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全 第10页

大全 第10页

  • 芡实的偏方大全

    芡实的偏方大全

    遗精滑精,衰弱小儿遗尿,老年人小便频数:芡实15g,金樱子12g,菟丝子、车前子各9g,水煎服。 缓慢泄泻、缓慢肠结核、五更泄泻:芡实、莲肉、怀山药、白扁豆等份,磨研成细粉,每次30~60g,加白糖蒸熟作点心吃。芡实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关于改进脾功能有很好的效果,可改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腹痛等症。 白浊:用芡实粉、白茯苓粉化黄蜡和蜜做丸子。如梧子大。每服百丸,盐汤送下。 缓慢前列腺炎:芡实、熟地、金樱子各15g,覆盆子、仙灵脾、锁阳各12g,五味子、山萸肉、刺猬皮各10g,制首乌...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治方大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治方大全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特点是皮肤、黏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和血块收缩不良。骨髓中巨核细胞的发育受到抑制,在各年龄期均可发生,一般多见于2~8岁的小儿。近年的研究均支持本病的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临床分为急性型与慢性型两种类型,小儿以急性型较多见,约占85%,其预后相对比成人为好。   本病属中医“血证”、“肌衄”、“紫斑”和“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机   风热伤络:外感四...

  • 良性甲状腺肿瘤 中医疗法大全

    良性甲状腺肿瘤 中医疗法大全

    良性甲状腺肿瘤归属中医学“瘿病”范畴,与“瘿瘤”“肉瘿”相似。关’于瘿的记载首见于《山海经》。隋代《请病源候论》将瘿分为“血瘿;息肉瘿、气瘿”三种,其中息肉瘿与本病颇为相似,并提出“息肉瘿可割之”的治疗方法。《外台秘要》对本病分类更详,共有36种治瘿方,其中多数为含磺药物。至明清,各家对本病认识渐趋深刻,治疗方法也日渐增多。《医学人门》、《外科正宗》等都认为本病主要是由于瘀血、浊气、痰...

  • 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医疗法大全

    甲亢“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中医疗法大全

    甲亢一病,与中医疫病中的“忧瘿”、“气瘿”非常类似。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瘿者,忧圭气结所生,亦口饮沙水,沙随气人于脉搏颈下而成之。”阐明了瘿的发生与清志内伤和水土因素相关。唐代孙思论在《备急于金要方》中介绍了治瘿气的方药和灸法。至宋代,《圣济总录》指出:瘿症“妇人多有之,缘优圭有甚于男子也。”首先观察到本病的发病具有女多于男的特点。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认为展之发生乃气血凝滞而成。至今对中医证治仍有一定指导意义。近代...

  •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治疗大全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医治疗大全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属于中医学中的“蓄血证”、“瘀证”和“症积“等范畴。古代也有类似本病的记载,如《温疫论补注·蓄血》云:“邪热久羁,无由以泄,血为热搏,留于经络,敷为紫血。与现代临床所见颇为相似。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骨髓活动普遍亢进的血液病。本世纪初开始确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本病的发病率不高,但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如不经治疗可于1-2年内因血栓形成、出血、心声衰竭等严重并发症而致死亡。部分病人可在晚...

  • 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大全

    白细胞减少症的中医治疗大全

    白细胞减少症中药分型治疗 1.疗效标准 目前对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评判标准基本趋于一致,综合如下: 显效: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白细胞总数上升50%或2001--3000/mm,总数达4000/mm以上。 有效:自觉症状有改善,白细胞总数上升40%或501-2000/mm,总数未达4000/mm。 无效:自觉症状末改善或暂时有改善,白细胞总数上升30%或500/mm以下。 2.分型治疗 (1)脾肾阳虚 治法:温补脾肾。 处方:鸡血藤30克,补骨脂15克,炮甲珠10克,仙灵脾刃克,黄芪...

  •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甲减中医疗法大全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 甲减中医疗法大全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血循环中缺乏甲状腺激素,体内代谢过程减低而引起的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随发病年龄之不同而有不同的病名,如呆小症、幼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上称为甲减的一般多指后者。据国外调查报告,男女的总体发病率分别占0.1%与1.9%,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其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先天性)及继发性(获得性)两类,近年采继发于甲状腺切除或碘治疗者居多。甲减是一难治之症,目前现代西医学仍以替代疗法为主,尚难根治,且多副作用。 甲减症在中医学中无专.门病名,基于甲减临床主要表现为元气...

