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 第14页

成 第14页

  • 何成瑶治疗崩漏验案两则

    何成瑶治疗崩漏验案两则

    国医大师何成瑶系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她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尤擅长以中西医结合、中医为主对崩漏病进行论治,形成了自己的专长、优势和特色。笔者通过跟随何成瑶学习,受益良多,在此分享崩漏病的临床验案2则。 医案一孔某,女,15岁,否认性生活史。2017年1月15日来诊。末次月经(Lmp):2017年1月14日。诉月经量多3月。平素月经周期紊乱,近3月来月经量多如注,甚则淋漓不尽,血色淡红,质稀,平素手足冰冷,恶寒。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弦。 诊断:(肾阳虚型)崩漏病(西医称为...

  • 子宫肌瘤曹子成验案 中风后痴呆验案

    子宫肌瘤曹子成验案 中风后痴呆验案

    曹子成运用抵当汤加减治疗验案2则 曹子成,主任医师,周口市名中医,郸城县中医院名誉院长,201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其从事临床和教学工作40余年,擅长治疗脑病及内科杂病,临证遣方颇有疗效。笔者有幸拜师于其门下,常侍诊抄方,收获颇多,现将其运用抵当汤治疗验案2则分享如下。 1 子宫肌瘤验案 患者,女,46岁,2016年12月21日初诊。自2016年11月患者出现月经淋漓不尽,月经夹有血块,伴有腹痛、乏力和腰酸,有时汗出,不寐。平时易生气,疑患有更...

  • 地震后扭伤的中成药治疗

    地震后扭伤的中成药治疗

      地震后,各种软组织损伤、扭伤、撞伤等轻度损伤很常见,在就医不便的情况下,如能正确运用居家常备的中成药治疗,可解燃眉之急。   云南白药:具有活血、消肿、止痛、止血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一般每次服0.2~0.3克,症状较重的每次服0.5克,每日2~3次。该药盒内装有保险子,凡遇较重的跌打损伤,可先用黄酒送服1粒。但轻症及其他病症不可服用,孕妇忌服。   七厘散: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后瘀滞肿痛。每次服0.6~1.5克,每日1~2次。孕妇忌服。   正红花油:主要用于救...

  • 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成药

    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中成药

    追风活络丸:能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每日3次,每次3片。 疏风定痛丸:能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强筋壮骨。适用于关节肌肉酸痛,遇寒加重,关节屈伸不利,肢体重着,四肢麻木,腰膝酸软者。每日2次,每次1丸。与疏风定痛丸功用相类似,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而偏于风寒的中成药还有风湿骨痛片、九味羌活丸、复方小活络丸(同仁堂)、祛风舒筋丸、换骨丹、稀莶丸等,临床均可选用。 寒湿痹冲剂:能温阳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肢体冷痛沉重,或肿胀,遇寒痛增,得热痛减,舌淡,苔白腻或白滑,脉弦紧或沉迟者。每日2~3次...

  • 褥疮几则中成药外用治疗压疮方

    褥疮几则中成药外用治疗压疮方

      褥疮,又称压疮,为截瘫或严重外伤的伤员,以及老年人长期卧床、护理不当,局部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得外科疾患。多见于皮肤摩擦部位、两肩胛、尾骶、两髋及侧膝部,皮肤先起红斑,继而糜烂、坏死,溃疡或者化脓感染,肉芽不生,久治难愈,自觉疼痛,甚者可因感染而殃及生命。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局部气滞血瘀所为,当以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生肌养血为治,现介绍几则中成药外用治疗方,有明显效果。   橡皮生肌膏   由血余、龟甲、地黄、当归、石膏、炉甘石、蜂蜡等组成。可去痛生肌,消炎长皮。可外用,摊于脱脂棉上敷患...

  • 腰痛如何选择中成药

    腰痛如何选择中成药

    腰痛常见于肾脏疾病、风湿病、腰肌劳损及外伤等多种疾病,中医认为多由于感受寒湿、感受湿热、气滞血瘀、肾亏体虚造成,所以中成药治疗腰痛,必须根据病因不同,辨证选用。 寒湿腰痛 症见腰部冷痛重着,静卧痛不减,遇阴雨天加重,苔白腻,应选用散寒行湿,温经通络的中成药,可选用干姜苓术丸、独活寄生丸、舒筋活络丸。 湿热腰痛 症见痛处伴有热感,热天或雨天疼痛加重,活动后疼痛减轻,小便短赤,苔黄腻,应选用清热利湿,舒筋止痛的中成药,可选用三妙丸、四妙丸、当归拈痛丸。 瘀血腰痛 症见腰痛如刺,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日轻夜重...

