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无 第10页

无 第10页

  • 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治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经验

    经验方:菟丝子、党参、薏苡仁、枸杞子各15克,茯苓、白术、当归、晚蚕砂各10克,北芪15克,陈皮、升麻、桔梗、炙甘草各5克。 加减:腹胀、口淡无味者,加麦芽15克,砂仁5克,鸡内金10克,去当归;斜视、复视者,加淮山、山萸肉各12克,去升麻、桔梗。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疗效:本方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患者25例,治愈10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4例。...

  • 多管齐下 让鼻炎消失无踪

    多管齐下 让鼻炎消失无踪

    俗语云“秋冬到,鼻炎闹”,每到冬季,总有人为过敏性鼻炎伤脑筋,原因是稍不注意就开始出现鼻痒、鼻塞、喷嚏、流清稀鼻涕,甚至眼痒、流泪及头痛等症状。该如何预防鼻炎的发生,让自己过一个舒心的冬天呢? 过敏性鼻炎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之一,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两类。前者主要由花粉引起,多发生在春秋季。后者则一年四季均可随时发病,以秋冬气候变化时多见。因为秋冬季节空气比较干燥,鼻腔受到冷空气刺激极易诱发鼻炎。此外,冬季空气中漂浮的可吸入颗粒物较多,也会诱发加重本病。特别是近年雾霾天气的增多,更是...

  • 冬季经常无故流鼻血 试用藕节煎水

    冬季经常无故流鼻血 试用藕节煎水

    东莞伍女士: 冬天气候干燥,人们血管变得脆弱,很容易流鼻血。冬季经常无故流鼻血的人,不妨尝试用藕节煎水服用。每天将5个藕节洗净,煎煮两次,每次煎半小时,将两次获得的药汁混合后当茶饮用,3~5天就会有明显效果。 专家点评: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医师黄燕晓表示,藕节有收敛止血、化瘀的功效。而藕节用于治疗各种血症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将新鲜藕节捣烂,取其汁液滴于出血部位;二是将藕节炒至表面焦黑色的藕节炭,然后外敷出血部位。对于轻微的鼻黏膜出血,可以试用以上2种方法止血。...

  • 声音嘶哑语出无声 针刺治疗喉喑

    声音嘶哑语出无声 针刺治疗喉喑

    人物简介 黄建军,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专业,是北京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曾任曾任腧穴教研室副主任,经络腧穴教研室副主任,现任针灸学院基础系副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刮痧杂志》副主编,从事中医、针灸的教学、医疗及科研工作三十年。 医案 魏某,女,65岁,退休。2013年5月14日初诊。失音10天。患者于2013年5月4日,无明显诱因,中午突发性饮水呛咳,吞咽困难,下午5时出现声音嘶哑,急至当地胜利油田中心医院。 查体:左侧声带麻痹。辅助检查...

  • 牙痛不是病,疼死无人问

    牙痛不是病,疼死无人问

      常言道:牙痛不是病,疼死无人问。一旦患了牙病,特别是牙龈肿痛,叫人痛苦异常。最叫人心烦的是,眼瞅着美味佳肴不敢轻易举筷,因为食物稍一碰到痛牙会使人痛彻心肺。      中药食疗对防止牙根无故痛和风火牙痛(即脸面肿胀那种),有很好的疗效。      食疗方面:用咸瘦肉、淡菜、大生地煲粥,可以除火清热,对牙根肿痛、因燥火而引起的风火牙痛都有相当功效。      用药方面:大生地4钱,麦冬3钱,花旗      参2钱,骨碎甫5钱,二花3钱,加3碗水煎成茶饮,加点盐,饮两次后,牙龈牙根便可以 渐渐消肿和...

  • 眩晕 中医有“无虚不作眩”“血虚生风”之论

    眩晕 中医有“无虚不作眩”“血虚生风”之论

    无虚不作眩   刘某,女,27岁,2016年5月初诊。   主诉眩晕发作已一年余,本次发作1周,患者自觉晃摇欲倒,头颈转动不利,平卧可稍有缓解,头始有震颤,不时耳鸣,时有恶心呕吐,脉沉细无力,舌苔淡薄,体质虚弱。诊后思,此患者体质虚弱,证当属气血亏损,肝阳失潜,治以益气养血,平肝息风,方药如下:党参15克,焦白术18克,当归15克,陈皮6克,生白芍12克,天麻10克,沙苑子10克,菊花10克,枸杞子12克,钩藤12克,甘草5克,3剂,水煎服。   二诊可见诸症好转,前方已见效,继服5剂...

