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疗 第708页

疗 第708页

  • 连建伟治疗脾胃病验案6则

    连建伟治疗脾胃病验案6则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 生命之本。 脾胃若病, 常 可导致各种疾病。 吾师连建伟教授, 治疗脾胃诸种疾 患, 根据辨证论治的原则, 从整体出发, 灵活运用各 种方剂加减治疗。 今总结6则验案与同道共享。 小柴胡汤治不欲饮食案 患者某, 女, 67岁。 2007年4月6日初诊。 不欲饮食 1月余, 畏寒发热, 口苦, 心烦欲呕, 小溲少, 左关弦, 右脉缓, 舌苔薄黄边有白涎。 西医诊断: 消化不良。 中医诊断: 不欲食。 中医证型: 少阳病。 治以调和少 阳、 理气和胃, 拟小柴胡汤加减。 处方: 柴胡10g, 黄...

  • 干咳民间治疗三便方

    干咳民间治疗三便方

    干咳,或呛咳少痰,伴有咽痒如蚁行及异物痰黏喉梗之不适感,咽痒即咳,咳声连连,迁延不愈,口干舌燥,胸胁胀满甚或隐隐作痛,情志不畅易诱发或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 1、雪梨、鲜藕等量,切碎,以纱布绞取汁液,日饮数次,一次20~50毫升。 2、雪梨2个,川贝母粉末6~9克,冰糖30~50克,共置碗内,隔水炖熟,饮汤吃渣,每日2次,连服3~5天。 3、茯苓15克,牡蛎15克(先煎),陈皮15 克,杏仁15克,半夏10 克,薏苡仁15克,甘草3 克,冰糖50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睡前服。功效:润肺脏、化痰湿...

  •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医诊疗方法

    急性有机磷中毒中医诊疗方法

      有机磷农药有蒜味,难溶于水,不易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在碱性条件下易分解失效,较易通过皮肤和黏膜、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有机磷农药中毒占急诊中毒的49.1%,居各种中毒之首。   辨证分型   毒蕴脾胃: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腹泻或便秘,甚则呕血、便血、午后潮热,舌质深红、苔黄腻、或花剥苔,脉弦数。   [治法方药]  和中解毒,健脾和胃。甘草泻心汤(《伤寒论》)。   毒聚肝胆:两胁胀痛,恶心呕吐苦水,咽干口燥,头目眩晕,甚则出现黄疸,四肢抽搐,舌质红、苔黄微黑,脉弦数。   [治法方药] 清解邪毒。四逆散(《伤寒论...

  • 秋季:茶疗养生治病好时机

    秋季:茶疗养生治病好时机

    健康教育专家建议,在秋季采用茶疗养生,简单方便,还能较好的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大家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用茶。 姜苏茶:此茶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具体做法是选取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干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天喝2次,上下午各温服1次。 萝卜茶:此茶能清肺热、化痰湿,加少许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选用白萝卜 100克、茶叶5克,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稍微加点食盐调味,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2次。 银耳茶:此茶有滋阴降火,...

  • 秋冬季中医茶疗养生

    秋冬季中医茶疗养生

    茶疗,是关于用茶以及相关中草药或食物进行养生保健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学问,既保持了茶的特色和作用,又有茶本身所不具备的功效,可谓中国茶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茶在中国最早是以药物身份出现的,中国对茶的养生保健和医疗作用的研究与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 中医认为,苦性燥,苦燥之品易伤津耗气,因此古语说:“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秋冬季燥邪正盛,肺容易与秋冬季燥气相通,感受秋燥之邪。许多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往往从秋冬季开始复发或逐渐加重。因此,秋冬饮食养生应忌苦燥。茶疗简便,既可养生又能治病,近年来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理作用,不断...

  • 疏肝理气治疗肝咳

    疏肝理气治疗肝咳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剧烈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社会活动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医《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在五脏咳中,临床上以肝咳最为常见。肝咳是由于肝气郁结,肝气犯肺,引发咳嗽。因此,疏肝理气止咳是治疗肝咳的重要方法,一般用疏肝解郁、理气化痰的药物,效果均比较理想。但是,由于咳嗽有外感和内伤之分,因此,在治疗上,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方法也有所不同。  1.内伤咳嗽,调养脏腑加暖肝 内伤咳嗽一般是因其他脏腑病情缠绵,久病体虚,累及肺脏,如脾虚湿盛的痰浊...

