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一方 第2页

一方 第2页

  • 《伤寒论》论中的“一方二法”

    《伤寒论》论中的“一方二法”

      每次整理胡希恕先生的遗作及学习《伤寒论》原文,总有不同的收获。而今整理其注解《伤寒论》的原文时,引起笔者深思的是论中的“一方二法”。此四字是方后注解,既往对此一读而过,未引为重视。但近几年常思考六经类证、方证的六经归类,对不少方证难以认定六经归属,故在临床中常思考这一问题。再次读到此四字,有所感悟。   一方二法之原意   “一方二法”四字,仅见于《伤寒论》第174条的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后注:“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 唐祖宣 研读经典渐成一方名医

    唐祖宣 研读经典渐成一方名医

    当人大代表34年,我提出的398件关于中医药的提案中,有60多件是提请有关部委局加大对中医药投入力度的。今年3月,我又一次提出这个问题。 关于中医药立法,从七届到十届人大会,我联合几百名代表签字写提案建议,到十一届人大时,《中医药法》被列入立法规划。 今年开两会时,我建议将《中医药法》列入今年国务院立法计划一档项目,加快审议。同时,建议全国人大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法立法工作的指导和督促,促进《中医药法》早日出台, 在法律层面保障中医药按照自身规律发展,加强制度设计、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

  • 一方脉枕三根指头

    一方脉枕三根指头

    脉枕是中医大夫诊脉时放在病人腕下起衬垫作用的用具。具有收藏价值的古代脉枕,多为瓷枕。瓷枕最早出现于隋代,唐朝时期开始大量生产,宋、金、元时期最为鼎盛。在瓷枕发展史上,以宋代磁州窑烧制出的瓷枕最具代表性。 古代实用的小型陶瓷枕有多种:一种是袖枕,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人们外出长途旅行风餐露宿时,常随身带个小枕,便于在休息时使用;一种是腕枕,在人们长期书写时,为防腕子发酸,将小枕垫于腕部;再一种就是脉枕,体积很小,重量很轻,为的是大夫出诊时携带方便。箱型脉枕下面一般有一两个小孔,它们是烧制时为防止爆裂而设的排气孔。...

  • 端午时已入夏季 一方一粥助调养

    端午时已入夏季 一方一粥助调养

    端午调摄重养心。常言道,养生先养心。高濂《遵生八笺》说“心静可以固元气,百病不生,百岁可活”。《灵枢·口问》云:“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中医有七情致病说,情志不遂,气机失调,郁而不达,可以致病。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或迫于生计奔波在外,离多聚少,来回奔波,多有不易,对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等,也是逐渐淡化;另外很多父母与子女相隔甚远,还有很多空巢老人,“每逢佳节倍思亲”,思念之情,难免有之。或有目见他人端...

  • 汇聚一方名医 传承中医文化

    汇聚一方名医 传承中医文化

    编者按:中医药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不仅体现了中医药“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和辨证论治的思维特点,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医院通过名医馆、文化馆等建设,不仅能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提升医务人员的素养和凝聚力,还能更好地传承名老中医经验,提升医院整体的诊疗水平和服务水平。 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拥有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第二届国医大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针灸传承专家郭诚杰教授,各级名老中医36位,汇聚了陕西省中医的优...

  • 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 治病养生

    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 治病养生

    随着寒露的过去,秋意渐浓,冬日也离我们不远了。俗语有言:“冬季进补,来年打虎”。根据中医理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冬季寒冷干燥,正是滋阴养血的好时候。膏方是中药的一种剂型,既是保健的良方,又是治疗和预防慢性疾病的重要手段。而每年立冬到翌年的立春,是配制膏方调养治病的最佳时期。45岁以上亚健康的中年人、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及患有慢性疾病者、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不妨配制一方适合自己的膏方,定期服用,治病养生,会有很好的效果。 ■ 综 述 膏方据说源于华佗曹操 相传三国时期,一代枭雄...

  • 民间的一方一药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源头

    民间的一方一药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源头

    近日召开的中国(澳门)传统医药国际合作论坛上,国医大师孙光荣指出:中医特色优势决定传承必要性、重要性。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医药学的特色优势;唯有传承,才能保有中华文化的基因与命脉。笔者认为,重视传承勿忘民间中医药发展,这也是把握中医药传承关键。 民间的一方一药、一法一则都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源头,民间中医成为传承中医的重要力量,然而近年来困扰民间中医的一大难题也是传承,由于民间中医合法地位和传承方式的限制,年轻人也大多没有继承衣钵的意愿,民间中医的传承面临“断档”状况,很多民间中医年...

  • 中医治病专病专方不应被忽视 辩证看待“一人一方”

    中医治病专病专方不应被忽视 辩证看待“一人一方”

    中医治病讲究因人、因地、因时制宜,随证加减、个性化诊疗是中医的特色优势,有很多人认为个性化诊疗就是“一人一方”,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这种认识只看到了中医灵活用药的特点,而忽略了中医提纲挈领的思想内涵以及专方专药的经验效果,有偏颇之处。辨证论治、随证加减与专病专治相结合才是中医的精髓。 辩证看待“一人一方” 纵观医学发展史,《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在祖国医学史上所起的推动作用是巨大的。《伤寒杂病论》总共只有三百多首方剂,其所载方剂药味...

