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 第12页
-
带状疱疹 宋鲁成教授一套特色疗法
带状疱疹是临床常见疾病,宋鲁成教授综合运用中药、针灸、拔罐等进行治疗,形成了一套特色疗法:初期采用烧棉法,急性发作期运用中药与刺血拔罐,后遗症期内服中药与针灸相结合。此法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借鉴。 [摘要] 宋鲁成教授擅长分期治疗带状疱疹:初期选用烧棉法使毒邪排出;急性发作期运用中药和刺血拔罐疏泄肝胆、活血化瘀;后遗症期内服中药与针灸相结合缓解疼痛。此外,宋教授选用适量马钱子内服及浮针等辅助治疗带状疱疹,既加快了疱疹的恢复,又能快速解决其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范畴,临床主要表现...
-
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临床观察发现,一些中成药外用对冻疮有明显的防治效果,现介绍如下,供选用。 云南白药对早期红斑型冻疮,可取云南白药酊,用药棉沾少许外搽患处,每天3次,连续1-2周;对冻疮已破溃者,可将云南白药粉撒于破溃处,消毒纱布包扎,次日便可结痂,1周内可愈。若冬至(12月22日前后)后每日取云南白药酊外搽易生冻疮处,可预防冻疮。 风油精将冻疮处洗净,取风油精少许涂搽于患处,用手轻轻揉搓,直至局部发热,每日3次,连续1周,对预防冻疮和冻疮初起者有良效,但局部红肿硬痛,以及冻疮破溃者不宜。此外,十滴水、藿香正气水、正...
-
肛门湿疣 蕴久成毒而生中药液熏
肛门湿疣是发生于 肛门及肛周皮肤黏膜交 界处的疣状赘生物,属性 传播疾病,多因接触带病 毒的物器或不洁性行为 所致。该病多由湿热邪 毒下注肛门皮肤黏膜,蕴 久成毒而生。用中药液熏洗疗效满意。 处方及用法:紫草、 苦参、三棱、莪术、牡蛎各 15克,板蓝根、地肤子、 鱼腥草各30克。上药加 水2500毫升,煎煮30分 钟,去渣取药液,药液内 撒入枯矾粉、芒硝粉各 10克,冰片粉3克,搅拌 均匀,待温,熏冼肛周患 处,每日早、晚各1次,每 日1剂,2周为1个疗 程。 方中紫草、板蓝根解 毒活血;地肤子、鱼腥草燥 湿,...
-
自拟方药组成治疗小儿积滞
小儿积滞是指小儿内伤乳食,停聚中焦,积而不化,气滞不行所形成的一种病证,临床以不思乳食、腹胀大便酸臭或便秘为特征,以婴幼儿多见。该病最早记载于《诸病源候论》,多以脾胃虚弱,少数患儿积滞日久,迁延失治,脾胃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小儿营养和生长发育障碍。先天不足以及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容易反复发病,病机多为乳食不化,停积胃肠,脾运失常,气滞不行。多年来,笔者自拟消积保和散治疗小儿积滞,多能获效。 方药组成 组方:枳实12克,厚朴10克,莱菔子10克,木香9克,鸡内金15克,茯苓10克,砂仁6克,蒲公英10克,...
-
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遗尿
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不能控制,醒后方知,白天能控制排尿,称为遗尿症。无泌尿系统疾病,尿常规检查正常。究其原因:3岁以上小儿因白天活动过度,夜晚不易觉醒偶有遗尿者,不为病态。可用中成药辨证治疗,往往可奏效。 肾气不足 睡中经常遗尿,多则一夜数次,醒后方知。尿清量多,天寒加重,兼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智力迟钝,舌质色淡。治宜温肾固摄。方药:龟龄集、夜尿宁丸等。 脾肺气虚 睡中遗尿,面色萎黄或苍白,身倦乏力,气短懒言,汗出,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治宜培元益气,固涩小便。...