  • 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 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

    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 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

    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成肇仁擅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择其验案一则,以飨同道。 侯某,女,32岁,2013年12月15日初诊。 主诉:右胁穿透性疼痛3年。患者3年前怀孕4个月时右胁出现穿透性疼痛,反复发作,尤以劳累或工作紧张时明显,伴倦怠,畏风,皮肤瘙痒,夜眠欠佳,大便偏稀,舌暗红苔薄白,脉细弦。 治则:疏肝泻火、和络止痛、益气养血、祛风止痒。 方药:柴胡10克,枳壳10克,白芍30克,延胡索12克,炒川楝子10克,太子参15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丹参15克,郁金10克,防风10克,黄...

  • 中成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中成药治类风湿性关节炎

    常遇到一些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患者服用多种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成药,不但无效反而症状加重。这些患者多有关节肿痛、局部发热或大便干、口渴、舌红苔黄等热象,且是风湿活动期。临床观察发现,风湿病初期、活动期热证多,寒热错杂多;晚期、稳定期寒证多,虚证多。 服用中成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也要分清寒热,决不能一见类风湿性关节炎就祛风散寒,通络止痛。自己选择中成药,经常分不清寒热,结果越治越重。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治疗风湿病的药,大多以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为主,药性温热,并不是所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都适合。什么药适合应由风湿科大夫根据...

  •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治慢性结肠炎中成药

    1.湿热下注型 症见发热、腹泻或里急后重,粪便夹有脓、血、黏液。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利湿热。 香连丸: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之功效。适用于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胸隔满闷,宿食停滞。每包10克,1次1包,每日2 次。胃热泄泻者忌服。 2.肝旺脾虚型 腹泻多于情绪紧张或激动后发生,腹痛即泻,泻后痛减,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呆。苔薄白,脉弦细。治宜抑肝扶脾。 加味逍遥丸:具有疏肝养血,健脾祛湿之功效。适用于气郁不舒,胸胁胀满,两胁疼痛,阴虚发热,肢体倦怠等症。丸重10克,1次1丸,每日2次。忌气恼辛辣,孕妇忌服,虚寒者...

  • 中成药辨证论治便秘

    中成药辨证论治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乃大肠传导失常,与脾、胃、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治疗原则以“通下”为主,但不能滥用下法,一泻了之。应当分清虚实,辨别寒热,根据不同病因辨证论治。   热秘:平素嗜酒、喜食辛辣、素体阳盛者,症见大便干结,腹满胀痛,口干口臭,面赤身热,尿赤。可选上清丸、清泻丸、牛黄解毒片等。   气秘:平素久坐少动、恼怒思虑、虫积肠道者,症见大便秘结(或虽不干结,而欲便不能),嗳气,矢气频作,胸满腹胀,纳少。可选麻仁丸等。   冷秘:过食寒凉、外感寒邪者,症见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腹中冷痛...

  • 治疗实证便秘的中成药

    治疗实证便秘的中成药

      便秘是指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秘结不通,排便间隔时间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便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便而不畅的病证。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中医将便秘分为实秘和虚秘。中成药论治本病常审慎其因,详辨其病,权衡轻重主次,灵活变通治疗。   治疗实证便秘的中成药主要用于热结便秘,大便干燥,甚至多日不解,伴有腹部胀满、口苦口臭、咽干舌燥,或有口舌生疮、发热等症。   清宁丸由大黄、绿豆、车前草、白术、半夏等组成,具有清热泻火、通便的功能。主治伴有咽喉肿痛...

