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771页

疗 第771页

  • 漏肩风自疗方法

    漏肩风自疗方法

    漏者,露也。露肩当风感受风寒湿邪引起肩部酸楚疼痛,功能障碍等症,谓之 “漏肩风”。多发于中老年人,尤以50岁左右为甚。其病因多因年老体虚,气血不足,筋失濡养;或汗出当风,睡卧露肩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经脉拘急,或肩部外伤治疗欠妥及慢性劳损等。初起常感肩部酸楚疼痛,怕冷,僵硬,后疼痛延向颈项及上肢,肩关节运动障碍日渐加重,甚则肩峰突起,上举不便,后伸欠利,不能作梳头、脱衣、叉腰等动作,肩部肌肉有痉挛或萎缩等现象,后期常因肩关节周围广泛粘连,使肩部所有活动均受限制,疼痛反而不很明显了。治疗应采取内外并...

  • 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

    颈椎病自我治疗体操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其临床症状以头晕和麻木为主,颈部活动受限,严重者还可以出现肌肉萎缩、眩晕、肢体瘫痪、大小便失禁等。运动疗法可增强颈肩背肌的肌力,使颈椎稳定,减少神经刺激,改善颈椎间各关节功能,增加颈部活动范围,减轻肌肉痉挛,纠正不良姿势。长期坚持运动疗法可促进机体的适应代偿能力,达到巩固疗效、减少复发的目的。运动疗法适用于颈椎病症状缓解期及术后恢复期的患者,其具体的防治方法如下。 头颈旋转法 头尽力向左侧旋转至最大限度,目视左前方停留片刻,然后还原;再转向...

  • 贴敷疗法治疗脊椎病 效果较满意

    贴敷疗法治疗脊椎病 效果较满意

    采用中药外敷法治疗脊椎病56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临床资料 56例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 40~70岁;腰痛者39例,颈痛者17例。经x 光片或CT证实有腰颈椎病变者4l例,仅有疼痛症状而无明显病变者15例。 二、治疗方法 处方:白僵蚕、白芷各6克,全蝎3克,蜈蚣2条。 用法:共研成粉,治疗时用麝香祛风膏将药粉贴敷在疼痛部位,每3日换药1次, 2周为1个疗程。 三、治疗效果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 年未复发;显效: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 疗...

  • 同是“闪腰”治疗各异

    同是“闪腰”治疗各异

    在人体的腰部,有三个地方容易受到损伤,第一是脊柱两侧的腰肌扭伤;第二是脊柱上的小关节错位;第三是脊柱内的韧带受伤。对以上3种不同的“闪腰”,患者常常因为不明白受伤部位,而不能进行有效治疗。有的患者发生脊柱小关节错位或伤及脊柱韧带时,以为是腰肌扭伤,于是私自进行按摩理疗,导致病情加重。那么,“闪腰”后该如何正确治疗呢? 因扛重物造成的腰肌扭伤,最好卧床休息。一般腰肌扭伤由腰肌用力不当引起。在急性扭伤后24—48小时内,不宜热敷和贴伤筋膏药,因为会加重肿胀和淤...

  • 指掐“内关”治疗落枕

    指掐“内关”治疗落枕

    落枕是常见病。笔者采用指掐“内关”治疗落枕,见效迅速,其效甚佳。此法简单易学,又没痛苦,特做一介绍,以便应用。 诊断落枕并不困难,但需注意排除颈椎疾病。若压痛点在项正中(Bp颈椎上),应考虑颈椎疾患,可配合X线进一步检查确诊。当采取指掐疗法无效时,可排除落枕疾患。 内关穴位于前臂屈侧,腕横纹上二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内关穴的主要功效是宁心安十申、疏肝禾口胃、止痛。 操作方法:首先,操作者先将自己的右手拇指指甲剪短,然后,操作者左手握住患侧的手背,使其腕关节适当屈曲,以便使腕部...

  • 风湿病民间治疗偏方

    风湿病民间治疗偏方

      治疗风湿病民间有很多偏方,有时候治起来还真见效。以下几种方法不妨试一试:   1、常饮蜂王浆。每天服用5~10毫升蜂王浆,连服2~3个月,可使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得到改善。   2、常饮鲜牛奶。每天服用鲜牛奶500毫升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因为类风湿病在整个病程中,均缺钙,牛奶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富含钙离子。   3、生姜加葱敷。取鲜生姜、鲜葱白,按1∶3比例配用,混合捣烂如泥,乘热敷于患处,每48小时更换1次。   4、生姜外敷。鲜生姜切片炒热敷于膝上,两个晚上后再将陈小麦打碎,炒热包之。   5、...

