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 第3页
-
旋转提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王长锋 中国医促会中老年保健分会 旋转提拉手法是在传统中医的基础上,结合生理解剖、人体运动学、神经科学,采用中医中药和经典力学等方法,治疗脊柱疾病及其相关疾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多种症状,如腰痛或伴有神经支配区域的下肢疼痛、麻木、无力、活动受限等一系列临床表现。用旋转提拉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施用得当,有较好的疗效。旋转提拉手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牵引、定位,减轻椎间盘压力,扩大椎间隙,松解粘连,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和消退,缓解疼痛的作用。...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药焗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目前我国体力劳动者中有15%-20%的人患有此病。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以腰臀腿痛麻木为主要症状,属中医“痹证”、“腰痛”范畴,多因长期劳损、风寒湿瘀阻络或肝肾亏虚筋脉失养所致。可选用中药焗疗法,现介绍如下。 [药物组成]青风藤、骨碎补、海桐皮、独活、麻黄、泽兰、乳香、威灵仙各15克,当归、川芎、赤芍、川牛膝、补骨脂、仙灵脾、透骨草各30克,艾叶250克,细辛10克。 [...
-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配合手法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补益肝肾、活血化瘀通络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疗程10天。连续2个疗程。结果:临床痊愈29例占58%,显效11例占22%。好转9例占18%,无效1例占2%,总有效率98%。结论: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良好疗效。 笔者从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中药配合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本组50例中,男39例,女11例;...
-
治疗湿热瘀滞之腰椎间盘突出症
处方:白芍30克,甘草6克,青风藤15克,海风藤15克,鸡血藤15克,木瓜30克,生薏米30克,川牛膝10克,威灵仙10克,桂枝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川芎10克,生地12克,细辛3克,马钱子1个(油炸),汉三七3克,土鳖虫6克,白芥子10克,胆南星10克。 用法:水煎服,1日1剂。加水1000毫升,煎2次混匀,取汁600毫升,分3次温服,10剂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药渣加白酒、陈醋各10毫升热敷腰部。 说明:本方为治疗湿热瘀滞,痰凝血瘀之腰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炎的有效方剂,共治疗...
-
腰椎间盘突出 处方柴胡桂枝汤
初诊 2013年3月22日。张某某,女,44岁,列车乘务员。自诉右侧腰腿痛4年余加重3天。 查 患者中等体型痛苦面容扶入诊室,一年前曾在我院查腰椎CT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骶1轻度膨出。三天前因在列车上工作劳累后受凉,引起右侧腰腿部疼痛,逐渐加重,现疼痛为间断性抽扯样疼痛,以右侧腰臀及右下肢小腿外侧为主,呈游走性疼痛,站立及行走困难。伴低热37℃,头晕、畏寒、纳差,口干苦。腰椎下段压痛明显,向右臀部放射,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自服感冒及止痛药,夜间痛甚。望其面色悔暗,左手关脉弦,右寸浮,舌淡苔白...
-
腰椎间盘突出一个穴位 助你康复
腰背颈椎的问题,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而腰椎间盘突出等,也是大家关心得最多的话题。腰椎间盘突出,可以算是一种“都市高发”疾病了。究其原因,主要和现代人的腰背脊椎旁的肌肉力量下降,引起的脊柱稳定性下降有很大关系。而当脊柱的稳定性比较弱时,在有外力刺激的情况下,腰椎间盘很容易就被破坏,从而导致髓核组织突出或脱出,造成疼痛等问题。 腰椎间盘是什么? 腰椎位于脊柱下部,上接胸椎,下连骶椎,具有运动、负荷和保护功能;腰椎间盘位于两个椎体之间,是一个具有流体力学特性的结构。...