  • 手足心发热中医疗效好

    手足心发热中医疗效好

      很多人常有这样的感觉,手心经常发烫,贴在身体其他部位的皮肤上,会有热热的感觉;有的人还有夏季手心热、冬季手心凉的特点;还有一些人手心、脚心都感觉热,甚至心里老是烦烦的,容易发脾气,在中医学中,这叫“五心烦热”,多见于阴虚、血虚和食积。前两者好发于女性,后者好发于儿童。   阴虚所致的手心热多见于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表现为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干咽燥、舌红少津,可选用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等滋阴清热的药物进行治疗。   血虚导致的手心热,大多见于年轻女性,多伴有痛经,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夏天手心热、冬天手脚冰凉,平...

  • 体内堆积毒素 排毒食疗方

    体内堆积毒素 排毒食疗方

    环境污染、电脑辐射、不良饮食习惯等都有可能导致人体内产生各种生理垃圾,毒素长期在体内堆积,则会引起记忆力减退、面色灰黄、便秘、痔疮等系统疾病。因此排毒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健康话题。 海带炖鸭清除血管壁上的胆固醇 海带有降低胆固醇、排出放射性物质的作用。海带中含有一种叫硫酸多糖的物质,能清除附着在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使胆固醇保持正常含量。 做法:将鸭子(250克)剁成小块,海带(200克)切成方块,将鸭和海带用开水烧开,撇去浮沫,加人葱、姜、料酒、花椒,用中火将鸭炖烂,再加盐,出锅装盘即可。 黑木耳豆腐汤消除血液中的热...

  • 毛刷止咳治疗法

    毛刷止咳治疗法

    手掌向上伸平手臂,从肩胛处开始,用软刷子沿着手臂内侧的上方,一直刷到大指,适应以后逐渐过渡到用硬毛刷,由上向下刷,不得逆方向。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肺部经络的经气流通,能预防感冒、哮喘发作,并有止咳化痰作用,用于防治咳嗽痰多等肺部不适症状。毛刷止咳治疗每天1次,每次5分钟,刷至皮肤呈微红色为止。 (方芳)...

  • 临床治疗脾病提供思路

    临床治疗脾病提供思路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由形、气、神3个要素构成。人的生命是以形态组织结构为基础,在“神”的主宰作用下,通过调节“气”的运动变化完成各种生命活动。藏象也正是以形态组织结构为基础,以气、神为功能、信息的生命系统。区别于西医学基于人体解剖学研究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病理变化而认识疾病的模式,中医学以古代哲学思想(如阴阳五行学说)作为方法论,运用象思维开展对脏腑功能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论述脾形、脾气、脾神及此三者之间的关系,梳理深化对中医脾的特性、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理解,以期为临床治疗脾病提供思路。   形、气、神构成生命...

  • 单兆伟运用透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单兆伟运用透法治疗脾胃病经验

    透法,轻清宣泄,引邪外出,用药醇正,不伤正气,是孟河医派学术思想特色之一。全国名中医单兆伟跟随孟河医派张泽生学习多年,在治疗温热病中尤善用透法,并将透法进一步拓展为宣透、渗透、通透、润透四法,在治疗脾胃病中用之,亦屡起沉疴。笔者有幸跟随单兆伟老师学习,现将其运用透法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   宣透   宣透,适用于气机郁滞、胃失和降、痰湿阻遏胸膈之证。症见胸膈满闷,或胸骨后隐痛不适,吞咽不畅,恶心,呕吐,舌淡,苔薄腻,脉弦滑。常见于反流性食管炎、食管裂孔疝、急性胃炎、胃肠型感冒等病症。气机郁滞、痰...

  • 止久咳食疗方

    止久咳食疗方

      桑叶菊花利咽茶  取桑叶10克、菊花10克、青果10克,洗净晾干,置于开水杯中浸泡20分钟,分次当茶饮用,具有润燥利咽作用,适宜于慢性咽炎患者久咳、咽痒、咽干、咽痛患者。   沙参百合粥  取南沙参15克、杏仁10克、百合15克,洗净用纱布包扎,与粳米100克一起熬煮成粥,去除药袋,即可食用,日服2次,具有养阴润肺、去燥止咳作用,适宜于慢性干咳、唇干舌燥者。   蜂蜜萝卜汁  白皮大萝卜1个,洗净,中心挖空,将蜂蜜适量盛装于内,放入碗内,置锅中隔水蒸后食用。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作用,适用于急、慢性支...

