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 第23页
-
过敏性鼻炎中医干预方法多
过敏性鼻炎,是鼻炎中最常见的类型,又称变异性鼻炎,发病率高,且还在逐年增加。以阵发性、连续性喷嚏、鼻痒、流大量清水样鼻涕为三大临床表现,可伴有鼻塞、嗓子痒、眼睛痒、流泪、眼睛发红等兼症。鼻腔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或充血、肿胀。 过敏性鼻炎虽然不是严重的疾病,但是容易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症状轻者偶尔发作尚能耐受。症状重者常不分场合,突发连续性喷嚏,并流涕不止。鼻塞还会影响睡眠、学习和工作,降低生活质量,治疗不当的话,还可诱发鼻窦炎、咽喉炎、中耳炎、结膜炎等多种合并症,严重者可还...
-
肺痿治方 干姜炙甘草
王某,男,77岁,2021年12月1日初诊。主诉:吐白色黏痰10年余。患者10余年前行右肺鳞癌切除手术,术后出现咳吐白色痰涎,曾运用多种抗生素、化痰药,效果不佳,亦口服中药,均无明显效果。半年前笔者也曾予其苇茎汤合六君子汤加干姜、金荞麦、桔梗等,亦无效。刻下:吐白色泡沫黏痰,凌晨4~5点时明显,需用大量纸巾擦拭,自感痰凉,咽喉发凉,活动后气喘胸闷,口不渴,食欲可,二便基本正常,饮食不慎时易腹泻。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既往有慢阻肺病史20余年,前列腺癌手术切除病史1年。 诊断:肺痿(虚寒证)。 处...
-
肺纤维化引起的反复咳嗽 干咳肺纤方
朱启勇,男,汉族,1952年出生,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证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常见病和疑难疾病。 组成:丹参15g,麦冬10g,赤芍10g,桃仁6g,水蛭3g,青果10g,木蝴蝶3g。 功效:活血化瘀,养阴利咽。 主治:肺纤维化引起的反复咳嗽,以干咳为主,咳嗽伴有气短胸闷不适,可有午后潮热、五心烦热、咽干咽痒、局部刺痛,舌质红或紫暗,或舌有瘀点,脉细涩或细数。 用法:水煎...
-
沙参麦冬汤治新冠后遗口干
在笔者所接诊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中,表现为寒湿疫特征者居多,但因所处地域气候、个人体质及生活习惯之不同,亦有表现出湿热疫特征的发病者。后者以湿遏热伏、邪阻膜原、三焦气滞、传变复杂为基本病机。火热易伤津劫液,解表时亦动津耗气。解表药以发散表邪为主要作用,多具辛散特点,善走肌表,能促使患者发汗,使表邪从汗而解。气能生津,津能载气,发汗则伤津耗气。热无不燥者,而湿热疫中湿往往随燥热而解,其后遗症多以津液亏虚为主,症见皮肤干燥、口干、咽干、口渴喜凉饮、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症状。 经验方药 笔者临证治疗...
-
治干燥综合征 名医叶一萍方
处方:桑椹子、丹参各12克,徐长卿、桃仁、紫草、生白芍各8克,炙甘草、桂枝、南蛇藤、红花各5 克,白花蛇舌草、麦冬各15克,赤芍;桑寄生、川芎、川牛膝、姜黄、石斛、当归各10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活血行滞,气化津液。用于治疗干燥综合征,中医辨证属血瘀津伤型。症见口眼干燥,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头晕耳鸣,心烦潮热,皮肤干燥瘙痒,食少便秘,两侧腮腺肿大,血液粘稠度增高,肌肤甲错,唇痿、色暗红。舌青,舌边有瘀斑,脉沉细。 专家点评:方中丹参、当归、赤芍、川芎、红花、桃仁、川牛膝祛风行血、祛...
-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验方
干咳。燥邪犯肺肺失宣降此型常见于感染后咳嗽早期,盖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喜清肃而不耐寒热。燥邪侵犯肺系,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并灼伤肺津,遂发是证。 干咳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干、喉痒、鼻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解表清肺,润燥止咳。 干咳治疗方:茯苓15 克,牡蛎15克(先煎),陈皮15克,杏仁15 克,半夏10克,薏苡仁 15克,甘草3克,冰糖 50克(冲服)。水煎服日1剂,睡前服。 功效:润肺脏、化痰湿、止咳喘;治干咳无痰,夜间咳甚;不思饮食,口干;舌淡红,苔薄黄;脉沉细等。...
-
口鼻眼干10年余 路志正临证经验方
张某,女,65岁, 2013年4月27日就诊。 主诉:口鼻眼干10年余。患者口、鼻、眼干燥10年余,在北京某三级综合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扁平苔癣。服药不详。就诊时患者唇瘪,舌干口燥,常饮漱不欲咽。喜温饮,易生口疮,思虑过度,寐差入睡难,易醒。胃脘嘈杂不适数月,纳可,且伴有双手指掌关节冷痛,时发作,小便调、大便不成形、黏滞,1日1~2次。望其形体中等,面黄泛赤,唇紫;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质紫暗、苔白腻微黄、舌体络脉瘀紫;诊其脉沉细濡小涩。 证属:脾虚湿热内蕴,寒热错杂之侯。 治法:辛开苦降,寒热并用,健...
-
口干口苦 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金铃子散加味
患者郭某,女,61岁,2017年8月初诊。诉“口干口苦半年”,伴夜眠多梦,心烦,双目干涩,双脚发凉,纳差,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且胁痛已多年。辨为肝胆气机不畅,郁而化热,兼夹脾寒。 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合金铃子散加味,药用柴胡24克,黄芩10克,桂枝10克,干姜10克,瓜蒌根15克,生牡蛎20克(先煎),炙甘草10克,川楝子10克,元胡12克,郁金12克,炒白术15克。7剂。 水煎取汁400毫升,早晚分服。 二诊诉诸症皆减,近2日出现右后侧下牙痛,舌脉同前,于上方加...
-
股骨干骨折(秘方数:4)
股骨是人体中最大的长管骨,是由坚强的坚质骨构成,股骨干骨折多由强大暴力所伤,主要由直接暴力如汽车撞击、辗压、重物打击等,如扭转外力所成的骨折则多见于儿童。股骨干骨折后,常因周围丰厚的肌肉牵拉,而使骨折断端移位明显,软组织损伤严重,内出血可达1000毫升左右,故患肢肿胀、疼痛、缩短较为明显,诊断较为容易,X线检查可以显示骨折的类型。目前对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按患者的年龄、体质、骨折类型、软组织损伤程度和有无血管神经损伤等而定,一般多采用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外敷内服中药及持续地牵引相结合,很少用切开复位与内固定的方法。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