-
穴位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一种骨外科疾病, 该类患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腰痛以及下肢痛等, 致病 因素诸多, 包括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损伤以及遗传 因素等 [1] 。由于该疾病会使患者的腰部承受极大的痛 苦, 进而大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 采取及时 有效的治疗方案非常关键。本次将 86 例腰椎间盘突 出症患者纳入本次研究, 目的是分析探讨穴位注射治 疗在其中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资料及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次纳入研究的 86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于 2014 年 3 月 —2015 年 3...
-
缓急止痛 主治腰椎间盘突出症
孙其斌,男,1956年生,主任医师,教授,甘肃省名中医,甘肃省第一、二批省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曾任甘肃省中医院推拿科主任(现任技术指导),《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医药行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委员,甘肃省针灸学会副会长,甘肃省针灸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获得国家专利2项,主持和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厅级科研课题1项,出版专著2部,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余载,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创立“腰突方”,同时提出了“筋束骨筋动节...
-
重用金毛狗脊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
韦某,女,62岁,2018年8月20日初诊。 2个月前右季肋乳房部患带状疱疹。12天生气后,患处神经痛夜间随即又发,胁肋胀痛,常善太息,头痛目眩,晚间不能安眠。刻见口苦纳差、舌质淡、苔黄、脉弦数等。辨证:肝气不舒,肝郁气滞化热,致使疱疹处疼痛症状现又复发。治宜:疏肝理气解郁,佐以止痛。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白芍20g,枳壳10g,香附10g,木香10g,青皮10g,夏枯草9g,黄芩9g,延胡索10g,水煎服,日1剂。 2诊:服药6剂后,患处疼痛症状大减。原方枳壳、香附、木香、青皮减为6g,复...
-
中医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引起腰腿痛 最常见的原因,本病发病率为5%~ 10%,占腰腿痛患者的三分之一以 上。临床治疗多采用手术方法,但有 多数学者指出,对于大多数腰椎间 盘突出症初发患者采用保守疗法亦 可获得较好疗效。中医中药治疗气 滞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 床疗效较佳,现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选取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者,女性23例,男性20例;年龄 22~70岁;病程3天至6个月;均符 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均属 气滞血瘀型,症见腰腿痛如刺,腰部 板硬,痛有定处,日轻夜重,俯仰旋 转受阻,舌质紫暗,...
-
叶新苗针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叶新苗教授在医史各家学说、 骨伤文献、 方药、 小针刀疗法的教学、 科研、 临床上皆有所建树, 临床 擅长运用小针刀结合中药治疗痹证、 软组织损伤、 骨 关节退行性改变, 并取得较好的疗效。 并著有 《中医 微创学》 《腰椎椎管外软组织损伤的针刀与手法治 疗》 《针刀刀法手法学》等著作。 笔者有幸跟随学习, 对叶师针药合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颇有体会, 现 将叶师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总结如下。 病因病机 中医学称腰椎间盘突出症为“腰痛” “腰腿痛” &ldq...
-
中药补肾活血汤治疗老年肾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临床上 引起老年患者腰腿痛常见的疾病 [1] , 肾虚是其主要病机。 补肾活 血汤为清朝赵濂著《伤科大成》中所载的经验用方, 多年来一 直应用于临床,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补肾活 血汤治疗老年肾虚型LDH的临床疗效, 为进一步制定LDH中医 药诊疗规范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本研究以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病例收集自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 医院的门诊患...
-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防治 缓解疼痛试试热敏灸
曾经有人戏言,工作不突出,业绩不突出,反而腰椎间盘突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方式有了巨大的改变,原来的重体力劳动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每天坐着工作,比如看电脑、伏案、开车等,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随之成为了常见的疾病。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 江西省中医院针灸三科主任中医师焦琳介绍,腰椎间盘突出是如今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近些年来,腰椎间盘突出的问题有年轻化的趋势。腰椎间盘突出最主要的发病原因是因为固定椎间盘的肌肉变得松弛了,就是说肌肉的功能下降导致。如今上班族工作时长时间坐在椅子上,不工作了也每天守着电脑,不注...