  • 身体虚亏 冬食羊肉治疗和补益

    身体虚亏 冬食羊肉治疗和补益

    中医认为,羊肉味 甘性温,无毒,入脾、肾 经。能补虚劳,祛寒 冷,温补气血,益肾 气,补形衰,开胃健 力,补益产妇,通乳治 带,助元阳,益精血。 羊肉既能御风寒,又 可补身体,对一般风 寒咳嗽、慢性气管炎、 虚寒哮喘、肾亏阳痿、 腹部冷痛、体虚怕冷、 腰膝酸软、面黄肌瘦、 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 身体虚亏等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 宜于冬季食用。 冬食羊肉虽然好, 但是有些注意事项需要记牢。 合理搭配防上火: 羊肉性温热,常吃容 易上火。因此,吃羊肉 时要搭配凉性和甘平 的蔬菜,能起到清凉、 解毒、祛火的作用。凉...

  • 王自立用运脾汤治疗胃痞经验

    王自立用运脾汤治疗胃痞经验

    全国名中医王自立业医50余年,精研历代各家名医论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于中医脾胃病的治疗。近年来,王自立运用运脾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整理报告如下。   脾胃作为升降运动的枢纽,脾气升发,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归于肝肾。一旦脾胃功能受损,运化失健,气机不和,升降失常,变生百病;若脾胃一败,化源断绝,诸药莫救。脾胃功能主要通过脾气来实现,而脾气极易为各种因素所耗伤,然脾虚不运,则胃难和降,升降失常,清浊相干,由虚致实,产生痰饮、湿阻、食积、气滞、血瘀等,形成虚实夹杂之...

  • 治疗脾胃病首当祛痰利湿

    治疗脾胃病首当祛痰利湿

    脾胃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沈绍功对于此病的诊治,具有独创经验和明显疗效。现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将沈绍功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辨证要点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人体脏腑功能活动皆依赖脾胃。在脾胃病辨证中,沈绍功倡导单元组合辨证分类法,强调以虚实为纲,辨寒热两性,重痰湿、气滞病因。   以虚实为纲:脾胃病有“实则阳明,虚则太阴”之说。阳明胃病多为实证,太阴脾病多为虚证。脾主运化水谷精微, 其运化之功能,主要来自脾气(阳)。脾失健运,主要是脾气虚,甚则脾阳虚。胃主受纳、腐熟...

  • 阴虚以滋养阴液 补阴药膳食疗

    阴虚以滋养阴液 补阴药膳食疗

        阴虚证多见于热病后期与多种慢性病,常见有肺、胃阴虚与肝、肾阴虚等证。肺胃阴虚较为轻浅,如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可波及肝肾,尤其损及肾阴。肾阴又是元阴之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有滋养,濡润作用。当肾阴虚损到一定程度,又会阴损及阳。补阴药膳多以甘凉滋养阴液药物和滋补营养食物配伍。     凡以滋养阴液,并能改善或消除阴虚证为主要功效的药膳,谓之补阴药膳。     天门冬膏     材料:鲜天门冬500克。     作用:滋阴润燥,清金降火。     做法:天冬洗净,去心皮,细捣,绞取汁澄...

  • 中药食疗巧解酒免宿醉

    中药食疗巧解酒免宿醉

      酒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非常喜爱的饮料之一,每逢聚会,亲戚朋友畅谈举杯,既增添许多喜庆气氛,也促进彼此之间的友情交流。但是一高兴,难免饮酒过量,引起呕吐、胃痛、头痛等不适反应,甚至导致身体健康的严重损害。   因此,饮酒时应当尽量避免过量,一旦过量则应当尽快解酒。   中医认为“药食同源”,许多中药本身就是食品,许多食物也都有治病的作用,因此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食物和中药都可以用来帮助解酒。      中药解酒   可用酸枣、葛花根各10~15克,一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凉、利尿作用。还可用葛花10克,水煎服,解酒...

  • 灸疗也可试试灸罐

    灸疗也可试试灸罐

    灸法疗效显著、使用简单,特别适合家庭的自我操作,自古以来便受到广大百姓的推崇,所以,古人有“家有艾火不求医”的说法。但是传统灸法操作繁琐、劳力费时,还有烫伤皮肤的危险(除非实行疤痕灸)。于是有人研制出了灸罐,弥补了传统灸法的不足。 灸罐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是安全,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掉灸灰、不漏明火、不易过热烫伤; 二是方便,随意移动,方便固定,随穴而灸,只要将艾绒或剪好的艾段,点燃后放人铜灸器里,火头朝下,盖上盖子,既可手持以适宜的温度悬于患处{以微烫而不痛为宜),也可直接用绑带固定于患处,要是觉得温度不够热,可不垫...