  •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法大全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疗法大全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无此或类似病名,一般把它归人“血证”、“虚劳”等范畴。从其临床表现看,有人认为本病与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杂疮毒》门冲的“葡萄疫”相似;也有人认为明代李延《医学入门·魔疹门》中所载“内伤发斑”的症情与之相符,论述最早。但古代论血证,有吐、衄、便、溲的不同;原因病机各别,论虚劳;也有五脏六腑之区分,对于本病无整套的理法方药可资承袭。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系指原因不...

  • 股骨头骨骺炎 中医疗法大全

    股骨头骨骺炎 中医疗法大全

      股骨头骨骺炎又称扁平髋、小儿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变部位在股骨头的骨化中心,股骨头的形态因发生不同程度改变而导致股骨头与髋臼匹配关系失衡,晚期形成退行性关节炎。本病好发于3~12岁儿童,单侧发病多见。   中医认为,小儿稚阴稚阳之体,外感湿邪,湿浊痹阻,脾虚水湿不化,阻滞静脉关节。症见关节轻度肿胀、疼痛,肌肉轻度萎缩,舌淡苔薄白或白腻,脉弦、细、滑;湿滞日久或外伤血瘀静脉关节,症见跛行,关节疼痛、压痛、拒按,痛有定处,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弦涩;年幼体弱,肾气不充,不能温煦濡养筋骨。症见四肢酸软隐...

  •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疗法大全

    新生儿硬化病中医疗法大全

      新生儿硬化病系新生儿指以皮肤皮下脂肪组织硬化、水肿为特点,同时伴有体温不升,反应低下,拒乳,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低下或受到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是新生儿期特有的一种严重疾病。病因主要与寒冷、感染、窒息,早产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本病多发生于寒冷的冬春季节。多发生在7~10天的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窒息、重症感染的新生儿易见本病。本病重症预后较差,病变过程中可并发肺炎和败血症,严重者常合并肺出血等而引起死亡。   本病与中医古医籍中的“胎寒”、“五硬”相似。   病因病机...

  • 髌骨软骨软化症 中医疗法大全

    髌骨软骨软化症 中医疗法大全

      髌骨软骨软化症主要是指髌骨软骨退行性改变,软骨面被磨损而导致以下蹲时膝关节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疾患。髌骨软骨软化症又称髌骨劳损、髌骨软骨病,是一种很常见的膝关节疾患。临床上以45岁以上妇女多见。   病因病理   当膝关节伸直时,股四头肌松弛,髌骨下部与股骨髁间窝轻轻接触;当膝关节屈曲至90°时,髌骨上部与髁间窝接触;当膝关节完全屈曲时,整个髌骨关节面紧贴髁间窝。   年老体衰,肝肾亏虚,筋骨失养,而膝关节在长期伸屈中,髌股之间反复摩擦、互相撞击,致使软骨面被磨损而致本病。   高位、低位髌骨,膝内、外翻畸...

  • 皮质醇增多症 中医疗法大全

    皮质醇增多症 中医疗法大全

    皮质醇增多症在中医中无相应的病名,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有人提出本病属肾实证。有关肾实证,在古代医籍中论述很少,其病机、治疗均不多见,有些记载,符合本病的某些症状,但与本病不能完全等同,如孙思邈曰:“肾邪实则精血留滞而不通。”刘河间曰:“肾实精不运。”叶天上立“精瘀”一证。 皮质酸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分泌糖皮质激素(主要是皮质醇)过多所致。于1932年由GUShing首先予以描述,故又称为柯兴氏综合征。临床特征为多血质外貌、满月脸、向心性肥胖、...

  • 急性呼吸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呼吸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呼吸衰竭是指原肺呼吸功能正常,因多种突发因素,如脑炎、脑外伤、电击、药物麻醉或中毒等直接或间接抑制呼吸中枢,或神经-肌肉疾患,如脊髓灰质炎、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等,导致呼吸抑制,在短时间内引起严重气体交换障碍,产生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呼吸衰竭。本病属中医学“喘证”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病因虽多,但不外热毒内陷、外伤气脱和久病气竭3个方面。   辨证分型   邪热壅肺:气息喘促,张口抬肩,昏厥痰壅,口唇青紫,高热烦躁不安,口渴便秘,甚则神昏谵语,舌质红绛,苔黄,脉滑数。   ...

  • 宫外孕 中医疗法大全

    宫外孕 中医疗法大全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位着床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本病以输卵管妊娠最多见,约占异位妊娠的95%。且以壶腹部最多,其次是峡部、伴部,间质部最少。   病因病机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孕妇宿有少腹瘀滞,冲任不畅,使孕卵运行受阻;或脾肾气虚,运送孕卵乏力、迟缓,而使孕卵滞留子宫腔外等有关。孕卵在子宫腔外发育,日久则胀破脉络,血溢于内,蓄积少腹,而形成少腹血瘀之实证;若脉络大伤,则血崩于内,阴血暴亡,气随血脱,变生厥脱之危急重证;或瘀血...

