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 第8页
-
水肿的原因 老中医治水肿病
石冠卿,全国名老中医。石老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临床擅治内科疑难杂病,对水肿病的诊治,有独到经硷。兹举石老治疗水肿验案3例,介绍如下。 一、下肢水肿(神经静脉炎)。某男, 62岁,患神经静脉炎1年余,因鼻出血用大量止血药后出现左下肢严重肿胀,曾屡用利水剂治疗无效。今仍左腿肿大,皮色光亮,脚板无知觉,因过度肿胀而行动艰难,伴头部左侧胀闷,舌苔薄白,脉沉涩,属少阳瘀血凝滞之水肿。处方:柴胡、生地、当归各15克,黄芩、半夏、赤芍、桃仁、红花、防己各10克,三七3克,甘草6克,生姜5片,大枣3枚。二诊:上方用20余天,下肢...
-
全国名老中医治甲状腺结节经验
金国梁,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乃我 国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何任的学术 继承人,从医3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及 肿瘤病的治疗,尤对甲状腺疾病的治疗 有较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心得。本期介 绍金老运用半夏厚朴汤加味治疗甲状腺 结节的经验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甲状腺结节,属中医学瘿病范畴,并与瘰疬等病关系密切,是临床常见病。金老认为,该病病因在于先天禀赋不足或水土不服、情志不畅、饮食不节;病机则是脏腑功能失调,痰凝、气滞、血瘀交阻,搏结于颈前,病程日久,在颈部聚结成块,触之碍手,甚则视之有形。现代医学认为,该病多由甲状腺良性...
-
老中医用验方给郭沫若治病
1959年,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因右侧肢体活动不便,影响了正常工作和生活。有人向他推荐,可请中国中医研究院特约研究员、著名老中医郑卓人先生医治。郭老知道郑老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曾著有《灵枢经白话解》,医术高明,便欣然同意了。 郑卓人老先生来到郭家,他知道郭沫若事务繁忙,没有时间煎中药,对郭老说:“我从民间搜集了一个验方,叫桑枝酒。我已用此方20余年,医治半身不遂效果很好,可否一试?”郭老一听很高兴,忙叫郑老先生开处方。郑卓人见郭老愿意用此方,便把桑枝酒的配伍、制法和服法...
-
全国名老中医治杂病经验
王仲青,全国名老中医,主任中医师,在其多年的行医生涯中,对中医医圣张仲景的理论造诣颇深,临证辨治,每遵仲师法度,经方运用得心应手,屡起沉疴顽疾。下面介绍其治疗杂病临床验案三则。 一、表寒里热案。王某,男,75岁。诉10日前因感受风寒而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曾服西药,病未缓解,又服中药数剂,亦无效,乃邀王老诊治。症见发热恶寒,胸闷咳嗽,咯痰白粘不爽,纳呆,时有恶心,肢体关节疼痛,精神萎靡,神志恍惚,心烦,汗出不畅,体温波动在38℃—39℃之间,恶寒过后颜面潮红,舌淡苔白,脉浮而缓。证属表寒外束,里热怫郁。治...
-
老中医罗铨治老年病经验
罗铨,全国名老中医,教授,云南省 名中医,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的临 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尤其对心脑血管疾 病、老年病有较深入的研究,并积累了丰 富的临床经验。现将罗老治疗老年病的 经验简述如下。 罗老认为,老年病的治疗及用药原则是由老年人的体质特点和老年病的病理机制所决定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补虚重在脾肾:老年病与脏器组织功能减退密切相关,五脏虚损,精气神渐减是老年发病的一个主要方面,五脏虚损是人体衰老的原因,也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但是五脏之中,尤以脾肾为关键。因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肾...
-
名老中医钟坚治紫斑 过敏性紫癜
钟坚,全国名老中医,浙江省衢 州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 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学验俱丰,擅长于疑难杂证的诊治。 钟老致力于活血化瘀的临床应用研究 20余年,对许多疑难杂证在辨证论治 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法,疗 效显著。钟老认为,活血化瘀法是血 瘀证的治疗总则,在临证时要根据形 成瘀血的不同原因和兼挟证,需结合 疏风、清热、凉血、泻火、理气、利 湿、益气、滋阴、温阳、散寒等治疗, 才能取得预期的疗效。现择钟老临床 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紫斑验案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治紫斑(过敏性紫癜) 病案...