  • 理筋按摩 针灸治疗足跟痛

    理筋按摩 针灸治疗足跟痛

    有些人在生活中常会出现足跟疼痛的症状,这多半是患了跟痛症。跟痛症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该病的治疗如下: 1、注意休息。跟骨骨刺及滑囊炎所致者,应减少站立及行走,少承重。一般卧床休息后,症状会随之缓解。 2、理筋按摩。可在痛点及其周围做按摩推揉,以减轻患部疼痛。 3、针灸治疗。针刺昆仑、太溪、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取补法,隔日1次;药艾外灸(或隔姜灸),取阿是穴,每次灸20-30分钟,每日2次。据临床报道,约80%患者经灸后疼痛明显减轻。一般2-3周为1疗程。 4、封闭...

  •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经验方:防风、川芎、羌活、独活各6克,白术、茯苓、秦艽、黄芩、熟地、白芷、当归、白芥子各10克,生地、白芍各20克,忍冬藤、黄芪各30克。 加减:热盛加连翘10克,口干心烦加生石膏20克,知母10克,阴虚火旺加白薇10克,湿热加防已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疗效:本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6例,显效66例,好转15例,无效5例。...

  • 米醋热敷治疗落枕

    米醋热敷治疗落枕

    落枕是一种常见疾病,多因睡眠姿势不良或枕头高度、软硬不当以及感受风寒所致。症状不严重者,可在家中用米醋热敷治疗。 米醋具有活血化瘀、消肿软坚、散寒止痛的作用。取米醋300毫升,将棉纱布或纯棉毛巾放入醋中,浸湿后拧干,平敷在颈部肌肉疼痛处,用水温为80度左右的热水袋热敷,保持局部温热,以局部皮肤感觉不烫为度,同时配合活动颈部。一般治疗1次,疼痛即可缓解。 如果落枕频繁发生,并伴有头晕、手指发麻、手臂发沉等症状,则应该考虑颈椎病诱发的经常性落枕,需到医院诊治。...

  • 肩周炎导引疗法

    肩周炎导引疗法

    两脚分开与肩同宽,松静站立,双手自然下垂,舌抵上腭,双目平视,排除杂念,全身放松,调匀呼吸,气沉下丹田(肚脐下三横指)。两臂从体侧慢慢提起,左右平伸,同时进行吸气动作,意想气从下丹田上升至胸部,然后贯注于双肩。稍停5~10秒后两臂缓慢下落,同时呼气并意想气由双肩进入胸部后再下降至小腹(下丹田),反复进行锻炼。每次10~20分钟,每日2~3次。当动作、意念、呼吸均匀熟练后,再将意念延长,提臂吸气时由下丹田到胸、肩臂,再行至十指;落臂呼气时再将气由十指返回到小腹。可防治肩周炎、手臂麻木疼痛等病症。 通过提臂的动作配合意...

  • 通脉止痛 陈立刚治疗肩周炎方

    通脉止痛 陈立刚治疗肩周炎方

    治肩周炎(湿热蕴结)方 处方:黄柏、苍术各10克,薏苡仁、葛根各25 克,牛膝、川断、桑枝各12克,元胡、地龙、秦艽、防己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热祛湿,行气止痛。用于治疗肩周炎,中医辨证属湿热蕴结型。症见肩关节疼痛,灼热感,肩关节活动受限,指压肩关节疼痛明显,伴口苦干,面红,大便粘滞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创方者:陈立刚 治肩周炎(风寒凝滞)方 处方:羌活、独活、当归、防风、威灵仙、桂枝、宣木瓜各10克,杜仲、桑寄生各20克,牛膝、川断各 15克,细辛3克。...

  • 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很多中老年人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它是一种退行性疾病,病情轻者可有关节间隙变窄等现象;病情重者可有严重的关节硬化性改变及明显畸形。在众多的外治法中,以热疗尤为多见,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功效。此热敷法制作简便,适合家庭操作。   具体方法是:取紫苏子、莱菔子、白芥子、吴茱萸各60克。将上药共研磨成粉末,加入粗盐250克,混合后装入布袋中,用微波炉加热,使之温度达到60℃~70℃时取出。确定患者能耐受后,敷于关节痛处20分钟。每天2次,7天为1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可见效。...