  • 席汉氏综合征 中医疗法大全

    席汉氏综合征 中医疗法大全

    席汉氏综合征在中医学中无相应的病名,随本病之发生、演变及其主要症候,分别可归属“产后血晕”,“闭经”及“虚劳”等范畴,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本病可归属“虚劳”,但“虚劳”的概念较广,仅能概括本征而不能与此等同,放建议定为“劳瘠”、“产后失血虚劳”等,旨在把席汉氏综合征从“虚劳”中分化出来,以进一步确定病名。 席汉氏综合征属常见的垂体...

  •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医疗法大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中医疗法大全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临床以突然发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出现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本病可在冬春季节流行,目前以散发为多。本病多见于儿童,大多数患儿小于5岁,发病高峰年龄为6~12月。暴发型病死率高。本病相当于中医“春温”、“风温”范畴。病机为瘟疫时邪侵入人体,首犯肺卫,速传人里,则表里俱热,卫气同病。疫邪化火侵入营分,伤及心肝则见壮热,烦躁、神昏、抽搐;入血动血则见皮肤瘀斑,鼻衄吐血,阴血暗耗。   辨证论治...

  •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肝功能衰竭中医疗法大全

      急性肝功能衰竭系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大量肝细胞坏死,或肝细胞内细胞器严重功能障碍,致短期内进展至肝性脑病的一种综合征。病情凶险,发病后12~24小时发生黄疸,2~4天后昏迷,并有出血倾向,见于暴发性病毒性肝炎、对乙酰氨基酚中毒、氟烷麻醉中毒、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病死率高达80%~90%。本病属中医“急黄”范畴。又称“疫黄”、“瘟黄”。   辨证分型   邪在气分:发病急骤,身目发黄,逐渐加深,小便深黄,高热烦渴,面亦气粗,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

  • 大骨节病中医疗法大全

    大骨节病中医疗法大全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多发性、变形性骨关节病。基本病变是发育中儿童的关节透明软骨的变性与坏死以及继发的骨关节炎。严重病例可致矮小畸形、终生残疾。多发生在偏僻的地区,呈局灶性分布。儿童时期发病最多,成人也有。男、女发病率无显著差异。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属于“痛痹”一类,其发病是由于体内正气衰微、外邪乘虚而入引起的。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皆因体虚,腠理空疏”,“风...

  • 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

    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

    创新是推动中医药学不断进步与发展的动力。旴江历代医家致力于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创新和发明,创造了十几项医学之最,为中国医学史和世界医学史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宋代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 宋代临川医家陈自明是我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奠基人,其著作《妇人大全良方》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综合性妇产科专著,被公认为是中医妇产科学的奠基之作。该书成书之前虽有一些妇科和产科书籍,但“纲领散漫而无统,节目淳略而未备”。陈自明“采摭诸家,提纲挈领”,总结了南宋以前妇产科的学术经验...

  • 本草纲目 民间对原版发掘 中药图谱大全

    本草纲目 民间对原版发掘 中药图谱大全

    图2 制锦堂本卷一首页 图3 制锦堂本附图卷上首页...

  •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自古被誉为食疗佳品。《本草拾遗》说:“补可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随息居饮食谱》曰:“肥大而软,易熟不膻者良,秋冬尤美。”羊肉的做法大全   中医学认为,羊肉味甘性温。能益气补虚,温中暖下。主治虚劳赢瘦,腰膝酸软,产后虚冷,腹痛寒疝,中虚反胃,尿频阳痿等症。下面介绍几款羊肉药膳方剂,以供选用。羊肉的做法大全   羊肉奶药羹   羊肉500克,生姜25克,以微火烧8小时。取羊肉汤1碗,加去皮鲜山药片120克,煮烂后加牛奶半碗、食盐少许,煮沸即可食。   ...

  • 养生食谱大全:清热止咳平喘消痰

    养生食谱大全:清热止咳平喘消痰

    海米炝竹笋   原料 竹笋400克,海米25克,料酒、盐、味精、植物油各适量。   做法 竹笋洗净,切成条,焯去涩味,捞出过凉水。将油入锅烧至四成热,投入竹笋稍炸,捞出淋干。锅内留少量底油,把竹笋、高汤、盐略烧,入味后出锅;再将炒锅放油,烧至五成热,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汤、味精少许,将竹笋倒入锅中翻炒均匀,装盘即可。   功效 清热消痰、祛风托毒。 萝卜杏仁煮牛肺   原料 萝卜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 萝卜切块,杏仁去皮、尖。牛肺用开水烫过,再以姜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锅内加水适...