  •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往往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采用中成药外治慢性结肠炎,可明显改善腹痛腹泻诸症。 龟龄集。将纱布2-3块,置于龟龄集酒中,而后加热,待温度适宜时取出盖于肚脐孔处,用热水袋保温,每次20-30分钟,早晚各1次,5天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可温中止痛。 藿香正气水。丁香、黑胡椒各等份,共研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适量,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天。或取吴茱萸粉10克,用藿香正气水调匀,外敷于肚脐孑L处,再用伤湿止痛膏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

  • 老年便秘的成因与治疗方

    老年便秘的成因与治疗方

    多数老年人容易便秘,一是年老体弱,活动过少,排便无力。二是老年人常常因为膈肌、腹肌、肛门括约肌收缩力下降,腹压降低,腹式排便动力不足,导致粪便不易排出,发生便秘。中医认为,老年人便秘,是由于阴阳失调,气虚血弱,脏腑功能衰退而致大肠传导不利,津液不足之故,此为虚证之病机。具体言之,老年人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津液枯少,致脾失健运,大肠干涩,传输无力而发为本病。就临床实际而言,虚证为多,实者也非鲜见,虚中挟实者尤为多见。老年人应多食用含膳食纤维多的食物。纤维素可形成对肠壁的刺激,产生肠蠕动。同时纤维素是食物被消化吸收...

  • 便秘吃什么好 选中成药

    便秘吃什么好 选中成药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 或虽有便意,而排便困难。治疗便秘的非处方中成药很多,有的人月良用后效果很好,有的人服用后疗效不佳.甚至导致便秘加重.究其原因.多为不加辨证.随意服用所致。选用中成药治疗便秘必须辨证施治.传统医学将便秘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热秘: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或患热病后之人,表现为大便干结、腹中胀满、按之疼痛、口干口臭、身热面赤、口舌生疮、舌质红、苔黄、脉象滑数。治宜清热泻腑通便,选用牛黄上清丸,每次1丸, 每日2次;或三黄片,每次4片,每日2次;或新清宁片,每次3—5片,每日3...

  •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 选用中成药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表现在大肠的炎症性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结构的改变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本病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本病病情缠绵,疗效反复,治疗颇为棘手。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饮食不洁,或起居不慎致脾胃受损,运化失常,酿生湿浊,下注肠道,腑气不利,气血凝滞或夹瘀夹湿,伤及肠络而引发,当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敛疮生肌为治,慢性结肠炎吃什么药,可选用下列中成药。   内治法   脾胃虚弱型   主要表现为大便时溏时泄,水谷不化,稍进油腻之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食欲不振,脘腹胀满,面色萎黄,肢倦乏力,舌淡苔...

  • 中成药治便秘

    中成药治便秘

      便秘是常见的疾病,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欲大便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证。其原因为平素食辛辣厚味,煎炒酒食者多为热秘;久坐少动,或忧郁思虑;老年体弱,或病后产后多为虚秘。   实证   肠胃实热:临床表现大便燥结,小便短赤,口臭唇疱,身热面赤,腹中胀满,喜冷饮,多汗,舌干,苔黄厚腻。宜选具有清热润肠通腑功效的药物,如通幽润燥丸、十五制清宁丸、莫家清宁丸、麻子仁丸等。   肝脾气滞:临床表现为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纳食减少,欲便不下,甚则腹中胀痛,舌苔薄腻。可选有顺气行滞功效的龙荟丸或槟榔四消丸。   虚证...

  • 中成药治疗泌尿系疾病

    中成药治疗泌尿系疾病

    泌尿系感染属中医称“淋症、癃闭”范畴,临床以尿频、尿急、尿痛等为主要表现,用中成药治疗泌尿系疾病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且大多数无副作用,这对原有肾脏疾病者尤其适宜。 一、单纯性泌尿系感染:用二妙散 [案例]9岁的莹莹不久前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医生诊断为“急性尿路感染”,但因莹莹以前患过急性肾炎而不适合吃抗生素,于是建议她去中医科。中医科医生为莹莹开了中成药二妙散口服。1天后,小莹莹症状缓解;2天后,症状消失;3天后,以上症...

  • 治疗肾炎中成药的选用

    治疗肾炎中成药的选用

    羚翘解毒丸:每次1丸,每日2 次。适用于头面肢体甚至全身浮肿,小便短黄,时或发烧,咽喉干痛,口干不欲饮水者。 通宣理淋丸:每次1丸,每日2 次。适用于恶寒发热,肢节酸重,无汗,继则眼睑、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者。本品须配五苓丸或五皮丸同时服。 参苓白术散:每次10克,每日2~3 次。适用于头晕,腹部时胀,腰酸,倦怠乏力,面色淡白,浮肿日久,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者。 济生肾气丸:每次1丸,每日2~3 次。适用于浮肿以下半身为甚,腹胀满,小便少,大便溏,怕冷,面色苍白,口淡不欲饮,精神不振,腰膝酸软者。 六昧地黄丸:...

