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第84页
-
胃下垂用苍术泡水治疗
胃下垂是指在X线检查中,发现霄的位置低于正常而言。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病症,先是上腹部不适,小腹坠胀,饭后饱胀明显,时有嚏气、厌食,井伴有悉心、便秘,精神不振,倦怠无力,头昏失眠等症状。特别是在站立过久、劳累过度时,腹部有隐痛感觉。 将15-20克苍术加水煎煮或用沸水浸泡,每剂可煎煮两次或冲泡2-3杯。每日一剂,可像品茶、那样慢慢饮服该药的药汁或浸汁,可连续服用1-3 个月。该方具有升阳燥湿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虚气陷型胃下垂。症见:食欲不振、食后脘腹胀满、嗳气不舒、泛酸、呕吐清水痰涎、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神...
-
头晕伴有头痛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陈某,女,54岁,于2016年2月26日初诊。主诉:头晕伴有头痛1月余。患者现面色黄暗,头晕头痛,目不欲睁,目开则觉晕甚,胸闷痛,疲倦乏力,气短懒言,反酸,大小便正常,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弦。既往史有高血脂、慢性胃炎、乳腺癌化疗术后病史。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志龙教授认为此头晕乃因中气不足所致,治当健脾益气,宽中和胃,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处方:生黄芪20克,潞党参15克,炙甘草5克,广陈皮10克,北柴胡10克,广升麻10克,石菖蒲30克,炒白术15克,怀山药3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温服。...
-
脊髓空洞症、小脑共济失调症的临证运用
脊髓空洞症 本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 病,由于脊髓中心有空洞形成而 引起分离性感觉障碍、肢体瘫痪 和营养障碍等症状。起病缓慢, 多数在30岁以前起病,最早的 症状是两侧上肢对称性的节段 性痛觉消失(不知疼痛),温觉也 消失(手不知烫),而触觉保存 (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有的患 者从胸到脐无痛觉(针刺也不知 痛),但触觉存在。病情继续发 展,则出现上肢无力,手指伸不 开。有的患者还有手部出汗异 常、紫绀、水肿、指甲角化过度等 症状,严重者指尖可自动脱落; 有的患者下肢瘫痪,步履艰难; 有的患者面部感觉障碍,眼球震...
-
针药并用治孤独症
郝某,男,3岁8个月,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人。2013年4月25日初诊。 病史:患儿足月顺产。1岁时家人发现患儿目不视人,注意力不集中,言语简单,能说少量双音字,多以叠音字为主,看到物品时喃喃自语,部分言语含糊不清。能理解简单指令,性格孤僻,交流障碍,对车轮子、发光的物体感兴趣,眼对视能力差,伴有多动及注意力不集中。经人介绍来我院就诊,刻下症见:形体适中,目光躲避,语少或自语,多动,面色淡黄,食纳尚可,夜寐安,二便调。舌质偏红,苔薄白,指纹淡紫而滞。家族史:其兄患有孤独症,在特教学校托养。查体:无特殊阳性体...
-
用药粥疗法调理失眠 颇有效验
采用药粥疗法调理失眠,颇有效验,且无副作用。一般连用5-7天即可见效,失眠者不妨一试。 桂圆莲子粥取桂圆肉(龙眼肉)、莲子各30克,大米100克。将莲子捣碎,和桂圆肉、大米煮成粥,临睡前两小时服食。 粥中桂圆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可用于劳伤心脾、气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惊悸等症;莲子补脾、养心、益肾。此粥对心脾两虚失眠兼心悸、健忘、神疲肢倦、大便溏泄稀薄、面色少华者更为适用。 百合红枣粥百合30克,红枣20枚,绿豆50克,大米50克。先煮绿豆至半熟,放入百合、红枣和大米,再煮成粥服食,早晚各一...
