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地 第3页

地 第3页

  • 一味地大补 忽略了行气消积的重要性

    一味地大补 忽略了行气消积的重要性

      适逢冬季这个进补时节,一众对食疗甚有研究的老年人当然不会错过调补身体的好机会。可往往某些老年人只会一味地大补,忽略了行气消积的重要性,最终使“补品”积滞在胃肠道,出现了腹胀、嗳气、食欲不振,甚至便秘等症状。那么,怎样才能在不损伤脾胃的同时,又能合理地进补呢?为此,记者采访到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范宇鹏。     指导专家 广东省中医院治未病科主治医师 范宇鹏   记者:陈晓琨 通讯员:吴远团   小心“补品”变“毒品”   范宇鹏指出,老年人多半处于气血亏虚的状态,一般消化功能较差...

  • 秋冬进补 买阿胶还是道地的好

    秋冬进补 买阿胶还是道地的好

      买阿胶,算便宜账还是算功效账?当然要算功效账,不能图了便宜吃大亏。   秋冬进补季节到来,很多人大量购买阿胶,用阿胶来进补也已成很多人的一种习惯。但市面上的阿胶不少,价格也高低有别。有人说,300多元和1000多元的阿胶功效差不多。这种说法对吗?   先来看一组价格对比。宁夏枸杞的市场价通常为其他非道地枸杞的2~3倍;四川产花椒的收购价也是其他产区的2倍;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鲜条每公斤售价高达2500至3000元,而市场上均价仅在1000元/公斤左右。而这种价格上的差距,在东北人参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 有针对性地制定冬补方案

    有针对性地制定冬补方案

        老人冬补,要从养生、培补阳气、防治冬令病几个方面入手,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冬补方案。     养生益寿 养生益寿者除了注意起居和调养精神外,冬补也很重要。冬补的方法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冬补的药物有:人参、阿胶、鹿茸等。人参补气,对气虚、体弱、四肢无力、过度疲劳、头晕眼花、耳鸣等虚弱的人最为合适。阿胶是滋阴补血良药。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燥的功能,适用于血虚眩晕、心悸失眠、虚劳咳嗽、便血等患者滋补调养。     培补阳气 阳虚者,冬令常会流清涕,手足冰凉,易生冻疮,小便清长,夜尿频频,大便稀薄,阳物...

  • 枸杞地黄酒

    枸杞地黄酒

    ① 糯米 (黍米亦得)6万克,曲 (计常酿酒米6万克用曲6000克,此药加3000克为佳,末用之)9000克,枸杞根(刮去赤皮半寸,挫之,以水6万毫升渍经3日,煮取汁3万毫升 (1.2万毫升,生地黄(洗去土,细切,和米炊之)1.2万克,秋麻子(微蒸,以枸杞汤淋取汁)1.8万毫升,香鼓(以枸杞汤煮取汁)1.2万毫升。上4味,地黄和米蒸之, 3味药汁总和得3万毫升,地黄湿即2.4万克分半渍米馈,半及曲和酿饭,即总和一起密盖瓮口,经14日后压取,封泥。随个人酒量慢饮服,服酒时忌生冷、炸滑鸡鱼面蒜、油腻、白酒、房事等,服讫...

  • 六味地黄丸未必都补肾

    六味地黄丸未必都补肾

    一提起六味地黄丸,很多人都会觉得六味地黄丸就是滋阴补肾的,肾虚了就能吃。这就大错特错了,六味地黄丸不一定都能补肾! 专家提醒说,六味地黄丸并非万能的补肾药,其主要是治疗肾阴虚,对于肾阳虚没有效果,得根据体质服用。 六味地黄丸主治肾阴虚而阳盛,合理使用能滋阴补肾,可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体质属阴虚者,在熬夜时可适当服用。中医认为夜属阴,熬夜不睡觉,消耗的是阴气,而六味地黄丸滋阴,这种情况下可以吃点调补身体。 另外,用脑过度也可吃。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过度用脑,会产生...

  • 补肾中成药 地黄丸8兄弟

    补肾中成药 地黄丸8兄弟

    提起补肾的中成药,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是中医滋补肾阴的代表方剂,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用于各种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引起的头晕目眩、腰膝酸软、耳鸣、手足心热等症状。而实际上,在补肾的地黄丸家族中,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的一员,它们一共有八个兄弟。其他七位小兄弟,因各有增加不同的药物,使各自的适应证亦有不同的侧重,表现出各自的特长。 知柏地黄丸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入知母、黄柏两昧药而成。此方不仅能够滋补肾阴,而且又具备了降火的功能。临床广泛用来治疗阴虚火旺之证,如骨蒸潮...