  • 术后伤口难愈合 组成生黄芪200克

    术后伤口难愈合 组成生黄芪200克

    杨某,男,40岁。2013年10月8日初诊。患者主诉右股骨颈及右膝关节骨折术后一年,右膝关节疮面化脓感染1周。 患者右股骨颈骨折手术予以内钢板固定,术后1月时患者右膝关节化脓感染,流脓血水,红肿疼痛,给予抗炎对症治疗,中药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托毒排脓等治疗1月脓肿消退,病情好转,在家休养治疗。手术后1年半后在兰州某医院住院手术取出钢板及螺丝。 手术中发现患者膝关节腔内有脓肿,骨头坏死,脓液较多,色暗红,引流排脓,抗感染治疗4周不见好转,右膝关节手术部位没有愈合,且疮面不长,渗出大量...

  • 伤骨科用中成药新癀片

    伤骨科用中成药新癀片

    新癀片在临床应用中已获得显著疗效,其组方主要由三七、牛黄、珍珠层粉以及福建闽南地区特有的九节茶等中药组成,我们随访200例,报告如下:    损伤病机:祖国医学认为多由气血虚弱,肮脏经络衰虚,卫外不固,受风寒湿等外邪侵袭,或因久伤劳损,机体气血运行不畅,阻滞于经络,外加六淫邪气犯于经络所致。现在研究表明,当机体局部受到相当于风寒湿损伤后,内环境受到干扰,发生一系列的生理生化改变。首先,局部皮肤、肌肉、神经组织出现呼吸代谢障碍,PH值下降,细胞的兴奋性减弱,抵抗力也随之下降,组织日趋酸化,肌肉组织细胞中赖以维持生...

  •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 湿疹外洗方

    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 湿疹外洗方

    跌打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指因跌扑、击打等造成的软组织损伤,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疼痛、肿胀。中医认为,跌打损伤的主要病机为瘀血壅滞,血闭气阻,故治宜活血化瘀。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但是,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这些药的正确用法。接下来,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常用的治疗跌打损伤的中成药。 内服中成药 云南白药具有止血愈伤、理血祛瘀、消肿镇痛、排毒去脓的功效,其使用方法:每次0.2~0.3克,每日2~3次,症状较重者每次服0.5克。七厘散具有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能,主治跌打损伤后瘀滞肿痛,...

  • 治疗风湿巧选中成药

    治疗风湿巧选中成药

    临床上常将一些中成药与非甾休抗炎药及缓解病情内抗风湿药联合应用来治疗风湿性疾病,可以起到减少药物副作用、提高疗效、控制病情活动的作用。 1.白芍总甙胶囊从中药白芍中提取,主要成分为芍药甙、芍药内脂甙、苯甲酰芍药甙等甙类复合物。能够抗炎镇痛、双向调节异常的免疫功能,还具有保肝、抗氧化等作用。用法为每次两粒口服,每天2~3次。不良反应较轻微,以消化道反应为主,可不经处理继续用药,或在用药过程中自行缓解。 2.雷公藤多甙从中药雷公藤中提取,主要成分为环氧二萜内脂类化合物。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功效。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

  •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形成 泄浊化瘀汤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石形成 泄浊化瘀汤

    朱婉华,女,1949年生,为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的学术继承人,第二批江苏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医40年,在整理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擅长治疗各类风湿免疫疾病、肿瘤等各种疑难病症,已形成自己独特的临床治疗体系。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科技部“十五”重点攻关项目2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风湿病科)建设项目,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痛风协作组组长。 组成:土茯苓30...

  • 颈椎病 养成良好的睡姿至关重要

    颈椎病 养成良好的睡姿至关重要

    有些人有在单位养成趴着睡觉的习惯,但是睡醒觉后,会觉得颈部疼痛、僵硬。这都是不良睡姿引起的症状,如果不及时纠正,会影响我们头颈部的健康,因此养成良好的睡姿至关重要。 正确的睡卧姿势 睡眠体位应使胸部、腰部保持自然曲度,双髋、双膝呈屈曲状,使全身肌肉放松,一般认为以右侧卧是最好的睡眠姿势。 睡卧时,枕头要紧挨肩部,并能托住颈部与头部。所以好的枕头的要满足软硬适度、可塑性强、透气性好这几个方面,其中以荞麦皮枕头和稻谷壳枕头为首选。 枕头的高度因人而异。在仰卧时应使头与躯干保持水平...