-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治失眠
广州城里一位海商的夫人年轻貌美,但是自从海商出海后,少妇就一日日的消瘦下去,原来是少妇失眠了,而且症状越来越严重。直到海商安全回来,少妇的失眠也没有好转,身体越发的憔悴。海商连忙带夫人去罗浮山的道院找葛洪求医。 葛洪详细询问了病情,发现少妇由于长期失眠,胃口不好,已经不能正常饮食了。身体的各项机能都十分衰弱,此时的病人已经不适合使用汤药了。葛洪叫人煮了一些淡盐水,让海商给夫人灌下去,让妇人休息一会,看看气色多少有了些变化,嘴唇略微有些红润了。 葛洪用韭菜捣成汁,让妇人缓缓喝下,味道有些辛辣,但是妇人...
-
春节期间落下的肠胃 选用中药来调理
春节期间很多人都会放开肚皮,敞开了吃,在开怀大吃后,很多人会感到肠胃不舒服。一方面是由于大鱼大肉、开怀畅饮,让肠胃大受刺激。另一方面,晚睡晚起,饮食不规律,又让肠胃饱经摧残。节后清理肠胃是关键。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刘凤斌教授表示,在春节期间落下的肠胃问题要在节后及时调整,避免来年留下病根,可以适当选用中药来调理。 指导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刘凤斌 记者蔡卫杨通讯员张秋霞 吃撑了就消滞 一般正常肠胃没有什么问题的...
-
呕吐 用旋覆代赭石汤加生石膏治之
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方由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组成,主治太阳证汗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病案 1980年前后,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医院的一位护士前来找我,哭着对我说:“我妈不行了!已经住院10多天,用了很多西药,但呕吐的症状有增无减,吃饭吐饭,喝水吐水。现在只能躺在病床上靠输液维持生命了。”到了病房一看,老人面色苍白,气息奄奄,说话的声音十分微弱。观其舌象,光红无苔;诊其脉象,滑数弦长。《内经》病机十九条中说;“诸逆冲上,皆属于火。&rd...
-
几款药粥疗法供消化不良者选用
不少人经常会出现上腹胀痛或胸骨后痛、嗳气,甚或恶心、呕吐、烧心、反酸,但去医院做胃肠道检查,却查不出明显的相关器质性疾病。其实,这就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药粥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下面介绍几款供消化不良者选用。 一、普洱茶粥 材料:陈年普洱茶12克,大米O.1公斤。 做法:先将普洱茶块加清水煮取茶汁,然后将茶汁与大米同放粥锅内煮粥。 功效:消食除胀。此方对过食油腻、食滞不消者尤为适宜。 二、保和粥 材料:山楂、神曲、陈皮各5克,麦芽 30克,茯苓、法半夏、连翘各IO克,大米 0.1公斤,砂...
-
在消化领域内优化联用中西药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简介:危北海, 男, 教授, 主任医师, 全国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从事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已50余年, 擅长治疗脾胃病、肝胆病、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 是国内脾胃学说开创人之一, 建立了国内最大的脾胃理论知识库, 多达400万字。 自1979年至今, 共获得国家卫生部和北京市科委等科技进步成果奖24项, 共发表学术论文112篇,担任6部学术著作的主编、 副主编, 1992年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 现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 副秘书长。 [...
-
消化道出血 极力主张用中药治疗
1975年12月14日清晨起床后,我觉得腹部胀满,恶心欲呕,头晕目眩,站立不稳。家人赶紧将我送入医院接受治疗,值班的医生一量,我的血压只有60|90mmHg。诊断为消化道出血,由于出血量大,不到一个小时,我已连续出现三次休克。医院立即为我输血抢救,但因血源不足还不能采用手术治疗。在这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我的老朋友、黑龙江省清河镇卫生院中医师吕大夫来看我,极力主张给我服用中药治疗,并且开了一个药方: 白及、大黄、龙骨、乌贼骨、三七、百合粉各等份,研末冲服。 不一会儿,按照这个处方配成的药面就送到病房来了,用水...
