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 第13页

成 第13页

  • 中成药治妇科病新用途

    中成药治妇科病新用途

    一些中成药在治疗妇科病方面有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供选用。 1.复方丹参片治疗原发性痛经。用法:复方丹参片内服,每次4片,每天3次,以黄洒和白开水各一半送服。月经来潮前7天开始服药,连服2 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39例患者,经用药2-3个疗程后,其中痊愈20例,显效 12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有效病例中, —般服药1—2个月经周期即获明显效果。 2.二至丸治疗先兆流产。用法:门服二至丸,每次1丸,每天3次。另取艾叫‘15克,红皮鸡蛋2个,加水150-...

  • 门成福辨治阳痿经验

    门成福辨治阳痿经验

    门成福 ( 1930—) ,男,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 研究生导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 指导老师。三世业医,幼承祖训,学贯古今,术德兼备。 从事中医妇科及男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 60 余载,在治 疗男科疾病方面善于从中医经典入手,辨证思路开阔,用 方遣药不拘一格,临证效果优良。 阳痿是男性性功能障碍中的常见疾病,我国阳 痿发病率约为 10%,且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步 增高 [1 -2 ] 。中医药诊疗本病历史悠久,具有独特优 势。河南中医药大学门成福教授治疗阳痿有独到见 解,现...

  • 巧选中成药治妇女更年期

    巧选中成药治妇女更年期

      妇女更年期指卵巢功能从旺盛逐渐衰退到老年的一段过渡时期。一般女性到45岁左右卵巢功能逐渐减退以致完全消失,月经发生改变、逐渐减少,以致停止,性器官进行性萎缩和逐渐衰老,到60岁左右妇女步入到老年期。更年期大约10~15年左右。这一特殊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内分泌、躯体和心理方面的多种变化,如妇女月经紊乱、情志异常、多忧多虑、血压不稳、烦躁不安、烘热汗出、眩晕耳鸣、心悸头痛、失眠多梦、浮肿便溏、骨质疏松等,称为“更年期综合征”。祖国医学把更年期归属于“脏躁”范畴。中...

  • 巧用成药治妇科病

    巧用成药治妇科病

    1.退乳:产后及大月份引产后需退乳的产妇,采用口服维生索B。片效果明显,而且无不良反应。用法是60~80毫克/次, 11日3次,口服,连服3日,另可根据泌乳情况增加服药日数。 2.催乳:口服维生素E胶丸200毫克饮 2~3次,连服5日,可使乳腺分泌增加,对产后缺乳有良好的疗效。 3.外阴瘙痒:局部涂搽冰硼散,每日 2次,溃破者先用1:1000新洁尔灭液洗净,拭干,然后外涂用香油调好的冰硼散油,短时间内可明显改善外阴瘙痒症状。 4.慢性宫颈炎:外敷西瓜霜治疗慢性官颈炎有良效。敷药前先用无菌干棉球拭净糜烂面及阴道...

  • 排卵期出血如何选择中成药

    排卵期出血如何选择中成药

    排卵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有周期性的阴道出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小腹痛,中医称为“经间期出血”,中医认为多由于肾阴虚、湿热内蕴、血瘀引起,可以选用下列中成药治疗。 肾阴虚: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红,腰膝酸软,头晕耳鸣,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可以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二至丸、左归丸。 湿热内蕴:经间期出血,色红质黏,带下黄稠臭秽,胸脘痞满,口中黏腻,纳差,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濡或滑。可以选用龙胆泻肝丸、八正合剂、固经丸。 血瘀:经间期出血,量少,色紫黯,有血块,小腹疼痛拒...

  • 中成药对症治早泄

    中成药对症治早泄

    中医认为,早泄以肝经湿热、心脾亏盛、肾气不固、相火炽盛为多见。患者可在医师指导下选用中成药对症治疗。 肝经湿热:症见两胁撑胀,口苦胸闷,阴茎虽能勃起,但人房不久即泄,阴囊潮湿瘙痒,小便黄赤涩痛,舌苔黄腻,症属肝经湿热,可选用甘露消毒丹,口服每次1袋,一日两次,开水冲服。 心脾亏虚:症见面色无华,头晕健忘,纳呆腹胀便溏,行房着体即泄,症属心脾亏虚,可选用:①归脾丸,蜜丸9克,口服,每次1丸,一日两次。②人参养荣丸,蜜丸9克,口服每次1丸,每日1—2次。 肾气不固:症见性欲减退,朋茎虽能勃起,勉强行房,短暂...