  • 中成药“消炎散”求治容祖儿

    中成药“消炎散”求治容祖儿

    前阵,香港歌手容祖儿因参加湖南卫视的某节目的排练时不慎扭伤脚踝,随即红肿疼痛,无法站立,在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踝关节扭挫伤、距骨挫伤”。医生先为她施行了中医点按理筋手法,然后外敷了中成药“消炎散”,并戴上护踝保护踝关节。第二天,容祖儿脚踝的红肿消了大半,当晚如期参加了节目的录制,直呼消炎散是“好药”,“消炎散”也因此“声名大噪”。 消炎散是上世纪60年代,由骨伤科医...

  •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便秘 排便困难 方药组成

    小儿易感便秘方 小儿便秘是指以排便困难为主诉,表现为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两天以上一次,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伴少腹胀急、胃纳减退等症。 治宜攻补兼施,扶正固本,健脾行气,养阴润燥,导滞通下。方用小儿易感便秘方。 方药组成:黄芪10克,防风3克,生白术5克,玉竹5克,大黄1克,甘草2克。水煎2次混合,分2~3次温服。 功效:益气固表,养阴润燥,导滞通下。 调护:对年长儿慢性便秘,除鼓励其多运动、多进纤维素多的食物外,还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按时上厕所,增加运动量,提高自身免疫力。小孩大多有功能性便秘...

  • 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便秘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便秘一般是指每周大便的次数少于2次,粪便排出困难,或两者兼并伴有不适,如腹胀、恶心纳差、会阴坠胀、便意不尽、心情烦躁等症状。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胃肠道症状之一,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率增加,其中大部分为胃肠功能紊乱所致。其病因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老年人体力活动减少、肠蠕动减慢、牙齿不全、咀嚼不利、饮食习惯改变等是导致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病理生理基础。另外老年人常因排便不畅,滥用刺激性强的导泻剂或抗生素,可能使肠道功能紊乱进一步加重或肠内微生态失调。 小儿便秘在临床上也极为常见,便秘的原因很多,有饮食不足、食...

  • 产后大便难 产后便秘 介绍几则中成药

    产后大便难 产后便秘 介绍几则中成药

    产后饮食如常,大便数日不解,或排便时干燥疼痛,难以解出者,称为产后大便难,又称产后便秘。中成药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血虚肠燥型 伴面色萎黄、皮肤不润、舌淡苔薄、脉虚而涩。当以养血润燥为治,可用四物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2次)合首乌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或当归养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2次)合首乌片(每次4片,每日2次)口服;或润肠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2次。 阴虚火旺型 伴口干欲饮、腹满胀痛、手足心热、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当以滋阴清热、润肠通便为治,可选知柏地黄丸(每次9克,每日2...

  • 辨证用中成药治疗便秘

    辨证用中成药治疗便秘

    治疗便秘的中成药很多,有的人服用后效果很好,而有的人服用后效果不佳,甚至导致便秘加重,这是因为便秘症状虽较单纯,但成因复杂,因此必须根据发病原因及临床表现,辨证选择中成药。   热秘:好发于素体阳盛、嗜酒、喜食辛辣之人。症状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口舌生疮,身热面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可以选用麻子仁丸、麻仁软胶囊、牛黄上清丸、三黄片、新清宁片、复方芦荟胶囊、排毒养颜胶囊等。   气秘:好发于忧愁、思虑过度、情志不畅或久坐不动的人。症状为大便秘结,欲便不能,嗳气频作,胸胁痞满胀痛,舌质薄腻,...

  •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溃疡性结肠炎 中药调成稠糊状敷脐内

    孔某,女,33岁。1998年3月12日初诊。 患者诉自1995年1月始肠鸣腹痛腹泻,受寒后加重,大便呈稀糊状,兼有黏液脓血,腹痛时即有便意,便后腹痛缓解。曾服消炎止泻中西药多次,效果不佳。后经结肠镜检查发现橫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黏膜均有糜烂及溃疡,距肛门6~7 厘米较严重,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曾经中西药物内服和保留灌肠,方能暂时维持。若3日不灌肠,每日数次泻下黏液脓血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 辨证属脾胃寒湿,下注肠间,日久而发。治应健脾渗湿,温阳散寒,涩肠止血愈疡,收敛止泻。 取炒苍术30克,炒白...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