  • 地黄羊肉粥可黑发养颜

    地黄羊肉粥可黑发养颜

    [组成] 羊肉50---100克,去脂膜切细,粳米50克,生地黄汁30克,肉桂末3克。 [制法与用法] 以水煮肉及粳米,临熟入地黄汁及肉桂末,再加入五香粉及盐少许调之。晨起作早餐食用。 [功效与应用] 润肤养颜,使白发变黑。补气益血,助阳健力。可用于一切虚劳诸症,尤益产妇、体质虚弱者。 注:地黄补气血、强筋骨,使白发变黑。 羊肉甘热,偏于助阳温养及皮肤粗糙者食用。阻血虚火旺者,不宜食。...

  • 银花生地饮治酒渣鼻

    银花生地饮治酒渣鼻

    处方组成:金银花30g,生地黄、生石膏(先煎)各15g,川芎、枇杷叶(包煎)、桑白皮、黄芩、栀子各10g,陈皮、桃仁、红花、赤芍、甘草各9g。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   功效主治:泻肺清热,凉血活血化瘀。主治酒渣鼻。   加减:如皮损以红斑为主者,重用凉血活血的生地黄、赤芍、红花,并加用牡丹皮、白茅根、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等药;皮损以红丘疹为主者,重用清热解毒的金银花,加蒲公英、紫花地丁,去其毒热以救其急;晚期鼻部肥厚增大者,加丹参、牡蛎(先煎)、川贝母软坚散结;便秘者,酌加大...

  • 地骨皮巧治皮肤病

    地骨皮巧治皮肤病

    地骨皮为茄科植物枸杞的根皮,味 甘性寒,入肺、肝、肾经,有凉血清热、泻 火消炎、退蒸祛风等功效。临床观察发 现,地骨皮对某些皮肤疾病疗效颇佳,内 服外用均可,现介绍如下。 荨麻疹周身瘙痒,搔抓后起较多 红色丘疹条状团块,愈抓愈多,呈现时肌 肤有热感,时起时消,烦躁不安。处方:地 骨皮30克,生地15克,白鲜皮10克,浮 萍6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忌食 腥辣之物。 银屑病周身起较多约钱币大小红 色皮损,覆有银白色鳞屑,干燥痒,触之 皮损灼热,伴口渴咽干。处方:地骨皮30 克,生地15克,麦冬10克,玄参12克,...

  • 地榆外用治皮肤病烧烫伤

    地榆外用治皮肤病烧烫伤

    治烧烫伤 取地榆适量,焙干后研成极细粉末,过筛;另用麻油(或菜籽油)煮沸,然后迅速投入地榆粉,搅拌成糊状,盛于消毒器皿中备用。对治一、二度烧烫伤有良效。每日涂药2—3次,以创面形成干痂不出现龟裂为度。 治皮肤病(主要治疗湿疹及湿疹样皮炎、脂溢性湿疹、下肢静脉曲张性湿疹及糜烂感染型等) 取地榆适量炙黄,研细末过筛,以凡士林配成30%药膏,外敷患处。敷膏前依皮损的不同情况,先以油类擦洗或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此方有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每日敷药1—2次。 韩德承副主任药师献方...

  •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苗某,49岁。2011年10月23日初诊。在无明显诱因下,面部皮肤作痒,不定时反复而发4个月余。其间在两家医院诊为面部皮炎,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清热泻火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栀子金花丸,外用赛庚定乳膏、苯海拉明霜、丹皮酚等,均未收到明显疗效,过后仍痒如故。查患者颜面色红,触有热感,述其近来腰膝酸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以午后及晚间尤甚,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化验空腹血糖、尿十项均无异常。辨证属肾阴不足,虚火上炎,熏于颜面。冶宜滋补肾阴,清热降火,佐以止痒。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知母12克...

  • 地榆膏外涂治带状疱疹

    地榆膏外涂治带状疱疹

    治带状疱疹方:取地榆30 克,紫草18克,蜈蚣6 克,凡士林适量 ,将前三味药物研细粉,用凡士林适量调匀成膏。将药膏适量涂于患处 ,每日2次。 蝉蜕治皮肤瘙痒 取蝉蜕450克,熟地、丹参各300克。共研细粉,到药店过80-120目筛,混合备用。每次冲服3克,每天3次。15天为一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一般服药3-5天后瘙痒即减轻。...