-
全国名老中医治胁痛经验
胡永盛,国家卫生部首批名老中医,长春中医药大学教授。从事《方剂学》教学及临床、科研近60载,医理精湛,医德高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胡老善用古方经方,加减化裁,用药独到,疗效显著。本文仅举其用葛花解酲汤治疗胁痛1例,以观其运用古方之独到。 葛花解酲汤出自宋代名医李东垣《脾胃论》。方由葛花、党参各15克,木香1.5克,白茯苓、猪苓、陈皮各5克,青皮9克,白术、神曲、砂仁、白蔻仁、干姜、泽泻各6克组成,主治饮酒过度,湿伤脾胃的眩晕呕吐,胸膈痞满,食少,身体疲倦,小便不利,或泄泻等症。胡老运用本方加减化裁,多治疗胃、肠、...
-
老中医治湿证经验方
潘智敏,全国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对于湿证、瘀血等疑难杂症的治疗多有心得。现将潘老治疗湿证经验介绍如下。 1.湿温案:杨某,女,35岁。怀孕七个月,麻疹之后,余邪未清,已有二月。晚上10时,即发寒热(38.1℃),汗出津津,咳嗽偶作,大便秘结,耳鸣,脉来细滑,舌质小红,苔黄腻。治以解表化湿,清热安胎。拟方:大豆卷、杏仁、桔梗、前胡、大力子、制半夏各12克,炒黄芩30克,苏叶、苏梗、薄荷各6克,浮萍、蝉蜕、淡竹叶各8克,鱼腥草、野荞麦根各30克,莱菔子15克,川厚朴、枳壳各9克。服药2剂,复诊:寒热汗...
-
老中医张海峰治肝脾失调
张海峰,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专家、教授,擅长治疗内科病证,对脾胃学说造诣很深。张老常运用调和肝脾法治疗各种内科疾病,取效良好。张老认为,肝脾关系非常密切,肝脾功能失调可引起很多疾病,调和肝脾是临床常用治法,但应根据不同病因及病理变化,采用不同的具体治法。如:疏肝健脾、抑肝扶脾、补脾抑肝、健脾养肝等。下面介绍张老调和肝脾法的临床应用。 一、疏肝健脾法:此法适用于因忧思日久而致肝气郁结,疏泄不及,脾土阴凝板滞的木郁土中之证(注:木郁土中为中医术语。中医认为,肝属木,脾属土。即肝郁脾虚。临床表现为胸胁胀满窜痛,善太...
-
名老中医张文泰用经方治痛症经验
张文泰,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主任医师、教授,全国500名带高徒导 师,吉林省名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获 得者。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多年,喜用经方治病,屡获佳效。现将张老临床 活用经方芍药甘草汤治疗痛症的经验介 绍如下。 一、治疗腓肠肌综合征(脚挛急) 病例:李某,男,67岁,农民。 近3年来夜间小腿常常有阵阵挛急,疼 痛难忍,彻夜难眠,行动不便,且每遇 受凉、劳累时发作更频繁,舌质偏红, 苔黄腻,脉弦细。诊为脚挛急。方用芍 药甘草汤合羚羊角钩藤汤加减:白芍、 薏苡仁各30克,甘草、宣木瓜各12 克,钩藤(后下...
-
老中医李可运用四逆汤的特点
从量效关系探讨李可运用四逆汤的特点 量效关系是中医方剂运用之精华,也是历代医 家学术思想传承的关键所在,古今医家对其都极为 重视 [1 -2 ] 。名老中医李可崇尚张仲景学说,将 《伤 寒杂病论》中六经辨证思想应用于临床遣方用药, 尤善附子、乌头类峻药治疗濒危患者 [3 ] 。四逆汤 是张仲景治疗心肾阳衰寒厥证的代表方剂。李老师 在临床应用四逆汤时颇有心得,不仅限于少阴病, 同时在肿瘤、咳喘、足心发热等病的治疗中多有应 用 [4 ] 。医者对量效关系的把握是否得当直接影响 到临床疗效和用药安全。中药复方以单味中药...
-
李英杰老中医生龙骨生牡蛎治甲亢经验
李英杰,河北省衡水市中医院主 任中医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第三、 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 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将李老治疗甲 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一、病因病机 甲亢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 代谢率增高的一种综合表现。临床表 现有甲状腺肿大,心悸乏力,急躁易 怒,神经过敏,胃纳亢进,体重减轻, 多汗低热,大便次数多等特征;女性 往往还表现为月经经期提前,月经量 多。李老认为,甲亢所产生的一系列 脏腑变化,其病机在于七情郁结,情 志受扰,五志过极,郁而化火,消灼 脏腑阴精。阴精亏损,阴虚火旺贯...