  • 一方人吃一方菜

    一方人吃一方菜

    乡人吃鱼讲究,以鲤鱼为例,买或捞到一尾鲤鱼,在瓦盆里用清水养六日以上,日日换清澈井水,以去其身上浑浊味儿。杀这鲤鱼,去鳞,抠腮,剖肚,横切数段,趁血未流之际,猛拍数刀,这样,能把鲤鱼的筋拍出,将其抽去。 乡人说,鲤鱼的筋不拍出抽去,那是腥得没法子吃。但是,鱼的血不要洗去,洗去了,鱼没了鲜味。 做鱼的作料很多,比如要鱼香子、薄荷、葱姜蒜和辣椒,花椒油断不能少,当然,还要一点米醋(这米醋的做法是,把糯米酒装进开水 瓶胆中,在灶间吊上数年。好的是吊上数十年,也有的放土里埋藏十年而成),以上种种缺一不可。少时,我也喜欢吃鱼...

    养生秘方 2024-03-06 12 0 一方
  • 和解一方面 协调人体胸腹诸多脏器

    和解一方面 协调人体胸腹诸多脏器

    《伤寒论》中“汗、吐、下”均是驱邪法,可以给邪气出路,称之推邪、逐邪、驱邪外出。当病在少阳或厥阴时,可和解半表半里的方法是如何驱邪的? 笔者认为,和解一方面指协调人体胸腹两大腔间所涉及的诸多脏器,使之联合起来,协力驱邪;另一方面,通过呼吸、大便、小便、出汗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联合,给邪气出路,从而达到驱邪排毒的目的。 不同病位的驱邪方式 经方大家胡希恕在《辨证施治概论》中论述了:“所谓表证,即是人体欲借发汗的转机,自体表以解除其病的反应。所谓里证,...

  • 一方可治多病 一病可选多方

    一方可治多病 一病可选多方

    观掌之厚薄、察爪之荣枯而知人健康与否已成为祖国医学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 20世纪70年代初, 确诊为食道憩室的一位老妇人,持X线片前来就医。初诊切其左脉, 偶见其手掌皮肤粗糙、干燥、增厚而嗽裂,并言此证久,医治无效。察其左手爪甲枯萎不荣。右手如常。询问得知,主证乃为吞咽食物时有严重的噎塞感,且大便干燥,俗称球样粪便,数日排便1次。共来诊3 次,投药9服,不但吞咽食物噎塞感消失、每日排软便,且手掌皲裂、爪枯甲燥之症亦愈。 此后, 凡见吞咽食物噎塞、大便干燥、单侧手掌皮肤粗糙、干燥、增厚、皲裂之证候...

  • 补血第一方 补肾第一方 补气第一方 润肺止咳第一方

    补血第一方 补肾第一方 补气第一方 润肺止咳第一方

    祖国医学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能够流传下来的方子,基本都安全、方便、有效,毕竟大浪淘沙,亿万人亲身实践证明效果才能留存。 小编今天为您整理了十大千年名方,补气血、补肾、止咳、祛寒湿、失眠、落枕……太全了!所有方子都详细到制法,非常实用! 补血第一方:四物汤 ▲▲▲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春季养生保健,可以让您健康一整年。春季三个月是万物萌生的季节,肝主生发,养好了肝才能健康,肝藏血,养肝必补血。 有“妇科养血第一方”美名的四...

  • 赵碛生:传承赵氏武医 造福一方百姓

    赵碛生:传承赵氏武医 造福一方百姓

    在重庆市渝北区,当地人遭遇骨折、脱臼之类的损伤,多半会直奔双龙湖街道医院,找该院副院长、骨科医生赵碛生治疗。针对不同的骨伤病患,赵碛生娴熟地运用探、触、搭、引、扣、拿、搬、透等正骨手法及时解除患者病痛,将“正骨妙手”的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惊叹不已。 赵碛生,重庆市渝北区政协委员,赵氏正骨术第十代传承人,曾荣获 “三八红旗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勤学苦练 传承创新正骨术 赵碛生无疑是幸运的,她是我国武术名家...

  • 一方官升三品

    一方官升三品

    《独异志》中记载,唐朝贞观年间,天下大治,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国来朝,朝廷非常富裕,各国美味应有尽有。唐太宗因为不节制饮食,导致腹痛腹胀,痢疾不止。众太医以为唐太宗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却不知是暴饮暴食,因此屡治乏效。唐太宗只得下诏求医,谁将他腹痛、痢疾治愈,必定重重有赏。 有一位小官,叫做张宝藏,他自己也因为不注意饮食而患了痢疾,久治难愈。后来得了一个民间偏方,就是用牛奶煎荜茇,服了以后,痢疾居然好了。张宝藏便毛遂自荐,说此方可以治疗腹痛、痢疾。 唐太宗服用后,很快痊愈了,龙颜大喜,马上叫宰相魏...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