  • 出汗的地方会起疹吗

    出汗的地方会起疹吗

      有很多医生和患者认为:出汗的皮肤是不会起疹的。但事实并非如此。某女患者夏季起疹最为严重,腋窝处汗多,而腋窝处银屑病皮损也很多;某男患者素不易出汗,经过锻炼、多穿、适当饮食羊肉汤后开始出汗,却在最先出汗多的手指缝有新的米粒大红色银屑病皮损出现……   在本系列前面的文章中,我们把银屑病皮损称为“白汗”。意思是,银屑病皮损从实质上来讲和汗是一致的,其目的是“给邪出路”。人体内邪气的产生和积聚只能控制而不能完全杜绝,不适应外界环境的变...

    精品偏方 2024-03-08 10 0 地方
  • 地黄丸逍遥丸治黄褐斑

    地黄丸逍遥丸治黄褐斑

    经验方:六味地黄丸6克,逍遥丸6克。 用法:肾阴虚者每次服六味地黄丸6克,每日2次。肝郁气滞者每次服逍遥丸6克,每日2次。两型兼有者,早服六味地黄丸,晚服逍遥丸。服15日为1疗程。服药2 个疗程。服药期间避免日晒。 疗效:本方治皮肤黄褐斑患者167例,治愈57例,显效88例,有效14例,无效8例。...

  • 长痘痘不能一味地清热降火

    长痘痘不能一味地清热降火

      进入夏季,不少“痘痘族”喜欢喝凉茶来“战痘”,一来清凉解渴,二来可以降火祛痘。但这真的靠谱吗?   “进入夏季后,如果是因为吃了刺激性食物,引发油脂分泌过多而导致的痤疮,适当喝凉茶确实有一定好处。”专家表示,中医所说的“上火”范围很广,食用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等,都可以引起“上火”,具体症状为长痘、口干、小便黄等。但在西医看来,“上火”指的是病毒感染,而痤疮则...

  • 知柏地黄汤治皲裂性湿疹

    知柏地黄汤治皲裂性湿疹

    孔某,女,62岁,2014年9月12日初诊。手足皲裂性湿疹史,双手皮肤增厚,干燥皲裂,伴鳞屑,表面粗糙,肤色发红,边缘不清,略有痒感年余,曾用哈西奈德乳膏、派瑞松、愈裂霜、去炎松尿素软膏、维A酸乳膏等效果不显。刻诊:患处触之有明显灼热感,每日午后及晚间手掌、足底热感加重,次日晨稍轻,得凉则舒,口干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处方: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生地30克,丹皮10克,山药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山茱萸10克,地骨皮12克,玄参30克,玉竹10克,白芨10克,白鲜皮10克,...

  • 夏季湿疹地榆可治

    夏季湿疹地榆可治

    取地榆适量炙黄,研细末,以凡士林配成30%药膏,外敷患处。敷膏前依皮损的不同情况,先以油类擦洗或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此方有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每日敷药1—2次。...

  • 祛风止痒 白鲜皮地肤子治脂溢性皮炎

    祛风止痒 白鲜皮地肤子治脂溢性皮炎

    处方:白鲜皮、地肤子、薏苡仁各 20克,蚤休、滑石各15克,丹皮、赤芍、茯苓各10克,苦参8克,黄芩、炒栀子各6克,黄连、甘草各4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药渣再煎外洗患处。 功效: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主治:脂溢性皮炎,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型,症见头面、颈背、腋窝等处红色丘疹,部分有脓头,表面覆油腻性鳞屑,瘙痒明显,伴脘腹痞闷,便干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王文发...

  • 朱良春治淋常用生地榆

    朱良春治淋常用生地榆

    地榆朱良春治淋常用生地榆,并视为常规药品。他将这味善治下焦血分湿热之药,扩展用于治疗下焦气分淋证,实为一大创新。生地榆所以能治淋者,一者盖缘其能解毒抗菌消炎;二者擅入下焦除疾;三者性涩可缓尿频也。 本品通中寓涩,祛邪而无伤肾耗阴之弊,诚非其他淡渗清利之品所可比拟。凡遇急性或慢性泌尿道感染急性发作,皆相适宜。 热淋者,可配合八正散;血淋者,可配合小蓟饮子;劳淋者,可配合知柏地黄汤等,随症活用。 他以本品为主拟“清淋合剂”:生地榆、生槐角、半枝莲、蛇舌草、大青叶各30克,白槿花、飞滑石各...

