调,百病由生。脾是产生月经的渊源...

  • 四神煎治闭经案

    四神煎治闭经案

      四神煎出自清代鲍相嗷的《验方新编》,由黄芪240克,远志、牛膝各90克,石斛120克,金银花30克组成。具有益气活血,清热除湿,消肿止痛之功,用于治疗鹤膝风,症见膝髋肿大,肌肉枯瘦如鹤膝者。但笔者近年活用本方治疗月经病、癃闭、痛风等疾病,收到良效。现举例如下,悖谬之处,尚盼指正。   闭经案   刘某,女,28岁,未婚,2009年1月5日诊。   主诉:闭经4月。患者24岁时得过肺结核,经抗痨治疗1年,肺结核痊愈。平素常周身乏力,易外感,咳嗽。月经史:15岁初潮,周期28天,行经期3天。末次月经...

  • 神阙穴受寒易致月经不调

    神阙穴受寒易致月经不调

    古人有“脐为五脏六腑之本,元气归藏之根”之说。在中医上,肚脐是重要的穴位—————神阙穴。肚脐内通五脏六腑,为抵御外邪之门户,它具有向全身输布气血的功能,有健脾强肾、回阳救逆、和胃理肠、行气利水、散结消滞、活血调经的作用。 而肚脐也是最怕着凉的地方,经常保护肚脐,不让它受风寒之邪的入侵,对健康是十分关键的。尤其对于年轻女性而言,特别是经期女性,血管处于充血状态,穿露脐装最易因受凉而使盆腔血管收缩,导致月经血流不畅,时间长了会引起痛...

  • 治痛经 治坐骨神经痛

    治痛经 治坐骨神经痛

      当归、茯苓各10克,白芍、吴茱萸各12克,川芎、白术、附片各9克,丹皮、泽泻各7克,甘草6克。共研为极细末,装入干净瓶内备用。第一个月使用时每次取1克,每日2次,于饭前1小时温开水冲服,每周用3~4天;第二个月于经前2~3天服。一般3个月为1个疗程。   山东省莱州市慢性病防治院郭旭光   治坐骨神经痛   桂枝、葛根各12克,白芍24克,甘草5克,茯苓15克,苍术10克,生姜、大枣各6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李祥农...

  • 冉青珍从肝论治阴部神经痛2例

    冉青珍从肝论治阴部神经痛2例

    阴部神经痛是发生于会阴部神经支配区域的烧灼样、电击样、针刺样疼痛,是典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1]。女性常表现为阴道、阴唇、阴阜和阴蒂部位疼痛。疼痛和感觉异常可波及腹股沟区、大腿内侧区、臀部和腹部。阴部神经痛可能由于阴部神经受到卡压、神经炎症所致,也可能是盆腔神经疼痛泛化波及阴部神经所致。 冉青珍主任,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医大师路志正及国家级名老中医李维贤学术继承人,善于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各种妇科疑难杂症。本文介绍冉青珍主任治疗阴部神经痛2例。 1 案例介绍 案例1:患者...

  • 六神丸15粒治滴虫性阴道炎

    六神丸15粒治滴虫性阴道炎

    方法:患者临睡前用洁净温开水清洗外阴,上床后仰卧位,取六神丸15粒入阴道,每晚1次,6天为1 疗程。孕妇禁用,经期停用。 主治:滴虫性阴道炎,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或有灼热、性交痛等,分泌物为稀薄脓性,黄绿色,泡沫状,有臭味,检查见阴道黏膜充血,阴道分泌物镜检可见滴虫。 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滴虫性阴道炎,一般在2个疗程内可愈。 袁翠萍...

  • 肋问神经痛中药液湿敷

    肋问神经痛中药液湿敷

    肋间神经痛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肋问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问或者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胁痛”范畴。笔者临床用中药液湿敷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取醋炒青皮、栀子各30克,蒲公英50克,生甘草 20克。痛甚于胀者加红花、桃仁各20克;胀甚于痛者加防风30克,枳壳20克。 用法:渚药放人砂锅中,水煎两次,约合药液2500 毫升,滤渣取汁备用。用时以毛巾浸透药液热敷患处,热度保持在40~50...