-
哪些中成药可治睾丸炎
1.龙胆泻肝丸,每日服9克,分2次吞服,用温开水送服。用于睾丸炎发作较缓,但局部仍红肿胀痛者。 2.消瘰丸,每服9克,每日2次。配合汤药,用治睾丸炎肿痛较急者;单用可治睾丸炎红肿消退而硬痛不除者。 3.夏枯草膏,每日服1~2匙,开水冲后温服。用治慢性睾丸肿大而红痛不剧者。 4.通经活血丸,每日服18克,饭后服之,分2次,白开水送服。用治睾丸肿硬久久不除者。 5.六味地黄丸,每日服6-9克,空腹温酒送服。忌萝卜及房事,用治睾丸炎愈后睾丸萎缩或精子异常所致的不育症。 睾丸炎患者还要做好护理工作: 1.一般治...
-
中成药巧治睾丸炎
睾丸炎是男科常见疾病,其发病率为12%-18%。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急性期每与湿热蕴结、火毒炽盛,蕴结而成痈脓有关;慢性患者则表现为痰瘀互阻于阴部。中医治疗要求内外合治,具体治法包括清热解毒、泻火排脓,或清热利湿消肿,或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以下中成药进行治疗。 龙胆泻肝丸:每日服9克,分两次用温开水吞服。用于睾丸炎发作较缓,但局部仍红肿胀痛者。 消瘰丸:每次服9克,每日2次。治睾丸炎肿痛较急者可配合汤药;单用可治睾丸炎红肿消退而硬痛不除者。 六味地黄丸:每日服6-9克;空腹温酒送服。治睾丸炎治愈后...
-
中成药治男性血精
(1)精亏 火 旺多由于房事过度,使前列腺、精囊经常处于充血状态而不能缓解;频繁的射精动作可能损伤微血管而导致出血。口服知柏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 次;每次佐以琥珀3克,冲服。 (2)气阴两虚 若血精患者同时伴有形体消瘦、自汗盗汗、面颊潮红等骨蒸痨热证候,冶宜兼补肺肾,给予麦味地黄丸,每次6-9克,每日2 次,每次佐以三七片4 片,口服。 (3)血不循经 血精患者若同时伴有齿龈出血、鼻衄,甚或唇甲色淡、皮肤瘀点、头晕目眩等症状,治宜阴阳两补,口服归脾丸,每次6-9克,每 日2次;每 次佐以复方 阿胶浆口服...
-
中成药治慢性前列腺炎
1.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本是女刁科调经良药,主要成分为乌鸡、人参、当归、生地、熟地、黄芪、芡实、香附、银柴胡等,常用于女]女补气养血,,调经止带,但乌鸡白凤丸对男子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老年男性,多与肾气不足,气滞血瘀、脉络受阻等有关。中医认为,该病病变部位在少腹为冲脉、任脉和督脉起始和循行之处。调畅三脉之盈亏,是治疗慢性前列腺的关键。乌鸡白凤丸既能养冲脉之血、盲任脉之阴,又能补督脉之虚,对症合拍。 2.五苓散:前列腺炎为细菌感染,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变形杆菌等。口服五苓散,每次...
-
精子成活率低下中药方
中医认为精子活力低下多属肾阳亏虚,或湿热内蕴所致,故多以温肾助阳,清热利湿为治。 以下提供两个中药方,以供参考。 治方一:韭菜子、车前子、仙灵脾、何首乌、桑寄生、黄精、阿胶(烊化)、龟板胶(烊化)、鹿角胶(烊化)各15克,菟丝子、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女贞子各18克,山羊睾丸1具。 服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1个月为1疗程。 一般服药1~3个疗程可治愈。服药期间禁房事,戒烟酒。 治方二:附子、枸杞子、菟丝子、党参各15克,补骨脂、杜仲、川断各12克,地骨皮、黄芩各10克。 ...
-
养成好习惯 保护前列腺
近年来,前列腺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有统计数据显示,近半数的成年男性正遭遇不同程度的健康困扰,这其中,前列腺疾病对男士们的影响不仅限于排尿、排精方面,还会造成疼痛、性功能障碍和亚健康问题,并且缠绵难愈,对男性健康造成的不良后果往往更持久、更具破坏力,必须高度重视。 正确认识前列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张瑞教授介绍,前列腺是男性特有的性腺器官,对于男性而言,其重要性自不待言。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统的附属腺,柔软而富有弹性,男性尿道和射精管都从腺底穿过,相当于是男性排尿和排精的阀门,常被称为男...