-
著名老中医 中医养生法
中医养生法近几年风靡全球,很多 著名的老中医已健康硬朗地活到近百 岁,但他们并不提倡吃人参、灵芝等高 级药材滋补,而是建议从生活饮食、运 动等小细节着手保健。 1.饮食有节,以素为主 老中医认为,调节饮食以养脾胃, 这是老年人健身的主要因素。他们喜爱 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 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得较少。虽有个 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 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 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 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 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
-
南通老中医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答疑
问题1益肾蠲痹丸的研制思路和药物配伍有哪些深意呢? 朱良春:痹证的治疗原则,不外寒者温之,热者清之,留者去之,虚者补之。如果初起或病程不长,风寒湿痹,当以温散、温通为正治,湿热痹则以清热利湿为主。久病则邪未去而正已伤,久病耗伤气血津液,就多错综复杂,比如说久病多虚,久痛入络,久病亦多痰瘀、寒湿、湿热互结,如此则邪正混淆,胶着难解,不易取效。应以攻不伤正、补不碍邪为基本指导思想。 我们体会到,痹证的形成与正气亏虚密切相关,就是一开始初起,也要充分顾护正气。我提出“益肾壮督治其本,蠲...
-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江苏省中医院汪受传主任医师,祖籍安徽徽州。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 多方磨练 奠定基础 1967年夏季,汪受传到南京儿童医院的乙脑病房学习,带教的西医老师让开中药,他就照书上的卫气营血辨证开出了药方。由于乙脑住院患儿多昏迷不醒,插了鼻饲管,故汤药从鼻饲管打进去很方便。牛刀小试,方药见效,始知古人的经验确实有用。 1968年初到泰兴县人民医院,先跟当地名中医余公侠、杨卓斋门诊,后进...
-
强调在动中养生 老中医李文瑞
全国名老中医李文瑞,1927年11 月出生,北京医院主任医师。他早年毕 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医学系,后又在北京 中医学院中医本科毕业,酷爱中医。首批 500名全国著名老中医药专家带徒者和 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我 国首批享受国务院医疗卫生事业特殊 津贴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坚信老年人生 命更在于运动,强调在动中养生。因此, 一直恪守“起得早,睡得好,七分饱,常跑 跑,多笑笑,莫烦恼,天天忙,永不老”之 信条,且付诸于实践,受益匪浅。 起得早 老人应养成早起的良好习惯,而不 宜睡懒觉。早...
-
名老中医的长寿养生经验
经对170余位当代名老中医养生经验的分析(其中100岁以上2人,90岁以上8人,80岁以上52人,70人以上97 人),发现他们的长寿因素有七点。 饮食有节,以素为主:这些长寿老人喜爱吃当地生产的五谷杂粮,更爱吃蔬菜、豆类、水果,而鱼与肉吃的较少。虽有个别偏食鱼肉的,也是荤素搭配,从不过嗜。他们的食养经验是:一不过饱、二不过咸、三不过甘、四不过肥、五不偏食。还有早餐好、中餐饱、晚餐少等。有些老中医把清代袁枚的诗作为食养之鉴,即“多寿只缘餐食少,不饱真是却病方。” 起居有序,顺其自然:老中...
-
老中医夏禹甸的养生之道
夏禹甸老人是湖南中医药大学的退休教授,生于1913年11月14日,他少时酷爱中医,对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十分仰慕,可惜那时家贫没有入学深造的机会。但夏老对中医的热爱很执着,没能拜成师他便自己学。每当有乡村医生来村,他就会跟在后面看,直到医生离开还要跟他跑几个地方。回到家他就会找一些医书来看,还经常上山采摘药材。 功夫不负有心人,多年后,夏老终于自学成才,1947年他的著作《伤寒论新诠》问世。这在当时是个了不得的新闻,因此他成了医学界令人瞩目的人才。解放后,他被调入湖南中医学院中医药研究所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
-
老中医个人养生的杂食之道
著名老中医高益民的杂食之道 个人养生要讲究一些艺术 性,要根据个人的感觉,创立一个 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模式。去看看 国家级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教 授,部级课题博士生导师,国家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高 益民教授的养生秘诀吧。见到面 泛红光、声如洪钟的高益民教授, 谁都想不到他已经79岁高龄了。 他神采奕奕,回答问题时也是思 路清晰,反应敏捷,爽朗的笑声、 飞扬的神情,让人实在忍不住想 一探他背后的养生秘诀。 杂食让人营养均衡 “合理膳食,运用到我的身上 就是杂食。我从来不会天天吃大 米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