-
胃肠疾病 - 家庭实用验方集锦
猪肚治老胃病 取生猪肚250克,洗净切片,加白胡椒粒、老生姜块各25克,油盐少许,下锅加适量水煮烂即可食用(胡椒、生姜不吃),1日2次,饭前食用,连吃1星期,可治多年老胃病。服药期间忌饮酒,食辛辣及冰冷食物。 鲫鱼糯米粥治慢性胃炎 取鲫鱼1条,糯米50克,调料适量,将鲫鱼去肠杂,清洗干净后与糯米一同入锅中,加水煮粥。粥熟后去掉鱼刺,加入调料即可食用。每日1剂,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对脾胃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有疗效。 龙眼鸡蛋治疗胃下垂 取龙眼肉(即桂圆)15克,鸡蛋1个。将鸡蛋打入碗内,不要搅散,蒸至蛋白凝固、蛋...
-
肠结核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舒某,女,25岁。三年前 因患左髂骨结核在某医院 手术治疗痊愈。同年5月出 现午后低热,腹泻与便秘交 作,伴腹胀、肠鸣、矢气较 多,腹痛即泻,泻后痛减,大 便日行3~4次。血液常规检 查:血红蛋白9克/升,红细 胞350万个/毫升,白细胞 6500个,毫升,淋巴细胞 5l%,血沉37亳米/小时。并 作钡餐检查,发现钡影跳跃 征阳性,确诊为肠结核。曾 用中西药治疗无效。近5天 来诸症加重而就诊。 刻诊: 视其形瘦,面色萎黄,舌淡、 苔薄黄;询其头晕少气,食 欲甚少;诊其脉细弦无力。 细审脉证,此属中气不足, 肝气横...
-
辛智科治脾胃病常用药对
陕西省中医医院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组方用药,喜用药对,并对其体会颇深,应用娴熟,疗效显著,现将常用的药对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黄连 吴茱萸 黄连与吴茱萸配伍,名为左金丸,出自《丹溪心法》。左金丸有清泻肝火、和胃降逆制酸之功效。黄连与吴茱萸,一寒一温,相互牵制,达到平衡。可治疗因肝火犯胃所致的慢性胃炎伴有胁痛、泛酸、烧心之症。在治疗时常用左金丸配合其他方药应用,临证根据寒热之轻重,随证加减,热甚便干、吐酸者,黄连、吴茱萸比例为6:1,寒热相间、酸甚者,比例为2:1,寒甚便稀溏者,比例为1:6。...
-
使用经方治疗胃病
我曾是河北省河间市中医院的一名中医大夫,现辞职开了一个门诊部,对中医有刻骨铭心之爱。2008年,我在南京中医药大学跟随黄煌老师学习,受益多多。黄煌老师是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名中医。致力于经方的研究30余年,硕果累累,他经验丰富。笔者有幸跟师学习,深刻感受到老师使用经方的神奇疗效,收获颇多。今就我运用老师经验治病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道探讨。 慢性浅表性胃炎 李某,男,38岁。患者形体肥胖,胃脘胀满半年,饮酒后加重,偶有泛酸,食欲差,睡眠不好,腹部喜暖。服奥美拉唑后效果不明显。唇红,苔白,脉...
-
中成药外用可治胃痛
胃痛,又称胃脘痛。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而言,其主要部位在胃脘近心窝处,痛时可牵连胁背,或兼见恶心、呕吐、吐酸、嘈杂、大便溏薄或秘结,甚至呕血、便血等症。胃痛多见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外受寒邪,病邪犯胃所为。冬季气候寒冷,平素患有慢性胃肠疾病患者更易发生,故散寒止痛为常用方法。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成药外治对胃病有明显疗效。 云南白药制剂 云南白药粉剂适量,用白酒调为稀糊状,填于肚脐处,外用胶布固定,并不时用热水袋热熨肚脐处,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每...