  • 脾胃病 调节脾胃气机 补益脾胃以治疗他脏之病

    脾胃病 调节脾胃气机 补益脾胃以治疗他脏之病

    浅谈名医张锡纯论治脾胃病思想及用药特色   张锡纯,字寿甫,河北盐山人,近代著名中医大家,对古籍经典莫不探索其精奥,又敢于大胆创新而不拘泥,为近代中西医汇通代表人物之一。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广为流传,书中所载方剂大多被现代中医学院方剂教材保留,被誉为“第一可法之书”。张氏尤善论治脾胃病,且见解新颖,但其思想并未单独论述,而是散落在其著作的各个章节中。本文就其论治脾胃病的思想及用药特色总结如下。   1 注重调节脾胃气机的升降 脾胃居中焦,为人体气机上下升降之枢纽,脾主运化升清,胃主受纳降浊...

  • 蜂蜜疗法适合女性养阴

    蜂蜜疗法适合女性养阴

      春季饮食上应多吃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   很多女性体质属阴虚者,脾胃虚弱的人容易在春天犯肠胃疾病,蜂蜜可有效保护肠胃。 专家建议,肠胃不适的失眠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芷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东莞...

  • 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

    我国古代战事频仍,弓箭是重要的兵器之一,因而遭受弓箭伤害的现象较为普遍。箭头多用金属制作,称作箭镞。为增强杀伤力,有的还在箭镞上涂上乌头的汁液,名为毒箭。   ►乌头   中毒者,时间一久,毒性就会在体内弥漫深入,因而必须尽快根除。刮骨疗毒便是古人通常采用的根除之法,即拔出箭镞,刮去毒液,敷上愈创的药物。   《韩非子·安危》就有“以刀刺骨”的说法,并把它与“以忠拂耳”对言:刺骨是为了治甚病,小痛在体,而长利在身;拂耳是为了救危国,小逆在心,而久福在国。   关于刮骨疗毒一事,正史中偶...

    精品偏方 2024-03-08 16 0
  • 阳气是动力 阳气不足的五款食疗方

    阳气是动力 阳气不足的五款食疗方

    阳气是生命的原动力,养生必先养阳气。以下是五脏阳气不足的五款食疗方:   心阳不足   桂枝甘草饮 桂枝10克,炙甘草6克,银杏3枚。将桂枝、甘草、银杏洗净,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泡后代茶饮。   功效 振奋心阳,温补阳气。   适应证 心阳不振,瘀血痹阻。症见“心动悸,脉结代。”胸闷气短,胸部发凉,胸痛,手足寒凉,怕风,唇舌青瘀等症状。   肝阳不足   羊肝粥 羊肝50克,粳米100克,胡萝卜50克。将羊肝去筋膜切碎,与粳米同煮,煮至半熟加胡萝卜丁再煮,至熟加食盐少许为...

  • 和法治疗脾胃病思路探析

    和法治疗脾胃病思路探析

    “和”是人体达到阴平阳秘、动态平衡的一种状态。和法则是通过调和、和解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失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种治法。王健教授是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第4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全国名老中医白兆芝主任医师传承工作室负责人。王健教授擅于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临床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和法治疗脾胃病思路介绍如下。   1 和法的历史沿革 和法是中医主要治法之一,其形成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历史积淀。《黄帝内经》中有“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

  • 蛇毒中毒 风证火证治疗

    蛇毒中毒 风证火证治疗

      蛇毒中毒的临床表现,根据中医理论,基本归纳为三大类:即风症(以神经毒症状为主)、火症(以血循毒症状为主)和风火兼症(以混合毒症状为主)。治疗原则是:内治外治相结合,早期着重外治排毒(方法参照局部处理)和外敷药物,但由于毒蛇咬伤后,蛇毒都有不同程度的吸收,因此,内治也不可缺少,内治应以解毒为主。并根据风火两症之不同和各种临床表现,加以辨证施治。   早期治疗   蛇咬伤的早期,中毒症状并不十分明显,这时在内服解毒药中,必须加攻下药,民间医生所谓“治蛇不泄,蛇毒内结”,就是说治疗蛇伤应重视通便,若大便秘...

  • 汗蒸排毒疗疾

    汗蒸排毒疗疾

    汗蒸是从韩国传人中国 的一种保健休闲方式。韩式 汗蒸是将黄泥和各种石头加 温,人或坐或躺于其内,可用 于祛风、祛寒、暖体活血、温 肤靓颜,古代只是贵族或皇 室的特权享受。汗蒸这种保 健方式传人我国后,很快被 大众认可和接受,尤其在夏 天,很多人都喜欢去汗蒸。 排毒增强免疫力汗蒸 室内温度高,电气石受热后 发出的远红外线可以渗透到 人体深处,有增加血液流量, 加速血液循环、增强新陈代 谢、及时排出体内毒素的作 用,还可以强化五脏六腑的 生理功能,加速体内有害物 质的分解和排泄,使人体恢 复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抗病 力和...