  • 斑秃 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的经验方

    斑秃 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的经验方

    斑秃是一种常见的脱发病症。初期表现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脱发,境界清楚,一般脱发区为1~10厘米或更大;活动期表现为损害边缘头发松动、易拔出,显微镜下毛干近端萎缩,呈上粗下细的“惊叹号”;继续发展会片状脱发融合成大片,然后全部头皮头发脱落,最后全秃。甚至睫毛、眉毛、胡须、阴毛、全身毳毛均脱落,就是普秃。 关于斑秃的病理病机,禤国维教授认为,还是肝肾不足。肝肾不足一方面是先天性的禀赋不足,肝肾亏虚。头发的稠密黑亮和肝肾关系极为密切,肝藏血、肝主升发,头发的生长跟肝血相关。如...

  • 王有鹏:寒地儿科疾病辨治要点

    王有鹏:寒地儿科疾病辨治要点

    •寒地冬长夏短,以寒邪居多,而寒性收引凝滞,易伤阳气,且易闭郁阳气,故寒地小儿多易感寒而发病,导致肺脏、脾胃之寒证或脾胃、肾脏、心脏之阳虚证,宜用散寒法或温阳法治之。 •寒地小儿多嗜食肥甘浓咸,内热久蕴,加之寒邪闭郁阳气,故多见外寒内热证,宜用发表清热法治之;若饮食不知自节,脾胃运化不及,蕴湿生热,则易形成湿热证,宜用分消走泄法治之。 长期以来,学术界习惯将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等冬季漫长、气候严寒的地区称为寒地。寒地冬季最低气温常达零下30℃~40℃,结冰期长达5个...

  • 地龙急惊方

    地龙急惊方

    组成及用法: 鲜地龙7条,白砂糖60克,加水共捣绒澄清滤过炖服。 主治:小儿急惊风。 解析:此为贵州名医张锡珊的经验方。小儿壮热烦躁,角弓反张,两目迟钝,喉中有痰鸣声者,必因热毒、肝风、痰涎、血滞而起动也。地龙咸寒,鲜者尤善清热平肝,祛风止喘通络,主小儿惊风,可知本方功擅力专,且简便易得。《摄生众妙方》治小儿瘈疭惊风,白颈蚯蚓不拘多少去泥焙干为末,加朱砂等分糊为丸,金箔为衣,或适于慢惊风者。...

    精品偏方 2024-03-08 9 0 地龙
  •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吃知柏地黄丸治春季轻微盗汗

    盗汗可简单理解成:汗,睡熟时偷偷泄出,睡醒则渐收。湖南省名老中医、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彭坚说:“春天大地的阳气刚刚萌生,阴虚之人,身体的阳气顺应天时,容易往外浮越,出现盗汗。这可以看成是一种生理现象。轻微的话,不必在意,季节一过,自然会好。如果比较严重,可以吃知柏地黄丸(按说明书服用)滋阴降火安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姜良铎则建议用黄芪15克、鸡肉150克煮汤,或党参30克炖排骨;也可用浮小麦加大枣煮水,当茶喝,有很好的补气止汗作用。长期盗汗者,应做个身体的全面检查...

  •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

    “分消走泄”法在寒地儿科大有作为

    “分消走泄”既往以治疗湿热病为主,古今临床应用广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有鹏带领团队,结合当代儿童生理病理特点推陈出新,在全国首倡将“分消走泄”法用于儿科杂病的治疗,并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温胆汤系列合方,不仅解决了诸多反复发作性儿科杂病的棘手难题,更是对传统疗法的开拓与创新。 在刚刚公布的2020年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王有鹏教授团队的《基于肠道微生态探讨“分消走泄”法对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课题,获得了立项资助。在未...