  • 柯与参治疗风湿病的特点总结

    柯与参治疗风湿病的特点总结

      柯与参(1903-1978年)是甘肃省著名的老中医和中医教育家,中医学术造诣很深,临床经验丰富,自拟了许多至今在临床上使用的验方,他认为“万卷虽多必择要,一方有效即穷源。”著《柯与参医疗经验荟萃》一书,书中记载有治疗风湿病的医方8首和病案1则,读后颇受启迪,临床应用效果显著,现将他治疗风湿病的特点总结如下。   分型论治   柯与参认为“痹证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病,表现在患者身上的症状是有差异,但不外风、寒、湿三邪侵入肌表,深入经络,痹阻血脉所致,甚者深入筋骨,留恋不去。故大多数...

  • 老中医治痛风食疗经

    老中医治痛风食疗经

    痛风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病症,同时也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病种之一。此病症在发病早期,如诊疗及时用药合理,一般2~3周即可临床治愈或缓解。但此病复发率极高,如治疗不到位彻底或饮食不节制,则极易反复发作,多时可在一年内反复发病3~5次,甚至更多。 老中医胡大夫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总结出一组用于预防痛风复发的食疗方,现介绍如下。 1.车前子煮冬瓜 配料:车前子20克,冬瓜O.1公斤,菜油、盐、酱油、姜、葱适量。 制法:将车前子浸泡20分钟后捞起,冬瓜去皮洗净切成小块备用;把铁锅烧红人菜油烧至八成...

  • 治疗足跟痛民间快速疗法

    治疗足跟痛民间快速疗法

    特约专家、香港国际医学院客座教授、医学博士 郭振东 一、米醋足浴法:取米醋1公斤,适 当加热,每日浸脚数次,每次1小时,2日 1剂,连续30-60天。 二、醋药浸泡法:皂角刺80克,陈醋 1公斤,共置盆中,煎沸后熏洗足跟部,待 药液变温,再泡患处20分钟,每日2次, 每剂2天,15天为1疗程,连续1—2疗 程。 三、药泡按摩法:取制川乌、制草乌、木瓜、红花各30克,水煎取汁,浸洗患处,洗毕用拇指或掌根沿跟骨内外侧进行按摩,然后按摩足跟底部,手法由轻到重,每次30分钟,每日2次,连续1-2 周。...

  • “三操”治疗腰背痛

    “三操”治疗腰背痛

    旱地划船操 先将身体挺立站直,双脚开立,并由髋处上体前倾,塌腰挺胸,抬头向前看,双手前举,手心朝下握拳,好像抓住划船的双桨。双手从前向后,后背肌肉用力夹紧,如拉船桨的动作,如此反复。上身前倾,双手由前向后运动,约做50次,每天晚上做1次。这套操可缓解颈背部诸多疼痛、僵硬症状,还可有效地缓解和根除伏案工作者和中老年人的背部疼痛问题。 伸展背部操 取俯卧位,两上肢放在背上伸直,将头颈和肩部逐渐抬高。同时收腹将双腿伸直逐渐抬起,让腹部着床,肢体成船状,共做10次,早晚各1次。这套操可防止腰部肌肉劳损、腰背酸痛等。 捶击背...

  • 验方对治疗跟痛症

    验方对治疗跟痛症

    跟痛症俗称“脚后跟痛”,一般多为一侧发病,也可两侧同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晨起下地时足跟疼痛,稍走动后可缓解。中医认为,跟痛症是由于“肾精不足,气滞血瘀”所致,以下偏方、验方对治疗跟痛症有良效。 1、舒筋外洗方木瓜、防风、鸡血藤、威灵仙各30克,红花10克。上药浸泡后加水煎30分钟,将药液倒入盆内,每晚临睡前泡双足15-20分钟。该方有舒筋活络、活血止痛的功效,适合跟痛症初发者。 2、透骨外洗方透骨草、防风、威灵仙、丹参、当归、川芎、牛膝各30克,皂角刺、...