  • 肝病可引起不寐“肝病不寐”分有邪或无邪

    肝病可引起不寐“肝病不寐”分有邪或无邪

    针灸辨治“肝病不寐” 不寐是由于饮食不节、 情志失常、 劳倦思虑过度以 及久病、 年迈等, 导致心神不安、 神不守舍, 不能由动转 静所致。其病位在心, 与肝、 脾、 肾相关, 其中与心、 肝 二脏关系最为密切 [1 ] 。不寐属神志病变, 人之寤寐与 肝魂的游、 离、 出、 入有着紧密的联系。肝脏有异, 魂失 敛藏, 阳气动而不静, 神不潜藏而致失眠。正如《普济 本事方·卷一》 所言 : “平人肝不受邪, 故卧则魂归于 肝, 神静而得寐。今肝有邪, 魂不得归,...

  • 眩晕伴耳鸣半月余 无痰不作眩方药

    眩晕伴耳鸣半月余 无痰不作眩方药

    无痰不作眩   范某,女,42岁,2016年10月初诊。   患者患眩晕伴耳鸣半月余。刻诊观形体肥胖,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细。证属痰湿内阻,风阳上扰,治以化痰利湿,佐以平肝息风。   方药用姜半夏9克,生薏苡仁12克,白蒺藜9克,竹茹9克,泽泻10克,勾藤12克,夏枯草10克,菊花10克,天麻10克,甘草5克,生姜三片,水煎服,3剂。   再诊时可见药后眩晕稍缓,食后无恶心呕吐,睡眠转佳,但头部活动后仍有眩晕感。前方加胆南星6克,继服4剂,药后眩晕已止,颈部转动自如,自感听力有...

  • 心静意定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心静意定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 行宽心和是一药

    思无邪僻是一药,行宽心和是一药。心平气和是一药,心静意定是一药。《大藏经》中的这几句话,说的都是心在人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和心理平衡与药物治疗的辩证关系,强调了心理疗法的独特功能。在这有限的几句话中,竟用了“无邪”“宽”“和”“平”“静”“定”等一连串的词来突出对心境的要求,足见作者心目中“心”及心理疗法的地位之高了。 关于心境在人的生理中的重...

  • 夏季在饮食调养“心无忧”入睡方

    夏季在饮食调养“心无忧”入睡方

    进入小满节气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夏意渐浓。家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黄明敏(化名)总是出现“睡不好”的症状,天还没亮就醒,有时半夜醒来的次数超过两三回,导致整天精神不振、昏昏欲睡。我国自古就意识到睡眠的重要性,中医养生名著《养生三要》中说:“安寝乃人生最乐。”前贤有言:“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者,能长生。”意思是说,人体通过睡眠能够消除机体疲劳,养蓄精神,从而达到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目的。那么进入夏季睡眠不好怎么办...

  • 洋医无奈呕吐症 锡纯自制半夏愈

    洋医无奈呕吐症 锡纯自制半夏愈

    清朝末年,英国军医患呕吐症,“屡屡呕吐,绝食者久矣”,故邀请日本医生和美国医生治疗,然“呕吐卒不止”。在两位医生都束手无策之后,他选择求治于名医张锡纯。经过详细诊视后,张锡纯说:“余有一策,姑试行之。遂辞归检查汉法医书,制小半夏加茯苓汤……一二服后奇效忽显”。仅数日,顽固呕吐症痊愈了,这让三位洋大夫对张锡纯敬佩不已。 仅用了半夏、生姜、茯苓三味药,为何有如此疗效呢?张锡纯认为:“从来呕吐之证,多...

  • 咳嗽病 咽干口干无痰或少痰 柴桂杏味汤

    咳嗽病 咽干口干无痰或少痰 柴桂杏味汤

    章浩军,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岩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十二五”国家重点中医专科——脾胃病专科学科带头人、福建省名中医。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30余载,善用经方治疗久痢(溃疡性结肠炎)、胃痞(慢性胃炎、功能性胃肠疾病)、胃脘痛(胃溃疡)、顽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疑难杂症。主持并参与省、市科研课题8项,主编《伤寒心悟》《六经辨治脾胃病》等专著,并在国家级、省级公开发表60余篇...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无症状患儿诊治报告1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儿童感染率较低[1],其中无症状感染的诊疗研究较为少见。研究显示,在无症状感染者中检测到的病毒载量与有症状感染者相似[2],无症状感染患儿同样具有潜在传染性及致病性,若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向轻症甚至重症发展。本文对1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患儿的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儿,男,7岁。因“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于2020年2月7日入院。入院时神清...