  • 治坐骨神经痛“三痛”穴

    治坐骨神经痛“三痛”穴

      坐骨神经痛是指坐骨神经病变,沿坐骨神经通路即腰、臀部、大腿后、小腿后外侧和足外侧发生的疼痛症状群。近年来笔者运用平衡针灸中的腰痛穴、膝痛穴、踝痛穴等三穴并用治疗坐骨神经痛,取得了很好疗效。   “三痛”穴定位腰痛穴位于印堂穴上1寸,前额正中处;膝痛穴位于曲池穴外1寸处;踝痛穴即合谷穴。   针刺方法腰痛穴向下平刺1寸、膝痛穴直刺1.5寸~2寸、踝痛穴直刺或向肘关节方向斜刺0.5~0.8寸,一般取健侧,两侧患病取双侧,宜中等偏强刺激、平补平泻即可。   针刺体会&ldquo...

  • 治肋间神经痛腰椎问盘突出经验方

    治肋间神经痛腰椎问盘突出经验方

    治肋间神经痛方 处方:白芍20克,白芥子、桃仁、生 地各8克,柴胡、甘草、乳香、木香、枳壳 各3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主治:肋问神经痛。 曼秋水 治腰椎问盘突出经验 方法:取透骨草、伸筋草各30克,当归、红花、川芎、桂枝、续断、萆薜各15 克,川乌、枳壳、川牛膝各lO克,细辛3 克,用水泡湿1个小时,装入布袋,放人微波炉专用的玻璃器皿中,微波炉高火加热20分钟,热敷在腰椎上,药凉后加热再敷。每日2次,每次30分钟。 主治:腰椎问盘突出。 曾星河...

  • 肋间神经痛验方

    肋间神经痛验方

    1.鲜蒲公英100克.醋炒青皮30克.山栀子 30克.生甘草20克。将上药水煎2次.取药液2500 毫升.用毛巾浸药液.挤干后趁热敷患处.以局部皮肤能忍受为度。每晚1 次.每次约30分钟.敷后避风。随症加减:若痛甚于胀.加红花、桃仁各10 克:若胀甚于痛,加防风 30克.枳壳20克。 2.鲜大青根30~60 克.鲜算盘子根30~60 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 3.飞龙掌血根30 克.土细辛6克。水煎服,每日1剂.7日为1疗程.此方也可用于风湿关节痛、外伤疼痛。 4.绣线菊根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 坐骨神经痛酒疗方

    坐骨神经痛酒疗方

    取当归150克,白芍300克,桂枝、细辛50克,桃仁、制乳没各60克,川牛膝100克,糯米2000克,红高梁500克,苡米500克,酒曲适量。 制作方法:诸味中药水煎,取药汁备用。再将糯米、红高梁、苡米水浸6小时,过滤弃水分,蒸熟待凉,加入药汁、酒曲和匀,入酒坛中,放保温处存放2-3天,闻有酒香即可饮用,早、晚各服1次,10天服完。10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可奏效。 湖南省新化县湘煤二处医院 主任医师李典云刘春献方...

  • 瑜伽缓解坐骨神经痛

    瑜伽缓解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的最主要原因是腰椎的压迫,当骨骼因为钙质流失,支撑力量日减时,就很容易在坐着的时候压迫到坐骨神经。这套瑜伽操有助于缓解坐骨神经痛,大家不妨学习一下。 坐姿预备,右脚屈膝90度,右脚踝放在左膝盖上。 第一步:延伸背部,将头顶拉长,身体前倾,停住,做一个深呼吸。深呼吸之后,身体慢慢向前倾至腰臀部有伸展感时停住,深呼吸4至5次。 第二步:右脚转向抬起,脚尖朝下,踩在左膝盖上,双手扶膝盖靠近身体。 第三步:将身体微微向右旋转,右手扶在右大腿外侧的椅缘。做完换边亦同。 做此动作时,可能会感觉到两侧臀部有轻微酸痛感。...

  • 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

    坐骨神经痛针灸疗法

      坐骨神经痛是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域的疼痛。表现为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疼痛。本病多发生于成年男性,起病多为急性或亚急性。   本病属于中医学“痹证”、“腰腿痛”、“伤筋”等的范畴。多由正气不足,腠理不密,风寒湿邪乘虚侵袭,气血运行不畅所致。   基本治疗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止痛。   [处方]   足太阳经型:秩边、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足少阳经型:环跳、风市、膝阳、关阳、陵泉、悬钟、足临泣。...

  • 神奇落枕穴缓解落枕痛苦

    神奇落枕穴缓解落枕痛苦

    【位置】落枕穴在手背侧,当第二、第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1厘米处。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一压,有强烈压痛之处。 【方法】用拇指的指尖切压揉按落枕侧的“落枕穴”,并同时活动被切压手的手指,以加强穴位的指压感觉。按摩手部的同时,缓慢活动颈部:将头稍向前伸,由前下方缓缓缩下去,使下颌向胸骨上窝靠近,颈部肌肉保持松弛,然后将头轻轻缓慢地左右转动,幅度由小逐渐加大,并将颈部逐渐伸直到正常位置。转动时以基本不出现疼痛的最大幅度为限。 【功效...