  • 痛风症要配合饮食治疗

    痛风症要配合饮食治疗

    痛风症是尿酸代谢障碍所引起的疾病,在使用药物治疗痛风症的同时要配合饮食治疗,坚持低嘌呤、低热量、低脂肪、低盐及高水分供给的“四低一高”食疗原则,以达到减少外源性尿酸的形成和促进体内尿酸的排泄目的。 低嘌呤摄入 进食过量的嘌呤可转化成为尿酸,加速痛风发作,所以痛风患者需长期进食低嘌呤餐,即每天摄取少于150毫克的嘌呤。高嘌呤的食物如各种动物内脏、脑髓、浓肉汤、海鲜、豆类、花生、菠菜、菇菌藻类、咖啡、浓茶等,最好尽量避免。多吃含嘌呤较少的面粉类制品(面条、馒头、花卷、面包等)、芋头、红薯...

  • 治疗褥疮单方

    治疗褥疮单方

    鲜桃树叶100克,加水1500毫升,浸泡15分钟,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熏洗患处,每天2—3次,4天为1疗程。适用于褥疮。...

  • 治疗劳伤腰痛 肾亏腰痛验方

    治疗劳伤腰痛 肾亏腰痛验方

    (—)劳伤腰痛 方法:艾叶一两,炒黄的蟹壳1两,浸白酒1 斤,三日后用酒涂腰部,一日2-3次,连用7-10 日,可治多年腰痛。 提供人:一仙 (二)肾亏腰痛 方法:丝瓜籽半斤,炒黄研成粉。白酒送服,每次一钱,1日2次,服完即愈。此方还可治妇女产后腰痛。 提供人:舟超...

  • 食疗治“风湿”

    食疗治“风湿”

      梅雨时节,空气潮湿,老年人风湿病容易发作。服用抗感染、止痛等抗风湿西药会刺激胃黏膜和影响肾脏功能,而食疗既有利风湿治疗,又易于接受。   黄花蛇肉汤 取活蛇一条(肉250克),黄花30克,当归9克,生薏米60克,红枣5枚。活蛇剖杀,去头及蛇皮、内脏、洗净血污,斩成小段备用;黄芪洗净,切成小段;当归、生薏米洗净杂质,当归切成薄片;红枣洗净去核。将五物同放沙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煮汤约90分钟。调味后待温,饮汤吃蛇肉。具有补气活血,祛湿逐痹的作用。   桑枝煲母鸡汤 取桑枝60克(鲜品120...

  • 二枝酒疗肩周炎

    二枝酒疗肩周炎

    随着气温降低,中老年人的老毛病“肩厨炎”极易发作,疼痛难忍。中医认为,肩周炎属于风寒湿痹,可饮二枝酒来防治。取桑枝、桂枝各15克,泡入500毫升优质白酒中,封口置于阴凉处。每日摇晃3-5遍,了日后即可,每次取15毫升佐餐饮用,每日1~2次。 二枝酒中的桑枝有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等功效;桂枝可温经通脉、助阳化气、散寒止痛;白酒可温经散寒、通络活血,且是一味药引。用白酒泡二枝,可以增强二枝的功效,引药性直达病所,对肩周炎疗效甚好。...

  • 中医调神治疗顽固性背痛

    中医调神治疗顽固性背痛

      临床上颈肩腰腿痛等大多属于中医“痹证”范围,中医外治法有针灸推拿、刮痧等,中药常规治疗不外独活寄生汤、葛根汤,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桃核承气汤等,针对痹证常见病因风、寒、湿,及瘀血所致“不通则痛”,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通过中医调神治疗痹证,视角独特,疗效显著。   案1八味除烦汤治疗顽固性背痛   患者,女,28岁,2010年3月8日来诊。   背部疼痛间断性发作两年。患者正常体型,面色红,唇红,双目有神。性格外向,比较敏感,易上火,心烦...

  • 跪坐矫形法治疗驼背

    跪坐矫形法治疗驼背

    端坐挺胸 端坐于带靠背的椅子上,身体与椅背间要有一定距离,两臂伸直向后,扶撑在椅背的下部,做仰头挺胸动作,使头部尽量靠到椅背上,然后还原,可连续做12次。或背靠椅背,两手扶在两侧扶手上,展腰挺胸,头部后仰,尽量使上体抬高,亦可做 12次。或者背靠椅背,两臂向前上方举起,挺胸、伸腰,使腰背部肌肉收缩,如“伸懒腰”状。恢复原位,反复做12次。 跪坐扩胸 双膝及足背着地,臀部后坐于脚上,同时挺胸,两手十指交叉置于脑后,两肘部向里挟,两肘间距离与肩同宽,头部向后仰,并与双手的力相拮抗后还原,连续做...