  • 地方性甲状腺肿中医疗法大全

    地方性甲状腺肿中医疗法大全

      地方性甲状腺肿(简称地甲病),俗称大脖子病,是因缺碘导致的以甲状腺代偿腺性肿大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地方病。本病常始于青春期,起病缓慢,最初甲状腺弥漫性肿大,逐渐加重。轻度的地甲病患者并无明显自觉症状,只有当腺体大到一定程度,腺体表面可见静脉曲张,颈前出现肿块并压迫气管时,才感到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一般正常。在久病多结节的基础上可发生甲亢或恶变。严重时可出现克汀病。   辨证论治   1.气郁痰阻型   [症状]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质软不痛,颈部觉胀,胸闷,喜太息,或兼胸胁串痛,病情常随情志波动,苔薄白,脉弦。  ...

  • 足疗中药配方大全

    足疗中药配方大全

    足疗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家庭保健方法之一 家庭足疗是选适用自身需要的中药配方,碎粉后用适量沸水冲沏后加水调温入行足浴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种比较实用的家庭足疗中药配方 保健足疗配方 当回15克、黄芪20克、红花10克、苏木10克、泽兰10克、生地10克、川椒10克、葛根15克、细辛6克、黄芩15克、伸筋草15克、酸枣仁15克,煎汤凉置45摄适度浴足 高血压病足疗配方 1、磁石、石决明、党参、黄芪、当归、桑枝、枳壳、乌药、蔓荆子、白蒺藜、白芍、炒杜仲、牛膝各6克,独活18克同放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

  • 女子不孕药膳疗法大全

    女子不孕药膳疗法大全

    不孕药膳 女子不孕,是由于肾气不足,或冲任气血失调所致。原发性不孕症(肝失疏泄)气机不宜,郁而化火,冲任不调。显著症状 是,婚后多年不孕,经量不多,开始形如豆沙,继则鲜红,每届 经前一周有头痛、乳胀等症,直至经行后而缓解。 能医治女子不孕的药物有:当归、柴胡、赤芍、制香附、郁 金、丹皮、菟丝子、红藤、败酱草、延胡索、狗脊、炒川断、仙灵 脾、炒牛膝、炒莪术、焦白术、炙桂枝、炒延胡、煨木香、地龙、路 路通、陈皮、青皮、炒积壳、尖茶萸、木香、女贞子、鸡血藤等。能 医治女子不孕的食物有:海参、虾类、海鲜类、鸡、...

  • 舌诊,舌诊图解大全及治疗,中医舌诊

    舌诊,舌诊图解大全及治疗,中医舌诊

    魏长春舌诊经验: 一般正常人的舌质,应是红润有神,若舌质淡红,多为虚象。舌质淡白是元阳不足的虚寒证。 舌质深红,是有热。舌质红绛,在外感是热人营分、血分之象,在内伤则为五脏受损、阴液涸竭的危候。 舌质光剥无苔,为肝肾阴液不足之征。 倘一旦稍受外感而见浮白苔时,切忌用辛燥表散之药,只可给予淡昧以轻宣肺气,待气机疏透,外感自解,白苔即退,然后再进滋养扶本之剂以调理之。 舌淡苔白,多属虚寒,但亦有个别因痰热内闭,兼见胸闷烦躁等症,需用苦辛微寒之品以透达之。待伏邪外...

  • 清明各地习俗大全,看看有你的家乡没?

    清明各地习俗大全,看看有你的家乡没?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 清明冷食、郊游是基本主题。 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 1 河北 在河北的上坟烧纸钱讲究“早清明,晚十一(农历鬼节)”。扫墓烧纸在清明前一周就开始了,而清明当天已很少有人去扫墓了。冀南地区则选择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寒食节扫墓。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谚语道:「清明不戴柳...

  •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中医脐疗方法大全

    脐,中医穴位又称“神阙”。它与人体十二经脉相连、五脏六腑相通,中医认为,肚脐是心肾交通的“门户”。所谓脐疗,就是把药物直接敷贴或用艾灸、热敷等方法施治于患者脐部,激发经络之气,疏通气血,调理脏腑,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脐疗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敷脐、贴脐、填脐、熨脐、熏脐、灸脐等。脐疗的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科疾病,并可养生保健。概括有: 1)强...

‹‹ 1 2 3 4 5 6 7 8 9 10

控制面板

您好,欢迎到访网站!
  查看权限