  • 坐骨神经痛缓解有妙招

    坐骨神经痛缓解有妙招

    具体方法是:站立,弯腰45度,头微抬,眼向前看,全身放松,双手空握拳,从后面轻拍两侧臀部。刚开始时会感觉有点累,待慢慢适应、感觉没有不适后,即可加大力度,每日早晚各做1次,每次200下(约20分钟),坚持2个月,即可显效。该法可促进局部组织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促进致痛物质的排泄和吸收。 需要注意的是,在空拳轻拍臀部时,手法要轻柔、均匀、和缓,力量以感到舒适为宜。...

  • 腰椎病变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

    腰椎病变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治疗

    特约专家、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教授 高家骏 病案举例:天津一位65岁的老设计 师患腰及双下肢疼痛麻木,痛时直不起 腰,更不能走路,同时伴有会阴部麻木, 大便困难、大小障碍,时有尿中断、尿不 尽。被一家医院确诊为中央型多节段腰 椎间盘突出症并发腰椎管狭窄及马尾 神经综合征,嘱其尽早手术,否则马尾神 经损伤将不可逆转,有大小便失禁的严 重后果。因其惧怕手术风险,拒绝手术 后采用中药内外兼治疗法,不仅二便功 能恢复正常,还治愈了腰腿痛。 点评:马尾神经综合征(CES)是腰 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或复合 型腰椎疾...

  • 肋间神经痛毛巾浸药液热敷

    肋间神经痛毛巾浸药液热敷

      肋间神经痛是一组症状,指胸神经根(即肋间神经)由于不同原因的损害,肋间神经受到上述疾病产生的压迫、刺激,出现炎性反应,而出现以胸部肋间或者腹部呈带状疼痛的综合征。   醋炒青皮30克,栀子30克,蒲公英50克,生甘草20克。诸药放入砂锅中,水煎两次,约合药液2500毫升,滤渣取汁备用。   用时以毛巾浸透药液热敷患处,热度保持在40~50摄氏度左右,以皮肤能够耐受为度。每晚一次,每次30分钟。注意:热敷后必须避风。本方清热解毒,理气止痛,适用于肋间神经痛。轻者两三次即愈,重者可以多次热敷直至痊愈。   痛甚于胀...

  • 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 极泉施浅刺雀啄法

    外伤性臂丛神经损伤 极泉施浅刺雀啄法

      【穴性特点】   极泉穴为心经第一穴。心者,至尊者也,故曰极,其脉之发源第一穴,故曰泉。极泉,在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针灸甲乙经》云:“极泉,再腋下筋间动脉入胸,手少阴脉气所发,刺入三分,灸五壮。”   该穴可宽胸宁心,活络止痛。《千金方》云该穴可疗“噫哕,膈中闭塞”。《医心方》认为可治“心痹,四肢不举。”《针灸大成·卷六》云:“极泉主臂肘厥寒,四肢不收。”   现代临床多用极泉穴治...

  • 自制按摩垫治坐骨神经痛

    自制按摩垫治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因风、寒、湿三气侵袭,合而为痹。足之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之三阴经从足走腹,经脉所过,气血所至,按摩足底可以很好地促进血气的运行,有助于除去侵入人体内的风、寒、湿气,逐渐消除疼痛。 这里介绍一种自制足底按摩垫的方法:用两块稍厚的棉布(约50厘米X50厘米)缝袋,装入蚕豆或黄豆100克,边上封口,平铺豆子中间纵横缝好,别让豆子滑动即可。按摩时将按摩垫铺在地上,赤脚踩上去踏步即可,每次20分钟。...

  • 温针灸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温针灸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该患者患神经根型颈椎病,颈项及右上肢前外侧明显牵扯持续性疼痛,动则痛如电击,静则酸胀难忍,夜难入睡。予温针灸,电针,轻手法舒筋,配合坐位定点旋提手法正脊柔筋,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治疗见效。本案重在浅刺的应用,针感亦需结合“三因治宜”,守法而不拘泥。   张某,男,64岁,重庆南岸人氏。   初诊(2011年7月12日):患者因“颈项及右上肢疼痛20天,加重2天”就诊。患者年老气盛,平素体健,好侧身卧位看电视,经常保持该体位3~4小时。20天前因受凉出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