  • 顽咳久治无效 方用“混沌汤”

    顽咳久治无效 方用“混沌汤”

    郑某,男,69岁,2015年4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半年余。病史:半年前受凉感冒后咳嗽,咯黄痰量多,白天重,夜间无咳,伴咽干痒,偶尔喉中可闻及痰鸣音,无胸闷气短,无口苦,纳可寐安,二便正常。舌红苔黄,脉弦。曾至某医院查肺功能未见异常,CT示轻度机化性肺炎(外院门诊病历表述,未见报告及影像片)。发病以来曾住院抗感染、激素雾化治疗10天,效果不显著,出院后曾口服罗红霉素、左氧氟沙星、阿斯美胶囊、沐舒坦片及清肺止咳化痰中成药数种均无明显效果。既往史冠心病支架术后。素体瘦,易腰酸困。畏寒肢冷,虽已四月天气,衣着...

  • 中医意义上的“痰”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

    中医意义上的“痰”体内有“无形之痰”的依据

    由于人体脾的运化水湿功能下降,或水液在体内的循环、排泄过程中遇到障碍,水液就不能正常滋润人体,反而会在体内形成异常的积聚,成为一种病理物质。这种异常积聚的水液,中医就将它称为“痰饮”。 其中秽浊、黏滞、稠厚的部分,叫作“痰”,另外清稀、澄澈、透明的部分称为“饮”。 因此,中医意义上的“痰”,并不是单单指日常所说的产生于肺部、通过咳嗽可以排出体外,并能被我们所看到的痰,中医的“痰&rdquo...

  • 治好感冒无需药

    治好感冒无需药

    吸热气:将开水浸泡的毛巾放在鼻子附近,吸热气,如果再滴上几滴植物油,比如桉树油,症状会减轻很多,也可以冲个热水澡或者坐在满是热气的洗澡间,这种做法对儿童感冒特别有效。 喝热饮:热果汁对鼻腔气流、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症状的积极效果令人惊讶。喝一些略带苦味的热饮也特别有益。在喝时,如能加点蜂蜜、姜和鲜柠檬汁,效果会更好。 多休息:因为只有睡眠才能让人体得到修复。还有只要引发炎症的病毒存在,任何轻微活动都是有害的,老年人更是如此。 加营养:有助增强免疫力,如维生素A(鸡蛋、牛奶)、维生素E(干果、谷物) 和硒(干果...

  • 无明显外感内热症状婴幼儿发热验案

    无明显外感内热症状婴幼儿发热验案

    路某,男,1岁6个月。2015年11月9日初诊。 其母代述:小儿发烧3天,体温高时可达39℃,汗出时烧可退,2个小时左右复烧。刻诊见:身灼热少汗,手心手背皆热,精神可,不思饮食,昨日解大便2次,今日大便未解,无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外感症状,亦无口渴、唇干等内热症状,咽部鲜红伴有扁桃体肿大,舌红苔薄黄略腻,指纹浮紫,脉数。 此乃温病,辨为少阳阳明合病,方选小柴胡加石膏汤合升降散化裁: 北柴胡15克,淡子芩6克,潞党参8克,炙甘草3克,小红枣5克,生石膏20克,白僵蚕6克,净蝉蜕3克,赤...

  • 大疱性鼓膜炎快速无创止痛

    大疱性鼓膜炎快速无创止痛

    适应证:大疱性鼓膜炎急性期剧痛。 药品用法:将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滴入患侧外耳道,每次5~6滴(约40滴/mL),每隔2h(或根据药物半衰期)可再使用1次,配合消炎及抗病毒药物治疗。2~3min后疼痛明显减轻,数次使用后耳痛可逐渐缓解。 注意事项:有耵聍栓塞堵塞外耳道时,须先行清理;若大疱破裂,病情基本缓解,则无须使用。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王超 张吉仲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

    中医“痿证”重症肌无力症

      重症肌无力属中医“痿证”范畴,而根据疾病不同阶段再结合西医分型,又可属于中医的不同病证。笔者临证将该病分为8种证型论治,由于脾胃气虚多为常见证型,故拟健脾益气汤,针对重症肌无力(西医分型:眼肌型;中医辨证:脾胃气虚证),症见以上睑下垂或伴斜视、复视,目睛转动不灵或上下睑闭合不全,伴见四肢倦怠,少气懒言,气短胸闷,纳呆食少,思睡,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者疗效良好。   组方黄芪30~90克,党参15~60克,白术15克,茯苓25克,炙升麻12克,柴胡12克,当归15克,陈皮12克,...