-
治疗早泄的常用中成药与验方
一、常用中成药 l.由湖南衡阳古汉集团出品的古汉养生精:由黄芪、枸杞子、黄精、仙灵脾等十二味中药所组成,能补肾益气,滋阴壮阳,用于肾虚、气虚所致的头晕耳鸣、早泄阳痿、腰膝酸软、夜尿频数、尿后余沥等症。口服每次1支10毫升,一日2-3次,早晚 空腹服。 2.由徐州恩华药业集团淮海制药厂出品的阳春药:菟丝子、制首乌、枸杞子、淫羊藿、阳起石、熟地、黄芪、肉苁蓉、水貉鞭、鹿茸、羊鞭胶、广狗肾胶。有补肾填精,温补肾阳作用,用于肾虚早泄阳痿。每日2次,每次2粒。 3.金锁固精丸:组成功能参见遗精篇。用于精关不...
-
中成药治早泄、阳痿、遗精
早泄,是指阴茎尚未插入阴道,便已射精。如插入阴道后,即使时间很短就射精,也不能称为早泄。 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无法插入阴道。阴茎偶尔勃起不坚,不能称作阳痿。 遗精,是指睡眠时精液自出,一般将梦中泻精称为遗精,无梦泄精称为滑精。成年男子每月有一两次遗精,是正常生理现象,只有过度频繁地遗精,甚至白天也常有精液自出,才是病态。 引起这些性机能障碍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精神因素。过多考虑两性关系,常易导致遗精;精神过于兴奋、紧张甚至恐惧,往往引起早泄,久而久之则产生阳痿。其次,长期手淫和纵欲过度,也是...
-
腰椎间盘突出造成神经性阳痿
腰椎间 盘突出症是 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很多 中老年人以 为腰椎间盘 突出只能引 起腰腿痛.而 对其可以引发阳痿却是知之甚少。其实,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会压迫马尾神经.造成神经性阳痿。 马尾神经是从第三腰椎到第一尾椎的脊髓神经束.像马尾巴一样,所以叫做马尾神经。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之初.没有造成马尾神经大面积受压.临床多数无腰腿酸痛等症状。随着病变加重.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硬膜囊.导致马尾神经功能受损.可以引起勃起不坚、早泄、骨盆周围及下肢酸胀麻痛等不适。同时.也可以导致会阴、肛周、腰骶部和阴囊的坠胀疼痛。 这类神...
-
阳痿 男子阴茎欲举不能 中成药治
阳痿是指男子阴茎欲举不能的一种病症。中医可分为命门火衰型、心脾受损型、肝经湿热型、肝郁气滞型等类型。阳痿患者根据自己的病情分型选用中成药进行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一、命门火衰型 病案举例:陈先生囚房事过度而发生阳痿,此后曾服用多种滋阴壮阳药进行治疗,均未显效。就诊后医生发现他除了阳痿以外,还有乏力畏寒、腰膝酸软、心悸、舌淡、苔白、脉沉无力等症状,其病情属于命门火衰型阳痿。医生让他服用右归丸进行治疗。在服用21天此药后,其病情明显好转,性事恢复正常。 专家点评:命门火衰型阳瘘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可出现性欲冷淡...
-
夏桂成:中医女性生殖节律调节理论
中医妇科学曾是临床四大学科之一,近百年来中医妇科学发展缓慢。我认为中医妇科学的发展首先要有源于实践的理论的提高与创新。妇科的专业理论已有一定基础,但还很不够,不能满足于一方一法而忽略理论的重要性。 要加速中医妇科学的专科理论系统化、规范化;要在继承前人理论基础上,发展宏观理论;要运用现代医学检测方法,发展微观理论;要提高妇科的辨治水平,发挥辨治特色;要大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普遍提高妇科人才的素质,重点培养尖子人才;研究应当继承与发掘并重,理论与临床齐驱,一般与重点结合。 夏桂成,1931年出生于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