  • 治疗子宫脱垂的中成药

    治疗子宫脱垂的中成药

    子宫脱垂多见于患有长期慢性咳嗽、便秘的女性以及年老体衰的妇女。中医将子宫脱垂分为气虚型和肾虚型两种证型,根据不同的证型选用不同的药物治疗。 气虚患者多由于素体虚弱,中气不足,导致冲任带脉损伤而失于固摄,子宫坠落下脱。常表现为子宫脱垂,小腹下坠,劳则加重,伴有身倦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乏力、小便频数等症状。治疗需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可用中成药补中益气丸,每日2次,每次1丸 (大蜜丸约6-9克)。 肾虚患者多由于先天不足或房劳多产或年老体弱,肾气亏虚,冲任不固,带脉无力系胞而致子宫脱出。常表现为子宫下垂,日久不愈,伴见头...

  • 辨证不孕症 气血调和胞宫温暖摄精成孕

    辨证不孕症 气血调和胞宫温暖摄精成孕

    王某,35岁, 干部,1991年4 月5日初诊。 结婚已11 年,夫妻同居,男方 精液检查正常,未 避孕迄今未孕。15 岁月经初潮,经行 规则,量中,色暗, 夹块。经前右偏头 痛。平素带下量 少,腰腹冷痛,大便 微溏。1991年3月21日输卵管通液及造影示 输卵管不通。近年来体态丰腴,常觉腰腹冷痛, 纳可,大便溏,每日1~2次,末次月经为1991 年3月21日。舌质稍暗,苔薄黄,脉沉细。 诊断:不孕症。 辨证:肝肾阳虚,痰湿郁阻,胞脉不通。 处方:制附片10克(先煎),当归10克, 川芎10克,赤芍10克,...

  • 中医辅助治疗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中医辅助治疗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中医辅助治疗可以提高试管婴儿的成功率。”桂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中医师、副主任医师佘序华说,她曾经在国医大师班秀文不孕不育临床基地学习,也见证了一些中医辅助治疗的良好功效。以下是她向需要做试管婴儿的女性提供的一些建议和方子。   治疗前期要饮食清淡,忌油炸、辛辣食物,狗肉、羊肉和牛肉少吃,房事有节制。食疗方子是:党参10克、黄芪10克、山药10克、黄豆20克,与猪尾骨适量煲汤,一周服用1~2次。或石斛10克、胡萝卜、鲜菇、猪尾骨适量煲汤,每周1~2次。这些汤可以养肝肾、养阴血...

  • 准妈妈感冒可选用中成药

    准妈妈感冒可选用中成药

    冬季,准妈妈感冒之后,选用口服治疗感冒的中成药,毒副作用小且简便不影响工作,符合阶梯用药原则。但是,面对市场上品种繁多的药品,切忌盲目选用,必须对证用药,否则,不仅无效,延误病情,甚至加重病情。 风寒性感冒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这时应该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不能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误用会加重病情或者迁延不愈。 风热性感冒症状为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宜胀,咽喉红作痛或者张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这时...

  • 乳汁淤积症 中成药治乳腺囊肿

    乳汁淤积症 中成药治乳腺囊肿

    乳汁淤积症又称乳腺囊肿,临床表现多为双侧乳房肿胀疼痛,表面微红,硬结明显,轻度压痛,或体温略有升高。经吸出乳汁后,炎症多能消退,但如不及时处理,常容易发展成急性化脓性乳腺炎。中医认为,“不通则痛”,乳汁淤积多与肝气郁结引起气滞血瘀所致。复方丹参片由丹参、三七、冰片组成。其中丹参是活血祛瘀要药,三七既能散瘀镇痛,还有消肿定痛作用。冰片具有清热止痛作用。三药合用,能加强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功效。 临床发现,复方丹参片对治疗产后乳汁淤积症有较佳疗效。使用方法:复方丹参片每次口服5片,每日3次。服药...