  •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验方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验方

    干咳。燥邪犯肺肺失宣降此型常见于感染后咳嗽早期,盖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喜清肃而不耐寒热。燥邪侵犯肺系,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并灼伤肺津,遂发是证。 干咳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干、喉痒、鼻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解表清肺,润燥止咳。 干咳治疗方:茯苓15 克,牡蛎15克(先煎),陈皮15克,杏仁15 克,半夏10克,薏苡仁 15克,甘草3克,冰糖 50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睡前服。 功效:润肺脏、化痰湿、止咳喘;治干咳无痰,夜间咳甚;不思饮食,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等。...

  • 近半年无唾液治验方

    近半年无唾液治验方

      何某,男,67岁。2001年5月18日初诊。   患者自诉唾液减少1年,近半年无唾液,舌黑,口干无味,食欲减退,五心烦热,说话声音低微,每日含薄荷糖刺激口腔湿润,累服中西药,效果不佳,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病史。   诊见精神萎靡,消瘦懒言,声低语怯,表情淡漠,头发稀少无光泽,面色稍黑,唇干舌燥,舌尖微红,苔黑,口腔黏膜干燥。颈部淋巴结不肿大,桶状胸,肋间隙增宽,三凹征突出,呼吸运动两侧减弱。叩诊肺部过度回响,听诊两肺可闻及哮鸣音,左下肺有少许湿性罗音,心音低远、律齐。脉搏沉细无力。辨证属肺...

  • 疲乏无力 甘草30克生姜3片

    疲乏无力 甘草30克生姜3片

      邻妇赵某,39岁,患病卧床,于2008年9月10日邀余诊治,自诉心慌气短,食欲不振,头晕,口舌生疮,疲乏无力,寒热时作,观其面色萎黄,消瘦无华,舌红少苔,脉沉细无力。问及病史,诉其患病已半年余,曾多处求医治疗,服药无数,罔效。两月前曾在当地医院做全面检查,未有异常所见。查看诸医处方多以二陈汤、半夏泻心汤、温胆汤等加减治疗,服药百余剂,门前药渣如山,但无一方中的,缓解症状。   近几天,患者自觉心慌乏力加重,动辄汗出,口舌生疮,余定思之,此症为神经官能症,属中医虚劳杂症。治当以调节情绪,饮食调理为主,而服...

  • 排脓散汤治疗无名肿块

    排脓散汤治疗无名肿块

    胡某,女,38岁,于2015年9月3日初诊 主诉:右侧颈部肿块两天。患者于就诊前一天洗澡时不经意间发现右侧颈部有一个如核桃样凸出肿块,担心是恶性病变,神情甚是焦虑。刻下诊见:颈部肿块按之柔软,触之无疼痛,周边无黏连,局部皮肤无异常,大小便正常,咽部不红,舌暗红苔薄白,脉浮滑。 方药:白芍15克,桔梗10克,枳实12克,甘草10克,红枣10克,生姜1片。4剂,水煎温服,日1剂,分2次服。 二诊(2015年9月8日):患者复诊时欣喜来告肿块已经消除大半,守方再进3剂。 按:...

  • 胃无力后全身衰弱治案 止癌痛

    胃无力后全身衰弱治案 止癌痛

    笔者曾遇一例胃无力后全身衰弱的患者,四方求医数十人,疗效欠佳,后笔者查其“每日均在凌晨发病”的规律,将对症之剂补中益气汤在每日疾病发作之前服之,得获良效,总结病案如下。 王某某,女,45岁,已婚,农民。患者一年前曾因精神不爽引起食欲不振,每日主食三四两,食后觉胃堕不堪,伴有全身乏力,头昏,耳鸣,多梦,易惊,口干不欲饮,饥饿时胃部更觉嘈杂不堪,时觉手足麻木抽搐,更有每日起床,晨6时许解稀便一次,即刻出现心烦、心悸、头昏、自汗,持续至中午10点方逐渐缓解。先后住院二次,更医变方甚多,先...