-
食欲不振 用中药治
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容易食欲不振,没胃口。若不及时加以调理,则会诱发老人贫血、营养不良、低血糖等病症。下面介绍两则验方,供胃口不好的老人参考使用。 1.炒神曲、炒麦芽、炒小楂各10克,藿香、佩兰各6克。上药加水泡20分钟后,煎煮半小时,取药汁分2次饮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3剂。对脾湿食积所致的食欲不振、口淡、口黏、腹胀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炒神曲、炒山楂、陈皮各3克,共研细粉,用水适量调成稠糊状备用。每次取约如莲子大小的药糊,置于肚脐正中,用巴掌大脱敏胶布贴敷固定,每次敷6—8小时,隔天1次。对老人食...
-
食滞胃痛 将保和丸改作汤剂使用
笔者近治一46岁男子,自述因朋友聚会进食辛辣刺激及油腻食物后即感脘腹胀痛,口干口苦,恶心呕吐,吐腐酸臭,泻下急迫,里急后重,痛苦难耐。自服保济丸、健胃消食片症状未见明显改善。现除上症外,伴有泛吐酸水,胃脘灼热,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查体剑突下压痛(+)。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溃疡。本病例属食积化热,郁于胃腑,胃火夹带食积之物上逆,故泛吐酸水,胃脘灼热。食积胃脘,故剑突下压痛(+);酸腐之食积于胃腑,损脾碍胃,脾胃功能失常,脾不升清,故泻下;胃不降浊,故嗳吐泛酸。舌质红,舌苔黄厚腻,脉弦滑为食积不化之象。证属食...
-
缓解肚子胀用茴香 吃豆腐有好处
河北张女士提供:我胃肠功能不好,经常感觉肚子胀、不消化,后来一个老中医推荐给我一个缓解腹胀的偏方,具体方法是:取八角3个,小茴香、牵牛花籽适量,一起放到锅里焙黄,再将其碾碎成粉末状,早上起来空腹用开水冲着喝,最好再加适量红糖当药引。我坚持用过一段时间后,感觉确实很有效。 专家点评:这个方子里,八角指的是大茴香,它和小茴香都有促进消化的作用。八角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小茴香常用于各种健胃、散寒、行气、止痛方剂...
-
腹泻吃什么药? 分型用药
腹泻以大便清稀为特点。临床必须根据新病、久病及寒热虚实灵活用药。 寒湿腹泻:大便清稀、甚则如水、腹痛肠鸣、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散:藿香20克、茯苓、陈皮、大腹皮各15克,姜制厚朴、半夏、紫苏各10克,甘草9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液或水、丸、片、软胶囊。 暑温腹泻:头痛头昏、胸隔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恶寒发热、肢体酸痛、舌苔白腻、脉濡缓。治疗可用藿香正气散,中成药可选用藿香正气液或水、丸、片、软胶等。 虚寒腹泻:脘腹冷痛、喜暖喜按、肚子隐痛、大便腥稀、有时肠鸣、舌苔白、脉沉弱。虚寒泻可用附子...
-
胃痛病史10余年 药用加味连苏饮
李某某,女,26岁,工人。既往胃痛病史10余年,两日前受寒后感胃脘不适,泛吐清水,不思饮食,来诊时面色白光白,神倦懒言,四肢不温,舌质胖大边有齿痕,苔白润,脉细微弦。导师单兆伟教授辨证为:脾胃虚弱,复感寒邪,寒凝气滞,胃气上逆所致。治以温胃散寒,和胃止呕。 药用加味连苏饮:黄连1克,苏叶5克,吴茱萸3克,白蔻仁5克,3剂,沸水冲泡,代茶饮服。药后,患者呕吐即止,他症亦明显减轻。 按:连苏饮原为治疗呕吐的验方,系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所创立,用于治疗湿热证、肺胃不和证,《湿热病篇》曰:“湿热证,呕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