  • 中成药巧治男性乳腺增生

    中成药巧治男性乳腺增生

    病案举例:42岁的牛老师,胸部右边肿痛、触痛两月余,劳顿和感情冲动时加剧;右乳头下外侧有一个肿块,约2.0厘米×3.5厘米巨细,有压痛、质地较硬、有弹性、边沿平滑、活动度可;B超搜检提醒乳腺增生。 病案举例:58岁的王师长教师,胸部左边肿痛、触痛1月余,劳顿时加剧;左乳头下外侧有一个肿块,约2.0厘米×4.O厘米巨细,质地较硬、边沿滑腻、与四周构造无粘连;B超搜检提醒乳腺增生。 中医以为男性乳腺增牛症是肝气郁结、痰湿内蕴、气血瘀结所致。医治:大黄氍虫丸每次3克,天天2次,ri服;...

  • 中成药外用治乳痈

    中成药外用治乳痈

    临床观察发现,早期乳痈选用中成药外治有明显疗效,介绍几则,供选用。 云南白药:将云南白药与保险子共研细末,加凡士林调为糊状,外敷乳房红肿处,肿块可很快消散。或取云南白药1-2克,加适量50 度左右的白酒或75%的酒精调为糊状,涂搽于乳房表面,并用敷料复盖或暴露,2天后用同法更换白药,连续3次。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六神丸:取本品,内服每次10粒,每日4 次;外用每次30粒,研末放入凡土林中调匀后外敷局部,每日1换,最少1次,最多10次即可治愈。或取六神丸30 粒,冰硼散15克,青黛 30克,芒硝12克,诸药共...

  • 乳腺增生的分型及选用中成药

    乳腺增生的分型及选用中成药

    乳腺增生是中年女女的常见病、多发病,中成药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中成药的选择需根据临床症状辩证选用。 1、肝郁痰凝型:症见情志郁闷,烦躁易怒,乳房胀痛,在情绪变化时加重,乳房肿块可随情志波动而胀大或缩小,失眠多梦,嗳气,舌淡苔白,脉弦。可以选用逍遥丸、小金丹、乳疾灵颗粒、乳癖消、乳增宁胶囊、乳康片等。 2、冲任不调型:症见乳房胀痛,经前期尤甚,月经紊乱或闭经,量少色淡,神疲乏力,腰酸,舌淡红,脉细弱。可以选用乳增宁片、乌鸡白凤丸、乳核散结片等。...

  • 副乳会不会变成乳癌?

    副乳会不会变成乳癌?

    副乳是女性常见的一种乳房发育畦性.它常为发育不全的组织,多数像婴儿的乳房,或者只见一点皮肤色素加深,中央可有一点点皮肤增后,类似小小的乳头.有的仅有乳腺,有的仅有乳头,但也有在腋部可见完整的乳体(乳头.乳晕,腺体),且较大.月经前副乳也发胀疼痛,妊时明显增大,有乳头着在脯乳期间甚至还分泌出乳汁来   副乳对人体一般没有什么影响,但可能回给你产生心理上的不安和生活上的不便,大约0.1%的夫人可发生乳腺癌.由于副乳的位置不同于正常乳房,有时容易忽视.因此当副乳增大,生活不便有肿快疑是肿瘤时,要去就医....

  • 广西崇左首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成功

    广西崇左首例乳腺癌保乳手术成功

    广西崇左市人民医院外科一病区近日成功为一患者实施乳腺癌保乳手术。据悉,成功实施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在崇左市尚属首例,填补了崇左市这一领域的空白。日前,患者已痊愈出院。 据有关专家介绍,保乳术有较严格的适应症,一般适合于直径小于3厘米的孤立肿瘤,未侵及胸大肌筋膜,腋窝淋巴结没有明显肿大,而且没有远处转移(或经新辅助化疗后达到上述要求的);乳腺癌的发病率近年呈逐年上升且年轻化趋势,专家建议,广大女性朋友最好进行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 乳腺增生中成药乳癖消合逍遥丸

    乳腺增生中成药乳癖消合逍遥丸

    乳腺增生症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发现城市发病率比农村高,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发病率高。乳腺增生症属于中医学“乳癖”的范畴,其发病机制为郁怒伤肝,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旺侮土,或思虑伤脾,或饮食不节,或劳倦忧思伤脾,而致脾失健运,痰湿内蕴,积聚于乳络,日久互结为核而成包块。而且《医宗金鉴》中记载:“乳中结核由肝脾二经气郁结滞而成”。治乳病当以肝为本,“木郁不达,乳房结癖”,“其核随喜怒而消长”...