  • 甲亢烦躁易怒疲乏无力 化痰散结以治标处方

    甲亢烦躁易怒疲乏无力 化痰散结以治标处方

    病例:李××,男,27岁。 主诉:烦躁易怒,心悸多汗,疲乏无力,手颤8个多月。医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医始予西药抗甲状腺药物不但效果不够明显,反而出现肝功异常、药疹,不得不改请中医治疗,但时至今日一直无明显效果。 细审其证,除烦躁易怒,心悸多汗,疲乏无力,手颤之外,并见两眼外突,眼裂增宽,上下眼睑不能闭合,失眠多梦,精神紧张,身热,甲状腺弥漫性肿大,舌苔白,脉虚弦滑数而促。 综合脉证,诊为气阴俱虚为本,痰火郁结为标。治以补气养阴以培本,疏肝理气,化痰散结以治标。...

  •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误解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误解

    “中成药无毒”是一种误解。中成药如果运用不当,也与西药一样能引起毒副反应,轻则贻误病情,重则危及生命。下面就以一些家庭常用的中成药为例,谈谈它们的毒副作用。 1 六神丸: 为消肿解毒药,常用于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炎、痈疽疮疖等症。此药除孕妇禁用外,体质虚弱者也应慎用。 有的人因为咽喉肿痛服用了六神丸,结果出现皮肤痛痒、烦躁不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嗜睡昏迷,以及呼吸困难、心律不齐等症状,送医院治疗后才转危为安。 有的父母为了预防孩子生扉子和疮疖,给...

  • 两张药方:快活无忧散 和气汤

    两张药方:快活无忧散 和气汤

    □ 毛德西 河南省中医院 明朝铁脚道人,写了一本书,书名为《霞外杂组》,书中有两张药方流传至今,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第一张药方是:快活无忧散 药物:除烦恼,断妄想。 制法:上二味各等分,研为极细末,用清静汤送下。此方不寒不热,不苦不辛,可自我求之,自我得之。 服法:凡用此药,先要洒扫一静室,窗棂虚朗,前列小槛,栽花种竹,贮水养鱼,室中设一几一榻一蒲团,每日跏趺(佛教徒的一种坐法,即盘腿而坐,脚背放在大腿上)静坐,瞑目调息,将前药服之三炷香之久,任意所适,或散步空庭,...

  • “无病三分虚”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无病三分虚”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夏季气温高、湿度大,人们出汗多,消耗大,加上昼长夜短、睡眠不足等原因,体质往往会有所下降,常常是“无病三分虚”,出现少气懒言、疲倦乏力、口渴咽干、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等,此时喝点生脉饮,能有效缓解各种不适。 生脉饮出自《内外伤辨惑论》,由古方“生脉散”衍生而来(人参、麦冬、五味子),全方仅三味药,一补一滋一敛,配伍极为严谨,具有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的功效,全方补肺清心,以补为主,对于气阴两虚者的伤暑、中暑所致的困倦、气短乏力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可谓“...

  •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镇痿汤

    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镇痿汤

    裴正学,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省首批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甘肃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名誉会长,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从事中西医临床工作50余年,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病,疗效独特。 组成:黄芪15克,当归10克,制乳香6克,制没药6克,龙眼肉10克,山药10克,山萸肉1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鹿角胶10克,马钱子1个(油炸),鳖甲15克,党参10克,菟丝子10克,知母20克,生姜6克,威灵仙10克。 功效:益气健脾,温阳补肾,托毒生肌。 主治:重症肌无力、肌无力综合征...

  • 治疗下肢无力予静顺汤原方

    治疗下肢无力予静顺汤原方

    静顺汤治疗下肢无力 李某,女,1969年11月11日出生。 2018年3月12日就诊。主诉:左下肢畏寒无力,走路跛行三天。去年11月底,因在寒冷处久坐,起立时突然感觉左下肢无力,欲摔倒,经人搀扶行走约5分钟,回家温水足浴后渐缓解。之后每遇气温寒冷变化时即感左下肢无力,偶有头晕感。三天前,又因气温突然变冷,左下肢畏寒无力,走路跛行,三天来不见好转。颅脑核磁共振检查示:双侧侧脑室周围内多发脱髓鞘病变,多发性硬化可能性大;腰椎核磁共振检查示:腰椎退行性病变,余无明显异常。西医诊断:多发性硬化?脑栓塞?...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