  • 从六味地黄丸治阳痿说开

    从六味地黄丸治阳痿说开

    年纪“奔五”的老张因为性功能有点儿低下,到省中医院找专家开方。专家看过老张的舌脉及表现后,开了一张很普通的药方:六味地黄丸,早晚各1 丸,以黄酒送服这也能壮阳治阳痿?六味地黄丸不是补肾阴的吗?并没有壮阳作用,是不是大夫看错了?懂得一点中医的老张以怀疑的眼光看着处方。大夫说,试一下,不会有什么副作用的。老张半信半疑,服了30天,性功能便有所好转,坚持服3个月,性功能基本正常。原来,在引起男子性功能下降的原因中,肾阳不足者所占的比例不到四分之一。其他原因引起的还很多。肾阳不足型,表现为阳痿较重,...

  • 性欲低下性冷淡 熟地淫羊藿酒

    性欲低下性冷淡 熟地淫羊藿酒

      药料:熟地黄30克,淫羊藿50克,白酒500毫升。   制法:将以上两味中药洗净,切成小块,用纱布包好放入白酒中浸泡,密封。14天后即可饮用。   服法:每日1次,每次1~2小盅,晚上临睡前服。   功用:温肾壮阳,祛风除湿。淫羊藿能促进精液分泌,可间接兴奋性欲,与熟地黄合用,治疗阳痿、性机能减退、腰膝无力、四肢麻木等症。因淫羊藿功效类似雄激素,无雌激素样作用,对女性排卵周期无影响,因此,此方对中年女性性欲低下、性冷淡者也有较好的疗效。...

  • 心火遗精泽泻巧治 风热咳嗽服矮地茶

    心火遗精泽泻巧治 风热咳嗽服矮地茶

    心火遗精泽泻巧治 遗精症见睡眠不安,多梦,易醒, 梦则遗精,阳事易举,心中烦热,头 晕,目眩,精神不振,体倦乏力,心 悸,善忘,口干,小便短,舌质红,苔 少或薄黄,脉细数者,中医辨证为心经 火热,心。肾不交型,治宜滋阴清火,安 神固精。可用泽泻治疗。 方法:取泽泻10克,每日l剂, 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中、晚3次 服。一般服药20—30天。据报道,应 用本方治疗遗精14例,均速获良效而告愈。 田柔 风热咳嗽服矮地茶 急性支气管炎是春季的多发病,属 中医“咳嗽”范畴,...

  • 少女消渴病 地黄来治愈

    少女消渴病 地黄来治愈

    相传元朝大将军史天 泽,曾率领几千人马攻打蔡 州(今河南汝南),在兵荒马 乱之中,偶遇一红颜少女莹 莹,莹莹身子消瘦,衣裳破 乱。史将军顿生怜悯之心, 令手下将士将她护送到军 营,吩咐军医为她细心诊 治。军医见莹莹颊红皮松, 舌红少津,脉细无力,加之 多饮、多便,诊断为“消渴” (糖尿病)症。随即处方:地 黄150克,黄芪、茯神、瓜萎 根、甘草、麦冬各90克,将 上六味药切细,以水1200 毫升,煎取300毫升,去渣, 分3次服,每日l剂。服药 调养之后,莹莹病情日见好 转,半年后重现花颜丰...

  • 归地猪心汤治更年综合征

    归地猪心汤治更年综合征

    笔者近年来用药膳归地猪心汤治疗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46例,疗效满意,现 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46例均为门诊病人,女 性,年龄44~55岁,平均50岁,绝经前 期11例,绝经期4例,绝经期后31例。 治疗方法:生地、丹皮、当归、天麻、 淫羊藿、香附各10克,猪心l具,共置于 砂锅中文火炖熟,食猪心并饮汤,1日分 3次服完,连服3日为l疗程。 治疗效果:本组46例中,29例经治 疗后临床症状均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为痊愈,占63%;16例临床症状明显好 转,为有效,占34.8%;仅l例无效,占 22%。 典型病...

  • 产妇也能在炎炎夏日中清爽地坐月子

    产妇也能在炎炎夏日中清爽地坐月子

    酷暑天里,对刚生完孩子的女性来说是个“考验”。传统观念认为,产妇在坐月子期间,不能吹空调,要穿长裤、长袖衣,不能洗澡洗头……其实,产妇也能在炎炎夏日中清爽地坐月子。 夏天坐月子,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避免因室内温度、湿度过高而出现高热等产褥中暑现象。如果室内温度过高,产妇可以适当使用空调,室温一般以25℃~28℃为宜,但应注意空调的风不可以吹到产妇,而应将风挡住。产妇应穿长袖衣和长裤,最好还穿上一双薄袜子。产妇坐月子期间不可碰冷水,以防受凉或产生酸痛的现象。...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