  • 月经期成药自疗法

    月经期成药自疗法

    自治疗法 成药自疗法 1、固经丸,每次6克,每日2次,温水送吞,宜长服。 2、宫泰冲剂,每次1-2包,每日2-3次,开水冲服。 3、云南白药,每次0.3克,每日2次,经量多时服。 4、乌鸡白凤丸,每次1粒,每日2次,吞服。用于体弱虚证者。...

  • 痛经的中成药治疗

    痛经的中成药治疗

    由于痛经分为好几种,而每一种都需要对症下药,因此痛经的女性需要熟识以下几种常用的痛经药。 月月舒痛经宝颗粒:成分为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 等,有温经化瘀、理气止痛的功效。它通过消除病理性痉挛,从而缓解和消除痛经,促进血液循环。 益母草颗粒:其成分 为益母草,益母草有活血 调经的功效,可以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主要适合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痛经。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对月经量少的效果比较突出。 广西花红片: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等成分,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利湿、祛瘀止痛的功效...

  • 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痛经

    活血化瘀中成药治疗痛经

      妇女在行经前后,或正值经期,小腹及腰部疼痛,常可伴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泛恶欲吐者等证,并伴随月经周期发作,称为痛经,亦称经行腹痛。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肝郁不舒,气滞血瘀,或寒凝经脉,气血不畅所致,当以活血化瘀,温经止痛为治,临床观察发现痛经以气滞血瘀居多,而许多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中成药治疗痛经有良效。   云南白药类云南白药粉剂或胶囊剂适量,取出后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并可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日1换,连续3~5天。或取云南白药...

  •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

    夏桂成中医妇科的首要学术特色,首先是调整月经周期节律学说。他深入研讨《易经》,以为月经周期节律的改变首要在于阴阳的消长改变,过分不及的自我调节、胜复的降临,导致生物内部的显著改变。 月经的圆运动周期节律 夏桂成的圆运动周期节律来源于命运学说的理论。在月经周期演化中,由于太极圆运动的循环改变的规则,一月一次的月经周期,必定是阴半月与阳半月所组成。阴半月首要在于阴长,阴的物质基础有癸阴、海阴、精阴、水阴、癸阳。癸阴虚者,轻则归芍地黄汤加减,重则滋阴奠基汤,但必需要加入清心安神和降心气之品;海阴缺乏者...

  • 妇科概要 经带胎产 幼承家学 少年成名

    妇科概要 经带胎产 幼承家学 少年成名

    早在《史记》中就有“扁鹊名闻天下,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的记载,其中“带下医”就是最早的妇科医生。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多医书对妇人病症多有涉及,至唐代妇科已成为专科独立发展,并有《经效产宝》等产科专著问世。宋代,妇科学全面发展,陈自明所著的《妇人大全良方》,对妇产科学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确立了妇产科的辨证论治体系。 幼承家学 少年成名 《妇人大全良方》以其精辟实用的内容成为妇产科的经典之作。该书作者陈自明曾经指出“世无难治之病,...

  • 运化失职治疗水湿下注而成带下病

    运化失职治疗水湿下注而成带下病

      邓某,女,9岁,于2008年12月3号来诊。   母诉其女近来无精打采,不想吃饭,并发现其内裤常有如涕之白滑之物,量多,疑为白带。观女孩面黄,精神萎顿,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沉迟。《傅青主女科》云:“夫带下者俱是湿证”,此乃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湿下注而成带下。   处方:炒山药30克,炒薏仁15克,焦白术20克,肉桂3克。5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一周后复诊,女孩精神好转,饮食正常,白带明显减少,嘱再服药3剂,素日少食寒凉饮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后带下病未复发。...

  • 痛经如何选择中成药

    痛经如何选择中成药

    痛经是指妇女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小腹及腰部疼痛,用于治疗痛经的中成药很多,在选用时必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辩证选择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气滞血瘀型:经前1— 2日或在经期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暗夹有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经净疼痛消失,伴有乳房胀痛,胸满肋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弦。宜选用元胡止痛片、女]科得生丸、调经丸、益母冲剂、痛经口服液、痛经灵颗粒、七制香附丸、通经甘露丸等。 寒湿凝滞型:经前数日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血量少,血色紫暗,伴有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腻,脉沉紧。宜选用温经丸、...