    精品偏方 2024-03-08 17 0 排毒
  • 廖志峰治疗脾胃病经验

    廖志峰治疗脾胃病经验

    全国名中医廖志峰是甘肃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曾得到董建华、焦树德、祝谌予等全国著名老中医的传授与教导,并跟随甘肃省名医窦伯清、席良辰学习,无论是对窦伯清的益气消瘀理论还是席良辰的平补脾胃理论,都触类旁通,择善而从,逐步形成自己思辨虚实、以衡为治的辨证用方体系。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廖志峰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临证经验   治中焦如衡   廖志峰在临床诊疗中也非常重视脾胃功能的平衡,廖志峰认为:“治中焦如衡”这一治则具体体现于升脾气与降胃气、养胃阴与运脾气、疏肝气与调脾胃等...

  • 立春养阳 山药食疗

    立春养阳 山药食疗

    山药绿豆羹 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碎,捣烂成糊状备用。将绿豆淘净后放入沙锅,加水适量,中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至熟烂成开花状,调入山药糊,继续煨煮10分钟,离火后兑入蜂蜜,拌和成羹即成。此品可清热解毒、益气降压,宜肝火上炎型高血压病。 山药虾皮糊 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碎,剁成糜粉状,放入碗中备用。锅置火上,加清水适量,中火煮沸,加入洗净的小虾皮、黄酒、葱花、姜末,继续煨煮10分钟,加入山药糜糊,拌后煨煮至沸,加精盐、味精、五香粉搅和即成。此品可滋润血脉、固肾降压,主治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 山药决明荷叶汁 山药60...

  • 养生进补食疗方“敦煌神仙粥”

    养生进补食疗方“敦煌神仙粥”

    敦煌遗书的医疗养生文献里发现了一个被称为“神仙粥”的养生食疗方。这则粥方记载于敦煌石窟出土的《敦煌卷子》上,粥方详细说明了“神仙粥”的做法和吃法。考证认为,由山药等几种中药煮制而成的敦煌“神仙粥”是中国最早的山药粥方,具有重要的养生价值。 神仙粥:怀山药(去皮)50克j将其煮熟、碾碎;鸡头米25克,煮熟去壳捣为末,将以上二味与粳米50克,慢火煮成粥。韭菜子5~10克研末,待粥成加入韭菜子末搅匀后再略煮1分钟。空腹服用。食后,饮少许热酒,效果更佳。 专家们认为,“神仙粥”的主要组成为山药和鸡头米(又名芡实),被《神农...

  • 临症治疗咳嗽 宣肺止咳为先

    临症治疗咳嗽 宣肺止咳为先

      笔者临症治疗咳嗽,常以宣肺止咳为先,每多获效,在此介绍一典型病例。   侯某,女,32岁,2012年8月初诊。   患者妊娠3月余,咳嗽半月余。因惧药物碍胎,一直未曾服药治疗。咳嗽日剧,时有喘息,咳痰不爽,遂来中医求治。笔者细察脉证,观其面白乏力,咳声重浊,连声不息。舌红苔薄黄,脉滑数,口唇干燥,胸闷纳呆。   思其为外感风热,肺气壅滞。非清热化滞、宣发肺气难以止咳。   组方:炒杏仁12克,前胡6克,款冬花9克,紫苑6克,陈皮6克,枇杷叶6克,知母6克,桔梗6克,炒苏子5克,桑白皮9克,黄...

  • 秋燥伤肺吃些清润养阴的食品 清润解燥食疗方

    秋燥伤肺吃些清润养阴的食品 清润解燥食疗方

    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科主任杨小红教授   秋燥伤肺,应多喝水和吃些清润养阴的食品,例如百合、雪梨等。     ●秋燥天,不少市民出现皮肤干痒皲裂、鼻孔干热、咽喉发痒等症状     ●缓解秋燥需远离辛辣减少熬夜,喝水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专家推荐清润解燥食疗方     秋季这个时节,不少街坊感觉到自己的体内也有一股股看不见、摸不着的“火”,它“烘烤”得人皮肤发紧发痒,鼻孔又干又热似要喷火,口唇溃疡、咽喉发痒,不时还伴有声声干咳,甚至咳血丝、流鼻血、大...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