  • 四种食疗防治痛风

    四种食疗防治痛风

    痛风是由于体内尿酸过多来不及排泄时,体内的尿酸蓄积,血液中尿酸的浓度增加引起的。以下4种食物对痛风症有食疗和防治作用。 苹果醋。苹果醋的酸性成分具有杀菌功效,有助于排除关节、血管及器官的毒素。经常饮用能调节血压、通血管、降胆固醇,有助于治疗痛风症。 芹菜。芹菜中富含的钾元素能利尿,并促进尿酸排出。 西红柿。西红柿是碱性食物,碱性食物有净化血液的功效,西红柿也有助于排出血液中的尿酸。 黑色食品。黑色食品能够强化肾功能,防止尿酸在体内蓄积。 文晓...

  • 小动作疗法缓神经痛

    小动作疗法缓神经痛

    一个小动作也可缓解坐骨神经痛。坐在椅子上,右腿屈膝90度,右脚踝放在左膝盖上。 延伸背部,将头顶拉长,身体前倾,停住,做一个深呼吸,深呼吸之后,身体慢慢向前倾至腰臀部有伸展感时停住,深呼吸4~5次;右脚转向抬起,脚尖朝下,踩在左膝盖上,双手扶膝盖靠近身体;将身体微微向右旋转,右手扶在右大腿外侧的椅缘。 做完换边亦同。每天做10分钟。 王玉玲...

  • 老寒腿怎么治疗“中药熏洗”

    老寒腿怎么治疗“中药熏洗”

    “老寒腿”患者均有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史,表现为寒冷季节影响的髋、膝关节或双下肢冰凉、疼痛,但无关节红肿、畸形、功能异常及患肢触痛、温觉异常,实验室常规理化指标正常。常常因劳累、寒凉刺激而复发或加重,常规治疗多采用消炎镇痛、抗风湿药物,如芬必得等,但长期服用易致胃炎、溃疡等病症。笔者临床采用中药煎汤熏洗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 制川乌、制草乌各10克,伸筋草、路路通、红花各15克,土茯苓、透骨草、艾叶、威灵仙、川椒、白芷、元胡各10克,细辛5克。,方法:加水煎煮...

  • 治疗跌打损伤方

    治疗跌打损伤方

    三七10克,赤芍12克,甘草6克。研末混均,每次5克,饭后用温开水冲服,每日2次,连服5-7天。适用于跌打损伤。...

  • 捏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捏脊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

    捏脊疗法主要是对督脉、膀胱经的捏拿,起到调脾胃、和阴阳、通经络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小儿疳证及脾胃不和诸证。临床经验发现,用此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也可取得明显疗效。 急性腰部扭伤多因劳作闪扑或姿势不当引起,捏脊可起到通达经络、活血散瘀、舒筋理气之作用,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手法简单,疗效肯定,且无副作用。 患者俯卧床上,屈肘两手平放颌下,下肢伸直。术者站在患者左后方,先确定腰部痛点,然后两手拇指、食指握成半拳状,两指保持一定距离,对准腰部压痛点,将皮肤捏住猛然提起,随即放松,此时常可听到响声。每日1次,患者经一...

  • 大杼穴治疗风湿痹证

    大杼穴治疗风湿痹证

      【穴性特点】   “杼”指织布机上的梭子,大椎骨两侧有横突隆起,形似织杼,古称杼骨,本穴在杼骨端故名大杼。本穴为手足太阳、少阳经的交会穴,能宣通太阳、少阳经气,有清热解表,宣肺定喘之功,可用于头痛及项背肌肉强痛等。   《医宗金鉴》中记载大杼主“遍身发热,疟疾,咳嗽多痰”。《针灸甲乙经》则认为:“颈项痛,不可以俯仰,头痛,振寒,瘈疭,气实则胁满,侠脊有并气,热汗不出,腰背痛,大抒主之。”大杼穴又是八会穴之一的骨会穴,有强筋壮骨之...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