  • 中成药防治痛经有新用

    中成药防治痛经有新用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也是多发病,伴随着月经周期而发作,多见于未婚女性和青春期,药物治疗以对症为主。 下面选述一些中成药老药新用防治痛经,以.供参考。 伤湿止痛膏:将此药膏贴 在小腹疼痛处,尾骶处,每处 1张,或贴在中极穴(脐下4 寸),疗效满意。 速效救心丸:每次舌下含化本药2—4粒或口月艮10—15 粒,每日3次,经前5日开始服用,连用7—10天,用1—3个月经周期, 总有效率为 92.4%,经期减量,月经量多者经期停用。 妇科千金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原发性痛...

  • 何成瑶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

    何成瑶治排卵障碍性不孕经验

    国医大师何成瑶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长期从事妇科临床及医学教育,在生殖内分泌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不孕症,尤其是排卵障碍性不孕症诊治,经验丰富,临床疗效显著,对该病的认识有其独特见解,跟何成瑶学习,收获颇多,现将何成瑶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体会整理如下。 治法治则 补肾疏肝解郁,调畅冲任气血《济生方》云:“妇女血衰而气旺……治疗之法,女子当养血抑气,以减喜怒。”何成瑶临证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常以补肾疏肝解郁、调畅冲任...

  • 倒经 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 病例验证

    倒经 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 病例验证

    处方组成:鲜生地、珍珠母(先煎)各30g,丹皮炭12g,焦山栀、荆芥炭、黄芩各6g,牛膝炭15g,生甘草3g。 用法用量:将上药水煎,早、晚各服1次。于周期性吐衄前服完5剂,每日服1剂。如无效果,可于下个月周期性吐衄前再服5剂。 功效主治:倒经。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倒经患者13例,未婚9例,已婚4例,年龄均在35岁以内。13例中,服药5剂治愈4例,10剂治愈者3例,15~20剂治愈者4例,无效2例。 (魏忠义) 麻黄石楠叶治青春期闭经 处方组成:麻黄、桑白皮、桑叶、香附、牛膝各9g,白芥子...

  • 夏桂成“调周”治崩漏

    夏桂成“调周”治崩漏

    崩漏是指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前者称崩中,后者谓漏下,是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严重紊乱的一种疾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国医大师夏桂成是江苏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临床与教学工作,提出“经间期学说”“月经周期节律调节法”“心-肾-子宫轴”等学术观点,对于妇科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现就夏桂成临床经验及相关验案作简要介绍。 临证经验 急则塞流,不唯止血《丹溪心法附余》中提出治崩三大原则...

  • 何成瑶从肝论治经行乳房胀痛

    何成瑶从肝论治经行乳房胀痛

    国医大师何成瑶是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从卓雨农先生第三子卓启墀老师,长期从事中医妇科、中西医妇科的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论治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症等,效果良好。其学术思想主要体现在重视基础研究和女性生理特点,善于整体把握,调肝思想贯穿始终。在治疗中坚持求因治本,标本兼顾,以治本为重。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于何成瑶治疗经期乳房胀痛经验,现将其整理如下,以飧同道。 经行乳房胀痛是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痛,或乳头胀痒疼痛,主要症状为经前两周之内出现乳房胀...

  • 月经量少方药组成

    月经量少方药组成

    月经量少是育龄期患者的常见病,尤其是近几年,患者日益增加,并且逐渐年轻化,询问病史,大多数有多次流产、剖宫产史,或者熬夜、工作紧张、压力大等身心过用史。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这个年龄段的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逐渐增多,而月经量少伴随的症状之一就是不孕,其次还有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面色少泽,甚至是暗黄无光泽,黄褐斑。患者感觉生活质量下降,以及提前衰老带来心理上的恐慌,希望通过中药来调理身体、满足生育要求甚至是延缓衰老。对于这类患者,我以前常用益气养血、甚至是血肉有情、填精益髓之品加减治疗,效果一般,很容易出现滋腻碍胃现...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