-
傍针刺法治“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
很多时候,中医大夫已经习惯了用西医病名指导中医治疗,一看到腰椎间盘突出,立刻就在局部针刺。病人一说腰痛,就让其做腰部CT 或者MRI检查,我们应该想一想疼痛只是一个结果呢还是原因?其实,搞清楚这一点很重要!希望此文对临床大夫有一些启发!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现今医学CT检查有腰部椎间盘的突出,而命其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学典籍中无腰椎间盘突出之名,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可归于“腰痛”、“腰腿痛”、“痹症”等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
肾虚腰痛 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卢永兵健腰汤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多年来用健腰汤(药物:熟地、杜仲、怀牛膝、狗脊、黄芪、当归、丹参、田七、海桐皮、肉桂、巴戟、党参)治疗老年腰痛,疗效很好。健腰汤有补肾壮腰、祛风通络、活血止痛、补益气血功效,现举案于下。 【腰椎间盘突出腰痛】 蔡某,男,67岁,2015年9月13日诊。患者近三个月来腰部经常疼痛,一个月前到某综合医院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用西药止痛药后稍减轻,停药后疼痛依旧。近十天来疼痛加剧,放射至左下肢也痹痛,腰不能转侧,左脚不能着地,睡眠不安,饮食减少,下...
-
预防腰椎间盘突出五注意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十分常见腰痛病,好发于青中年人,发病原因与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等有关。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的部位位于腰4—5及腰5—骶1椎体之间,突出的间盘组织挤压腰部神经,加之局部的炎性反应刺激,是致病主要因素。发病后都会引起程度不同的神经疼痛症状,表现为下腰痛及一侧或两侧的下肢串麻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此病诊断根据病史、症状、体征,结合CT或核磁检查即可确定。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在此骨科医生提出五注意,建议大家不妨一试。 不宜久坐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
-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脊柱积气征1例
脊柱积气征是一种无症状的偶然现象,属于自限性疾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多见于外伤引起的脊柱硬膜外积气。一般情况下,脊柱椎管内产生的气体会很快被吸收,不易引起神经症状,且神经症状一般可自愈,无后遗症状产生[1]。脊柱积气征分为椎间盘型、椎间关节型、椎体型、椎管内型、椎旁型、混合型6种类型。病变部位多为椎间盘及椎间小关节退变的核心位置[2]。临床认为,腰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是腰椎间盘内产生气体的主要原因。脊柱积气征检查通常提示:腰椎间盘存在严重退变;椎间小关节存在严重退变;存在退行性椎体前滑脱。脊柱积气征导致腰部疼...
-
熏洗1号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笔者采用中药经验方熏洗 1 号熏蒸治疗气滞血 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6 年我院 LDH 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 A、B 2 组各 30 例。A 组中男 17 例,女 13 例; 病 程 1 周 ~ 5 年,平均(3. 0 ± 0. 3)年; 年龄 32 ~ 60 岁。B 组中男14 例,女16 例; 病程1 个月 ~4 年, 平均(2. 9 ±0. 3)年; 年龄 30 ~60 岁,平均(34. 5 &pl...
-
施杞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
腰 椎 间 盘 突 出 症 ( lumber 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 LDH) 系指腰椎间盘的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 生裂隙, 在外力的作用下, 髓核组织向后方或后外方突 出, 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或马尾神经, 引起的以腰痛及下 肢坐骨神经放射痛为特征的腰腿痛疾患 [1 ] 。目前该病 的发病率和致残率高、 危害性大, 广泛影响着人们的生 活。施杞教授临证 50 余年, 对于慢性筋骨病的诊治形 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体系 [2-4 ] , 尤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 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
腰椎间盘突出症 随症加减方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青壮年,患病后人多数有腰腿疼痛、单侧多发、痛苦不堪。如不及时治疗,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几年来,在临床实践中运用祖传验方通经活血方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32例,有效率 95%,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典型病例232例,男性114例,女性118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3岁:有效率95.7%。其中痊愈152例占65.6%:显著好转63例占27.1%;好转7例占3%,无效10例占4.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消失,可以正常...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突出物大小不同治疗不同 做好预防
张先生参加单位体检,做了腰部CT检查,报告显示腰椎间盘膨出(腰椎4~5间隙),他担心会不会压迫神经,于是专门到医院骨科进行咨询。医生告诉他,腰椎间盘膨出也属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范围,但如果没有临床症状的话,对体检发现腰椎间盘膨出不必过于担心和紧张。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归属于“腰痛病”“痹症”范畴,分为气滞血瘀、风寒湿痹、湿热阻络、肝肾亏虚等几个证型,以中医药综合疗法为主,效果良好。很多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熟悉,但对腰椎间盘膨出还比较陌生,其实两者之间还是有一...
-
腰椎间盘突出症 注意勿久坐 中医认为“久坐伤肉”
腰椎间盘突出症十分常见,其好发于青中年人,发病原因与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等有关。中医认为,该病属“痹症”“腰痛病”范畴。肾虚为发病之本,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瘀等痹阻经络为病之标。临床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湿型、湿热阻络型、肝肾亏虚型,中医辨证施治配合功能锻炼可取得良效。不少人治愈后,不注意预防,又造成椎间盘突出复发,疼痛症状再次出现或加重,给生活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如何预防腰椎间盘突出反复发作是许多人关注的问题,在此介绍6个预防小招。 注意勿久坐 中医认为...
-
腰椎间盘突出 锻炼不当反伤椎间盘 正确锻炼有三法
马先生平时身体健康,最近因体重增加过快、腹部肥胖而开始锻炼腹肌。他每天早晚坚持进行上百次快速仰卧起坐,每分钟达60个。这样锻炼才不到两周,却出现了严重腰痛并伴腿痛,到医院骨科经CT检查,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医生提醒,如果功能锻炼不当,容易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或症状复发。 锻炼不当反伤椎间盘 锻炼不当为何引起腰椎间盘突出?这是由腰椎间盘的解剖特点和生物力学特点决定的。腰椎间盘是由椎骨的上下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组成。髓核在生理状态下,位于两节椎骨软骨板之间,边缘由纤维环包围。中间的一团胶...
-
腰椎间盘突出症 倒走等于“盲走”
小张今年30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2个月,经过中医综合治疗,疼痛减轻,病情好转。几天前,他听邻居说练倒走可以治腰椎间盘突出症,便尝试倒着走路,谁料,刚走一段路一不小心却被井盖绊倒,腰痛顿时加重许多,走路更困难,医生建议住院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病,好发于中青年人,与腰部扭伤或慢性劳损有关。突出的间盘组织挤压神经,加之局部的炎性反应刺激,都会引起剧烈的坐骨神经疼痛症状,常表现为下腰痛及一侧或两侧的下肢串麻痛,严重影响患者德日常生活和工作。治疗方法一般以综合治疗为主,包括卧床休息、理疗、推拿、针灸...
-
腰椎间盘突出症“大推拿手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是引起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与手术疗法。保守治疗手段多元,包括推拿手法、中医理疗、针灸、中西药内服、指导练功等,避免了相关手术风险且有效缓解腰腿痛症状。在临床上,出现明显的神经根...
-
腰椎间盘突出加味三痹汤
谢林,男,汉族,1965年出生,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骨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江苏省名中医。临床擅长脊柱疾病的微创手术及骨折创伤、关节疾病等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组成:杜仲12g,续断12g,怀牛膝12g,川芎10g,当归10g,赤芍10g,黄芪12g,党参10g,茯苓15g,独活12g,防风10g,桂枝10g,秦艽10g,延胡索10g,醋没药5g,细辛3g,乌梢蛇10g,甘草5g。 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